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一個年輕的掃煙囪小工人,他那腫脹的面孔被煤灰涂得漆黑,皮膚也給染成棕黑色,身上穿一套破爛不堪的衣服,向這陌生男子伸出手來,想奪走他那最后的几個銅子。 离這個薩瓦省的小家伙兩步的地方,一個畏畏縮縮、滿面病容的老窮漢,披著一塊不成樣子的破毛毯,用粗嘎的聲音對他說: “先生,隨便給點小錢吧,我會在上帝面前為你祈禱……" 但是,當那青年人看了老漢一眼,老漢就不再作聲,不再要求施舍了,也許他從青年人難看的面色,看出一种悲慘的表情,知道對方的困境比自己的還要嚴重。 “請發發慈悲,發發慈悲吧!” 陌生人把他那几個銅子擲給小孩和老窮漢,便离開人行道,向路旁的房屋走去,他再受不了塞納河那种令人心酸的景象了。 “我們禱告上帝讓您長命百歲,”兩個叫化子對他說。 他來到一家版畫商店的櫥窗前面時,這個几乎死去的男子,迎面遇見一個年輕女人從一輛豪華的馬車上下來。他十分暢快地欣賞這個可愛的女人,她頭戴一頂時髦的緞帽,綢緞的光彩把白皙的臉蛋儿陪襯得分外迷人。他被她那苗條的身材和美麗的姿態吸引住了,她那長袍的下擺給馬車的踏腳微微掀起一點來,露出一只小腿,從裹得緊緊的白色襪子外面,他也能看出那小腿的优美輪廓。青年女子走進了商店,在那儿挑選一些畫冊和石印名畫集;講好价錢后,她花了好几個金幣把這些東西買下來,金幣在柜台上閃閃發光,發出鏗鏘的聲音。那青年人表面上是在門外鑒賞擺在櫥窗里的圖畫,實際上卻向那漂亮的陌生女子熱烈地遞送了一個男人所能有的最刺透人心的眼波,而對方只報以一個漠不關心的,偶然向過路人投去的眼光。在這青年人方面,他向那女子看的一眼,等于向愛情、向女人的告別!但是,這最后的、有力的眼波并沒有被理解,沒有感動這個輕佻女子的心,并沒有使她臉紅或使她的眼睛低垂。這种調情對她說來意味著什么呢?不過是又一次受人愛慕,又一次挑起別人的情欲,讓她在晚上可以夸口說這么一句甜蜜的話:“我今天真不錯。”那青年人赶快走到另一櫥窗去,當那位陌生女子再坐上她的馬車時,他連頭也沒回一下。馬儿拉著車子走了,這最后的豪華和高雅的形象消逝了,他的生命也將要這樣消逝。他憂郁地沿著臨街的舖面走過去,觀看櫥窗里的陳列品,但不太感興趣。他走過沒有商店的街道時,就觀察盧浮宮,法蘭西學院,圣母院的鐘樓,高等法院的尖塔和藝術橋。灰色的天空象是給這些大建筑物反襯出凄涼的外貌,暗淡的光線給巴黎帶來威脅的气氛,使它象美女那樣處在各种無法解釋的丑和美的偏見支配之下。大自然本身就是這樣參与了陰謀,使這個垂死的人在极度痛苦之中苟延殘喘。這种起腐化作用的惡勢力在循環于我們的神經系統的流体中找到了媒介物,正是在這种勢力的支配下,他感到自己的机体不知不覺變成了流質的奇异物体。臨終的痛苦給他造成一种類似波浪運動的印象,使他所看到的建筑物和人群,都象隔著一層霧靄,并且感到一切東西都在動蕩。為要擺脫這种肉体上的反應在靈魂中產生的不安宁,便走向一家古董店,想給他的感官找點精神食糧,或者在那儿利用對某些藝術品討价還价來消磨時間,以等待黑夜來臨。