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穿著薄呢小靴、灰色絲襪、上等料子的綢衣衫,頭上盤著發辮,戴一頂黃緞夾里的絲絨帽,李斯貝特穿過榮軍院大街望圣多明各街走去,一路盤算奧棠絲的剛強能否因气餒而屈服,也考慮文賽斯拉的愛情,能否因斯拉夫人的楊花水性到了無所不為的階段而動搖。 奧棠絲和文賽斯拉住著一個樓下的公寓,在圣多明各街盡頭,快到榮軍院廣場的地方。這屋子從前是度蜜月最合适的場所,現在卻半新半舊,家具陳設都到了秋季。新婚夫婦是最會糟蹋東西的,他們無意之中糟蹋周圍的一切,象糟塌他們的愛情一樣。一味的自得自滿,他們想不到將來,那是直要擔上了儿女的責任才操心的。 李斯貝特別的時候,奧棠絲剛剛給小文賽斯拉穿好衣服,帶到花園里。 “你好,貝姨。”奧棠絲自己來開門。廚娘買東西去了;收拾屋子兼管孩子的女仆正在洗衣服。 “你好,親愛的孩子,”李斯貝特擁抱了奧棠絲,“文賽斯拉是不是在工作室里?”她又咬著耳朵問。 “不,他跟斯蒂曼和沙諾在客廳里談話。” “咱們別跟他們在一塊儿行嗎?” “來,到我房里去。” 臥房牆上白地紅花綠葉的波斯綢,給太陽久晒之下,和地毯一樣褪色了。窗帘好久沒有洗過。滿屋子的雪茄煙味。文賽斯拉既是天生的貴族,又成了藝術界的巨頭,把煙灰到處亂彈,沙發的靠手上,最美麗的家具上,触目皆是,顯得他是家庭中的寵儿,可以為所欲為,也表示他有錢,毋須愛惜東西。 “好,談談你的事情吧,”貝特看見漂亮的甥女倒在椅子里不出一聲,“怎么啦,孩子?你臉上沒有血色。” “外面新登了兩篇文章,把文賽斯拉攻擊得体無完膚;我看了就藏了起來,免得他灰心。人家說蒙柯奈元帥的大理石像糟透了,他們惡毒得很,故意贊美浮雕部分,恭維文賽斯拉的裝飾天才,借此加強他們的意見,說正宗的藝術是与他無緣的。斯蒂曼禁不住我苦苦央求,說了老實話,他承認他的意思跟一般藝術家、批評家、和公眾的輿論完全一致。中飯以前他在花園里對我說:要是文賽斯拉在明年的展覽會中拿不出一件精品,他就得放棄大型的雕塑,只做一些小品,小人像、首飾、珍玩、和高等金銀細工!——這個判決使我難受极了,因為文賽斯拉永遠不肯接受這個意見的,他有多多少少美妙的理想……” “可是我們不能拿理想去開發伙食賬呀,”李斯貝特插言道,“我從前跟他說得舌敝唇焦……付賬是要錢的。而錢是要靠做成的東西換來的,做成的東西又要討人喜歡才有人買。要謀生,雕刻家的工作台上擺什么群像人像,還不如有一個燭台,壁爐前面的擋灰架子、桌子等等的模型;因為這些東西是人人需要的,不比人物的像要等上几個月才能碰到一個收藏家,換到錢……” “你說得不錯,親愛的貝姨!你跟他說吧;我,我沒有勇气……況且象他對斯蒂曼說的,倘使他再去干裝飾藝術,做小品雕塑,就得放棄研究院,放棄大創作,而凡爾賽、巴黎市、陸軍部,給我們保留的三十万法郎工程,也就不用提啦。你瞧,那些想把工程搶過去的人,教人寫出兩篇該死的文章,使我們受到這樣的損失。” “可怜的孩子,這可不是你的理想啊!”貝特親著奧棠絲的額角;“你要他做一個在藝術界稱霸的貴族,做一個雕塑界的領袖……是的,說來多好听……可是要做這樣的夢,非得一年有五万法郎的進款,而你們現在只有兩千五,在我活著的時候;將來我死了,你們也只有三千。” 奧棠絲涌上几滴眼淚,貝特瞧著恨不得上去舐干,好象貓舐牛奶一樣。 下面是他們初婚時期的簡史,一般藝術家讀了也許不無裨益。 勞心的工作,在智慧的領域內追奔逐鹿,是人類最大努力之一。在藝術中值得稱揚的,——藝術二字應當包括一切思想的創造在內——尤其是勇气,俗人想象不到的勇气,而我這番說明也許還是第一次。受著貧窮的壓迫,受著貝特的箝制,好似一匹馬戴上了眼罩、不能再東張西望,給這個狠心的姑娘、貧窮的代表、平凡的命運鞭策之下,文賽斯拉雖是天生的詩人与夢想者,也居然從觀念過渡到實踐,不知不覺的跨過了藝術領域中的鴻溝。空中樓閣的設想一些美妙的作品,是挺有趣的消遣,好比吞云吐霧,抽著奇妙的雪茄,也好比蕩婦過著隨心所欲的生活。幻想中的作品,有著儿童一般的嫵媚,有著欣欣向榮的喜悅,芬芳嬌艷不下于鮮花,漿汁的飽滿不下于未曾到口的美果。這便是所謂玄想和玄想的樂趣。凡是能用言語把胸中的計划形容出來的,已經算了不起的人。這种能力,一切藝術家与作家都有。可是生產、分娩、撫育、完全是另一件事。那是每天晚上喂飽了奶給孩子睡覺,每天早上以無窮的母愛去擁抱他,不怕肮髒的舐他弄他,永遠把撕破的衣衫換上最漂亮的。換句話說,藝術家不能因創作生活的磨難而灰心,還得把這些磨難制成生動的杰作,是雕塑吧,要能和所有的眼睛說話;是文學吧,跟所有的智慧交談;是繪畫吧,喚起所有的回憶;是音樂吧,打動所有的心。要達到這些目標,便全靠制作和制作的苦功。手要時時刻刻的運用,要時時刻刻听頭腦指揮。然而,正如愛情的有間歇性,頭腦也不能隨時隨地都有創造的准備。 這种創作的習慣,可以叫做不知厭倦的母愛(拉斐爾最懂得這個偉大的天性),也可以叫做腦力方面的母性,是极難養成而极易喪失的。靈感,是天才的女神。她并不步履蹣跚的走過,而是在空中象烏鴉那么警覺的飛過的,她沒有什么飄帶給詩人抓握,她的頭發是一團烈火,她溜得快,象那些白里帶紅的火烈鳥,教獵人見了無可奈何。所以工作是一場累人的戰斗,使精壯結實的体格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往往為之筋疲力盡。現代一個大詩人提到這种可怕的勞作時,說:“我拿到工作就絕望,离開工作又難受。”