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九章 胜券在握



  西德尼·卡爾頓跟監獄綿羊在隔壁的黑屋里談話,聲音很低,外面完全听不見。羅瑞先生卻帶著相當的怀疑和不信任打量著杰瑞。那位誠實的生意人承受這眼光的樣子更叫人放心不下。他老是把支撐身子的兩條腿換來換去,仿佛他長了五十條腿要一條一條地去檢查似的。他也檢查手指頭,那副專心致志的樣子也很令人生疑。羅瑞先主的眼光跟他的眼光一接触,他就用乎捂在嘴上咳嗽起來,咳聲短促,咳法也特別。据說這种病胸中一塵不染的人是很少得的,即使有,也不多。
  “杰瑞,”羅瑞先生說,“過來。”
  克朗徹先生一只肩頭在前側著身子走上前來。
  “你除了送信還干過什么?”
  克朗徹先生思考了一會儿,又仔細地瞧著他的老板,忽然得到一個輝煌的靈感,回答道,“帶點農業性質的活儿吧!”
  “我心里很擔心呢,”羅瑞先生伸出食指指著他,“擔心你使用受人尊重的了不起的台爾森銀行作幌子去干很丟人的違法活動。你若是干了,回英國之后就別想我還拿你當朋友,也別想我為你保密。台爾森銀行是不准人糟踏的。”
  “我希望,先生,”克朗徹先生漲紅了臉懇求道,“我有幸給您干點零活,直干到頭發全白。就算我干過那樣的事——我沒說干過,只說就算干過——我也希望像你這樣的厚道人在打算跟我過不去時多想一想。就算是干過吧,也得考慮到那可不是一方面的事,而是兩方面的事。現在醫生撈的是金幣,老實巴交的生意人卻連一個銅板也撈不到——一個銅板!不,連半個鋼板也撈不到—一半個鋼板,不,半個銅板的一半也撈不到!—一那錢一溜煙存進了台爾森銀行,醫生卻斜著一雙能治病的眼睛偷愉地瞅生意人。醫生們馬車進馬車出——啊,跑起來也是一溜煙,若不是更快的話。他這不也是糟踏台爾森么?吃母鵝要加醬,吃公鵝怕也得要加醬才行吧!還有個克朗徹太太,一有理由就跪下來禱告,反對他做生意,弄得他傾家蕩產,倒霉透頂,至少原來在英國是這樣,以后還會是這樣。而醫生的老婆卻不用禱告——你見過她們禱告么!就算禱告吧,也不過是禱告別人多生几回病。你說這個不對,難道那個就對么?還有,就算有那么回事吧,殘儀館的人要錢,教區辦事員要錢,教堂執事要錢,私家守夜人也要錢,全都要錢,全都貪心不足,到末了還能落得几個?就算落下了几個,也發不了財,闊不起來的,羅瑞先生。但凡能不干,早就想不干了,可已經干上了——我是說即使是已經干上了。”
  “啊,”羅瑞先生叫道,反倒多少寬容了些。“我現在一看見你就毛骨悚然。”
  “我沒說有那回事,可就算有吧,”克朗徹先生接下去說,“我恭恭敬敬向你提個建議。”
  不要支吾其辭了,”羅瑞先生說。
  “不,我不,先生,”克朗徹先生回答,仿佛沒有比那話跟他的思想行動更遠的了,“我決不支吾其辭,我要恭恭敬敬向你提個建議,先生,如果你愿意,海那邊那法學會板凳上坐著我的儿子,以后他長大成人,就給您老跑腿、送信,給您老辦雜事,直辦到您老歸天,只要您老愿意要他。就算是干過了(我仍舊沒說真干過,我不會對你支吾其辭的,先生),也讓那孩子接替他爸爸的位子,照顧他媽媽吧。別毀了那孩子的爸爸,千万別,先生,就讓他爸爸去當個正經的挖墳匠,誠心誠意挖墳,往里面埋人,算作是對當初挖墳往外面抬人這事儿(就算抬過吧)認個錯,相信他永遠會埋得嚴嚴實實的,”克朗徹先生說,一面用手臂擦著腦門上的汗,表示他的發言已近尾聲。“我要恭恭敬敬向你建議的就是這個,羅瑞先生。這周圍的事嚇死人了,天吶,多少人丟了腦袋,多得連幫人下力都跌了价,還有許多別的。見了這陣勢誰都得認真想一想呢!就算有那么回事吧,我求你記住我剛才說的話——我原可以不說的,可我說了,為的也就是求個平安。”
  “這倒算說了真話,”羅瑞先生說。“現在你就別再說了。你若是悔改了,有行動表現,夠資格作朋友,我還認你作朋友。但不是口頭上的,口頭上的我再也不听了。”
  克朗徹先生用指關節敲敲自己的前額,這時西德尼·卡爾頓和密探從黑屋出來了。“再見,巴薩先生,”前者說,“咱倆就這樣定了,你用不著怕我什么了。”
  他在壁爐前的椅子上坐下,面對著羅瑞先生。兩人單獨相對時,羅瑞先生問他做了什么?