這等于設法去找點勇气和服一帖興奮劑,就象罪犯們走向斷頭台時怀疑自己的膽量似的;但是想到自己不久即將死去,又使這青年人頓時充滿信心,象一位同時有兩個情人的公爵夫人,他神態自若地走進古董店,讓人看見他嘴角上象醉漢那樣挂著一絲呆滯的微笑。難道他不正是陶醉在生活中,或者在死亡里!不久他又重新陷入迷惘狀態,繼續看到各种事物都呈現出奇异的色彩,或者顯出輕微的運動,這种現象產生的原因,肯定是由于他的血液循環不正常之故,忽然沸騰起來便象瀑布般傾瀉,一旦平靜下來又象溫水般乏味。他逛舖子只想看看能否發現什么合他心意的珍奇玩好。一個赭紅頭發,臉頰丰滿,色澤鮮潤,戴獺皮鴨舌帽的青年伙計把看守舖子的任務交給一個鄉下老太婆,這婆娘是一個女性的凱列班1,她正在揩拭一只爐子,這爐子构造巧妙,是貝爾納·帕利西2的杰作;于是這青年伙計便隨便地對陌生來客說: 1凱列班,莎士比亞戲劇《暴風雨》中的人物,是一個性情狡猾、陰險、為非作歹的家伙,曾被迫屈服于強權之下,但始終企圖反抗。 2貝爾納·帕利西(1510—1589),法國作家、學者、陶器專家。 “您請看,先生,您看吧!我們樓下的東西都相當一般,但是,如果您不怕麻煩,愿意到樓上去,我可以給您看從開羅來的完美的木乃伊,鏤刻的陶器、烏木雕花木器,真正文藝复興時代的東西,都是新近運到的、十分精美的貨色。” 處在這陌生青年的可怕境地,這种生意人的花言巧語,這些愚蠢的商業詞令,對他說來就象庸碌人用來殺害天才的惡作劇,在這种情況下,他只好把他的十字架背到頭了。他似乎听從他的向導,用手勢或單音字來回答他;但是,不知不覺間,他竟獲得了保持安靜的權利,并且毫無顧忌地進入他最后的可怕的沉思。他原是詩人,他的靈魂無意中遇到了一片廣闊的綠野:他該有机會提前看到二十個世界的殘骸了。 第一眼看去,店里給他的印象是一幅雜亂無章的圖畫,在畫面上人類和神的創作交錯在一起。鱷魚、猴子和大蟒的標本向教堂的彩繪玻璃微笑,象是想咬那些半身雕像,又象是在漆器后面奔跑,或在玻璃吊燈上爬行。有一只雅科托夫人1畫的拿破侖像的塞夫勒瓷瓶,放在一只獻給塞索斯特里王2的獅身人面雕像的旁邊。世界初創時和昨天發生的事情,都以可笑的天真手法安排在一起。一架可轉動的烤肉机放在一只圣体盒上,一把共和國的軍刀放在一尊中世紀的大炮上。拉圖爾3用彩粉畫的杜巴里夫人4像,頭上有一顆金星,赤裸的玉体在云端若隱若現,她象是用淫蕩的眼光來欣賞一只印度煙袋,并在猜想似乎向她逶迤而來的那根螺旋形煙管的用途。許多种殺人凶器,匕首,奇异的手槍,秘密的武器,和許多日用器皿,如瓷湯盆,薩克森瓷碟,從中國來的半透明瓷杯,古代的鹽缸,封建時代的盛糖漬果子的罐子,都亂七八糟的混在一起。一只象牙船扯滿了帆,正在一只寂然不動的大烏龜背上飛駛。一只抽气机竟使威嚴庄重的奧古斯特5大帝失去一只眼珠。好几幅大革命前的法國市長和荷蘭市長的肖像擺在那里,他們屹立在這一大攤雜亂的古物中間,象他們生前那樣冷酷無情,以蒼白的冰冷的眼光凝視著這一切。全世界的國家似乎都把它們的科學殘骸、藝術樣品拿到這里提供展覽。這是一個哲學的垃圾堆,里面應有盡有,既有野蠻人的長煙斗,也不缺土耳其后宮的綠色和金色的軟鞋,既有摩爾人的彎刀,也不短韃靼人的偶像。這里有士兵的煙袋,教士的圣体盒,甚至有王座上的羽飾。