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一章


  1996年。大西洋底。
  大洋深處,幽暗、寒冷。
  這里是陽光終年照射不到的地方,一片漆黑,美麗而又令人生畏,但是現在,它的黑暗被打破了。當第一束光線划破這陰冷的世界時,映人眼帘的是一個令人惊懼的巨大怪物……
  “看到它了……好吧,升上去,……到船頭去。”
  “和平二號我們到船頭去,跟上!”
  兩艘深水潛艇圍繞著這個怪物在轉圈。
  潛艇內,一架攝像机對准舷窗外的景像進行拍攝。
  “好,安靜,要拍了。……她像鬼影似的在黑暗里出現,令人膽戰心惊。眼前尚著的是泰坦尼克號殘骸……”
  泰坦尼克安息在漆黑的海底,被一片恐怖的寂靜包圍著,身上帶著它的悲劇留下的獰惡傷疤。它沉重地停泊在沉積層上,向左舷微微傾斜,艄樓朝南,似乎還哀怨地掙扎著想浮出水面,到它從未見過的港口去。被海水銹蝕的船体上布滿海底的沉積物与泥沙。潛艇上的燈光在泰坦尼克號殘骸黑暗的上層結构下跳躍,給它那已經腐爛的柚木長甲板上投下幽靈似的長影子。現在,泰坦尼克的上層完全是光禿禿的,聳立的煙囪和桅杆都不見了,只有那黑白漆依稀可以分辨,吊救生艇的柱子空空的,像是在伸手懇求歸還它久已失掉的東西。它的舷窗有的開著,有的關著,整齊地排列在寬闊的船眩上。透過脫落的裝飾物的斑痕和殘破的船体,依稀可以看得出當年豪華的气勢,但是,卻無法辨認那些裝飾的色彩与形狀了。
  燈光照亮一扇被銹蝕得只剩半頁的金屬鏤空的門。海中的浮游生物像雪片般在這個寂靜的世界游動,一种死亡的气氛籠罩著這曾經渲赫一時的巨輪。
  “……1912年4月15日凌晨兩點20分,她沉入海底,這艘巨輪從此消失了……”
  “頭儿,你可真會行情。”
  深海潛艇中,布拉克·洛威特和他的助手大胡子路易·博頓在目不轉睛地看著艇窗外的景像,對他們來說,沒有比此時更能令人興奮的了。
  布拉克·洛威特是這樣一种人,當他干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就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毫不吝嗇地投入其中,例如搜索和打撈沉船珍寶的事業,這已經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我們把他說成是一個事業狂毫不夸張。這支設備齊全、訓練有素的海洋搜索隊已經在世界各個海域工作多年,他們熟悉大海就像熟悉自己的花園。蔚藍色的大海將太多的秘密隱藏在那無垠的波濤下面,發現和找尋這些秘密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內容。這個職業是一种挑戰,一种考驗,它向勇敢者發出了邀請,邀請無畏者來從事這終生都在冒險的職業。
  這些寶藏的發掘者首先應該是歷史學家,他們需要了解那些被葬身大海的先人全部的歷史,他們又必須是海洋學家,他們需要知道沉船的准确地點及那里海域的一切情況;他們同時又是出色的科學家,因為在他們面前太多的未知數,需要他們運用人類的全部知識与技能去解決……
  正因如此,他們是為數极少的精英,他們的付出并不是人們所能知曉的,但是他們的所得卻為世人所矚目。
  今天,他們所要進行的這項搜索与打撈,更使全世界為之關注——目標:
  泰坦尼克號。
  在過去2000年里,沒有其他任何一條船能像本世紀初的泰坦尼克號那樣成為永恒的傳奇。早在1878年,一位航海家摩根·羅伯遜曾寫過一部小說《Fuility》,他描寫了一艘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客輪從英國南安普敦駛往紐約,開出它的處女航。在4月的一個寒冷之夜,行至大西洋時,全船撞在一座冰山上,吃水線下的船殼被撞裂而下沉。由于船上救生艇數量太少,使得大批乘客喪生。羅伯遜為他小說中的船命名為泰坦號(Titan)。14年后,英國白星輪船公司所造的泰坦尼克號沉沒了。使人不解的是泰坦尼克號的厄運竟与小說的描述惊人地相似。
