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十二 “此項待續”


  和這些生在同一時代的、而且以彼此了解深以為幸的人們一起,以編輯者為中心多方籌備的季刊《海爾梅斯》1(岩波書店出版)終于創刊了。紀念出版的集會上編輯者們談話的時候,我引用了兩首詩。這些詩是從以前每逢自覺意識到生活轉換期的時候,就像地下水一涌而出一般在我心里复蘇的詩,也是年复一年徒增感慨而反复吟誦的詩。總之,花費好長時間和朋友們創刊了新的雜志,也可以說這是自己的人主告一段落,自然而然地有此表露吧。
  1HermeS希腊神話中為眾神傳信,并掌管商業管理道路之神——譯注。
  第一首詩是葉芝的作品,是長詩《一九一九年》的一段。我曾經為加深記憶而把它試譯出來,夾在全詩集里。“飛向荒涼天空的天鵝。/它的形象帶來了粗獷,也帶來了憤怒,/所有的事物應該讓它結束,/用回憶描寫我辛勞備至的人生/甚至半靠思索描寫/甚至僅僅寫了一半/啊,我們已經進入夢境/為什么現在不抹掉惱人的困厄/寒冬的風吹來/不學不行么?夢中我們的頭已經破碎。”
  當時我特別注意布萊克的新柏拉圖主義,所以對我來說,這首詩首先使我深入地理解了這部作品,原來早就由葉芝經過先進地側面研究,認為它是布萊克重振風采的很有力量的作品,并且在“柏拉圖周年”時提到它,同時稱它是歌頌新柏拉圖主義的靈魂与肉体的作品。
  那印象一直持續到現在,再加上想到它是表明多年工作的詩人一生之中分歧點的作品,仿佛詩人那粗獷的歎气聲依然回響的作品,所以照舊打動我的心。因為我也正處在一生中的分歧點,怎樣發出回聲,有待我不久的將來以小說的形式表現——總之,隨筆文章過于帶有自白式的多義性——它的內容。所以,我把天鵝的飛翔當作粗獷和憤怒的象征在頭腦中描繪,同時重复了下面一段:“啊,我們已經進入夢境/為什么現在不抹掉惱人的困厄/寒冬的風吹來/不學不行么?夢中我們的頭已經破碎。
  另一個詩是奧登1的《一九二九年》中的一段。這位詩人使我對詩的感受性受到尖銳而且深刻的影響。我這里引用深瀨基寬的譯文。奧登是對葉芝怀有复雜心情然而深表敬意的晚輩的詩人。奧登悼念葉芝逝世的詩中,下述一段我至今仍然牢記在心:“詩人啊,起步吧/一心一意地朝著暗夜的深淵之路走去吧/你以沉靜的聲音/述說我們的歡喜之路吧//給詩的調子培上土吧/從詛咒之中開辟出葡萄田吧/把人間的蹉跌/以悲歎的歡喜歌唱吧。//在心髒的荒野之中/讓厚惠于人的泉水噴出來吧/讓幽囚于牢獄者盡成自由之人/教給人們以贊美之道吧。”
  1Wystan Hugh Auden,英國詩人(1907—1973)。艾略特之后的新詩運動的代表人物。經常發表政治色彩极濃、社會主義內容的詩。代表作有《不安的時代》——譯注。
  《一九二九年》在下述寫得很美的開頭部分已經肯定地發出了不祥之音,這是充滿苦澀的自省自察的詩,我讀了它的開頭部分。
  那是复活節的時候,我在公園里漫步/邊走邊听池中的蛙鳴/美麗的云團在那遼闊的晴空/十分悠閒地飄然而去,我卻目不轉睛地望著它/給新的名字加進新的意義/對伸過來的新手用新的力量去握,為不停地前進的人世而使用新的語言/這是世上所有的戀人和詩人們都能看得見的季節。/邊想這些忽然看到/孤零零的一個男人坐在便椅上哭泣/低著頭,咧著嘴/衣冠不整,面貌丑陋,像個剛出蛋殼的雛雞。
  現在重新把它抄在這里。對于為紀念《海爾梅斯》季刊創刊而前來相聚的人們,我把這兩篇詩各引一段并講了話,但是我仍然擔心,是否沒有很好地傳達我的意思。至于在我的講話里怎樣把這兩篇詩聯系起的,我看只要明白葉芝的《一九一九年》和奧登的《一九二九年》相隔十年而標題相似這一點就行了。
