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懸念、秘密、渴望:不僅僅是間諜故事(代序)


  如果說愛情与戰爭是文學中永恒的主題,《針眼》便不能說有特別的新意,然而它确是一部“最好的寫二戰的間諜故事”(《出版家周刊》),被著名的《時代》周刊、《紐約時報書評》一再褒揚,被譯成30多种文字,銷售量達1000万冊以上。這是一部什么樣的小說?
  不管人們信還是不信,這樣的事情就留在歷史的記憶里了:只有德國間諜費伯(代號“針眼”)發現了二戰中最大的秘密。形勢轉為對同盟國有利后,艾森豪威爾將軍受命組織歷史上最強大的艦隊。這一計划在英國制定時,德軍司令、陸軍元帥隆美爾正在法國海岸線上构筑“大西洋壁壘”,以抵擋這一預料中的登陸。然而,在這1944年盟軍訂下的在法國北部發起進攻的D日卻并非德國人想像中的時間,連地點也完全不符。在德國情報部門收集有關英國東南部部署大量軍隊的證据,看到那一帶有軍營、有机場,沃什灣上有一支支艦隊,部隊聯絡訊號十分活躍,人們甚至還看到巴頓將軍穿著那條特征鮮明的粉紅色馬褲——誰能想到這完全是一場极其高明和狡詐的電影布景?那些房子只有房頂而沒有牆壁,坦克是充气的,牛角都可以頂穿,噴火式戰斗机盡管惟妙惟肖,卻是用膠合板拼湊成的,間諜都有雙重使命……大批部隊在英國東部大量結集根本就是假象。不僅如此,一批教授學者組成的智囊團還制造了大量逼真的新聞。德國偵察机果真受到蒙騙,在諾曼底的防衛力量明顯減弱,眼看盟軍偉大的登陸就要成功……
  然而費伯——這個出身良好,最為希特勒欣賞和信任的德國間諜識破了這一點。德國軍人几乎都被欺騙了,只有他与希特勒的直覺保持一致。這個秘密的發現有可能讓他的地位發生根本性變化,也有可能使他丟掉性命。他決心不惜一切代价把情報送往柏林。
  故事的第三條線索是:剛剛完成一個中產階級婚禮的戴維即將成為飛行員,卻在車禍中失去了雙腿。他和妻子露西避到荒涼的“風暴島”上居住。戴維始終抹不去心靈的陰影,与露西的感情漸漸淡漠。一天,在送情報途中歷經艱難,帶著滿身傷痕的費伯流落在露西門前。兩人自然成就了一段浪漫纏綿的愛情故事。戴維卻發現了費伯的秘密,并試圖殺死費伯。
  費伯就要登上迎接他的德國潛艇了,在這關鍵時刻突然犯了任何一個老練的職業間諜都不該犯的錯誤——他惟獨沒有殺露西。或許是對一件完美的藝術品的珍惜使他不愿做一個傷害心中偶像的人。但是,就是這一點猶豫把他送到了生命的終點……諾曼底終于成為歷史上一個具有傳奇意義的名字。
  本書出版后很快引起轟動,被拍成電視劇,讀者好評如潮。就像一位美國讀者評論的,“你讀完這部絕對令人激動的惊險小說之后欲罷不能,眼前浮現出許多問題:露西對費伯到底怀有怎樣的感情?費伯在逃离那么多大災大難之后,怎么會如此輕易地丟了性命?”小說人物性格和相互關聯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空間以及留下的思索使它不僅僅是一個令人激動的間諜故事了。費伯的手段老辣而殘忍,在他扭斷下士的脖子,用匕首刺進房東太太的身体,甚至殺死自己的同伴時,只有一個理由:“因為你看到了我的面孔。”盡管如此,一种完美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情緒在他身上從來沒有消失過。費伯有意把關于圣保羅大教堂位置的錯誤情報傳給德國空軍,因為那是精美珍貴的藝術品。同樣地,他可以容忍自己是個殺人凶手,卻不能讓自己破坏和攻擊傳統。