  就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后不久,該書作者摩根·羅伯遜在美國新澤西州阿多迪市開槍自殺,原因不明。
  這艘當年被譽為“永不沉沒”的超級豪華巨輪在它的處女航中,因撞在冰山上面沉沒的消息曾使全世界為之震惊。人們為這條船編出了太多的故事,以致淹沒了它的真實情況。也許,今天的打撈會揭開蒙在歷史上的面紗,擦去歲月的塵埃?今天,這件震撼几代人的最大海難事件將被重新挖掘出來,也許這是自掘埃及第十八代皇帝圖坦卡蒙陵墓以來歷史上最大的發現!只要一想到這件事的影響及效益,洛威特難以抑制自己的興奮。
  當泰坦尼克號的殘骸在深達3.82千米的海底被發現時,洛威特就已經籌划打撈行動。但是,直到今天的付諸實施,經過了近11年的准備。這里有資金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需要周密的調查与科學的分析。
  人們很少對數字有形象的理解,例如,3.82千米是個什么概念呢?在這樣深的水里,每平方英寸的壓力就有3.5吨。這里不是用每平方英尺或每平方碼,而是每平方英寸!這個數字嚇退了多少打撈高手?洛威特沒有統計,但是,他今天可以驕傲地說:這個數字對于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
  這句話的后面是無數的努力与智慧。
  現在,他們終于可以深入到這艘世紀之謎的沉船中去找尋隨同巨輪一并埋葬的財寶与秘密。
  “第6次了,我們又來到泰坦尼克號的甲板上,深度2.5海里,大約是3821公尺。潛水艇外面的水壓是每平方英寸3.5吨,窗的厚度是9英寸。要是破裂的話所有的人轉眼就沒有命了。……好了,就說到這儿。”洛威特結束了錄音,向另一艘船上的打撈隊員納托下令:“我們就停在船員艙頂上。”
  “是”
  高度机械化、電子化的設備有時容易使人產生一种幽閉恐怖症的惡夢,如果發生意外,在12000英尺的水下是沒有獲救希望的。潛艇只要沉入2000英尺的深度以后,就進入了永恒的黑夜。從此向下,人的肉眼看見的完全是漆黑一片。在這樣的環境里,人無法進行直接的活動,唯一的辦法是依靠机器人。
  洛威特對著送話器布置机器人的行動:“听著,和平二號,現在准備放‘鄧肯’,你准備好了嗎?”
  “是,准備放鄧肯。開始,放纜繩。”話筒里傳來技術員的回答。
  “放纜繩!”
  “放纜繩。”
  命令被傳送到每一個技術人員處,接著,又將結果送回到洛威特一一
  “鄧肯出發,沿著船身運行。”
  一個紅色的如同放大了的甲殼虫似的机器人被從潛水艇里放了出來,它帶著一根長長的控制電纜沉向那艘沉船的殘骸。
  隨著話筒里反饋的信息,可以看到机器人鄧肯運動的圖像。
  “知道了。”洛威特沉著地下著口令:“繼續前進……下沉……從頭等艙入口進去,先在二層的接待廳和餐廳進行搜索。”
  “明白。”
  從電視攝像机里所看到的黑白圖像清晰地將這艘郵輪的每一個部分傳送到潛艇里。屏幕上,可以看到泰坦尼克號和冰山相撞造成的破殘傷口,從右舷的艄尖直到船殼的下方300來英尺的第三鍋爐室。而船頭吃水線下張著嘴的一個個大窟窿則是許多鍋爐粉碎性沖擊所造成的,它們從船中心開始掙脫,撞碎一層層壁艙,最后一個個沖進大海。
  “到了,往前……往左,往左,往左……”隨著洛威特的指令,技術員重复著命令,同時操縱著机器人鄧肯。机器人准确地按照技術員的指令行動著……
  “鄧肯正在行動……順著樓梯拐到底……”洛威特盯著電視屏幕上的每一步行動:“好,繼續下到B層,這是A層。”
  机器人似乎遇到什么問題,路易提醒道:“還得放纜繩。”
  “到了,進去,進去……”洛威特禁不住喊了起來。
  路易也興奮地大葉“好啦!”