  于是我想重新整理自己對這詩的感受。看一看一定的生存期間一直從事文學工作——說看一看一直在藝術以及其他領域工作也可以,与藝術無關的工作也一樣。我注意的是一定的生存期間這個問題,這里我想立足于自己的經驗說話,所以先把文學工作當作立足點,然后再向一般方面展開——覺得准确到連年、月、日都清清楚楚。這時,斷開之處的兩側就像兩腳各踩一側站在那里一樣,過去的工作就會疊在上邊,回顧一定的生存期間,過去自己從來沒看到的光景,自己本人在這一光景里往往是輪廓分明,分明得使自己不能不為之愕然。
  使我覺得這個自己,或者是不學不行么?夢中我們的頭示經破碎而必須向自己訴苦。或者這個自己在清楚地看到從過去到現在的生存光景之中,和那個坐在便椅上哭泣,低著頭,咧著嘴,衣冠不整,面貌丑陋,像個剛出蛋殼的雛雞的人一模一樣。
  奧登的詩沒有完,接下去便是以下這樣的句子。
  因此我想起了死去的人們/他們的死成了季節開始的必然條件的人們/對于這個季節只是凄凄慘慘回頭望去/對于圣誕節的愉快怀念不已的人們/在沉默中消失,淚眼矇矓的冬天的對話等等。
  我對于這些詩的思索,主要是因為我自己現在正碰上它,同時也因為我對死去的人們抱有真摯的感情,比如說和十年之前自己所感受的,已經完全不同了。
  如果整理一下自己過去所思考的所謂死的定義,可能是這樣的:年幼的時候,對于某些人的死,感到失去了极其寶貴的人,似乎出現了無法恢复原樣的坑,而且這种感覺翻來覆去很難抹掉。但是自己現在意識到的是与此不可比較的几乎是暗淡的感情。總而言之,也就是自己已經找到自己的感覺是:他們死去的同時,活在這個人世上所遇到的最好的東西确實因此而喪失了一部分,已經無可恢复。我常常——差不多完全像個退職老人那种感触——怀念那些死去的人們的同時,也看到了和他們一起去了另一世界,對于這個現實世界所謂最好的部分久久念念不忘的自己。死去的人們之中,我最思念不已的是渡邊一夫,他晚年常說,自己最親近的人已經大多去世。那句話的最深層所包容的巨大的哀歎,到了我現在這個年齡我才覺得,有著現實的同感。
  年齡?對你來說,你是不是說得有些為時過早?既然這樣,我就換個說法,只好說這個時代使我如此感知而早熟的。使我不能不感到,在這核時代,難道不是核覆蓋了整個世界而且成了一种象征,它把世界上一切好的事物涂上了一層怎么也擦不掉的髒東西么?難道不是它讓万民期望的高度科學技術社會前進的巨流,按照它所指的方向滔滔前進的么?我難以忘怀的許許多多死去的人們,在朝著規定方向的文明前進之中,無不堅決拒絕按它所指的方向前進,我也是按照他們這樣展開思路的。總而言之,我的感情有時是被這樣捆得緊緊的:那些死去的人們是沒有直接的支持者的,而現在的我們又是正在被黑暗的濁流推著走下去,這個現實世界里,太陽全被陰翳擋住一般,毫無生气。
  如果還要引用深瀨基寬譯的艾略特的《空虛的人們》中的詩句,那么,我想引用如下一節,因為我感到這一節最恰當地表現了我的內心所思:“兩眼發直地瞪大著眼睛/渡到彼岸死的王國的人啊/如果有心就把我們記住——/你成不了猛然縱身跳進地獄的魂靈/你只是空虛的人/只是剝制的人。”還說“在死的夢幻的王國/夢中的我害怕那凝視的眼睛/這眼睛,并不露出來/那眼睛在那里么/斑斑剝剝照在圓柱上的陽光/那里一棵樹在搖曳/人聲在風的歌里/比一顆黯淡下去的星星/還遙遠還沉重的風的歌。”
