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六小學校的校長是兩頰叢生短胡的中年人;身材不高,卻頗粗大,遠看像個墨水瓶;兩眼骨碌骨碌盡在那里轉,似乎一轉就產生一個新机變;臉上的皮膚板板的,仿佛老練的偵探,專等人家的疏失。他擔任第六小學校的校長有四五年了,這就是說他享受這份產業已歷四五年。他想盡方法招徠主顧,學生倒也不少;他又想盡方法減少支出,增加自己的盈余,所以每一學期學生只領到一支新毛筆,寫坏了由家長重買,否則就在石板上練習書算。現在他听得有個新伙計來了,不免略微添些心事:那新伙計縱不能幫他經營,至少也要不致對他有礙,這能夠如愿以償么?……
  煥之初次看見校長的相貌,就覺得生疏,嫌厭,他不曾預料校長是這樣一個人。但他陳說自己愿承指教的時候,卻怀著絕對的真誠;他以為自己完全沒有經驗,來同這位四五年的老經驗家合伙,多少是抱歉的事。從這上頭,校長看出新伙計完全是個容易對付的小孩子,心便放松了。
  校舍是一所陰森而破舊的廟宇。大殿是一個課堂,兩廡各是一個課堂。中庭便是運動場。兩株桃樹底下,散置著几個木啞鈴上掉下來的木球,還有一些甘蔗渣。
  三個課堂里一律是黑漆轉為灰白色的桌椅,牆上的黑板顯出橫條的裂紋。沉寂,幽暗,寒冷。尤其是那大殿,高高的藻井,糾結著灰塵和蛛网,好像隨時可以掉下一條蛇或者一個鬼怪來似的。
  煥之用疑怪的眼光望著大殿上的課堂,心想這就是他將要在這里耗費精神,消磨歲月的地方了。他以為學校至少要有玻璃窗,要有明亮的光線,要有可以坐下來看書的預備室,——哪知道完全是夢想!這里的生活,難道是有价值有趣味的么?他很想勉強相信有,可是總覺得這是自己騙自己。
  他悵然回轉頭來,只見校長的眼睛骨碌骨碌對他轉,像躲在樹叢中的貓頭鷹。他心里想這個人就是他共事的伙伴了。他平時摹擬教師的神態,以為總該是和顏悅色的。可是這校長的臉就證明他摹擬的錯誤。他又覺得同這校長沒有三句話可以談的,討論,商量,不像是他喜歡的事。那末,雖說一校三個課堂,還不是各自獨立門戶么?
  他辭別校長回家時,抱著一种冤屈的心情,眼前沒有別的,准備做犧牲而已,好像美麗貞洁的處女違心嫁給輕薄儿一般。夜間在床上,半夜沒有好睡。起先是溫理那習慣了的哀怨;后來轉為達觀,以為一個人藐小得很,就是犧牲了也沒有什么;末了儿想到生与死的分別,想到廢園的池塘,想到《大乘起信論》……
  新春時節,學校開學了。煥之第一天當教員,正是個陰沉的雨天。走進那廟宇,只見許多孩子在中庭里亂竄。濕衣裳東一攤西一搭地放著,泥漿的鞋印一個個留在磚地上。有好几個十五六歲的學生,并不比煥之小多少,正站起在教桌上唱不成腔的京戲,這是他們新年游樂的余興。
  經校長介紹,煥之認識了另一個伙伴。這人是第二期的肺病患者,兩頰陷下去成兩個潭,鼻子像一片豎放的木片,前額耀著滯暗的蒼白的光,發音很低,嘶嘶地,喉嚨頭像网著亂絲。
  煥之不禁一凜,心里想:“這個人也是學生們的教師么!教育學說雖然深奧万端,也可以用一句包括,就是要學生‘生’。怎么給他們一個‘死’的化身呢!不過看了這所廟宇,這個人當教師倒也配。要不然就不調和了。但是我……也成了‘死’的化身么!”