  鏡頭里的門框只剩下被銹蝕的殘破的雕花門飾,燈光僅能把這殘留的部分照亮,仿佛張開的大口中露出几顆牙齒,而門框里面則是黑色的隱秘世界。
  在船中里,一件衣服旁邊,有一副僅剩一個鏡片的眼鏡,不知他的主人是否得以幸免于難。
  燈光照亮的另一個物件卻使人不忍注視,那是一個洋娃娃,它的半個身体被埋在海底的泥沙里。當燈光移動時,由于光線的作用,使人覺得它的眼睛在眨動。令人毛骨悚然。
  “留神門框……門框……留神……留神!”洛威特連聲地喊著,他真怕在這一刻會發生什么問題。
  “知道,我看見了。一切順利,放心吧!”路易穩穩地控制著鄧肯,他安慰著頭儿。
  洛威特不可能放心,他仿佛跟著机器人一樣,嘴里不時地下著口令:“好,好,拐彎,拐彎,留神,別撞上牆。”
  “知道了,頭儿。”
  技術員報告:“已經到了鋼琴這儿了。”
  一架鋼琴,海水已經把它的琴鍵全部腐蝕了,但是它的骨架還完整地留在那里。机器人從它的身邊游過,人們似乎還听到它的鳴響……
  “繼續往前。”洛威特毫不猶豫地下達指令。机器人按照他的命令在這死寂的世界里行走。
  深海潛艇燈光才出的明亮光帶划破這永恒的黑夜。光帶兩側鄰近的地方突然變成藍黑色,但是在光帶直接照耀下,浮游生物卻反射出光芒。從嘹望孔里看去,可以隱約看到潛艇下面大西洋底部最高沉積層的紅色淤泥。
  這里看不見什么生物,然而卻有證据證明并非如此。沉積層上海底居民留下的婉蜒曲折的痕跡到處都有。你可能認為這些痕跡最近留下的,但是大海善于騙人,深居海底的海蜘蛛、海參或者海星可能几分鐘以前,也可能是在几百年前留下的那些痕跡,因為构成深海沉積層的微生物動植物遺体是以每千年一兩厘米的速度沉積起來的。
  簡直不能想象,如果沒有机器人,在這樣深的水下,有誰能這樣輕松地漫步?當然,机器人沒有人類的浪漫,但是人類卻可以通過机器人來滿足自己的夢想。
  眼前是一同大廳的壁爐。在壁爐上擺著一個鐘,現在,鐘的指針已經腐蝕殆盡,不知道為什么鐘會被安放在壁爐上……
  終于,鄧肯來到臥室的門口了。從畫面上,無法看出當年這里的豪華,但是,這片寂靜的世界此時似乎響起了音樂聲····
  “進來了,我們進入臥室了!”路易歡呼起來。
  屋子里似乎沒有受到大大的破坏,一個大床還在靠牆的位置擺放,當然,那僅是一個床的骨架而已。
  洛威特終于放下心了,他大笑起來:“……霍克利的床!那個狗娘養的就睡在這儿。”
  突然,洛威特發現了什么,他急忙叫道:“停下,暫時停下。往右拐去……”
  “發現什么了?”路易不知道又有什么發現。但顯然這里絕不會有一個活人的。
  “那是衣柜!靠近點儿……”
  厚厚的海底沉積物使得人們已經很難准确地分辨它的外表形狀了,但是,從它擺放的位置和大約的形象,依舊可以确定它就是一個衣柜。衣柜的門傾斜著,壓著一個方形的物体。
  “你把櫥門搬開,”洛威特命令道,“小心,別弄破了。”
  路易來到控制平台,戴上遙控器,他的指揮下,鄧肯緩慢地漂浮到柜櫥前,開始搬動櫥門。它的動作使得水底的沉積物被攪動了。
  “好。掀開,掀開,另停,掀,掀…放下……”
  隨著洛威特的口令,路易移動著雙手,控制著鄧肯精确地完成著每一個動作。
  當櫥門搬開后,路易第一個叫起來:“哦,乖乖,保險柜!看見了嗎?頭儿!”