  不言而喻,我也并不是一天到晚僅僅思考那些死去的人們的事,也不是僅僅思考他們從這邊帶到那邊去的美好事物。如我開頭所寫,和自己差不多年歲相等——也就是同年代的生者与死者——的人們一起,創刊新雜志這樣的事,的确是可喜的,而且以這种可喜的心情辦下去。然而即使在這种積极的、有充實感的工作之中,和它帶來的勃勃生机的喜悅并不矛盾的死去的人們那种陰翳插了進來。
  具体說來,《海爾梅斯》的發刊詞上引用了,對于編輯同人來說無可代替的人,已經成了死去的人們中一員的林達夫的話。我發表在創刊號上的小說里,把圍繞林達夫之死的思索作為最大的主題。總而言之,活下來的人們在他們自主的行為之中,總想把死去的人們帶到另一世界而又無可代替的東西,或多或少地拿回現實世界來。把取回來的東西當作給与自己的智慧的資產,當作精神的資產,認真地給与重新認識,并且把它傳達給下一代,我對此一定盡力而為,在這里先記下這一筆。
  讓我再一次引用艾略特的作品,前面的那詩的結尾是這樣的:“這樣,這個世界就算完了/這樣,這個世界就算完了/這樣,這個世界就算完了/毀滅沒有完,因為人在哭哭啼啼。”想到核時代親眼目睹這個世界完全毀滅,那么,反复吟唱This is the way theworld ends,緊接下去的Not with a bang but a whimper.這一行,我以為具有极其生動的預言性。在核狀況的沉重和黑暗日漸加大的情況下,我們不能讓Withapang把這個世界毀滅,在最后關頭只靠Whimper的呼喊而不奮起抵抗是不行的,這樣的反省會激發我們奮起。總而言之,我認為在這個時代甘當果敢前進的悲觀主義者,應該說是我們生存態度的根本定義之一。
  關于我們的生存態度的根本定義。我總覺得,具体地思念死去的人們之中這個人那個人的時候,他的定義中最具体的東西好像在自己的心里反芻一樣。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寫了和他們的直接關系,寫了他們給与我的生存態度的定義。殘存的記憶之中他們直面的那些各种各樣的生存局面不斷地重現,他們昭示給我的生存態度的定義在我心中复蘇的時候,他們已經是另一世界的人——盡管這种喪失之感再次感覺深而且重,但恰好因為這個緣故才有如此感覺——了,但是他們的生存態度的定義,現在仍然對于活著的我們起著作用,我相信,等我們走向另一世界的時候,他們昭示給我們的生存態度的定義上必須再加上我們的補注,傳給活著的一代,而且也能夠這樣傳下去。
  我手頭有一篇最典型地表明著今天的情況之下,去了另一世界的人和活著的人們以及下一代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之中的生存態度根本定義。這就是廣島長崎的原子彈受害者們跨過巨大困難而活躍的“日本受害團体協會”,于1984年冬發表的《原子彈受害者的基本要求》。這是比多年來要求制定“原子彈受害者支援護法”運動更向前邁了一步的文章。我說多年來,證据之一便是我十年前寫的《面對情況》的文章結尾部分用了“恥”的回憶這句話,現在把其中的一節引用在這里。
  “恐怖心和被動的情緒相反,它是源于想象力的人的自我表現,本質上是能動的,它突出地表現在(我并不是沒有一般日本人引以為恥的記憶而寫的)冬天或者通宵靜坐的那些受害者要求制定受害者支援護法運動的全部過程中。受害者們已經是中、高年齡的人,他們為了健康和生活而要求國家給与援助,理由正當,但是他們提出此項要求的同時,還希望對他們要求國家走向和平之路的意志給与充分肯定,并且表明堅持此項運動的精神。/他們是原子彈帶來的人間悲劇的体驗者。飽嘗痛苦与辛酸而活下來的受害者,他們也是我們這個時代對于核武器恐怖掌握最現實、最科學的确證的人。然而他們卻不是被恐怖所能動搖的人。他們能動地為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而斗爭,并且為此不惜向政府挑戰,同時更高瞻遠矚,怀有強烈希望國家和平的意志。他們對核時代的想象力,是把自己的健康与生活同希望國家和平的意志聯系在一起的。因此,他們才堅持要求制定受害者援護法的運動,并邁出了第一步。”
