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新湘行記


  ——張八寨二十分鐘
  汽車停到張八寨,約有二十分鐘耽擱,來去車輛才渡河完畢。溪水流到這里后,被四圍群山約束成個小潭,一眼估去大小直徑約半里樣子。正當深冬水落時,邊沿許多部分都露出一堆堆石頭,被陽光雨露漂得白白的,中心滿潭綠水,清瑩澄澈,反映著一碧群峰倒影,還是异常美麗。特別是山上的松杉竹木,挺秀爭綠,在冬日淡淡陽光下,更加形成一种不易形容的清寂。汽車得從一個青石砌成的新渡口用一只方舟渡過,碼頭如一個畚箕形,顯然是后來人設計,因此和自然環境不十分諧和。潭上游一點,還有個老渡口,有只老式小渡船,由一個掌渡船的拉動橫貫潭中的水面竹纜索,從容來回渡人。這种擺渡畫面,保留在我記憶中不下百十种。如照風景畫習慣,必然作成“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姿勢,擱在靠西一邊白石灘頭,才像符合自然本色。因為不知多少年來,經常都是那么擱下,無事可為,鎮日長閒,和万重群山一道在冬日陽光下沉睡!但是這個沉睡時代已經過去了。大渡口終日不斷有滿載各种物資吼著叫著的各式貨車,開上方舟過渡。此外還有載客的班車,車上坐著新聞記者,電影攝影師,音樂、歌舞、文物調查工作者,畫師,醫生……以及近乎挑牙虫賣膏藥飄鄉赶場的人物,陸續來去。近來因開放農村副業物資交流,附近二十里鄉村赴鄉場和到州上做小買賣的人,也日益增多。小渡船就終日在潭中來回,盤載人貨,沒有個休息時。這個覺醒是全面的。八十二歲的探礦工程師丘老先生,帶上一群年青小伙子,還正在湘西自治州所屬各縣爬山越岭,預備用錘子把有礦藏的山頭一一敲醒。許多在地下沉睡千万年的煤、鐵、磷、汞,也已經有了一部分被喚醒轉來。
  小船渡口東邊,是一道長長的青蒼崖壁,西邊有個裸露著大片石頭的平灘,平灘盡頭到處點綴一簇簇枯樹。其時几個赶鄉場的男女農民,肩上背上挑負著籮籮筐筐,正沿著懸崖下腳近水小路走向渡頭。渡船上有個梳雙辮女孩子,攀動纜索,接送另外一批人由西往南。渡頭邊水草間,有大群白鴨子在水中自得其樂的游泳。懸崖罅縫間綠茸茸的,崖頂上有一列過百年的大樹,大致還是照本地舊風俗當成“風水樹”保留下來的。這些樹木閱歷多,經驗足,對于本地近三十年新發生的任何事情似乎全不吃惊,只靜靜的看著面前一切。初初來到這個溪邊的我,環境給我的印象和引起的聯想,不免感到十分惊奇!一切陌生一切又那么熟悉。這實在和許多年前筆下涉及的一個地方太相象了,可能對它仿佛相熟的不只我一個人。正猶如千年前唐代的詩人,宋代的畫家,彼此雖生不同時,卻由于某一時偶然曾經置身到這么一個相似自然環境中,而產生了些動人的詩歌或畫幅。一首詩或者不過二十八個字,一幅畫大不不過一方尺,留給后人的印象,卻永遠是清新壯麗,增加人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至于我呢,手中的筆業已荒疏了多年,忽然又來到這么一個地方,記憶習慣中的文字不免過于陳舊,触目景物人事卻十分新鮮。在這种情形下,只有承認手中這支拙劣筆,實在無可為力。
  我為了溫習溫習四十年前生活經驗,和二十四五年前筆下的經驗,因此趁汽車待渡時,就沿了那一列青蒼蒼崖壁腳下走去,隨同那十几個鄉下人一道上了小渡船。上船以后,不免有些慌張,心和渡船一樣只是晃。臨近身邊那個船上人,象為安慰我而說話:
  “慢慢的,慢慢的,站穩當點。你慌哪樣!”