這些奇形怪狀的畫面,還因為受色調的混合和明暗對比而產生的變幻無常的光線的影響,愈顯得光怪陸离。讓你耳朵里以為听到了陸續不斷的叫嚷,精神上感覺到有未完成的悲劇,眼睛瞥見了未掩蓋好的亮光。最后,那驅之不去的灰塵象一層薄紗般覆蓋住了所有這一切,而這些東西的許多棱角和曲線則產生了最美妙的畫面。 1雅科托夫人(1778—1855),第一帝國時期最著名的瓷器藝術家。 2塞索斯特里王即古埃及法老烏斯特桑二世(公元前14—13世紀)。 3拉圖爾(1704—1788),法國著名的彩粉肖像畫家。 4杜巴里夫人(1743—1793),路易十五寵幸的女人,以生活奢侈、行為浪漫著名,大革命時期被送上斷頭台。 5奧古斯特大帝(公元前63—公元14),愷撒大帝的侄孫,也是他的繼承人,他統治的時期是羅馬帝國歷史上最光榮最繁盛的時期。 這陌生青年首先把這三間塞滿了文化、宗教、神權、王權、放蕩、理智和瘋狂的遺跡的廳堂,比作一塊包含有許多小平面的反射鏡,其中每個小平面都反映出一個世界。有了這樣一個模糊的印象之后,他就想選擇自己的享受對象,但是,因為他觀看、思索和幻想消耗了不少体力,竟發起燒來,這也許是由于饑餓所致,因為此刻他的肚子正在發出吼聲。 看了這許多使往日的民族或個人身后留名的遺物,這許多歷史的見證,這青年人的感覺終于變得遲鈍了;驅使他走進這間古董店的欲望已經得到滿足:他從真實的生活中游离出來,一級一級地上升到一個理想的境界,到達了令人神往的仙宮瑤圃,這里的世界在他看來象是由無數碎片和火花組成的,就象當初圣約翰在巴特摩斯島1上看見人類的前途閃閃發光地展示在他的眼前。 許多痛苦的、优雅的、可怕的、晦暗的和光亮的、遠古的和近代的人物,成群結隊地、成千上万地、一代一代地都站了起來。僵硬而神秘的埃及屹立在沙漠之上,由一具用黑繃帶捆扎的木乃伊來代表;隨后便是犧牲無數人民為自己构筑陵墓的埃及法老們,還有摩西,希伯來人和沙漠。他隱約看到了整個古老而庄嚴的世界。一尊鮮明美妙的云石雕像,坐在一根閃著白光的螺紋圓柱上,在向他述說古希腊和伊奧尼亞的充滿肉感的神話。啊!看到在一個精致的伊特魯立亞陶瓶的紅色背景上,在天神普里阿普斯2面前跳舞,快樂地向天神敬禮的棕黑色頭發的少女,誰能不象他一樣微笑呢?對面是一位羅馬皇后,以寵愛的心情在撫摩她的一匹怪獸!這儿充分表現了羅馬帝國無奇不有的任性行為,也泄露了一個懶洋洋的沉在夢幻中的朱麗3,她的寢床、浴室、妝台,她正在等待她的提布盧斯4。憑著阿拉伯符咒的威力,西塞羅5的頭腦喚起了自由羅馬的回憶,使李維烏斯6的歷史篇章重現在他的眼前。這青年人默默觀看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7的文物:督政官,前驅軍官,紫紅緄邊的長袍,議政廳的爭論,憤怒的人民,所有這些人物慢慢在他面前畫過,面目模糊,仿佛在夢里看見似的。最后基督徒的羅馬出現,這些形象便退居次要地位。一幅圖畫打開了天國的大門,他在那儿看見圣母馬利亞出現在金色的云彩里,一群小天使圍繞著她,使太陽的光輝為之黯然失色。這位复活的夏娃傾听不幸的人們向她訴苦時以溫柔的神情微笑著。