  這一運動影響之下形成了全國規模的高潮,具体表現就是作為厚生大臣咨詢机构而成立了原子彈受害者對策基本問題懇談會,但是,1980年政府卻明确表示拒絕制定“原子彈受害者援護法”,政府按此方針行事,居然無視受害者們多年的奮斗以及國民的支持。然而受害者們決不屈服,他們差不多用了五年的時間,与專家反复討論,表明“受害者團体協會”的基本构思才得到認可的就是這篇文章。文章根据長期運動的經驗和周到的討論,通俗易懂地表達根本性的設想。我是該文章的參与其事的人,對該文怀有敬意,不妨引用其中几段如下。
  美國投原子彈,造成了人類史上最早的核戰爭災難。/其行為是無差別、非人道地對待戰爭,其違反國際法一事,已經由原子彈裁判裁定,日本政府也認為“違反國際法精神”。強制他人受原子彈災害,決不能再次發生。/決不允許重演的原子彈災害,根本不是由于受害者的責任引起的。“追本溯源,戰爭乃國家之行為而發生者”(1978年最高法院判決)。/反人類的原子彈災害既然是戰爭的結果產生的,對其受害給与補償,乃實行戰爭之國理所當然之責任。/及時制定‘國家補償之原子彈受害者援護法’乃日本政府的義務。/日本政府關于對日和平條約,放棄對聯合國提出一切請求損害賠償權,其中包括原子彈受害者之請求權。這不僅無視原子彈受害者,事實上也放棄了追究投擲原子彈之責任。對美放棄請求權的政府更應根据本身之責任及早制定援護法。/盡管如此,日本政府不僅同美國占領軍一起一直掩蓋原子彈受害之事實,而且原子彈受害者最需要援護的12年之間不采取任何援護政策,棄置不顧。在此期間許多受害者已經去世。/其后,作為運動之成果,制定了原子彈受害者醫療法、特別措施法,但對最多受害者的死者卻沒有補償,各种津貼支付要領上還有所謂限制所得規定,簡直談不到對受害者給与“國家補償”。甚至為了掌握原子彈受害者的實際情況應該作的調查,政府直到現在從未實現過。/原子彈受害者對策基本問題懇談會對于上述意見,認為受害者的對策“應該是立足于廣義上的國家補償的見地考慮的,然而卻以現行兩法來充當。而且還說什么國民對于戰爭的犧牲“必須忍受下去”從而拒絕制定援護法。國家補償的原子彈受害者援護法直到現在之所以仍未實現,是因為日本政府拿基本問題懇談會的意見作擋箭牌,讓原子彈受害者們依舊“忍受”下去,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廣島、長崎被炸以來已逾四十年,受害者很快就老齡化,“如不盡快補償,我們就等不及了”,這呼聲令人痛心。/核戰爭迫在眉睫的今天,為了使受害者生命多延長一天,讓他們繼續呼吁廢除核武器,援護實為不可或缺的延命之糧。
  沒有直接表現“受害者的要求”,緊接著便是下面的話:“當此被炸40周年之際,受害者作如下由衷的呼吁。/不要發動核戰爭,廢除核武器!/現在要立刻制定援護法!/此項要求有成果時,受害者才能以‘和平柱石’的面貌生存下去,死去的人才算瞑目。/要筑起為了防止人類‘重遭災難’的城堡。——這是歷史給与原子彈下幸存下來的我們的使命。惟有完成這個使命,才是受害者能夠留給下一代的惟一的遺產。”