  關于登台教課,煥之沒有一點把握;雖然看過一些講教授法的書,到這里便忘得干干淨淨了。好几天以來,他只有看兩個伙伴的樣,跟著他們做。他們教課是拉起喉嚨直喊的,就是那個肺病患者,居然也進出還算響亮的啞音。喊的大半是問句。問的時候,不憚一而再,再而三,直到听見了他們預想的答語方才罷休。譬如問:我們天天吃什么東西的?回答說:粥。于是又問:“粥以外,吃什么東西呢?”回答說:飯。于是又問:飯以外,吃什么東西呢?回答說:面,饅頭,大餅,油條。于是只得換個方法問:我們每天不是吃茶么?回答說:真的,我們每天吃茶。這才算滿意,開始轉入本題說:我們今天就講這個“茶”。
  問以外,大部分的工夫是唱。一課國文講罷了,一种算法歌訣教過了,教師開始獨唱,既而學生跟著教師合唱,既而各個學生獨唱,既而全体學生合唱。那調子有點像和尚道士念經仟,又有點像水作工人悠長的“杭育”聲。這是一校的“校粹”,它自有它的命脈;新加入的教師和學生一開口唱就落在它的案臼里,決沒有力量左右它。
  煥之除了照樣喊照樣唱,還有什么法子呢?但是他實在看不起自己這樣做。二十將近的年紀,自問還不曾墮落過,現在卻開始墮落了。街上賣唱的盲女,癩叫化子,站定了朝著人家就喊就唱,為的是一個兩個銅子。自己的情形,与他們有什么兩樣!而且比他們更坏;他們也許有一兩句很好的腔調,一兩段動人的唱白,能使听的人點頭稱賞;而自己与那些小听眾,簡直漠不相關,喊著唱著的固然不知所云,坐著听的也無异看大猩猩指手畫腳長嗥。
  他又覺得那些小听眾太不可愛了。他所教的原是低年級,最大的學生也不過十歲光景,与又粗又高的殿柱對比,更見得他們微小。儿童的愛嬌,活潑,敏慧,仿佛從來不曾在他們身上透過芽,他們有的是奸詐,呆鈍,粗暴。街頭那些歪戴著帽子,兩手插在對襟短衣的口袋里,身体一斜一轉的,牙齒緊咬,預備一放開時就吐出一句惡毒的咒罵的流氓的典型,在他們里頭似乎很可以找出几個。
  煥之起初也想,別的不用管,自己教的是學生,就從學生里頭尋點安慰吧。但不久便證明這只是妄想。他叫他們靜听不要響,他們卻依然說笑,爭罵;他听見自己求救一般的講說的聲音,同時總伴著各种噪音,甚至自己的聲音反而消沉在噪音里。他沒法,只好停嘴。學生們起初覺得异樣,像夏雨收點一般零落地住了聲。但隨后就是一陣帶著戲弄意味的笑。這使煥之發怒了,便把教鞭揚起來,想在不論哪一個身上亂抽一頓(兩個伙伴常常這樣做,在當時似乎頗有點效驗),然而手還沒有這种習慣,要抽下去仿佛很不順,半路里縮住了。只剩又憤慨又悲哀地喃喃斥罵:“討厭的小東西!”
  下了課的時候,耳朵里是茶館一般喧嚷,眼前一片扰亂,好像上演全武行的戲。晴天,灰塵飛進口腔里,上下牙齒磨著,只覺悉剎悉剎;雨天,路上和庭中的爛泥被帶進教室,到處都是,踏一步看了三四看,還是沒有地方落腳。簡直沒有個可以安頓的所在!到預備室里坐坐吧(實在是中庭前二門后的一個后軒,狹長的一條,釘一點板,開几扇窗,就算是預備室了),又怕听校長背誦隔夜的馬將牌,以及肺病患者咻咻地喘气。他同他們好像語言隔閡的兩個國度的人,很艱難地說了一兩句日常短語就繼續不下去了。同坐在一起而彼此不理睬,不好,又加不喜歡旁听他們的談話,就只好站在階沿數那殿頂的瓦楞。
  庭中兩株桃樹開花的時候,陽光帶著醉人的暖气,這陳舊的廟宇居然也滿蘊著青春。煥之兩眼望著那錦樣光彩的繁花,四肢百骸酥酥的,軟軟的;忽覺花枝殿影都浮動起來,——眼淚滲出來了。
  于是他獨個儿上酒店去喝悶酒。每夜帶著七八分酒意回家,矜持著吃晚飯,同父母說話。一躺到床上,仿佛有什么東西在頭頂上一蓋,再也作不得主了,他總是輕輕地嗚咽地哭。他一邊哭,一邊迷惘地想:“人間的苦趣,冠冕的處罰,就是教師生活了!什么時候脫离呢?什么時候脫离呢!”