  “沒做什么。若是囚犯出了問題,我保證能見到他,一次。”
  羅瑞先生臉色一沉。
  “我只能做到這一步了,”卡爾頓說。“要求過高會連他的腦袋也放到斧頭下面去的。那就正如他所說的,即使叫人揭發了,也不會比這更糟糕了。這顯然是我們處境的弱點。無可奈何。”
  “但是,如果法庭上出了問題,”羅瑞先生說,“光見面是救不了他的。”
  “我并沒有說救得了他。”
  羅瑞先生的眼睛逐漸轉到爐火上。他對他心愛的人的同情和第二次逮捕的沉重失望使他的目光暗淡下來。他難以承受近來的憂傷,不禁深感自己的衰邁,眼淚隨之潸然而出。
  “你是個善良的人,真誠的朋友,”卡爾頓說,改變了口气。“請原諒我注意到了你的感傷。我不能坐視我的父親流淚而無動于衷。即使你是我的父親,我對你的哀傷也只能尊重到這种程度了。其實這場不幸跟你并沒有關系。”
  盡管他說到最后一句話時又恢复了一向的滿不在乎的態度,但他的口气与撫慰都帶著真正的感情和尊重。羅瑞先生過去從沒見到過他較為善良的一面,此時見了不免覺得意外,便向他伸出手去,卡爾頓輕輕地握了一握。
  “還是談談可怜的達爾內吧,”卡爾頓說,“請別把這次見面或這种安排告訴露西。這辦法并不能幫助她見到達爾內。她可能以為是在不得已時給他送去東西,讓他搶在用刑之前自殺呢!”
  這想法很出乎羅瑞先生意外,他立即看著卡爾頓,想看出他是否真有那种想法。好像是真的。他回望了他一眼,顯然明白了他的想法。
  “她可能想得太多,”卡爾頓說,“每一個念頭都可能給她帶來痛苦。別把我的事告訴她。我剛到時就告訴過你,最好別讓我跟她見面。不見她我仍然可以竭盡全力給她一點我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希望,你打算到她那儿去?她今天晚上一定非常痛苦!”
  “我現在就去,馬上。”
  “我很高興,她离不開你,也很仰仗你。她現在怎么樣?”
  “很著急,很傷心,但很美麗。”
  “啊!”
  這一聲叫喊又悠長又凄楚,似是長歎,又似是嗚咽。這使羅瑞先生的目光落到了卡爾頓臉上,那臉正對著爐火,一道光亮(也許是一道陰影吧,老人弄不清)迅速從他臉上掠過,有如在風暴初起的晴朗日子從山邊掠過的烏云。他抬起一只腳要把一塊快要崩塌的火光熊熊的小柴塊推回爐里。他穿了一身流行的白色騎馬裝和一雙長統靴。淺淡的眼里映著火光,使他的臉看去非常蒼白,沒有修剪過的棕色長發松松地披在臉旁。他對那火的滿不在乎的神態很奇特,羅瑞先生急忙警告他,此刻燃燒的柴塊雖已被腳踩碎,靴子卻還踏在熾熱的炭火上。
  “我忘了,”他說。
  羅瑞先生的眼睛又被吸引到了他的臉上。他注意到那張天生的漂亮面孔上籠罩了一片憔悴的陰影,這使老人清晰地面憶起法庭上囚徒們的神色,那神色在他的心中記憶猶新。
  “你在這儿的公事快辦完了么,先生?”卡爾頓對他轉過身去說。
  “快完了。我終于辦完了我在這儿所能辦的事。昨晚我正要告訴你,露西卻出乎意外地出現了。我希望把一切都處理得万無一失,然后离開巴黎。我有個假期,我准備去度假。”
  兩人都沉默了。
  “你這么長壽總有許多值得回憶的歲月的,是么,先生?”卡爾頓若有所思地說。
  “我七十八歲了。”
  “你這一輩子做了許多事,總是踏踏實實、堅持不懈地工作著,受人信任、尊敬和器重。”
  “我從成年以來就是個辦事的人。實際上我可以說從儿童時代起就已是個辦事的人了。”
  “你看你,七十八歲,處在多么重要的地位,你离開之后會有多少人想念你呀!”