世俗的人听著吧!如果藝術家不是沒頭沒腦的埋在他的作品里,象羅馬傳說中的居爾丟斯1沖入火山的裂口,象兵士不假思索他沖入堡壘;如果藝術家在火山口內不象地層崩陷而被埋的礦工一般工作;如果他面對困難呆著出神,而不是一個一個的去克服,象那些童話中的情人,為了要得到他們的公主,把層出不窮的妖法魔道如數破盡;那么,作品就無法完成,只能擱在工場里腐爛,生產不可能了,藝術家誰有眼看自己的天才夭折。羅西尼2,這個与拉斐爾可稱為兄弟行的天才,以他窮困的早年和他富裕的成年相比,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偉大的詩人所以和偉大的軍人得到同樣的酬報、同樣的榮譽、同樣的桂冠,就為這個理由。 -------- 1傳說公元前四世紀末,羅馬發生強烈地震,中央廣場地面陷落,現一深淵。為了平息諸神的怒火,一位名叫居爾丟斯的羅馬貴族全身披挂,驅馬躍入火山裂口。 2羅西尼(1792—1868),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曾蜚聲樂壇數十年。王政复辟時期,他的作品在巴黎演出,獲得巨大成功。 天性耽于幻想的文賽斯拉,在李斯貝特專橫的控制之下,為了生產、學習、工作,消耗過多少精力,一朝享受到愛情与幸福,便立刻有了反響。他的本性又抬頭了。斯拉夫民族的懶惰、閒散、优柔寡斷,從前給老師的戒尺赶得無處存身的,此刻又舒舒泰泰的占据他的精神了。最初几個月,藝術家愛著妻子。奧棠絲与文賽斯拉,憑著名正言順的、幸福的、過度的愛情,瘋瘋癲癲的恣意享受。那時奧棠絲第一個教文賽斯拉丟開工作,雕塑是她的情敵,她還為了戰胜情敵而得意呢。可是藝術家一受女人的愛撫,他的才气就煙消云散,毅力會崩潰,強健的意志會動搖。六七個月過去了,藝術家的手沒有再拿鑿子的習慣。等到生活的壓迫使他非工作不可,等到紀念像委員會主席維桑布爾親王,要看他的雕像了,文賽斯拉便搬出那句懶人的老話:“我要開始了!”于是他胡扯一陣,天花亂墜的形容他的藝術計划,把奧棠絲听得出神,更加愛她的詩人了。她心目中已經看到一座庄嚴偉大的蒙柯奈元帥像。當然蒙柯奈是剛強英武的理想化,騎兵的典型,象繆拉一樣勇敢。嚇!一看到這座雕像,等于看到了拿破侖的全部武功!而且是何等了不起的手法!稿圖是容易設計的,鉛筆是很听話的。 至于真正的人像,他先造出了一個可愛的小文賽斯拉。 赶到要上大石街工場去捏粘土,做一個雛型試一試的時候,打岔的事可就多啦:一下子為了親王的時鐘,非到佛洛朗-沙諾工場去一趟不可,作品正在那里鏤刻呢;一下子又是滿天烏云,光線不合;今儿有事出門,明儿家庭聚餐,且不提那些或是精神不得勁或是身体不得勁的日子,以及和嬌妻說笑玩儿的日子。直要元帥維桑布爾親王生了气,說事情要重新考虐了,才把他的模型逼了出來。又經過委員會几次三番的埋怨和措辭嚴厲的催促,才看到了石膏像。每做一天工作,斯坦卜克回來總是非常疲倦,怨這种泥水匠的苦工,怨身体的不行。結婚第一年,家里還過得相當舒服。斯坦卜克伯爵夫人對丈夫如醉如痴,在愛情滿足而得意忘形之下,詛咒陸軍部長;她親自去見他,告訴他偉大的作品不能象大炮一般制造,政府應該象路易十四、弗朗索瓦一世、萊昂十世那樣听天才支配。可怜的奧棠絲以為她臂抱中的男人是一個菲迪亞斯1,對文賽斯拉象母親一樣護短,把愛情變做了盲目的崇拜。 -------- 1菲迪亞斯,公元前五世紀希腊最偉大的雕塑家。 “你不用忙,”她對丈夫說,“我們的將來全靠這座像,你從從容容的,做出一件杰作來吧。” 她也上工場。痴情的斯坦卜克便丟下工作,七小時中花了五小時對妻子描寫他的雕像。這樣,他一共花了十八個月方始完成這件他自以為的杰作。 澆好石膏以后,奧棠絲眼見丈夫花了那么些精力,健康受了影響,把身体、手臂、手,都折磨夠了,當然覺得作品美极了。父親根本不懂雕刻,男爵夫人也一樣的外行,都大聲叫好,說是杰作;陸軍部長被他們請了來,受了他們的催眠,對于那座配著适當的光線,襯著綠布幔的石膏像,也表示滿意。不幸在一八四一年的展覽會中,這件作品在那般气不過文賽斯拉爬得太快的人嘴里,引起了一片嬉笑怒罵的批評。斯蒂曼想從旁指點,文賽斯拉卻認為是忌妒。奧棠絲覺得報紙上的指摘全是醋意作怪。斯蒂曼這個熱心朋友,拉人寫了几篇文章,駁斥那些批評,說從石膏翻成大理石的時候,雕塑家往往大加改削,所以將來還得拿出大理石像來展覽。克洛德·維尼翁說:“在石膏翻成大理石的過程中,往往精華變成糟粕,腐朽化為神奇。石膏像是手稿,大理石像是印好的書。” 兩年半中間,斯坦卜克造了一座人像和一個孩子。孩子是美妙絕倫,人像是不堪入目。 親王的時鐘与蒙柯奈像,還掉了青年夫婦的債。那時斯坦卜克對于應酬、看戲、意大利劇院等等,都上了癮。他關于藝術的討論出神入化,在上流社會心目中,他是一個高談闊論,以批評与說明見長的大藝術家。巴黎自有一般靠清談過日子的天才,以博得交際場中的榮譽為滿足。斯坦卜克一味模仿這些迷人的太監,對工作一天天的厭惡。想開始一件作品的時候,他先看到所有的困難,叫自己心灰意懶。靈感、那點子創造狂,一看到這個萎靡不振的情人便溜之大吉。 雕塑和戲劇一樣,是一切藝術中最難而又最容易的。只消把一個模特儿依樣葫蘆的捏下來,便可成為一件作品;但是要給它一顆靈魂,把一個男人或女人造成一個典型,那簡直和普羅米修斯盜取天上的靈火一樣困難。雕塑史上這一類的成功,是和大詩人同樣寥寥可數的。