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三章


  秋冬兩季平淡無奇地過去了。亞瑟讀書很用功,沒有多少空閒的時間。他設法每個星期去看望蒙泰尼里一兩次,哪怕只有几分鐘的時間。他時不時地會帶上一本晦澀難懂的書,讓他幫著解疑答惑。但是在這些場合,他們只是切實談論學習上的事情。与其說蒙泰尼里觀察到了,倒不如說他感覺到了一道難以琢磨的小小障礙橫在他們中間,所以他一舉一動都很謹慎,不讓自己顯得像是盡量保持過去那种親密的關系。
  亞瑟的來訪現在給他帶來的不安要大于愉快,所以老是裝出若無其事、顯得一切都沒有改變的樣子是件痛苦的事情。亞瑟也發現到了Padre的舉止有了微妙的變化,但是不大明白個中的緣由。他隱約地覺得這与惱人的“新思潮”問題有關,所以他避免提到這個話題,盡管他滿腦子都是這些東西。可是他從來都沒有像現在這樣深愛著蒙泰尼里。從前他在朦朧之間老是有一种難以滿足的感覺,而且覺得精神空虛,他一直是在神學理論和宗教儀式的重壓下努力抑制這些感覺。但在接触到青年意大利党后,這些感覺全都煙消云散。因為孤獨和照料病人而產生的所有那些不健康的幻想已經無影無蹤,曾經求助于祈禱的疑惑也已消失,用不著驅邪祓魔。隨著一种新的激情覺醒以后,一种更加清晰、更加嶄新的宗教理想(因為他是從這個方面而非從政治發展來看待學生運動的,所以他更是如此)已經成了一种恬适充實的感覺,体現了世界和平、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理念。在這种庄重溫和的歡快气氛之下,他認為全世界都充滿了光明。他在他最喜歡的那些人身上發現了某种可愛的因素。五年以來,他一直把蒙泰尼里當作理想中的英雄。在他的眼里,蒙泰尼里現在又增添了新的光環,就像是那种新信仰的一個潛在先知。他怀著滿腔的熱情聆听Padre的布道,試圖在他的話中捕捉到与新共和理想的某种內在關系。他還潛心鑽研《福音書》,慶幸基督教在起源時就具備了民主的傾向。
  一月里的一天,他來到神學院歸還一本索借的書。听說院長神父出去以后,他徑直走進蒙泰尼里的書房,把那本書放在書架上,然后准備离開房間。這時擱在桌上的一本書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是但丁的《帝制論》。他開始閱讀這本書,并且很快地入了迷,連房門打開和關上的聲音都沒有听見。直到蒙泰尼里在他背后說話,他才醒悟過來。
  “我沒有料到你今天會來。”Padre說道,并且拿眼看了一下那本書。“我准備派人去問你今天晚上能否來一下。”
  “有什么要緊的事嗎?我今晚有個約會,可是我可以不去,如果——”
  “沒什么要緊的,明天來也行。我想見你一面,因為星期二我就要走了。我已經應召去羅馬了。”
  “去羅馬?要去多長時間?”
  “信上說‘直到复活節以后’。信是梵蒂岡發來的。我本想立即就告訴你的,但是一直忙著處理神學院的事情,并且安排迎接新院長。”
  “可是,Padre,您當然不會放棄神學院吧?”
  “只能如此。但是我可能回到比薩,至少待上一段時間。”
  “可是您為什么要放棄這個地方呢?”
  “呃,現在還沒有正式宣布,但是已經任命我為主教。”
  “Padre!在什么地方?”
  “就是為了這件事情,我才一定要去羅馬一趟。究竟到亞平宁山區升任主教,還是留在這里擔任副主教,現在還沒有作出決定。”
  “已經選定了新院長了嗎?”
  “卡爾迪神父已被任命為院長,他明天就會到達這里。”
  “是不是有點突然?”