當然,這里更有愛的因素,只是他或在最后一刻才恍然大悟……他不是一個坏到頂點的人,而且作為一個高明的間諜也不那么完美——他會有一些錯誤的決定,會把自己逼得瀕臨絕境。露西的性格也展示出丰富的層面:她盡管不再愛丈夫,卻也不想做讓他蒙羞的事,可是她更抑制不了從那青春美麗的身体中噴發的蓬勃激情。然而,當露西得知費伯騙了她,殺害了丈夫和他們的牧羊人——特別是她意識到費伯是個德國間諜時,她极力阻擋費伯傳送情報,不惜以手伸進插座;其實,當她親手結果費伯時,依然阻擋不了潛意識里情感的潮水……任何极端与夸張的刻畫在這里都被禁止,國家与個体、陰謀与愛情、善良与邪惡,錯綜复雜的因素交織成繁复的結构,人性中美好与丑惡的一面交相映照,使得這個惊險故事的触角延伸到歷史、倫理的層面而顯示了強大的內蘊力。
  作為一個老牌暢銷書作家,肯·福萊特編織故事的藝術在本書里表現得淋漓盡致。一般來說,懸念小說圍繞一個核心秘密拉伸它的情節和內容,大量篇幅都在引導讀者發現那個秘密究竟是什么,而《針眼》顯得更有經驗,作家并不擔心秘密何時浮現于表面,以及小說如何走向一個意外的結局;相反,他讓秘密很快就呈現在讀者面前,而使懸念枝枝蔓蔓地布滿全書。費伯著力于獲知盟軍最大的秘密并最終成功是在小說一開始就讓讀者知道的,然而在小說的每一部分都有讀者意想不到、毫不刻板的危急情勢出現,情節發展令人難以置信,又几乎完全真實,讓你不忍釋手。其實細細想來,福萊特在《針眼》里制造了很多前后呼應的巧合和伏筆:同住在一棟寄宿房子里的小伙子參軍并被盟軍找到,成為令費伯恐懼的“世界上僅有的几個認出他的人”之一;布洛格斯自從英雄妻子死去后一直郁郁寡歡,而露西正是一個能讓他熱愛和敬重的女人,讀者好像一直在等待這個美麗的結局。相信大多讀者都比較喜歡小說中出現奇跡,哪怕是可能不盡真實卻更符合他們愿望的情景,特別是一個契合了真、善、美的理想在百折不回中輕輕巧巧地出現時,那种惊喜和放松感自不待言。福萊特大了解讀者心理而巧妙地操縱著整個故事,將每個環節、每种性格都闡釋得不同凡響、几無瑕疵。爆炸性的開頭到爆炸性的高潮,小說的結构很直白,作家的老練卻使小說的可讀性遠遠高于一般的惊險故事。
  從另一方面說,正如《文學向導》雜志評論的,“《針眼》布滿了不安感,其高潮更具有令人難忘的力量。”追蹤、逃亡、厄運、欲望和秘密滿足了讀者對于懸念和陰謀的渴望。身外的世界——即使它危險、肮髒、令人惊懼——對于處于圍城中的人們永遠是誘惑。而當讀者充分進入角色,經歷了心理上的重重波折到達最后結局時,那种欣快的感覺簡直可以飛揚起來,這時你只能贊歎福萊特手法的老練与不拘一格,而不會苛求它的一些套路。即使是熟門熟路地演示暢銷小說,作家也演示得明明白白,讓人感到妥帖自然和生活化,甚至忘記這是由作家操縱的舞蹈。惊險小說寫到這里,其构架和美感足以与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媲美,它也無愧于一部經典性的二戰惊險小說。
  從《針眼》到后來的《紙錢》、《第三個孿生子》,福萊特的小說時時雄居暢銷書榜,受到千千万万讀者的喜愛。如果說流行小說与經典文學有什么明顯界限的話,龐大的銷售量也許使《針眼》被列在流行小說中,但這并不妨礙它在主題、人物和手法上呈現出的經典性。至少,在暢銷小說里,它堪稱經典。
  戰爭、人性、愛情,這些嚴肅的主題常常是通過曉暢的文學形式走到讀者心中的。
                     賈夢瑋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