米開朗琪羅、米歇爾·科侖、冉·古戎、菲迪亞斯、伯拉克西特列斯、波利克萊特、皮熱、卡諾伐、阿爾布萊希特·丟勒、和彌爾頓、維吉爾、但丁、莎士比亞、塔索、荷馬、莫里哀等等1都是兄弟行。雕塑的規模之大,只要一座雕像就能造成一個人的不朽,仿佛費加羅、洛弗拉斯、和曼儂·萊斯戈,一個人物就足以使博馬舍、理查遜、和普雷沃神甫名垂千古。2淺薄的人(藝術家中這种人太多了)說雕塑是只靠裸体存在的,從古希腊滅亡以后它就消滅了,現代的服裝使雕塑根本不可能。殊不知古代雕塑家的杰作中間,有的是全部穿衣的人像,如《波呂許尼亞》3,《朱麗》4等,而這一類的作品,我們發現的還不及原來的十分之一。其次,真愛藝術的人不妨到佛羅倫薩去看看米開朗琪羅的《思想家》,到美因茲的大寺中去看看阿爾布萊希特·丟勒的《童貞女》,——在紫檀木上,在三重衣衫之下,雕出一個生動的女人,微波蕩漾的頭發,那种柔軟的感覺絕非人間的梳妝所能比擬。外行人看過之后,都會承認天才能夠在衣服上、鎧甲上、長袍上,留下一縷思想,給它們一個血肉之体,正如一個人在衣飾上能表現他的性格和生活習慣。關于這一點,在繪畫上獨一無二的成就只有拉斐爾。而雕塑所要實現的就是拉斐爾這种成就。要解決這個難題,只能靠有恒的、孜孜矻矻的工作;因為物質的困難要絕對克服,手要不辭勞苦,磨練得隨心所欲,而后雕塑家方能和他所要表達的對象,那個不可捉摸的精神境界肉搏。在小提琴上吐露心曲的帕格尼尼5,倘使三天不練習,他的樂器便會象他所說的,喪失他的音域:這是說明在琴、弦、弓,与他之間,有著极密切的關系;這一點關系破滅了,他就會突然之間變成一個普通的提琴家。持續不斷的工作是人生的規律,也就是藝術的規律;因為藝術是最精醇的創造。所以偉大的藝術家与詩人,既不等定貨,也不等買主,他們今天、明天,永遠在制作,從而養成勞苦的習慣,無時無刻不認識困難,憑了這點認識,他們才和才气,才和他們的創造力打成一片。卡諾伐是在工場中起居生活的,象伏爾泰在書齋中一樣。荷馬与菲迪亞斯,想必也是如此。 -------- 1以上提到的均為著名藝術家和詩人。米歇爾·科侖(1430—1512),法國雕刻家;冉·古戎(約1510—1568),法國雕刻家、建筑家;伯拉克西特列斯,公元前四世紀希腊雕刻家;波利克萊特,公元前五世紀希腊人像雕刻家、建筑家;皮熱(1620—1694),法國雕刻家;卡諾伐(1757—1822),意大利雕刻家;阿爾布萊希特·丟勒(1471—1528)德國畫家、雕刻家;彌爾頓(1608—1674),英國詩人;維吉爾(公元前71—前19),拉丁詩人;塔索(1544—1595),意大利詩人。 2費加羅,十八世紀法國作家博馬舍(1732—1799)的名劇《費加羅的婚姻》和《塞維勒的理發師》中的人物,聰明机智的仆人典型。洛弗拉斯,十八世紀英國作家理查遜(1689—1761)的小說《克拉麗莎·哈洛》中的男主角,一個卑鄙無恥的好色之徒。曼儂·萊斯戈,法國作家普雷沃神甫(1697—1763)所寫小說《曼儂·萊斯戈》中的女主人公,美艷絕倫但生活放蕩。 3波呂許尼亞,抒情詩歌女神,其像呈沉思狀。 4朱麗,羅馬皇帝奧古斯特的女儿,以淫蕩著稱。 5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 偉大的人物都走過了荒沙大漠,才登上光榮的高峰;文賽斯拉·斯坦卜克被李斯貝特幽禁在閣樓上的時節,已經踏上那一段艱苦的路。可是幸福,借了奧棠絲的面目,教詩人回复了懶惰,回复了一切藝術家的常態:因為他們的懶惰是胡思亂想,照樣忙得很。那有如土耳其總督在后宮中的享受:他們溺于幻想,醉心于智慧的游戲。象斯坦卜克一流的大藝術家,受著夢想的侵蝕,可以名副其實的稱為夢想家。這批自我麻醉的癮君子個個以窮途潦倒收場;但在冷酷的環境鞭策之下,個個可以成為大人物。而且這些半吊子的藝術家非常可愛,博得人人喜歡,個個恭維,比著有個性,有蠻勁,反抗社會成法的真正的藝術家,反而顯得高明。因為大人物是屬于他們的作品的。他們對一切的漠不關心,對工作的熱誠,使愚夫愚婦把他們當做自私;因為大家要他們和花花公子穿起同樣的衣服,過著隨波逐流而美其名曰循禮守法的生活。大家要深山中的獅子象侯爵夫人的哈巴狗一樣的梳理齊整,洒上香水。這些很少對手而難得遇到對手的人,勢必离群索居,与世隔絕,在大多數人眼里變得不可解了,而所謂大多數原是些傻瓜,愚夫愚婦,妒賢害能的人与淺薄無聊的人。經過了這番分析,處在例外的大人物身旁,一個女人應該負起怎樣的任務,你們可以明白了吧。她應當象五年中間的李斯貝特,再加上愛,又謙卑、又体貼、永遠在那里侍候著、微笑著的愛。 奧棠絲鑒于母親的痛苦,受著貧窮的壓迫,終于后悔無及的發覺了她過度的愛情無意中所犯的錯誤。但她不愧為她母親的女儿,一想到要文賽斯拉受罪,她就心疼;她太愛他了,不能做她親愛的詩人的劊子手,可是眼見悲慘的日子快要臨到,臨到她,她的孩子,和她的丈夫頭上。 貝特看見姨甥的漂亮眼睛含著淚,便說:“啊!啊!你不能絕望。你哭出一杯子眼淚也換不到一盤湯!缺多少呢?” “五六千法郎。” “我至多只有三千。此刻文賽斯拉在干什么?” “有人出六千法郎,叫他和斯蒂曼合作,替埃魯維爾公爵做一套點心盤子。欠萊翁·德·洛拉和勃里杜兩位的四千法郎,沙諾答應代付,那是一筆信用借款。” “怎么?你們拿了蒙柯奈元帥紀念像和浮雕的錢,還沒有還這筆債?” “唉,這三年中間我們每年花到一万二,收入只有兩千四。元帥的紀念像,除掉一應開支,淨到手一万六。老實說,要是文賽斯拉不工作,我們的前途簡直不堪設想。啊!要是我能夠學會雕塑,我才會拚命去抓粘土呢,”奧棠絲說著,伸出一雙美麗的手臂。 