  把死去的人們和活下來的我們聯系在一起,這不就是很好地表現出給下一代留下核時代認真的生存態度的定義么?表明胸怀此志而仍然活下去,雖有困難然而真摯地堅持生存的定義,這就是許多走向老年的受害者們生存態度的定義。從今年冬天起重新開展的以達到“原子彈受害者之基本要求”為目的的受害者團体協會的運動,必須要求日本各地許許多多的人們給予大力支持,特別是要求青年們參加此項運動,學習廣島、長崎受害者們生存態度的定義,對他們來說也是最重要的自我教育。
  應該提到,我們早就有負面的經驗,但是,被核狀況之下的悲觀主義——并非果敢地前進的悲觀主義者,而是守舊的悲觀主義——拘束而不能重新振作的自己,認識到這是恥辱從而覺醒的,正是受害者團体協會以及受害者們的思想和行動促成的。因為他們認為,他們這些人頑強地主張要建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但是另一部分人卻認為廢除核武器無望,這就等于把自己置于無舵之船一般,所以自己決不能對此采取容忍態度。
  這几年,不論在歐洲,在美國,有人告訴我,他們對于廣島、長崎的受害者們談自身經歷的話,听了大為感動,并會見了那里男女老少市民運動家們。每次和他們談話,我總的感覺可以大致概括如下:廣島、長崎的受害者已趨老齡化,幫助他們的年輕的社會事業義務工作人員們展覽被炸實相的照片,同時口述他們個人的經歷。地上受災的人之多之慘,規模之大,給每個參觀者以巨大沖擊。而且,他們述說眾多的生活于悲慘之中的受害者們的經歷——當然是那些眾多被炸后死去的人口述而由義務服務人員轉述的——這份辛勞非常感動,因為這對于防止未來重現原子彈受害者的慘劇很有幫助,而且關鍵的地方很受鼓舞。其次是因此他們也意識到,客觀上核狀況的條件越來越惡化——必須把它推翻,然而推翻它的方法和勞動量也日漸困難和增大——的情況下,人類是主体條件,有朝一日必然廢除核武器,對于這個方向和理由更加相信。
  想到這些,我再次想起死去的人們之中,不用說對于我自己,即使對于眾多的同時代的人也是無可代替的渡邊一夫喜歡引用的塞南庫爾說的話,那勉勵人奮進的聲音,仿佛清清楚楚地響在耳邊。
  也許人要滅亡的。但是在抵抗之中倒下去好不好?假如我們抵抗以后仍是虛無,也不要把它硬說成是正确的好不好?
  只憑這樣的話,我對塞南庫爾新的認識也許很難讓人理解。但是,假定一位受過原子彈災難的老年人出現于寒冬之夜的集會——它不是作家靠他的想象力編造的場面,而是根据前面提到的基本方針開展的國民運動“受害者團体協會”的集會上屢見不鮮的現實場面——的時候也這么說:也許核武器終于毀滅了人類,也許就是這樣,那么,我們在抵抗中毀滅好不好?即使我們抵抗之后是熱核戰爭的虛無,也不要把它硬說成是正确的好不好?那么,听到這些話的新一代首先是他們自己受到鼓舞与勉勵,一定奮發而起,為了不要出現全人類淪為這种虛無而仍舊說成正确的局面而下定決心,希望加入到原子彈受害者的運動中來,這樣,豈不就找到了自己主体的存在了么?這樣,就和果敢地前進的悲觀主義者的決心直接聯系一起了。總而言之,我相信這就是在我們自身之中复蘇渡邊一夫、中野重治堅持的生存態度的定義,把廣島、長崎30余万死去的人們的遺念,讓下一代當作筑起積极的城堡的使命,同幸存的原子彈受害者的生存態度的定義一致,并為此而奮起。