  “想念一個孤獨的老單身漢么!”羅瑞先生搖頭回答,“沒有人會為我哭泣的。”
  “你怎么能那樣講?她難道不會為你哭么?她的孩子難道不會么?”
  “會的,會的,謝謝上帝。我想的跟我說出的并不完全一樣。”
  “這是一件應該感謝上帝的事,是么?”
  “當然,當然。”
  “若是今晚你能真心實意對自己孤獨的心說,‘我完全不曾贏得任何人的愛和眷戀、感激和尊堂,不曾在任何人心里引起過柔情,沒做過任何善事,沒做過對人有益、令人怀念的事!’那你那七十八年豈不成了七十八個沉重的詛咒么?”
  “你說得對,卡爾頓先生。我想會的。”
  西德尼又把目光轉向爐火,沉默了好一會几說:
  “我想問問你:——你的儿童時代好像很遙遠么?你坐在你母親膝蓋上的日子是否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說時他的表情柔和起來。羅瑞先生回答道:
  “二十年前倒覺得很遠,可到了這個年齡反倒不遠了,因為我是做圓周運動的,越是靠近終點,也就越是靠近起點了。這好像是為踏上最終的路做著善意的安慰和准備。現在我的心常為許多長期沉睡的回憶所感動,是關于我年輕美麗的母親的。(我現在是多么衰老呀!)我想起許多往事,那時我們稱作世道人心的東西對我還顯得虛無縹緲,我的缺點也還沒有固定。”
  “我懂得你的這种感覺!”卡爾頓惊叫,忽然容光煥發,“這樣你便感到更幸福了么?”
  “但愿如此。”
  說到這里,卡爾頓站起身子去幫他穿外衣,停止了談話。“可是你還年輕。”羅瑞先生又回到這個話題。
  “是的,”卡爾頓說。“我年輕。可是我這种年輕的日子是不會長久的。我活夠了。”
  “我才活夠了呢,我相信,”羅瑞先生說。“你要出去么?”
  “我跟你一起步行到她家門口。你知道我的這种流浪漢習慣,我是閒不住的。如果我在街上轉上很久,你也不用擔心。早上我又會出現的。你明天要去法庭么?”
  “不幸的是,要去。”
  “我也要去,但只是去當听眾。我的密探會給我找到地方的。扶住我的胳膊,先生。”
  羅瑞先生扶住他,兩人下樓走到街上。几分鐘之后他們來到了羅瑞的目的地。卡爾頓在那儿跟他分了手,卻在附近留連不去。大門關上之后他又走到門前,摸了摸門。他听說過她每天都要去監獄。“她從這儿出來,”他四面望望,“往這邊走,一定也常踩在這些石頭上。我跟著她的腳步走走吧。”
  夜里十點鐘他在拉福斯監獄前露西曾數百次站立過的地方站住了。一個小個子鋸木工已關上舖子,正坐在店門口抽煙。
  “晚安,公民。”卡爾頓經過時停下打招呼,因為那人好奇地看他。
  “晚安,公民。”
  “共和國情況如何?”
  “你是說斷頭台吧。棒著呢!今天已是六十三個。馬上就要滿一百了。參孫和他的部下有時抱怨說太累了。哈,哈,哈!參孫真會開玩笑。好一個剃頭匠!”
  “你常去看那剃頭匠——”
  “看他剃頭?經常去,每天都去。多靈巧的剃頭匠!你見過他剃頭么?”