由此可見少女并沒在少婦身上變質。奧棠絲眼睛發著光,依舊是那副剛強驃悍的性格;她的精力只能用來抱孩子,她覺得委屈。 “啊!親愛的小乖乖,一個懂事的姑娘要嫁一個藝術家,必須等他發了財而不是在他要去發財的時候。” 這時她們听到斯蒂曼和文賽斯拉的腳聲和談話,他們送走了沙諾,又回進屋子。斯蒂曼,這個在新聞記者、有名的女演員、和時髦的交際花中間走紅的藝術家,是一個漂亮青年,因為瓦萊麗有心羅致,已經由克洛德·維尼翁引見過。斯蒂曼剛和大名鼎鼎的匈茲太太分手,几個月以前她嫁了人,到外省去了。瓦萊麗和李斯貝特,從克洛德·維尼翁嘴里听到這個消息,認為這個文賽斯拉的朋友大有拉攏的必要。可是斯蒂曼為了避嫌疑,難得上斯坦卜克家,而他和克洛德·維尼翁那次上飛羽街,貝特又不在場,所以這一天貝特還是与他初次見面。她把這個知名的藝術家打量之下,發覺他望著奧棠絲的那种眼神,很可能派他去安慰奧棠絲,要是文賽斯拉欺騙太太的話。的确,在斯蒂曼心中,倘使文賽斯拉不是他的老朋友,這位年輕的伯爵夫人倒是一個挺可愛的情婦;但是朋友的義气把這個欲望壓下去了,使他不敢多到這儿走動。貝特注意到他那种拘謹的態度,正是男人見了一個不好意思調戲的女人的表示。 “這個青年人長得挺不錯哪,”貝特咬著奧棠絲的耳朵。 “真的?我從來沒有注意到……” “斯蒂曼,我的好朋友,”文賽斯拉咬著他的耳朵說,“咱們之間不用客套,我有事跟這個老姑娘商量。” 斯蒂曼向兩位太太告辭之后,走了。 “事情談妥了,”文賽斯拉送客回來說;“可是這活儿要花六個月功夫,咱們先得有六個月的糧食。” “我有鑽石呢,”年輕的伯爵夫人象一切疼愛丈夫的女子一樣,拿出那种了不得的熱誠。 文賽斯拉跟中亮出一顆眼淚。他坐下抱著妻子,回答說: “噢!我會工作的。讓我做些大路貨應市,做一件定婚的禮物,或是做几座人物的銅雕……” “親愛的孩子們,”李斯貝特說,“你們將來是承繼我的,我一定留一筆大大的財產給你們,要是你們肯促成我跟元帥的親事,——而且事情倘使成功得早,你們跟阿黛莉娜都可以寄飯在我家里。啊!咱們可以快快活活的一塊過日子。至于眼前,听我一句老經驗的話:千万不能上當舖,那是借債的末路。我親眼看見窮人到了展期的時候付不出利息,把東西全部送了人。我可以替你們借到五厘起息的錢,只要寫張借票就行。” “真的?那我們得救了!”奧棠絲說。 “那么,我的孩子,你讓文賽斯拉去見一見債主,她是看我面子才借的。我說的是瑪奈弗太太;只要恭維她几句,她就挺高興幫你們忙,因為她象暴發戶一樣好虛榮。親愛的奧棠絲,到那邊去一下吧。” 奧棠絲望著文賽斯拉,神气就象待決的囚徒踏上斷頭台。 “克洛德·維尼翁介紹斯蒂曼去過。据說是一個挺有意思的地方。” 奧棠絲把頭低了下去。她心中的感覺只有一個字可以說明,那不是一樁痛苦,而是一种病。 “哎,親愛的奧棠絲,你得學一學人情世故!”貝特懂得奧棠絲的態度是什么意思。“要不然你得跟你母親一樣,呆在冷宮里,象卡呂普索在尤利西斯動身以后那樣的哭哭啼啼1,而且到了那個年紀,還沒有忒勒瑪科斯2來安慰你呢!……”她學著瑪奈弗太太那套缺德話,“你得把世界上的人當做家用的器具,有用就拿過來,沒用就扔掉它。孩子們,把瑪奈弗太太先利用一下,過后再离開她得了。文賽斯拉多愛你,難道你還怕他有野心,對一個大你四五歲,象一束苜蓿一樣干枯,而且……” -------- 1尤利西斯,即荷馬史詩《奧德修紀》中的奧德修,特洛亞戰爭的英雄。戰后回國時海上遇難,為一海島女仙卡呂普索所救,留在海島七年。后在宙斯的干預下,卡呂普索忍痛割愛,讓尤利西斯回國。 2尤利西斯的儿子。 “我宁可當掉我的鑽石。噢!文賽斯拉!你不能去……那里是地獄!” “奧棠絲說得不錯!”文賽斯拉一邊說一邊擁抱他的妻子。 “謝謝你,朋友,”年輕的妻子快活到了极點。——“貝姨,你瞧,我丈夫是一個天使!他不賭錢,我們到處都是一塊儿去,要是他能盡心工作,那我真是太幸福了。干嗎要到父親的情婦家里去,她榨光了父親的錢,害得我們英勇的母親好苦!” “孩子,害你父親的不是她,先是那個歌女,后來是你的婚事!天哪,瑪奈弗太太對他很有好處呢,哼!……可是我不應該說這些話的……” “你替誰都要辯護,親愛的貝姨……” 孩子在花園里哭喊,把奧棠絲叫了去。屋內只留下貝特和文賽斯拉。 “你太太是一個天使,文賽斯拉!你得好好的愛她,永遠不能讓她傷心。” “是的,我多愛她,所以把我們的境況都瞞著她,可是李斯貝特,對你不妨直說,即使把太太的鑽石送進了當舖,還是無濟于事。” “那么向瑪奈弗太太去借啊……勸勸奧棠絲讓你去,或者,老實說,別給她知道,你自顧自去!” “我就是這么想,”文賽斯拉說,“我剛才說不去,是免得奧棠絲難受。” “你听著,文賽斯拉,我太喜歡你們兩個了,不能不把危險預先告訴你。要是上那儿去,你得十二分留神,因為那個女人是一個妖精;個個人一看見她就愛上她;她那樣的坏,那樣會迷人!……她有藝術品那樣的魔力。你借了她的錢,可不能把你的靈魂做抵押。要是我的甥女儿受了欺騙,我要一輩子的過意不去……呃,她來了!咱們別提了,你的事由我去安排就是。” “你得謝謝貝特,”文賽斯拉對妻子說,“她答應把積蓄借給我們,救我們的急。”他對貝特遞了一個眼色,貝特懂了。 “那么我希望你開始工作,我的寶貝,嗯?”奧棠絲說。 “歐!明天就動手!” “就是明天這兩個字害了我們,”奧棠絲笑道。 “啊!親愛的,你自己說吧,是不是每天都有打岔,都有阻礙,都有事儿?” “是的,你說得不錯,親愛的。” “我這儿有的是念頭!