  几個鄉下人也同聲說,“不要忙,不要忙,穩到點!”一齊對我善意望著。顯然的事,我在船中未免有點狼狽可笑,已經不像個“家邊人”樣子。
  大渡口路旁空處和圓坎上,都堆得有許多經過加工的竹木,等待外運。老楠竹多鋸削成扁擔大小長片,二三百縛成一捆,我才明白在北行火車上,經常看到滿載的竹材,原來就是從這种山窩窩里運出去,往東北西北支援祖國工礦建設的。木材也多經過加工處理,縱橫架成一座座方塔,百十根作一堆,顯明是為修建湘川鐵路而准備的。令我顯得慌張的,并不盡是渡船的搖動,卻是那個站在船頭、囑咐我不必慌張、自己卻從從容容在那里當家作事的弄船女孩子。我們似乎相熟又十分陌生。世界上就真有這种巧事,原來她比我小說中翠翠雖晚生几十年,所處環境自然背景卻仿佛相同,同樣,在這么青山綠水中擺渡,青春生命在慢慢長成。不同處是社會變化大,見世面多,雖然對人無机心,而對自己生存卻充滿信心。一种“從勞動中得到快樂增加幸福成功”的信心。這也正是一种新型的鄉村女孩子在語言神气間极容易見到的共同特征。目前一位有一點与眾不同,只是所在背景環境。
  她大約有十四五歲的樣子,除了胸前那個繡有“丹鳳朝陽”的挑花圍裙,其余裝束神气都和一般青年作家筆下描寫到的相差不多。有張長年在陽光下曝晒、在寒風中凍得黑中泛紅的健康圓臉。雙辮子大而短,是用綠膠線縛住的,還有雙真誠無邪神光清瑩的眼睛。兩只手大大的,粗粗的,在寒風中也凍得通紅。身上穿一件花布棉襖子,似乎前不多久才從自治州百貨公司買來,稍微大了一點。這正是中國許多地方一种常見的新農民形象,內心也必然和外表完全統一。真誠、單純、素朴,對本人明天和社會未來都充滿了快樂的期待及成功信心,而對于在她面前一切變化發展的新事物,更充滿親切好奇熱情。文化程度可能只讀到普通小學三年級,認得的字還不夠看完報紙上的新聞紀事,或許已經作了寨里讀報組小組長。新的社會正在起著深刻變化,她也就在新的生活教育中逐漸發育成長。目前最大的野心,是另一時州上評青年勞模,有机會進省里,去北京參觀,看看天安門和毛主席。平時一面勞作一面想起這种未來,也會產生一种永遠向前的興奮和力量。生命形式即或如此單純,可是卻永遠閃耀著詩歌藝術的光輝,同時也是詩歌藝術的源泉。兩手攀援纜索操作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個內行,擺渡船應當是她一家累代的職業。我想起合作化,問她一月收入時,她卻笑了笑,告給我:“這是我伯伯的船,不是我的。伯伯上州里去開會。我今天放假,赶場來往人多,幫他忙替半天工。”
  “一天可拿多少工資分?”
  “嗨,這也算錢嗎?你這個人——”她于是抿嘴笑笑,扭過了頭,面對湯湯流水和水中白鴨,不再答理我。像是還有話待我自己去体會,意思是:“你們城里人會做生意,一開口就是錢。什么都賣錢。一心只想賺錢,別的可通通不知道!”她或許把我當成省里食品公司的干部了。我不免有一點儿慚愧起自心中深處。因為我還以為農村合作化后“人情”業已去盡,一切勞力交換都必需變成工資分計算。到鄉下來,才明白還有許多事事物物,人和人相互幫助關系,既無從用工資分計算,也不必如此計算;社會樣樣都變了,依舊有些好的風俗人情變不了。我很滿意這次過渡的遇合,提起一句俗諺“同船過渡五百年所修”,聊以解嘲。同船几個人同時不由笑將起來,因為大家都明白這句話意思是“緣法湊巧”。船開動后,我于是換過口气請教,問她在鄉下作什么事情還是在學校讀書。
  她指著樹叢后一所瓦屋說,“我家住在那邊!”
  “為什么不上學?”
  “為什么?區里小學畢了業,這邊辦高級社,事情要人做,沒有人。我就做。你看那些竹塊塊和木頭,都是我們社里的!我們正在和那邊村子比賽,看誰本領強,先做到功行圓滿。一共是二百捆竹子,一百五十根枕木,赶年下辦齊報到州里去。村里還派我辦學校,教小娃娃,先辦一年級。娃娃歡喜鬧,鬧翻了天我也不怕。這些小猴子,就只有我這只小猴子管得住。”
  我隨她手指點望去,第二次注意到堆積兩岸竹木材料時,才發現靠村子碼頭邊,正在六七個小頑童在竹捆邊游戲,有兩個已上了樹,都長得團頭胖臉。其中四個還穿著新棉襖子。我故意裝作不明白問題,“你們把這些柱頭砍得不長不短,好竹子也鋸成片片,有什么用處?送到州里去當柴燒,大材小用,多不合算!”