  “沒有。”
  “在他活儿多的時候去看看吧。想想看,公民。今天他兩袋煙工夫不到就剃掉了六十三個頭呢!兩袋煙工夫不到,真話。”
  這位傻笑著的小個子取下煙斗,解釋他是怎樣替劊子手計算時間的。卡爾頓心里閃過一個念頭,真恨不得一拳揍死他。他轉身要走。
  “可你不是英國人,”鋸木工問,“雖然你一身英國裝。”
  “是英國人,”卡爾頓再次停步,回頭作答。
  “你說話像個法國人呢。”
  “我在這儿讀過書。”
  “啊哈!地道的法國人!晚安,英國人。”
  “再見,公民。”
  “你得去看看那巧妙的玩藝儿,”小個子堅持自己的看法,在他背后叫道,“還帶個煙斗去!”
  西德尼走出他的視線不遠,便在街心站住了。他就著閃爍朦朧的路燈在一張紙片上用鉛筆寫了几個字,然后駕輕就熟地穿過几條黑暗肮髒的街道——街道比平時肮髒多了,因為在恐怖時期就是縣堂皇的大街也沒有人打掃——來到一家藥店前站住了。藥店老板正在關門,那是在一條彎曲的上坡路邊由一個不老實的昏聵的小個子開的一個不老實的昏暗的小店。
  他走到柜台前招呼了老板一聲,便把字條放到他面前。“咻!”藥店老板看了條子低低地吹了聲口哨,“嗨!嗨!嗨!”
  西德尼·卡爾頓沒答理。藥店老板又問:
  “是你要么,公民?”
  “我要。”
  “你得注意,要分開使用,公民。你知道合用的后果么?”
  “很清楚。”
  几包藥分別包好后遞給了他。他一包一包放在內展上衣的口袋里,數好錢付了帳,小心地离開了藥店。“在明天到來之前,”他說,抬頭望望月亮,“再沒有別的事要做了。可我是睡不著的了。”
  他這話是在飛速漂移的流云之下大聲說出的,態度再也不是滿不在乎,也不是懶散多于輕蔑,而是表現了一個厭倦者的決心。他曾旁徨漂泊,也曾作過斗爭,卻老是走投無路。現在他終于找到了路,看到了盡頭。
  很久以前,他在早年的競爭者中以頭角崢嶸、前程遠大著稱的時候,曾隨著父親的靈柩來到墓前—一母親多年前早已去世一一此刻,當他沿著黑暗的街道在重重的黑影里蹀躞,任月亮和流云在他頭頂漂移時,父親墓前庄嚴的詞句忽然涌現在他心頭:“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著信仰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孑然一身的他滯留在一個由斧頭統治的城市里,心里禁不住為當天處決的六十三個人,也為關在牢里明天、后天、再后天待決的無數人感到痛苦。那聯想的鏈條,那令他回想起了當年的詞句,有如從深海拔起了一根連著生銹的船錨的鏈條,是很容易追溯的。可是他沒有去追溯,只是反复念誦著那几句話,往前走去。
  西德尼·卡爾頓怀著庄嚴的興趣望著還有燈光閃爍的窗戶,窗里的人能得到几小時平靜便忘卻了四周的恐怖,要睡覺了。他望著教堂的塔樓,那儿已沒有人作祈禱,因為多年來以牧師身分出現的騙子手、強盜和花花公子已普遍使人深惡痛絕到了宁肯自我毀滅的程度。他望著遠處的墓地,墓地大門上標明是划撥給“永恒的休息”的。他望著爆滿的監獄,望著街道,一批批囚犯就是沿著這些街道走向死亡的。死亡早已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斷頭台的行動在世人心里已引不起什么冤魂不散的凄慘傳說。他怀著庄嚴的興趣觀察著這個在喧嘩激怒之中落入夜間短暫休眠的城市,觀察著它的生命与死亡。他再度行過了塞納河,踏入了燈光較為明亮的市街。
  街上馬車稀少,因為坐馬車可能引起怀疑,上流社會的人早把腦袋隱藏到紅便帽之下,穿上沉重的鞋,蹣跚地步行。不過戲院仍然滿座,他經過戲院時,人群正歡笑著往外涌,議論著往家里走。戲院門前有個小姑娘正和她的媽媽一起穿過泥泞要過街去。他抱起了孩子送她過街。在那怯生生的手臂放松他的脖子時,他要她讓他親一親。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著信仰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此時道路悄寂,夜色漸濃,《圣經》的詞句伴和著他的腳步的回音,在空中回蕩。他心里一片宁靜,一念不興,只偶然伴隨著腳步在嘴里重复那些詞句,可那些詞句卻永遠在他耳里震響。