  “我們發財了!”洛威特欣喜若狂。
  1996年。大西洋,
  科研號船。
  快艇飛快地駛向母船。
  起重臂探向部船外,將机器人收回。机器人的下面吊著一個网袋,里面是他們此次行動的獵物。
  “放,放一好了,好了。”
  保險柜被放置在科研船上,打撈隊員圍著它高興得歡呼跳躍。
  洛威特興奮地:“有收獲,鮑比。”
  路易得意地:“暖,頭儿,你說說,誰最棒?說呀,說呀!”
  洛威特滿意地:“你最棒,路易。”
  路易盡管滿臉大胡子,但卻像個孩子似的大笑著、跳著、摟著洛威特親吻。
  此時,洛威特真是志得意滿了,他大喊一聲:“鮑比,雪茄。”
  所有的人都知道,洛威特的雪茄要等到打撈上那塊稀世之寶----“海洋之心”才吸。現在,他拿起了雪茄,說明他已經把“海洋之心”掌握在手心里了。
  路易從伙伴手里接過香檳打開,气泡洒向全体人員……
  此時的洛威特,儼然一代君主,气度非凡。他沉住了气,等一切停當后,在眾人的歡呼聲中下令:“把它打開!”
  一名隊員拿來電鋸,不到一分鐘,保險柜的合頁就被鋸斷了。一條鏈子鉤住保險柜的扶手,用力一拉,保險柜門應聲而開。
  保險柜里流出腥臭的紅色泥水,那是腐爛的海洋生物的沉積物。洛威特伸手掏出一把又一把已經爛了的美金,又找到一個文件夾——
  這就是保險柜里的全部物品。
  “鑽石沒在?”納托的話把所有人的感覺表達了出來。
  達到沸點的熱情瞬間降到冰點。
  “我說,頭儿——”路易的臉拉得好長,“我們這是進了寶山可出來兩手空空。”
  “快關攝像机!”洛威特大吼一聲,他此時的心情可想而知。
  “頭儿,合伙人想知道情況。”鮑比喊了一聲,把電話听筒遞了過來。
  洛威特拿起話筒:“喂,戴夫·貝利,你好…沒在保險柜…不,不用擔心,可能在別的地方……當然可能。……破地板縫、她母親的臥室,總會找著的。”
  鮑比小聲插嘴道:“也許永遠找不到。”
  洛威特沒有理睬他,依舊又對著听筒:“……确實不大好找,再說……不過還有几間屋子沒進去……得慢慢來,每間屋子都得仔細地找……”突然,他的目光集中在電視机屏幕上一一
  “請稍等……”洛威特把電話給了鮑比,來到桌子前。
  那是一個大的方形玻璃器皿,里面放著從文件夾里找出的一張畫。一名打撈隊員正在用水龍沖刷著畫上的淤泥。已經沖開的畫面上是一個裸体女人的素描,……
  鮑比對著電話:“他好象發現了什么…”
  這邊,洛威特急急地問:“那張保險公司提供的鑽石像片呢?”
  鮑比忍不住了,他對話筒:“……等我的電話。”放下電話匆匆赶過去。
  一顆碩大的藍鑽石的照片,一張女人裸体的素描畫像。
  水的波紋蕩漾,將漣漪從畫面上搖過,仿佛畫在輕擺,人物欲飛……
  在陽光的照射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照片上的每一個細節。鑽石晶瑩,仿佛吸收了日月的精華,在光線的掃射下,每一個棱面都閃爍出奪目的光芒。异彩流動,就停一個有生命的精靈。相比之下,旁邊那幅保護在藥水里不起眼的人体素描畫顯得如此的朴實無華,如果不仔細觀察。你几乎看不出它的真實年紀。那也是一個近百年的遺物。畫的筆触還顯得稚嫩,但是人物神態、明暗關系處理得卻是一絲不苟。從畫中女人的表情上看,可以肯定,這是一個初為模特的新手,但是她眼神中流露的幸福与滿足,卻表露了与畫家非同一般的關系。最引人注目的是女郎胸前的那顆鑽石,它与照片上的鑽石完全相同。
  1912年4月14日
  這是畫上的日期。
  底下的簽名:杰克·道森。
  “天啊!”
