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人生識字胡涂始




  中國的成語只有“人生識字憂患始”〔2〕,這一句是我翻造的。

  孩子們常常給我好教訓,其一是學話。他們學話的時候,沒有教師,沒有語法教科書,沒有字典,只是不斷的听取,記住,分析,比較,終于懂得每個詞的意義,到得兩三歲,普通的簡單的話就大概能夠懂,而且能夠說了,也不大有錯誤。小孩子往往喜歡听人談天,更喜歡陪客,那大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點心,但也為了愛熱鬧,尤其是在研究別人的言語,看有什么對于自己有關系——能懂,該問,或可取的。

  我們先前的學古文也用同樣的方法,教師并不講解,只要你死讀,自己去記住,分析,比較去。弄得好,是終于能夠有些懂,并且竟也可以寫出几句來的,然而到底弄不通的也多得很。自以為通,別人也以為通了,但一看底細,還是并不怎么通,連明人小品都點不斷的,又何嘗少有?〔3〕人們學話,從高等華人以至下等華人,只要不是聾子或啞子,學不會的是几乎沒有的,一到學文,就不同了,學會的恐怕不過极少數,就是所謂學會了的人們之中,請恕我坦白的再來重复的說一句罷,大約仍然胡胡涂涂的還是很不少。這自然是古文作怪。因為我們雖然拚命的讀古文,但時間究竟是有限的,不像說話,整天的可以听見;而且所讀的書,也許是《庄子》和《文選》〔4〕呀,《東萊博議》呀,《古文觀止》〔5〕呀,從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讀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駁雜,腦子給古今各种馬隊踐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亂七八遭,但蹄跡當然是有些存留的,這就是所謂“有所得”。這一种“有所得”當然不會清清楚楚,大概是似懂非懂的居多,所以自以為通文了,其實卻沒有通,自以為識字了,其實也沒有識。自己本是胡涂的,寫起文章來自然也胡涂,讀者看起文章來,自然也不會倒明白。然而無論怎樣的胡涂文作者,听他講話,卻大抵清楚,不至于令人听不懂的——除了故意大顯本領的講演之外。因此我想,這“胡涂”的來源,是在識字和讀書。

  例如我自己,是常常會用些書本子上的詞匯的。雖然并非什么冷僻字,或者連讀者也并不覺得是冷僻字。然而假如有一位精細的讀者,請了我去,交給我一枝鉛筆和一張紙,說道,“您老的文章里,說過這山是‘*'膀’的,那山是‘N岩’的,那究竟是怎么一副樣子呀?您不會畫畫儿也不要緊,就鉤出一點輪廓來給我看看罷。請,請,請……”這時我就會腋下出汗,恨無地洞可鑽。因為我實在連自己也不知道“*'膀”和“N岩”究竟是什么樣子,這形容詞,是從舊書上鈔來的,向來就并沒有弄明白,一經切實的考查,就糟了。此外如“幽婉”,“玲瓏”,“蹣跚”,“囁嚅”……之類,還多得很。

  說是白話文應該“明白如話”,已經要算唱厭了的老調了,但其實,現在的許多白話文卻連“明白如話”也沒有做到。倘要明白,我以為第一是在作者先把似識非識的字放棄,從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詞匯,搬到紙上來;也就是學學孩子,只說些自己的确能懂的話。至于舊語的复活,方言的普遍化,那自然也是必要的,但一須選擇,二須有字典以确定所含的意義,這是另一問題,在這里不說它了。

  四月二日。

  CC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五年五月《文學》月刊第四卷第五號“文學論壇”欄,署名庚。

  〔2〕“人生識字憂患始”宋代蘇軾《石蒼舒醉墨堂》一詩中的句子。

  〔3〕指林語堂、劉大杰等。當時出版的劉大杰標點、林語堂校閱的《袁中郎全集》、劉大杰校點的張岱《琅嬛文集》等,其中有不少斷句錯誤。參看《花邊文學·罵殺与捧殺》和本書《“題未定”草(六)》等。

  〔4〕《庄子》、《文選》參看本卷第46頁注〔13〕。〔5〕《東萊博議》宋代呂祖謙著,是一部取《左傳》中史事加以評論的文集。舊本題為《東萊左氏博議》,共二十五卷,一六八篇。后來通行的是明人刪節本,只十二卷,八十六篇。《古文觀止》,清代吳楚材、吳調侯編選的古文讀本,共十二卷,收自先秦至明代的文章二二二篇。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