  夜色漸漸淡去,他站在橋頭,听著河水拍打著巴黎島的河堤,堤邊的房屋与大教堂在月光下泛著白光,融渾交匯,有如圖畫。白日冷清清地到來了,像從空中露出了一張死尸的臉。然后夜、月亮和星星便淡成灰白,死去了。一時之間,大千世界仿佛交給了死神統治。
  但是,輝煌的太陽升起來了,仿佛用它那万丈光芒把夜間令他沉重的詞句直接送進了他的心窩,給了他一片溫暖。他用手肅然地遮住眼睛,迎著陽光望去,看到一道光橋架在空中,把他和太陽聯結起來,陽光下河水波光粼粼地熠耀著。
  清晨靜謐之中的澎湃的潮水是那么迅疾,那么深沉,那么可信,有如意气相投的摯友。他遠离了房舍,沿著河邊走去,竟沐著太陽的光亮与溫暖,倒在岸邊睡著了。他醒來站起身子,還在那儿逗留了一會儿,望著一個漩渦漫無目的地旋卷著,旋卷著,終于被流水吸去,奔向大海——“跟我一樣!”
  一艘做生意的小艇揚起一片色調如死葉般柔和的風帆,駛入了他的視線,又駛出了他的視線消失了。那小艇的蹤跡在水中隱沒時,他心里爆發出一個祈禱,祈求慈悲對待他的一切盲目行為与錯誤。那祈禱的結尾是:“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他回到銀行時,羅瑞先生已經外出。這善良的老人的去向不難猜測。西德尼.卡爾頓只喝了點咖啡,別的什么都沒喝,再吃了一點面包,然后洗了洗,換了衣服,讓自己清清爽爽,便到法庭去了。
  那只黑色的綿羊(許多人一見他便嚇得躲開)把他塞進入群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去時,法庭里正是一片喧嘩与騷動。羅瑞先生在那儿,曼內特醫生在那儿,她在那儿,坐在她父親身邊。
  她的丈夫被押進來時,她向他轉過眼去,那目光是那樣有力,那樣鼓舞,那樣充滿欽敬的摯愛与怜惜的柔情,卻又表現了她為他而具有的勇气。那目光在他臉上換回了健康的血色,使他一顧一盼都神采奕奕,使他的心活躍起來。若是有人注意到了露西的目光此刻對西德尼.卡爾頓的影響,便也會發現她對他的影響也正跟對她的丈夫一模一樣。
  在那不公正的法庭面前很少有保證听取被告申訴的程序,甚至根本沒有。若是一切的法律、手續和儀式當初不曾受到這樣恣意的踐踏,致使這場革命的自殺性的報复把它們全都拋到了九霄云外,眼前這种革命就不會發生了。
  每一雙眼睛都轉向了陪審團。陪審團員全是跟昨天、前天、明天、后天、大后天——樣的堅定的愛國者、优秀的共和主義者。其中有一個人最引人注目,那人一臉饑渴、迫不及待,手指頭老在嘴邊抓來撓去,那樣子給觀眾巨大的滿足。那是圣安托万區的杰克三號,一個嗜殺成性、食人生番式的、滿怀血腥的陪審員。整個陪審團有如一群為審判鹿而集合起來的惡狗。
  每一雙眼睛又轉向了五位法官和公共檢察長,今天這里完全沒有偏私,只有一片凶殘暴戾、不講情面、殺气騰騰、公事公辦的神气。每一雙眼睛都轉向人群中的另一雙眼睛,稱許地向對方眨眨眼,點點頭,又再向前望去,聚精會神地听著。
  查爾斯·埃佛瑞蒙德,又名達爾內。昨日開釋,昨日再次受到指控,重新被捕。控訴書昨夜已交該犯本人。該犯以共和國的敵人、貴族、出身殘暴貴族家庭嫌疑受到揭發,該犯所屬家族已因使用現己被剝奪的特權無恥欺壓百姓而被剝奪法律保護。根据剝奪法律保護條令,查爾斯·埃佛瑞蒙德,又名達爾內,依法當處以死刑,絕無寬貸。
  公眾檢察官的發言极簡短,大意如此。
  法庭庭長提問,被告受到的是公開揭發,還是秘密揭發。
  “公開揭發,庭長。”
  “誰是揭發人?”