  洛威特一聲惊呼。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他終于找到鑽石的下落了。
  1996年美國。
  麗莎·卡爾弗特今天特別忙,雖然只是打掃、整理房間,但也需要大半天時間。要知道,并不是總能有空閒的。奶奶的那些不知是什么年代的東西把屋子塞得滿滿的。家里只要有一個這樣的老人,就不要想有干淨的時候了。不過說老實話,麗莎對奶奶還是特別尊敬的,她有著不平常的歷史,可以說她簡直就是一個世紀的見證!百歲高齡并沒有減弱她對生活的熱愛,只要看一著她擺滿屋子的照片,就可以知道她那非凡的經歷。因此,對于屋子亂一些,麗莎從沒有怨言,倒是奶奶覺得有點儿過意不去。此時,奶奶正一個人在陽台上擺弄她的那些陶土。她是一個藝術家,麗莎不知道奶奶什么時候學會的這套手藝,因為從奶奶的家族來看,她是不會与這些東西為伍的。在奶奶身上有太多的謎,就連在費城的爸爸媽媽也不甚知曉。好在麗莎和現代青年女性一樣,她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大關心外界,也确實,自己的事尚且忙不過來,哪有閒工夫管別人的事呢?對這一代人來說,過去的一切意味著陳舊与沒落,而在她們面前的則是無限美好的未來,那是屬于年輕人的。有時也可能需要知道一點儿過去,可那至多是為了好奇与解悶;好在奶奶從不多言,這就使得麗莎樂得清靜。今天她要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抓緊時間把屋子整理一下。
  奶奶有一個習慣,不管多忙多亂,電視總是要開著的。現在,正是新聞節目時間,女播音員圓潤、甜美的聲音在屋子里回蕩:“……尋寶專家布拉克·洛威特以搜索沉船、找尋黃金首飾而聞名……他租用俄國的潛艇,前往泰坦尼克號當年沉沒的地方去進行搜索。現在我們通過衛星与在大西洋的研究船科研號上的布拉克聯系上了,下面請听我們對他的采訪……”
  對這樣一個已經是人所盡知的消息,麗莎興趣不大。她曾經想用她的審美觀去改造奶奶,但是最后以妥協告終。現在她似乎把已往的教訓全忘光了,依舊開始進行新一輪的居室布置工作。物件与家具的擺設遠比那個什么沉船重要多了,只要她不是在那條船上,這件事就与她沒有任何關系。要說絕對不關心也有些冤枉她了,她盡管在忙著自己的事,卻也偶爾掃一眼電視机的屏幕。這主要是想看看何日新聞結束,她可以轉換至到音樂頻道。
  陽台上的奶奶在專心地進行創作,陶土在轉盤上旋轉,奶奶那雙布滿筋絡的手靈巧地控制著陶上的形狀。有時,麗莎真有點儿想不明白,這种靈巧的事情為什么她卻做不來?現在,要是麗莎在奶奶身旁的話就會發現,奶奶顯然心不在焉,因為陶罐的形狀遠不及已往做的精巧,飽經滄桑的臉上一派若有所思的神情使得那雙仍不失魅力的眼睛變得深邃了。
  “喂,布拉克一一”看來衛星已經接通了,播音員的聲音變得興奮起來。
  “你好!特蕾茜!大家都知道泰坦尼克號的事,那些故事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了。例如,當船沉的時候,樂隊依舊不斷地奏著《秋天》和《上帝离你更近》等曲子……但是……”
  也許是麗莎搬動東西干扰了電視的聲音,在老人耳朵里,話語有些斷斷續續:“……我們還想知道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洛威特的聲音通過衛星在電視里傳了出來,“船艙里鎖著很多的秘密……所以我們潛到前人從未到過的地方。”
  老人的眼神越來越專注,那几乎超越了一個老人所能有的神采,只是可惜,麗莎并沒有看見這一切……
  “你們的行動舉世矚目。”播音員特蕾茜适時地接過了布拉克的話頭,把采訪引入另一個主題,“可是,你們的行動也引起很大的爭議,有人說你們是正當的,可也有很多人稱你們是盜墓者,你們是怎么看的呢?”
