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一九一八年四月的《新青年》上登載了一篇小說模樣的文章,它的題目,体裁,風格,乃至里面的思想,都是极新奇可怪的:這便是魯迅君的第一篇創作《狂人日記》,現在編在這《吶喊》里的。那時《新青年》方在提倡"文學革命",方在無情地猛攻中國的傳統思想,在一般社會看來,那一百多面的一本《新青年》几乎是無句不狂,有字皆怪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記》夾在里面,便也不見得怎樣怪,而曾未能邀國粹家之一斥。前無古人的文藝作品《狂人日記》于是遂悄悄地閃了過去,不曾在"文壇"上掀起了顯著的風波。 但是魯迅君的名字以后再在《新青年》上出現時,便每每令人回憶到《狂人日記》了;至少,總會想起"這就是狂人日記的作者"罷。別人我不知道,我自己确在這樣的心理下,讀了魯迅君的許多《隨感錄》和以后的創作。 那時我對于這古怪的《狂人日記》起了怎樣的感想呢,現在已經不大記得了;大概當時亦未必發生了如何明确的印象,只覺得受著一种痛快的刺戟,猶如久處黑暗的人們驟然看見了絢麗的陽光。這奇文中的冷雋的句子,挺峭的文調,對照著那含蓄半吐的意義,和淡淡的象征主義的色彩,便构成了异樣的風格,使人一見就感著不可言喻的悲哀的愉快。這种快感正像愛吃辣子的人所感到的"愈辣愈爽快"的感覺。我想當日如果竟有若干國粹派讀者把這《狂人日記》反复讀至五六遍之多,那我就敢斷定他們(國粹派)一定不會默默的看它(《狂人日記》)產生,而要把惡罵來歡迎它(《狂人日記》)的生辰了。因為這篇文章,除了古怪而不足為訓的体式外,還頗有些"离經叛道"的思想。傳統的舊禮教,在這里受著最刻薄的攻擊,蒙上了"吃人"罪名了。在下列的几句話里: 凡事總須研究,總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是 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 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几個字。我 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 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中國人一向自詡的精神文明第一次受到了最"無賴"的怒罵;然而當時未聞國粹家惶駭相告,大概總是因為《狂人日記》只是一豈不通的小說曾未注意,始終沒有看見罷了。 至于在青年方面,《狂人日記》的最大影響卻在体裁上;因為這分明給青年們一個暗示,使他們拋棄了"舊酒瓶",努力用新形式,來表現自己的思想。 繼《狂人日記》來的,是笑中含淚的短篇諷刺《孔乙己》;于此,我們第一次遇到了魯迅君愛用的背景——魯鎮和咸亨酒店。這和《藥》、《明天》、《風波》、《阿Q正傳》等篇,都是舊中國的灰色人生的寫照。尤其是出世在后的長篇《阿Q正傳》給讀者難以磨滅的印象。現在差不多沒有一個愛好文藝的青年口里不曾說過"阿Q"這兩個字。我們几乎到處應用這兩個字,在接触灰色人物的時候,或听得了他們的什么"故事"的時候,《阿Q正傳》里的片段的圖畫,便浮現在腦前了。我們不斷的在社會的各方面遇見"阿Q相"的人物:我們有時自己反省,常常疑惑自己身中也免不了帶著一些“阿Q相"的分子。但或者是由于"解減飾非"的心理,我又覺得"阿Q相"未必全然是中國民族所特具,似乎這也是人類的普通弱點的一种。至少,在"色厲而內荏"這一點上,作者寫出了人性的普遍弱點來了。 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辛亥革命,反映在《阿Q正傳》里的,是怎樣的叫人短篇呀!樂觀的讀者,或不免要非難作者的形容過甚,近乎故意輕薄"神圣的革命",但是誰曾親身在"縣里"遇到這大事的,一定覺得《阿Q正傳》里的描寫是寫實的。我們現在看了這里的七八兩章,大概會仿佛醒悟似的知道十二年來政亂的根因罷!魯迅君或者是個悲觀主義者,在《自序》內,他對勸他做文章的朋友說道: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万難破毀的,里 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 入死滅,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惊起 了較為清醒的几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 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其他們么"? 朋友回答他道:“然而几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 沒有毀坏這鐵屋的希望"。因為"說到希望,是不能抹殺的", 所以魯迅君便答應他朋友做文章了,這便是最初的一篇《 狂人日記》。但是他的悲觀以后似乎并不消滅,在《頭發 的故事》里,他又說: 現在你們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發了, 又要造出許多毫無所得而痛苦的人! 現在不是已經有剪掉頭發的女人,因此考不進學校 去,或者被學校除了名么? 改革么,武器在那里?工讀么,工厂在那里? 仍然留起,嫁給人家做媳婦去:忘卻了一切還是幸 福,倘使伊記著些平等自由的話便要苦痛一生世! 我要借了阿爾志跋綏夫的話問你們,你們將黃金時 代的出現預約給這些人們的子孫了,但有什么給這些人 們自己呢?這不是和《自序》中鐵屋之喻是一樣悲觀而 沉痛的話么?后來,在《故鄉》中,他又明白地說出他 對于"希望"的怀疑: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台 的時候,我暗地里笑他,以為他總是崇拜偶像,什么時 候都不忘卻。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 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遠罷了。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 面深藍的天空中挂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無 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 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至于比較的隱藏的悲 觀,是在《端午節》里。"差不多說"就是作者所以始終 悲觀的根由。而且他對于“希望"的怀疑也更深了一層。 但是《阿Q正傳》對于辛亥革命之側面的諷刺,我覺得并不是因為作者是抱悲觀主義的緣故。這正是一幅极忠實的寫照,极准确的依著當時的印象寫出來的。作者不會把最近的感想加進他的回憶里去,他決不是因為感慨目前的時局而帶了悲觀主義的眼鏡去寫他的回憶;作者的主意,似乎只在刻畫出隱伏在中華民族骨髓里的不長進的性質,——"阿Q相",我以為這就是《阿Q正傳》之所以可貴,恐怕也就是《阿Q正傳》流行极廣的主要原因。不過同時也不免有許多人因為刻畫"阿Q相"過甚而不滿意這起小說,這正如俄國人之非難梭羅古勃的《小鬼》里的"不壘陀諾夫相",不足為盛名之累。 在中國新文壇上,魯迅君常常是創造"新形式"的先鋒;《吶喊》里的十多篇小說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這些新形式又莫不給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響,欣然有多數人跟上去試驗。丹麥的大批評家布蘭兌斯曾說:“有天才的人,應該也有勇气。他必須敢于自信他的靈感,他必須自信,凡在他腦膜上閃過的幻想都是健全的,而那些自然而然來到的形式,即使是新形式,都有要求被承認的權利。"這位大批評家這几句話,我們在《吶喊》中得了具体的證明。除了欣賞惊歎而外,我們對于魯迅的作品,還有什么可說呢? ------------------ 轉自書香門第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