  我在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想到中野重治戰后第一部小說中有“此項待續”這句話,自己也三番五次地感到必須寫,實際也這么說出去了。在這篇文章結尾的時候,發覺要寫“此項待續”的想法比預感更加強烈。我現在意識到也寫過現在的自己正處在生存的斷縫之處,正因為處在這斷縫之處,所以腦子里常常想到,面對這斷縫之處自己該如何把自己的人生連結起來,即使從這一意義來說,“此項待續”對現在的自己就是一個重要課題。
  何況自己已經是生存處于斷縫之處的年齡,這把年紀的自己同要求和我談話的新的一代之間,很明顯的一點便是越過了這斷縫之處,那么,這接合之處又是什么呢?這個問題不能不使我反复思索,所以,包括許多意義的“此項待續”就在我心中時明時暗。比如,中野重治寫了“此項待續”,他是如何續起來的,從他的工作中可以明顯地看得出來,然而中野是死去的人們之中的一位,他以后的“此項待續”,我也曾想過自行其事地續下去的方法,但是這种想法有時并不能約束自己。
  這些文章里反复寫了我那殘疾儿子的事,以此為主題的小說連續短篇集《新人啊,你醒來吧》的結尾處,我對于20歲的儿子拒絕人們給他起的那個“好啊”的外號一事發了如下的感慨。
  儿子啊,我們從來就沒有給你起過用“好啊”這樣的嬰儿奶名,一定叫你“小光”。因為你已經到那個年齡啦。一喊你小光,你和你弟弟櫻麻兩小青年人就站在我們面前哪。這時我把熟記在心中的布萊克給《彌爾頓》作的序中常常念誦的詩句,口若懸河般地念出來。Rouce up,O,Young Men of the New Age!set your foreheads against the ignorantHirelings!醒悟吧,啊,新時代的青年們!對于無知的雇佣兵們,你們要熱情對待!因為我們的兵營、法庭或者大學都雇著雇佣兵。他們如果有所作為,那才是永久抑制智力之戰,把肉体之戰久久拖下去的人們。在布萊克思想指引之下,我的幻視中新時代青年一代的儿子們——在這窮凶极惡的核時代之下,更需要多多親近雇佣兵們——身旁,感到仿佛還有一個青年人,也仿佛重生的自己站在那里。來自“生命之樹”的聲音是勉勵人類的話,這話仿佛是對不久即將走向老年而必須承受苦難的自己說的一般。“不要怕,海神之子啊!我如果不死,你就不能生。/但是我如果死,我再生的時候將和你在一起。”
  寫在這里的死和再生的主題,當然是以時代、世界的死与再生這一課題而展開的,但就其根本來說,正如這里談個人的感怀一樣,是把自己作為單獨的個体對死与再生有所思索。所以,只要和小說的形象有關,我就把它放在主人公=我的祈求的層面上來完成現實的表現。但是把同一主題重新寫成隨筆文章,我就怀疑,是不是沒有把它寫成有說服性的東西。因為我沒有對來自“生命之樹”的聲音的主人耶穌、基督的信仰,所以感到甚至前面引用的布萊克的文章,也只能說僅僅是在小說里地地道道是我自己的文章但意義卻是共有的而已。
  但是我确實想過,把時代、世界的再生和單獨個体的再生放在一起,當作最實際的課題思考,首先是把它放在我利殘疾儿子的共同生活上,聯系布萊克詩里的形象而表現在小說的情節之中,使它成為支撐我現實生活的力量。然而小說的情節隨著覆蓋時代、世界的核武器黑云更密更濃,作為難以動搖的主題——可以認為,不深思這個問題,作家就一步也不能前進的緊迫問題——确實在自己頭腦中開始存在了。我決心堅持“此項待續”以為我自己的生存和文學的課題。至于“續”下去的方法,我現在已經自覺地意識到,和自己有聯系的死去的人們的關系上,比較清楚,然而和新一代的聯系方法就比較不清楚了。因此,我想在這里更加認真地寫下“此項待續”。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