  她重重盯了我一眼,似乎把我底子全估計出來了,不是商業干部是文化干部,前一种人太懂生意經,后一种人又太不懂。“嗨,你這個人!竹子木頭有什么用?毛主席說,要辦社會主義,大家出把力气,事情就好辦。我們湘西公路筑好了,木頭、竹子、桐油、朱砂,一年不斷往外運。送到好多地方去辦工厂、開礦,什么都有用……”末了只把頭偏著點點,意思像是“可明白?”
  我不由己的對著她翹起了大拇指,譯成本地語言就是“大腳色”。又問她今年十几歲,十四還是十五。不肯回答,卻抿起嘴微笑。好像說“你自己猜吧”。我再引用“同船過渡”那句老話表示好意,說得同船鄉下人都笑了。一個中年婦人解去了拘束后,便插口說,“我家五毛子今年進十四歲,小學二年級,也砍了三捆竹子,要送給毛主席,辦社會主義。兩只手都凍破了皮,還不肯罷手歇气。”巴渡船的一位听著,笑笑的,愛嬌的,把自己兩只在寒風中勞作凍得通紅的手掌,反复交替攤著,“怕什么?比賽哩。別的國家多遠運了大机器來,在等著材料砌房子。事情不巴忙作,可好意思吃飯?自家的事不作,等誰作!”
  “是嘛,自家的事情自家作;大家作,就好辦。”
  新來汽車在新渡口嘟嘟叫著。小船到了潭中心,另一位向我提出了個新問題,“同志,你是從省里來的,可見過武漢長江大鐵橋?什么時候完工?”
  “看見過!那里有万千人籠夜赶工,電燈亮堂堂的,老遠只听到机器嘩喇嘩喇的響,忙得真熱鬧!”
  “辦社會主義就是這樣,好大一條橋!”
  “你們難道看見過大鐵橋?”那中年婦人問。
  ……說下去,我才知道她原來有個儿子在那邊作工,年紀二十一歲,是從這邊電厂調去的,一共挑選了七個人。電影隊來放映電影時,大家都從電影上看過大橋赶工情形,由于家里有子侄輩在場,都十分興奮自豪。我想起自治州百七十万人,共有三百四十万只勤快的手,都在同一心情下,為一個共同目的而進行生產勞動,長年手足貼近土地,再累些也不以為意。認識信念單純而素朴,和生長在大城市中許多人的复雜頭腦,及專會為自己好處作打算的种种乖巧机伶表現,相形之下真是無從并提。
  小船恰當此時,訇的碰到了淺灘邊石頭上,閃不知船滯住。几個人于是又不免搖搖晃晃,而且在前仆后仰中相互笑嚷起來,“大家慢點嘛,慢點嘛,忙哪樣!又不是看影子戲爭前排,忙哪樣!”
  女孩子一聲不響早已輕輕一躍跳上了石灘,用力拉著船纜,傾身向后奔,好讓船中人逐一起岸,讓另一批人上船。一种責任感和勞動的愉快結合,留給我個要忘也不能忘的印象。
  我站在干涸的石灘間,遠望來處一切。那個隱在叢樹后的小小村落,充滿詩情畫意。渡口懸崖罅縫間綠茸茸的,似乎還生長有許多虎耳草。白鴨子群已游到潭水出口處石壩淺灘邊去了,遠遠的只看見一簇簇白點子在移動。我想起种种過去,也估計著种种未來,覺得事情好奇怪。自然景物的清美,和我另外一時筆下敘述到的一個地方,竟如此巧合。可是生存到這里的人,生命的發展卻如此不同。這小地方和南中國任何傍河流其他鄉村一樣,勞動意義和生存現實,正起著深刻的變化。第一聲信號還在十多年前,即那個青石板砌成的畚箕形渡口邊一群小孩子游戲處,有一年這樣冬晴天气,曾有過一輛中型專用客車在此待渡,有七個地方高級文武官員坐在車中,一陣槍聲下同時死去。這是另外一時那個“愛惜鼻子的朋友”告訴我的。這故事如今可能只有管渡船的老人還記住,其他人全不知道,因為時間晃晃快過十年了。現在這個小地方,卻正不聲不響,一切如隨同日月交替、潛移默運的在變化著。小渡船一會儿又回到潭中心去了。四圍光景分外清寂。
  在一般城里知識分子面前,我常常自以為是個“鄉下人”,習慣性情都屬于內地鄉村型,不易改變。這個時節,才明白意識到,在這個十四五歲真正鄉村女孩子那雙清明無邪眼睛中看來,卻只是個寄生城市里的“蛀米虫”,客气點說就是個“十足的、吃白米飯長大的城里人”。對于鄉下的人事,我知道的多是百八十年前的老式樣。至于正在風晴雨雪里成長,起始當家作主的新人,如何當家作主,我知道的實在太少了。

                        一九五七年五月作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