  “有三個人揭發。歐內斯特.德伐日,圣安托万區酒店主。”
  “好。”
  “泰雷茲.德伐日,上述德伐日之妻。”
  “好。”
  “亞歷山大.曼內特,醫生。”
  法庭里爆出一片震耳的喧囂,曼內特醫生在喧囂中從座位上站起來,面色蒼白,渾身發抖。
  “庭長,我向你提出憤怒的抗議。這是偽造,欺騙。你知道被告是我女儿的丈夫,而我的女儿和她所愛的人在我眼中比我的生命還要寶貴。這位硬說我揭發了我女儿的丈夫的人是誰?在哪儿?”
  “曼內特公民,安靜。不服從法庭的權威是能叫你失去法律的保護的。至于說比你的生命更寶貴么,對于一個好公民而言,沒有什么能比共和國更寶貴的了。”
  這番申斥獲得了高聲的喝彩。庭長搖鈴要求安靜,然后激動地講了下去。
  “即使共和國要求你犧牲你的女儿,你的責任也只能是拿她作犧牲。肅靜,往下听!”
  一片瘋狂的歡呼隨之而起。曼內特醫生坐下,眼睛四面望著,嘴唇發抖。他的女儿更靠近了他。那滿臉饑渴的人搓搓雙手,又用一只手在嘴邊抓撓了起來。
  德伐日出庭。法庭肅靜到能听見他發言時,他迅速敘述了囚禁的故事。他從孩子時起就在醫生家工作,醫生獲釋時被交給他。他的陳述受到以下的簡短審查。法庭工作一向十分迅速。
  “你在攻占巴士底獄時表現良好,是么,公民?”
  “我相信如此。”
  這時人群中傳來一個女人激動的尖叫,“你在巴士底是最出色的愛國者,你為什么不說?你那天在那儿是個炮手,那受到詛咒的要塞被攻垮時,你是最早沖進去的。愛國者們,我說的是真話吧!”
  那在听眾的熱烈贊揚聲中像這樣促進了審訊過程的是复仇女神。庭長搖鈴,受到鼓動、頭腦發熱的复仇女神尖叫道,“我才不理你那鈴聲呢,”因而她再次受到贊賞。
  “向法庭報告那天你在巴士底獄做的事吧,公民!”
  “我知道我所說的囚犯曾被關在一間叫作北塔一O五的牢房里,”德伐日低頭望了望他的妻子,她站在他證人席的台階下面,目不轉睛地望著他。“我是從醫生那儿听說的。他在我的照顧下做鞋的時候只知道自己叫北塔一0五,別的名字都不知道。我那天開炮時已下定決心,只要攻下了要塞,一定要去檢查那間牢房。我跟一個公民在一個管牢的人帶領之下爬上了牢房。那公民現在是在座的一個陪審員。我很仔細地檢查了那屋子。我在煙囪的一個洞里發現了一塊被取下又重新安好的石頭,從那里面找到了一份手稿。這就是。我曾研究過曼內特醫生好些筆跡,把那當作一項工作。這份手稿确實是曼內特醫生的手跡。我把曼內特醫生這份親筆手稿呈交庭長處理。”
  “宣讀手稿。”
  死一樣的沉默和安靜。受審的囚徒滿怀愛意望著他的妻子;他的妻子不斷焦灼地從他望到自己的父親;曼內特醫生目不轉睛地望著朗讀者;德伐日太太目不轉睛地盯著囚徒;德伐日目不轉睛地望著看得正高興的妻子;法庭上其他的眼睛都專注地望著醫生;醫生對他們卻一個也沒看見。法庭宣讀了那份手稿,全文如下。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