|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中山先生〔2〕一生致力于國民革命的結果,留下來的极大的紀念,是:中華民國。 但是,“革命尚未成功”〔3〕。 為革命策源地的廣州,現今卻已在革命的后方了。設立在這里,如校史所說,將“以貫徹孫總理革命的精神”的中山大學,從此要開始他的第一步。 那使命是很重大的,然而在后方。 中山先生卻常在革命的前線。 但中山先生還有許多書。我想:中山大學与革命的關系,大概就等于許多書。但不是死書:他須有奮發革命的精神,增加革命的才緒,堅固革命的魄力的力量。 現在,四近沒有炮火,沒有鞭笞,沒有壓制,于是也就沒有反抗,沒有革命。所有的多是曾經革命,將要革命,或向往革命的青年,將在平靜的空气中,度著探求學術的生活。但這平靜的空气,必須為革命的精神所彌漫;這精神則如日光,永永放射,無遠弗到。 否則,革命的后方便成為懶人享福的地方。 中山大學也還是無意義。 不過使國內多添了許多好看的頭銜。 結末的祝詞是:我先只希望中山大學中人雖然坐著工作而永遠記得前線。 EE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七年三月廣州出版的《國立中山大學開學紀念冊》“論述”欄,署名周樹人。 〔2〕中山先生孫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家。 〔3〕“革命尚未成功”見孫中山遺囑。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