  “考古的人得盡可能挖掘古墓,否則他就無法深入研究……”
  老人站起來說了一句什么,麗莎沒有听見。老人走進屋里,顯然,泰坦尼克引起了她的興趣,但是,她似乎對是不是盜墓并不在意,因為她根本沒有去听布拉克的辯論。
  麗莎發現奶奶站了起來,忙過來:“您說什么?”
  “開大聲一點儿,孩子”老人說。
  電視上,布拉克在回答:“我在學校里學過博物館學,受過特別訓練,我會把找到的遺物妥善保管的。”他顯然是在叉開話題,“請看一下今天我們的發現吧,這是一張圖畫。”
  電視鏡頭轉向布拉克,然后搖向他身前的那幅女人人体素描。
  “這是在海底留存了84年的紙張。”布拉克驕傲地說。“我們的隊員將它完整地保留下來了。這儿還有作者的簽名,字跡非常清楚……或者……”他又不無諷刺地補充道:“難道說應該上它永遠……長埋海底?”
  老人的雙眼此時迷蒙了,仿佛一場春雨漸漸瀝瀝洒過大地,潤物細無聲;又像霧起山谷,朦朧而飄渺……
  電視鏡頭似乎在畫上停滯了,久久不肯移開。于是,我們在鏡頭的指引下,將目光從畫上那個年輕女子的臉開始向她的全身移動。她半躺著,赤裸的身軀無半點遮掩,微偏的頭恰好將頸下那顆碩大的鑽石項鏈展示出來;鑽石鑲嵌在一對高聳的乳房中間,就像兩座山峰間的一汛泉水。盡管是素描,但是,似乎可以看得出肌膚的色彩,感覺得到它的質感一一白如雪、柔似綿,尤其是那雙眼睛,帶有一种滿足与惊喜參半的神情,使得這張素描成為一幅傳神之作。
  這張名不見經傳的作品給人一种妖冶的美,使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畫中女人的雙眸,進而將人們帶入一种如夢如幻的境界……
  “上帝啊!”電視机前,老人一聲輕呼,給這扑朔迷离的沉船尋寶的故事又增添了一絲懸念。
  1996年。大西洋。
  科研號。
  布拉克·洛威特為第一步的打撈成功而歡欣鼓舞,唯一令人不解的是那張84年前的素描,在海底經過如此長時間的浸泡,居然完整如新,使得專家們大為困惑。他們把此解釋為深海底下缺乏危害性的微生物,底層海水含鹽量或鹽的濃度低,深水水溫差不多到冰點,還有含氧低等等,所以海底的東西腐蝕慢……這一切解釋只是人們的主觀猜測,因此,洛威特不敢完全相信。因為對于打撈沉船的寶藏來說,成功的概率是极低的,這不僅在于技術難度大,更重要的是信息的及時与判斷的准确。否則,人人都可以靠打撈沉船發財,那還有什么沉船可供打撈呢?要确定沉船的位置、沉船所裝的物品、沉船海域的地形与深度、是否曾經有人進行過打撈等等,這些信息并不好搞,但卻都是打撈成功与否的重要環節,缺一不可。有人將這种行當比喻成賭博,久之上癮。現在,洛威特就已經賭癮很大了。多次地搜索、打撈,他几乎跑遍了四大洋,已經成為這方面不可多得的專家,但是他從來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因為這是拿生命在做賭注。魔鬼將大海變成無數財寶的存放地,他們所做的就是從魔鬼的嘴里搶財物。現在,馬上要進行下一次搜索,他從已經找到了的畫上證明鑽石就在這條船上。可是,有什么方法可以證明這張畫确實是在船上畫的呢?
  任何一個疑點都需要小心求證。例如,在查正這艘沉船准确的位置件事上,他下了极大的功夫,可能在他打撈生涯中最為費力的一次。從泰坦尼克號最后一次報告的位置——北緯41'46,西經50'14,洛威特不難找到它的大約位置,但是,實際上,這是當時泰坦尼克號的四副在撞到冰山后計算出來的,并不是准确的位置。在大西洋海底找一條沉船并不像在紐約第五大街找一輛汽車那樣容易,因此必須把有關泰坦尼克號最后几小時的一切點滴材料一一有關速度、互相矛盾的位置報告,水流、波浪下滑的角度等所有資料編成程序,輸入計算机,這樣,讀出數据才能直接指出泰坦尼克號的位置。
  試驗与計算是极枯燥的,但卻是行動前必不可少的。多少個不眠之夜才給他們今天的行動以信心,現在,鑽石的找尋已經到了最后的關頭,他怎么敢有絲毫的馬虎呢?