  他實在不敢公然說出“脫离”兩個字。父母正在欣慰,儿子有相當的職業了,當然不好說出逆耳的話傷他們的心。此外,又仿佛對誰負了一种責任,突然說不負了,良心上万分過不去。于是當一學年終了時,他設法換了個學校。他希望新境界比較好一點,雖然不是脫离,總不至于像沉淪在那可厭的廟宇里那么痛苦。
  然而還是一個樣!不過廟宇換了祠堂,同事和學生換了姓名不同的一批罷了。
  這一年,他父親因舊有的腎髒病去世了。摧心地傷痛,擔上家計的重負,工作又十二分不如意,他憔悴了;兩三年前青年蓬勃的气概,消逝得几乎一絲不剩。回家來与母親寂寂相對,一個低頭,一個歎气,情況真是凄慘。
  過了兩年,他又換過學校,卻遇見了一個值得感佩的同事。那同事是個誠朴的人,擔任教師有六七年了,沒有一般教師的江湖气;他不只教學生識几個字,還隨時留心學生的一舉一動,以及体格和心性;他并不這般那般多所指說,只是与學生混在一起,同他們呼笑,同他們奔跑。
  有一次,一個學生犯了欺侮同學的過失,頗頑強,那教師問他,他也不認錯,也不辯解,只不開口。那教師慈和的眼光對著他,叫他平心靜气,想想這樣的事情該不該。那學生忽然顯出流氓似的凶相說,“不知道!隨你怎樣處罰就是了!”
  “不要這樣,這樣你以后會自覺懊悔,”那教師握住那學生的顫動的手說。“犯點儿錯沒有什么要緊,用不著蠻強;只要自己明白,以后再也不會錯了。”
  這場談判延長到兩點鐘之久。結果是學生哭了,自陳悔悟,那教師眼角里也留著感激的淚痕。
  煥之看在眼里,不禁對那教師說,用這么多的工夫處理一個學生,未免太辛苦了。
  “并不辛苦,我喜歡這樣做,”那教師帶著滿意的微笑說。“而且我很感激他,他相信我,結果听了我的勸告。”
  這似乎是十分平常的話,然而當了三數年教師的煥之從沒听見過。這一听見叫他的心轉了個方向,他原以為自己沉淪在地獄里,誰知竟有人嚴飾這個地獄,使它成為天堂。自己的青春還在,生命力還丰富,徒然悲傷,有什么意思!就算所處是地獄,倒不如也把它嚴飾起來吧!
  他于是檢出從前看過的几本教育書籍,另外又添購了一些;仿效著那個同事的態度來教功課,來對待學生;又時常与那同事討究教育上的問題和眼前的事實;從這些里頭他得到了好些新鮮的濃厚的趣味。有如多年的夫婦,起初不相投合,后來真情触發,戀愛到白熱的程度,比開頭就相好的又自不同了。
  金樹伯是煥之中學時代的同學,彼此頗說得來。樹伯畢業后回鄉間去管理田產,兩人就難得見面。但隔一個半個月總通一回信,也与常常晤見無异。到這時候,煥之去信的調子忽然一變,由憂郁轉為光昌;信中又描寫好些理想,有的是正待著手的,有的是渺茫難期的。樹伯看了這些信,自然覺得安慰,但也帶起“不料煥之要作教育家了”的想頭。
  樹伯的同鄉蔣冰如是日本留學回來的,又是舊家,在鄉間雖沒什么名目,但是誰都承認他有特殊的地位。當地公立高等小學的校長因事他去時,他就繼任了校長。他為什么肯出來當小學校長,一般人當然不很明白,但知道他決不為飯碗,因為他有田有店,而且都不少。
  這年年初,學校里要添請一個級任教員,樹伯便提起煥之,把他最近兩年間的思想行動敘述得又仔細又生動。冰如听得高興极了,立刻決定請他;并且催促樹伯放船去接,說這一點點對于地方的義務是應該盡的。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