……”斯坦卜克敲了敲腦袋。“噢!我要叫所有的敵人吃惊。我要做一套餐具,十六世紀的德國式的,幻想派的!我要捏出許多草虫,安放許多孩子,穿插許多新奇的,名副其實的噴火獸,實現我們的夢境!……啊,這些我都拿穩了!做出來一定是又精致,又輕巧,又复雜。沙諾臨走听得出神了……我就需要人家鼓勵,最近那篇關于蒙柯奈紀念像的文章,使我灰心到了极點。” 那天,在奧棠絲走開一會只剩李斯貝特与文賽斯拉兩人的時候,藝術家和老姑娘商量好,准備第二天就去拜訪瑪奈弗太太,要就是太太答應他去,要就瞞著她去。 瓦萊麗,當夜得知了這個胜利的消息,逼著男爵把斯蒂曼,克洛德·維尼翁,和斯坦卜克請來吃飯。她現在可以隨心所欲的支配他,就象那些女人支配老年的男人,有辦法叫他們跑遍全城,把誰都央求得來滿足她們的利益或虛榮。 第二天,瓦萊麗全副武裝,那种打扮是巴黎女人挖空心思來賣弄她們的姿色的。她把自己細細端詳,好似一個男人去決斗之前,把虛虛實實的劍法溫習一遍。沒有一絲皺痕,沒有一條褶襉。瓦萊麗把皮膚收拾得象凝脂白玉,那么柔軟,那么細膩。再加上几顆惹眼的痣。大家以為十八世紀的美人痣業已失傳或者過時,其實并不。現在的女人比從前的更精明,會運用大膽的戰略勾引人家的手眼鏡。某人第一個發明緞子結,中間扣一顆鑽石,整晚的引人注目;某人又開始复古,戴上發网,或在頭發中間插上一支匕首形的別針,叫人聯想到她的束襪帶;某人用黑絲絨做袖口;某人又在頭巾上綴墜子。等到這一類的鉤心斗角,賣弄風騷或表示愛情的戰術,演變為中下階級的時候,心思巧妙的創造者又在發明別的玩意了。瓦萊麗存著必胜的心,那晚點了三顆痣。她用藥水把淡黃頭發染成灰黃。斯坦卜克太太的頭發是赭黃的,瓦萊麗要顯得處處地方与她不同。經過了這番改造,她渾身有點儿特別刺激的,异樣的情調,使她的信徒們暗暗惊奇,蒙泰斯甚至問她:“你今晚怎么的?……”此外她戴了一條相當寬闊的黑絲絨項鏈,襯托她雪白的胸脯。第三顆痣,象我們祖母時代的款式,貼在眼睛下面。1在當胸口最可愛的部位,系一朵最美麗的薔薇,叫所有三十以下的男人不敢正視。 “這不是可以上譜、可以入畫了嗎?”她一邊說一邊對鏡子做各种姿態,活象一個舞女練習屈膝的動作。 李斯貝特親自上中央菜市場;那頓夜飯,應當象瑪蒂里訥在主教款待鄰區教長時做得一樣精美。 斯蒂曼,克洛德·維尼翁,斯坦卜克伯爵,差不多在六點光景同時到了。換了一個普通的或是老實的女人,听見渴望已久的人來到是一定會馬上出見的;可是從五點起已經在臥室里等待的瓦萊麗,有心把三位客人丟在那儿,明知他們不是在談論她就是在心里想她。客廳的布置是由她親自指揮的,精巧的小玩意安排得非常著目,那些除了巴黎別處制造不出的東西,暗示女主人的風度,好似代她通名報姓一般。用琺琅質和珠子鑲嵌的小骨董;盆子里盛著各式可愛的戒指;塞夫勒窯或薩克森窯的名瓷2,是由佛洛朗与沙諾精心裝配的:還有小人像、畫冊、零零星星的古玩,都是痴心的男人在定情之初,或是重修舊好的時節,重价定做得來的。瓦萊麗為了諸事順利,快樂得有些飄飄然。她答應克勒韋爾在瑪奈弗死后嫁給他;而痴情的克勒韋爾已經在她名下存了一筆利息有一万法郎的款子,那是他當初想獻給男爵夫人的資金,三年中在鐵路股票上所獲的盈利。因此瓦萊麗有了三万二千法郎的收入。克勒韋爾又新許了一個愿,比奉送他的盈利更重要的愿。在兩點到四點,給他的公爵夫人(他給德·瑪奈弗太太起了這個外號,來補足他的幻象)迷得魂靈出竅的高潮中,——因為瓦萊麗在太子街的表現打破了她的紀錄,——他認為需要把她的海誓山盟多多栽培,便許下愿心,說要在獵犬街買一所精致的小住宅,是一個冒失的包工造好了,虧了本預備出賣的。瓦萊麗已經看到自己住著這所前有庭院后有花圈的公館,外加自備馬車! -------- 1法國婦女的痣是用薄綢剪成各种花式貼在臉上的。 2塞夫勒是法國城市名,薩克森是德國地區名,均以瓷器著稱。 “我問你,哪一种安分守己的生活,能夠在這么短短的時間輕而易舉的得到這些?”她裝束快完時對李斯貝特說。 貝特那天在瓦萊麗家吃飯,為的是替瓦萊麗把一個人不能自己說的話說給斯坦卜克听。瑪奈弗太太滿面春風,不卑不亢的走進客廳,后面跟著貝特,渾身穿著黃黑兩色的衣服,用畫室里的成語來說,替她做著陪襯。 “你好,克洛德,”她對那個曾經名噪一時的批評家伸過手去。 克洛德·維尼翁,象多少旁的男子一樣,變成了一個政客,這個新名詞是用來指初登宦途的野心家的。一八四○年代的政客,差不多等于十八世紀的神甫,少了他便不成其為沙龍。 “親愛的,這一位是我的姨甥婿斯坦卜克伯爵,”李斯貝特把瓦萊麗只裝不曾瞧見的文賽斯拉介紹了。 “我一見便認得是伯爵,”瓦萊麗風致嫣然的對藝術家點了點頭,“在長老街我時常看見你,我也很榮幸的參加了你的婚禮。”她又對貝特說:“親愛的,只要見過一次你從前的孩子,就不容易忘掉的。”接著她招呼了雕塑家:“斯蒂曼先生真是太好了,我這么匆促的邀請,居然肯賞光;可是緊要關頭是談不到禮數的!我知道你是他們兩位的朋友。跟生客同桌是頂掃興的事。我特意約你來陪他們;可是下次你得專程來陪陪我,是不是?……你答應我啊……” 她和斯蒂曼踱了一會,仿佛只關心他一個人。陸續來的客人有克勒韋爾,于洛男爵,和一個叫做博維薩熱的議員。這位外省的克勒韋爾,給人家找來充數的那种家伙,在國會里是跟在參議官吉羅与維克托蘭·于洛后面投票的。他們兩人想在龐大的保守党內組織一個進步分子的小組。吉羅早在瑪奈弗太太家走動,她竟想把維克托蘭·于洛也找來。可是至此為止,清教徒式的律師總是推三阻四拒絕父親和岳父的邀請。