  一艘深海潛艇正在被慢慢吊起,移出船舷,以便放入海中。這是技術部門和船員們的事,但是,洛威特還是不轉眼珠地盯著每一步操作。他宁可親自指揮,這樣可以掌握全過程的每一個步驟。起重机的轟鳴聲很大,腥咸的海風加著冰冷的海水不時地扑打著他的面頰,但是他似乎沒有感覺到,叉開的雙腳牢牢地釘在甲板上。
  “洛威特!”鮑比從工作間出來,大聲喊道:“有衛星電話找你。”
  “鮑比,現在我們正要出動,你沒看見嗎,潛艇正在入海!”
  洛威特不喜歡有人在這時打扰他,對于新聞記者的采訪,他已經頭疼了。剛才那位女記者的提問讓他心里窩了一肚子的火:盜墓者!要不是因為有鏡頭對著,他早就罵娘了。他決定,以后不再見什么記者了,本來這類事情是要保密的,誰先發現沉船,誰就可以捷足先登。可這次鬼使神差地,居然要上電視!結果鬧了一肚子气不算,還要在全世界人面前出丑,真他媽窩囊!現在又是電話,肯定還是那些記者,他可不想再為那些臭婊子提供出風頭的机會了。
  “相信我,你應該听這個電話的。”鮑比是個慎重的人,他知道頭儿不高興,但他堅持要洛威特去听,顯然有不尋常的事發生了。洛威特轉身走向電話,但他還是有些不放心:“希望不是又來煩我的。”
  “哎,你說話時要大點儿聲音,她年紀不輕了!”鮑比說著將電話話筒遞給洛威特。
  “好的。”
  現代的通訊設備已經把天涯縮短到咫尺,盡管這是在大西洋的一艘船上,但是電話耳机中傳來美國的聲音卻絲毫沒有因距离受到影響。
  “我是洛威特,有何貴干?你是誰?”洛威特的聲音冷漠、干澀,他不知道對方會帶給他什么問題。
  “我叫露絲,露絲·卡爾弗特。”電話的另一邊傳來一個蒼老但不失魅力的聲音:“我想知道你們找到了‘海洋之心’嗎?
  仿佛有人重重地擊在洛威特的頭上,他愣了半晌說不出話來。
  又是海洋之心!這顆鑽石就像魔鬼附体,洛威特憑直覺感到,它不會遠离,應該在附近,可是他始終与它擦肩而過。從那張畫上發現了鑽石的蹤跡后,他就一直在利用一切可能的机會拋出誘餌,至于畫与鑽石的關系,他從來沒有向打撈隊以外的人提過。這是絕密的事情,世界上沒有人曉得它的下落。但是,這個老人卻知道鑽石就在船上,并且對找到畫就离找到鑽石不遠的秘密也一清二楚,這就不簡單了。
  看著洛威特惊訝得說不出話來的樣子,鮑比笑了:“我早說過,你應該來听這個電話的。”
  靜場的時間不短了,洛威特穩定了一下情緒:“喂,我在听,露絲,我想問一下,你知道畫中的女人是誰嗎,”
  這是洛威特目前最急于知道的秘密。實際上,只要弄明白這張素描确實在1912年4月14日,也就是船出事的前一天畫的,也就可以肯定他們的尋找方向是正确的。同樣,如果充當裸体模特的女人的身份弄清楚了,也就找到了鑽石的下落。二者效果相同,這怎么不令他激動呢?因此,當他提出問題時,他的聲音都有些發顫。
  我們不知道在這一瞬間洛威特究竟想了多少結果,也許想了一千個答案、想了一万种解釋,但是他絕對沒有想到會听到如下的回答:
  “當然知道,畫中的女人是我。”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