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小時候在家鄉,常常喜歡看東鄰的紙扎店糊"陰屋"以及“船,橋,庫"一類的東西。那紙扎店的老板戴了闊銅邊的老花眼鏡,一面工作一面和那些靠在他柜台前捧著水煙袋的閒人談天說地,那態度是非常瀟洒。他用他那熟練的手指頭折一根篾,撈一朵漿糊,或是裁一張紙,都是那樣從容不迫,很有藝術家的風度。 兩天或三天,他糊成一座"陰屋"。那不過三尺見方,兩尺高。但是有正廳,有邊廂,有樓,有庭園;庭園有花壇,有樹木。一切都很精致,很完備。廳里的字畫,他都請教了鎮上的畫師和書家。這實在算得一件"藝術品"了。手工業生產制度下的“藝術品"! 它的代价是一塊几毛錢。 去年十月間,有一家親戚的老太太"還壽經"。我去"拜揖",盤桓了差不多一整天。我于是看見了大都市上海的紙扎店用了怎樣的方法糊"陰屋"以及"船,橋,庫"了!親戚家所定的這些"冥器",共值洋四百余元;"那是多么繁重的工作!"——我心里這么想。可是這么大的工程還得當天現做,當天現燒。并且离燒化前四小時,工程方才開始。女眷們惊訝那紙扎店怎么赶得及,然而事實上恰恰赶及那預定的燒化時間。紙扎店老板的精密估計很可以佩服。 我是看著這工程開始,看著它完成;用了和儿時同樣的興味看著。 這仍然是手工業,是手藝,毫不假用机械;可是那工程的進行,在組織上,方法上,都是道地的現代工業化!結果,這是商品;四百余元的代价! 工程就在做佛事的那個大寺的院子里開始。動員了大小十來個人,作戰似的三小時的緊張!“船"是和我們鎮上河里的船一樣大,“橋"也和鎮上的小橋差不多,“陰屋"簡直是上海式的三樓三底,不過沒有那么高。這樣的大工程,從扎架到裝璜,一气呵成,三小時的緊張!什么都是當場現做,除了"陰屋"里的紙糊家具和擺設。十來個人的總動員有精密的分工,緊張連系的動作,比起我在儿時所見那故鄉的紙扎店老板撈一朵漿糊,談一句閒天,那种悠游從容的態度來,當真有天壤之差!“藝術制作"的興趣,當然沒有了;這十几位上海式的"陰屋"工程師只是机械地制作著。一忽儿以后,所有這些船,橋,庫,陰屋,都燒化了;而曾以三小時的作戰精神制成了它們的"工程師",仍舊用了同樣的作戰的緊張幫忙著燒化。 和這些同時燒化的,据說還有半張冥土的房契(留下的半張要到將來那時候再燒)。 時代的印痕也烙在這些封建的迷信的儀式上。 1932年11月8日。 ------------------ 轉自書香門第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