他覺得在一個使母親落淚的女人家里露面是一樁罪惡。維克托蘭·于洛跟政治上的清教徒不同,正如一個虔誠的女子眼滿嘴上帝的人不同。博維薩熱,從前阿爾西地方的帽子商,想學會一套巴黎作風,在議會里從不缺席,仿佛會場中的石柱一樣。他在美艷誘人的瑪奈弗太太門下受訓:受了克勒韋爾的催眠,听著瓦萊麗的指導把他當作榜樣,當做老師,樣樣請教他,請他介紹裁縫,模仿他,學他的姿勢;總而言之,克勒韋爾是他的大人物。瓦萊麗,在這些人物和三個藝術家環繞之下,再由李斯貝特陪襯之下,在文賽斯拉眼中特別顯得了不起,因為一往情深的克洛德·維尼翁還在他面前替瑪奈弗太太打邊鼓。 “她兼有德·曼特儂夫人1和尼儂的長處!”那位當過批評家的說,“討她喜歡不過是一個黃昏的事,只消你有才气,可是得到她的愛,那不但使你揚眉吐气,而且做人也有了意義。” -------- 1德·曼特儂侯爵夫人(1635—1719),作家多比涅之女,斯卡龍的遺孀,后成為路易十四的情婦,對路易十四的宗教政策有一定的影響。 瓦萊麗表面上對老鄰居的冷淡,大大的挑動了他的虛榮心。但她不是有心如此,因為她并不識得波蘭人的性格。這個斯拉夫人的脾气,有一方面很象儿童;凡是出身野蠻,自己并未真正文明而突然廁身于文明人之列的种族,都是如此。這個民族象洪水泛濫似的占据了地球上一片廣大的土地。它居住的荒涼地帶是那么遼闊,使它自由自在,不象在歐洲那樣肩摩踵接;可是沒有思想的摩擦,沒有利害的沖突,也就沒有文明的可能。烏克蘭、俄羅斯,多瑙河平原,凡是斯拉夫族所在的區域,是歐亞兩洲之間、文明与野蠻之間的接壤地帶。所以,波蘭人雖是斯拉夫族內最有出息的一支,仍脫不了年輕民族的幼稚与反复無常的性格。它有勇气,有才情,有魄力;可是染上了輕浮之后,它的勇气、才情、魄力,就變得既無條理,又無頭腦。波蘭人的動搖不定,可以比之于吹在它那片池沼縱橫的大平原上的風;雖然有掃雪机一般的威力,能夠把房屋村舍席卷而去,但象大風雪一樣,一遇到池塘就在水中溶化了。人總免不了感染環境的影響。和土耳其人不斷戰爭的結果,波蘭人愛上了東方的豪華富麗,他們往往為了華美的裝飾而犧牲必需品,濃裝艷服,穿扮得象女人;其實气候的酷烈使他們的体格不下于阿拉伯人。在苦難中才顯得偉大的波蘭人,能咬緊牙關挨打,叫打的人筋疲力盡;他們十九世紀的歷史,等于初期基督徒歷史的重演。倘使波蘭人那么爽直那么坦白的性格,能有十分之一英國人的狡獪,今日雙首鷹徽統治的地方,都可以移歸白鷹徽管轄。1只要些少的權術,波蘭就不會把奧國從土耳其人手中救過來,讓它日后侵略自己;也不會向重利盤剝、把它搜刮一空的普魯士借債;同時也不致在第一次被瓜分的時候,因內訂而自行分裂。大概波蘭誕生受洗之時,一般善神對此可愛的民族賜了許多优點,可是冷落了那有名的惡煞卡拉博斯2,而一定是卡拉博斯對波蘭下了毒咒,說:“好吧,我的姊妹們給你的贈品,你留下吧;可是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要些什么!”即使波蘭在反抗俄羅斯的英勇斗爭中得胜了,它現在也會自相殘殺,象他們從前在議會中爭奪王位一樣。這個民族的美德,僅僅是不怕流血的勇气。一定得找出路易十一那樣的人,3接受他,讓他來一下專制的統治,它才有救星。波蘭在政治上的表現,就是多數波蘭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尤其在大難臨頭的時候。所以,文賽斯拉·斯坦卜克,三年以來愛著妻子,也知道妻子把自己當做上帝一樣,一看到瑪奈弗太太對他似理非理,就不由得大不服气,認為非使她青睞相加不可了。比較之下,他覺得瓦萊麗胜過自己的太太。奧棠絲是一堆美麗的肉,象瓦萊麗對貝特所說的;瑪奈弗太太卻是肉体中有精神,有淫蕩的刺激。奧棠絲的忠誠,在丈夫看來是對他應當有的感情;他很快就忘了死心塌地的愛情是無价之寶,正如借債的過了相當時間會把借來的錢當做自己的。忠貞的節操變做日常的面包,而私情有如珍饈美果一般誘人。一個目中無人的女子,尤其是一個危險的女子,能夠刺激好奇心,仿佛香料能夠提出食物的鮮味。而且,瓦萊麗表演得那么精彩的驃勁,對享了三年現成福的文賽斯拉還是一樁新鮮玩意。總之,奧棠絲是太太,瓦萊麗是情婦。許多男人都想兼有這個同一作品的兩個不同的版本;其實一個男人不懂得把妻子化作情婦,便是他庸駑譾陋的證据。在這方面見异思遷是無能的標記。恒久才是愛情的靈魂,才是元气充沛的征象,有了這种气魄才能成為詩人。一個人應當把妻子化作所有的女人,正如十七世紀的詩人把自己的情婦看作是美艷女神或書中美人一樣。 -------- 1雙首鷹徽是帝俄的國徽。白鷹徽是波蘭國徽。 2卡拉博斯,傳說中的駝背惡神。 3跨易十一為十五世紀法國國王,以善謀略著稱。一生事業在于削弱貴族,擴張王權。 李斯貝特看見姨甥婿著了迷,便問他:“喂,你覺得瓦萊麗怎么樣?” “妙不可言!” “只怪你不听我的話。啊!我的小文賽斯拉,要是你當初不跟我分手,你早已做了這個美人魚的情夫,等她丈夫死了,你可以娶她,四万法郎的進款現現成成是你的了!” “真的?……” “當然真的,”李斯貝特回答,“可是小心!我早警告過你了,千万別自投羅网!哦,開飯了,你攙著我進去吧。” 再沒有比這番話更盅惑人心的了。因為波蘭人的脾气,是只要一看到懸崖絕壁,就會跳下去的。這個民族真有騎兵的天才,不論是怎樣的險阻,它都相信能夠沖鋒陷陣,得胜而歸。貝特仿佛在馬腹上踢了一腳,挑起他的虛榮心,飯廳的場面又加強了一腳的作用:在閃閃發光的銀器照耀之下,斯坦卜克見識到巴黎奢華的极致。 “唉,我應該娶一個賽莉梅娜1的,”他心里想。 -------- 1賽莉梅娜為莫里哀的《恨世者》中人物,為風騷、美麗、机智、狡獪的典型。 吃飯的時候,男爵一團和气,因為看到女婿在場而很高興,但更高興的是,以為一答應瑪奈弗替補科凱的位置,就能使瓦萊麗回心轉意,對他忠實。斯蒂曼用他那一套巴黎人的詼諧,和藝術家的談鋒,跟殷勤的男爵周旋。斯坦卜克當然不甘落后,他賣弄才情,談笑風生,盡量的炫耀,覺得很滿意;瑪奈弗太太好几次對他微笑,表示領會他的妙處。精美的菜、大量的酒,終于把文賽斯拉在此歡樂的陷入坑中完全淹沒了。飯后他帶著酒意望便塌上一躺,身心雙方的快感使他融化了,而那么輕盈,那么芬芳,千嬌百媚可以叫天使墮落的瑪奈弗太太,居然過來坐在他身旁,越發使他喜出望外。她彎著身子和他低低的談話,几乎要碰到他的耳朵。 “今晚我們不能談正事,除非你留在最后。在你,我,李斯貝特之間,我們盡可由你的便,把事情辦妥……” “啊!太太,你是一個天使!”文賽斯拉用同樣的口吻回答,“我真是糊涂透頂,沒有听李斯貝特的話……” “什么話呢?” “在長老街的時候,她說你愛著我!……” 瑪奈弗太太把文賽斯拉瞟了一眼,不胜羞怯的突然站了起來。一個年輕美貌的女人,決不肯讓一個男人對她存著唾手可得的心。把戀慕之情硬壓在心頭而假作端庄的舉動,比最瘋狂的情話更來得意義深長。 所以,文賽斯拉在情欲大受挑撥之下,對瓦萊麗越發殷勤了。出名的女人便是眾人企慕的女人。就因為此,女戲子有那么大的魔力。瑪奈弗太太知道有人在打量她,便做得象一個受人喝采的女演員一樣:她儀態万方,博得人人叫好,個個稱羡。 “怪不得我老丈那樣的風魔,”文賽斯拉對貝特說。 “你這句話,文賽斯拉,叫我一輩子都要后悔,不該幫你借這一万法郎。難道你也要象他們一樣為她發瘋嗎?”她指著那般客人說,“你得想想,你要做你老丈的情敵了。再想想你要教奧棠絲多么傷心。” “不錯,奧棠絲是天使,我是一個魔鬼!” “家庭里有了一個已經夠了,”李斯貝特回答。 “藝術家是不應該結婚的,”斯坦卜克嚷道。 “這就是我在長老街說的。你應該把你的銅像、你的杰作,當做孩子的。” “你們在談些什么呀?”瓦萊麗走過來和貝特站在一塊,“替我招呼茶吧,貝姨。” 由于波蘭人夜郎自大的脾气,斯坦卜克想做得跟這位沙龍中的仙女非常親熱。他先目中無人的把斯蒂曼,克洛德·維尼翁,克勒韋爾,瞪了一眼,然后抓著瓦萊麗的手,硬要她在便榻上和他一同坐下。 “伯爵,你真是王爺气派!”她半推半就的說。 于是她坐在他身旁,特意給他看到那朵胸前的薔薇。“唉! 我要是王爺,就不會以借債的身分到這儿來了。” “可怜的孩子!我記得你在長老街做夜工的情形。你真有點儿傻。你的結婚,未免饑不擇食。你一點不認識巴黎!瞧你現在落到什么地步!你不听貝特的忠告,也不接受一個巴黎女子的愛,她才是老巴黎呀。” “不用提了,我蠢极了。” “你要一万法郎不成問題,親愛的文賽斯拉;可是有一個條件,”她撫弄著她美麗的頭發卷。 “什么條件?” “就是我不收利息……” “太太!……” “噢!不用急;你可以送我一座人物的銅雕。你已經開始采用參孫的故事,干嗎不把它完成呢?……你可以表現大利拉割掉猶太大力士頭發的一幕1!……既然你有志做一個大藝術家——你听我的話,一定成功,——你一定懂得這個題目。那是要表現女人的威力。在這個場合,參孫是不足道的。他不過是無知無覺的蠻力罷了,大利拉是情欲,情欲才能毀滅一切。大力士赫丘利不是坐在翁法勒膝下紡過紗嗎2?現在這個副本——你們是不是這樣說的,嗯?……”她問克洛德·維尼翁与斯蒂曼,他們是听到談論雕塑而走過來的。“你想,現在這個副本要比希腊神話美多少!……這段神話究竟是希腊從猶太王國傳來的呢,還是猶太王國從希腊傳來的3?” “啊,太太,你提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是要知道《圣經》的各個部分是什么時代寫成的。偉大的,不朽的斯賓諾莎4,有人無聊的說他是無神論者,實際他卻用數學證明了上帝的存在,他呀,他說《創世記》和涉及政治史的部分是屬于摩西時代的,他拿出哲學的證据指出后人添加的段落。因此他在猶太教堂門口給人刺了三刀。” -------- 1猶太大力士即參孫,頭發是他神力的源泉。大利拉是他寵愛的女人。后大利拉被人收買,割掉了參孫的頭發,大力士遂落入非利土人之手。 2赫丘利是古希腊神話中的英雄,以非凡的力气和武功著稱。翁法勒是呂狄亞的女王,曾強逼赫丘利答應在她膝下紡紗才嫁給他。 3古猶太王國所在地即今日之巴勒斯坦。 4斯賓諾莎(1632—1677),荷蘭哲學家。 “想不到我這樣博學,提出了一個這么艱深的問題!”瓦萊麗因為和文賽斯拉的密談受了打扰,大為掃興。 “女人靠了本能是無所不知的,”克洛德·維尼翁回答。 “那么你答應我了?”她象痴心的少女一樣小心翼翼的拿著斯坦卜克的手。 “這是你的造化,朋友,”斯蒂曼嚷道,“太太會向你要作品……” “什么作品呢?”克洛德·維尼翁問。 “一座小小的銅雕,”斯坦卜克回答,“‘大利拉割掉參孫的頭發’。” “那可不容易對付,因為那張床……”克洛德·維尼翁發表他的意見。 “相反,那真是太容易了,”瓦萊麗笑道。 “啊!希望你把雕像做起來吧!……”斯蒂曼說。 “太太本人就是值得雕塑的!”克洛德·維尼翁俏皮的瞟了瓦萊麗一眼。 “你瞧,我理想中的布局是這樣的,”瓦萊麗接著說,“參孫醒來的時候,頭發全沒有了,好似許多戴假頭發的花花公子一樣。