在触摸到一幅用維蘇威和埃特納火山熔岩的各种顏色的細塊做成的鑲嵌畫時,他的靈魂早已飛向炎熱的、野性的意大利了;他參加了波基亞8家族的狂歡宴,馳騁在阿布魯齊山區,欣賞意大利式的愛情,為洁白的臉蛋,細長的黑眼睛而神魂顛倒。當他看到一把中世紀的短劍,劍柄雕鏤精巧,象花邊般細致,劍上的銹痕就象血跡,因而聯想到兩個情人夜間幽會,被丈夫冰冷的利劍所中斷時,不禁毛骨悚然。印度和它的宗教在一尊中國佛像身上再現了,這佛像頭戴一頂菱形的尖帽,反翹的菱角上挂著小金鐘,身上穿著繡金的絲袍。在佛像的旁邊,有條辮子,它象當年把它盤在頭上的印度舞姬一般美麗,香澤猶存,還散發著檀香的气味。一只眼睛反吊,嘴巴歪斜,四肢彎曲的中國怪物,那是這個民族為了使人頭腦清醒而發明的玩意儿,因為中國倦于老是看到單一的美,便從百丑中找到不可磨滅的快樂。一只出自班韋尼托·卻利尼9雕刻室的鹽盅把他帶到了文藝复興時代,那時候藝術繁榮,人欲橫流,國王們以拷打犯人為樂,主教們酣睡在妓女怀里,卻下令要普通教士嚴守清規。他從一塊玉石浮雕上看到了亞歷山大大帝十的丰功偉績,從一支火繩槍上看到了皮扎爾□的大屠殺,從一只鋼盔上看到了紛亂,暴怒和殘酷的宗教戰爭,最后,他看到一些歡笑的騎士形象,他們從一副米蘭制造,鑲嵌金銀,擦得雪亮的甲胄中顯出他們的英姿,在面甲下仿佛還看到一個英勇騎士閃亮的眼睛。 1巴特摩斯島是愛琴海中斯卜克特群島之一,傳說圣徒約翰曾在這里撰寫《啟示錄》,該書所描寫的就是約翰想象中的未來世界的幻象。 2普里阿普斯,古希腊神話中司園藝和生育之神。 3朱麗(公元前39—14),奧古斯特皇帝的女儿,以美艷和淫蕩著名,古羅馬前后有三個著名貴婦叫朱麗,這里作者指名而未道姓,但可能就是這個朱麗。 4提布盧斯(約公元前54—公元19),羅馬詩人,以愛情詩歌著名于世,這里的名字是轉意,即“愛情的歌手”,而非他本人。 5西塞羅(公元前106—43),羅馬大演說家。 6李維烏斯(約公元前59—公元17),羅馬歷史家。 7拉丁文:羅馬共和國。 8波基亞這個意大利家族的成員包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他的儿子愷撒·波基亞公爵,女儿呂克萊斯·波基亞,她以美貌著稱,在這個顯赫的家族里,她只是父兄手中的一個工具,并留下了丑惡的名聲。 9班韋尼托·卻利尼(1500—1571),意大利雕刻家,金銀器皿制作家,后來成為弗朗索瓦一世的宮廷藝術家。 十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在位),馬其頓國王,偉大的軍事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他在青年時代曾是亞里斯多德的學生,在他的統治下,希腊文明和亞洲文明得到了廣泛深入的傳播,對后世產生過有益的影響。 □皮扎爾(約1475—1541),西班牙冒險家,在他的兩個兄弟的幫助下,征服秘魯后在利馬被仇敵殺死。 ------------------ 文淵閣掃描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