他坐在床邊,所以他的下身只要大略表明一下就行,堆上一些衣服,衣褶等等。他那時仿佛馬利烏斯站在迦太基廢墟上1,交叉著手臂,低著頭,一句話說盡,就是拿破侖在圣赫勒拿島!2大利拉跪著,有點象卡諾伐雕的瑪德萊娜。女人一朝毀了她的男人,一定是十分疼他的。照我的意思,那猶太女子對一個威武有力的參孫是害怕的,但他變了一個小娃娃,她就愛他了。所以,大利拉忏悔她的過失,想把頭發還給情人,她不敢看他,但她居然笑盈盈的望著他了,因為她知道參孫的軟弱就是已經寬恕的表示。這一組像,再加上凶猛的朱迪特,女人的性格就完全解釋清楚了。德性砍掉腦袋3,邪惡只割掉頭發。諸位,小心你們的假發啊!” -------- 1馬利烏斯(公元前156—前86)羅馬執政官戰功赫赫,為資族階級的代表人物希拉所忌。較量的結果馬利烏斯敗,逃往非洲(迦太基)。后殺回羅馬,重新執政。 2一八一五年拿破侖在滑鐵盧再度敗績,被放逐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島直到去世。 3《圣經》載,猶太女英雄朱迪特為救祖國而誘殺敵將何洛費爾納,故言德性砍人腦袋。 她丟下兩位藝術家走了,讓他們和批評家异口同聲的贊美。 “不能再妙了!”斯蒂曼嚷道。 “噢!”克洛德·維尼翁說,“我從沒見過這樣聰明這樣迷人的女子。才貌雙全,多難得!多難得!” “你跟女作家卡米葉·莫潘是知交,尚且下這种斷語,我們還有什么可說的?”斯蒂曼說。 克勒韋爾從頭至尾在那里听著,特意离開牌桌走過來: “親愛的伯爵,要是你把瓦萊麗塑成大利拉,我出三千法郎買你一座。哎,哎,三千法郎,我豁出去了!” “我豁出去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博維薩熱問克洛德·維尼翁。 “要太太肯做模特儿才行……”斯坦卜克對克勒韋爾指著瓦萊麗。“你先去問問她。” 這時瓦萊麗親自端了一杯茶遞給斯坦卜克。那不止表示尊重,而是偏寵。女人請喝茶的方式,包括許多不同的語言,在她們是最拿手的。所以,這個禮數表面上雖是极簡單,但她們行此禮數的動作、姿勢、眼神、口吻、聲調,大有研究的余地。從“你喝茶嗎?你要不要喝茶?來一杯茶吧?”這一類冷淡的口气和對于掌管茶壺的人的吩咐,一直到象后宮的妃子一般從桌上捧了一杯茶,走向她心目中的巴夏1,以誠惶誠恐的態度,用嬌滴滴的聲音,脈脈含情的目光獻上去:這其間,一個生理學家可以觀察到全部女性的情感,從厭惡或冷淡起,直到傾吐瘋狂的熱情為止。女人可以隨心所欲的從中表現她的情感:或是輕蔑到近乎侮辱,或是俯首帖耳類乎東方女奴。瓦萊麗不止是一個女人,而且是一條化身為女人的蛇,她親手捧了茶走到斯坦卜克面前,就等于完成了她的妖法。藝術家站起身來,手指和瓦萊麗的輕輕一碰,湊著她的耳朵說: “你要我喝多少杯茶我都喝,因為要看你這個端茶的姿勢!……” -------- 1巴夏,土耳其總督,泛指貴人。 斯坦卜克這种露骨的表示,她早已等得不耐煩了,可是臨了她又裝做若無其事。 “你說什么模特儿呀?”她問。 “克勒韋爾老頭出三千法郎,向我定一座銅雕。” “他?花三千法郎買一座銅雕?” “是的,要是你肯做大利拉的模特儿。” “我想他根本沒有懂,”她說,“我做了大利拉的模特儿,他拿全部家產來還不賣給他呢,因為大利拉是要袒胸露臂的……” 跟克勒韋爾的擺姿勢一樣,所有的女子都有一個得意的姿態,一個令人傾倒的,研究到家的姿態。在交際場中,有的永遠望著她們內衣的花邊,把外衣的肩頭扯動一下;有的望著牆壁高處的嵌線,賣弄她們眼珠的光彩。瑪奈弗太太,不象旁人一樣做面部表情。她一個翻身走向茶桌,到李斯貝特那邊去。這個舞女擺動衣袂的動作,當年征服了于洛,此刻誘惑了斯坦卜克。 “你的仇報成了,”瓦萊麗咬著貝特的耳朵說,“奧棠絲要哭得死去活來,一輩子后悔不該搶掉你的文賽斯拉。” “我沒有當上元帥夫人,就算不得報仇;可是現在他們都盼望這件事成功了……今天早上我去過維克托蘭家。我忘了告訴你了。小于洛夫婦向沃維奈贖回男爵的借票,把屋子做抵押,借了七万二千法郎,五厘起息,三年為期。房租的收入沒有了,小于洛夫婦要苦三年。維克托蘭垂頭喪气,把他老子看透了。克勒韋爾對這件孝順的行為一定要生气,跟女儿女婿就此翻臉也說不定。” “男爵現在大概沒有辦法弄錢了吧?”她一邊向于洛裝著笑臉,一邊湊著貝特的耳朵說。 “我看他是攪光了;但他到九月里又可以支薪了。” “他還有壽險保單,展期過了!嗯,瑪奈弗升科長的事非赶緊不可;今晚我要狠狠的逼他一逼。” “姨甥,”貝特過去對文賽斯拉說,“你該走了,我求你。你太不象話,這樣望著瓦萊麗簡直要害她了,她的丈夫忌妒得厲害。千万不能學你岳父的樣,回去罷,奧棠絲一定在等你……” “瑪奈弗太太要我留在最后,咱們三個好商量事情。” “不行;款子我給你送過來吧,她丈夫老瞪著你,還是早走為妙。明儿早上十一點,你把借票送來;那時瑪奈弗這小子上了辦公室,瓦萊麗不用操心了……你要她做雕像的模特儿是不是?……你先到我家里來……”貝特發覺斯坦卜克的眼睛正在向瓦萊麗打招呼:“啊!我知道你心心念念的想攪女人。瓦萊麗固然漂亮得很,可是你不能叫奧棠絲傷心啊!” 結過婚的男人一有野心,哪怕只是逢場作戲,越听到人家提起他太太,便越是躍躍欲試。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轉載請保留,謝謝!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