  “是的,但是——梵蒂岡的決定有時要到最后才會公布。”
  “您認識新院長嗎?”
  “沒有見過面,但是他的口碑极佳。勤于筆耕的貝洛尼神父說他是一位學識淵博的人。”
  “神學院里的人會非常想念您的。”
  “神學院的事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你會想念我的,親愛的。你也許會像我想念你那樣想念我。”
  “我肯定會想念您的。但是盡管如此我還是非常高興。”
  “是嗎?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樣的心境。”他坐在桌邊,臉上露出倦容,看上去不像是一個就要升任高職的人。
  “亞瑟,你今天下午忙嗎?”過了片刻他說道,“如果不忙的話,我希望你能陪我一會儿,因為你今天晚上不能過來。我看我是有些不大舒服。在我离開之前,我想盡量地多看你几眼。”
  “行啊,我可以待上一會儿。他們六點鐘等我。”
  “去參加一個會嗎?”
  亞瑟點點頭,然后蒙泰尼里匆忙換了一個話題。
  “我想和你談談你自己的事。”他說,“在我不在的時候,你需要另外一位忏悔神父。”
  “在您回來的時候,我可以繼續向您忏悔,難道這樣不行嗎?”
  “我親愛的孩子,你怎么能這樣說話呢?當然我只是說我不在的三四個月內。你去找圣特琳娜教堂的一位神父好嗎?”
  “很好。”
  他們又談了一會儿別的事情,然后亞瑟站起身來。
  “我該走了,Padre。那些學生會等我的。”
  蒙泰尼里的臉上又露出憔悴的表情。
  “時間到了嗎?你几乎已使我郁悶的心情好起來。呃,再見吧。”
  “再見。我明天肯定會來的。”
  “盡量早點來,那樣的話我也許能有時間單獨見你。卡爾迪神父會來這里。亞瑟,我的孩子,我不在的時候小心一點。不要受人誤導做出輕率的事來,至少在我回來之前。你想象不出离開你,我是多么不放心啊。”
  “沒有這個必要,Padre。一切都很平靜。事情還遠著呢。”
  “再見。”蒙泰尼里脫口說道,然后坐在桌旁拿筆寫了起來。
  當亞瑟走進學生們舉行小型集會的房間時,他看到的第一個人是他孩童時的伙伴,華倫醫生的女儿。她坐在靠窗的一角,聚精會神地听著一位發起人對她講話。那是一個身材高大的倫巴第人,身上穿著一件破舊的外套。近几個月她有了變化,發育得很快,現在看上去已像是一位成熟的年輕女性,盡管粗黑的辮子還垂在背后,仍舊是一位女學生的打扮。
  她渾身上下都是一襲黑衣,頭上裹著一條黑色的圍巾,因為屋里冷風颼颼。她的胸前插著一串柏枝,這是青年意大利党的党徽。那位發起人熱情洋溢,正對她描繪卡拉布里亞農民的苦難。她靜靜地听著,一只手托著下巴,眼睛看著地上。在亞瑟看來,她仿佛就是黯然神傷的自由女神,正在哀悼毀于一旦的共和國。(朱麗亞會認為她只是一個發育過快的野女孩,膚色蜡黃,鼻子長得又不規則,而且所穿的那件舊布衣料做的連衣裙又太短了。)
  “吉姆,你也在這儿!”他說。在那位發起人被叫到房間另一頭去的時候,他朝她走了過去。她在受洗禮時取了詹妮弗這個奇怪的名字,結果給小孩子們叫走了樣,成了“吉姆”。她的意大利同學叫她“瓊瑪”。
  她吃了一惊,抬起頭來。
  “亞瑟!噢,我不知道你——你也屬于這個地方!”
  “可我也不知道你的情況啊。吉姆,你是什么時候——”
  “你不明白的!”她馬上插嘴說道。“我并不是這里的成員。只是我做過一兩件小事。你知道,我結識了畢尼——你知道卡洛·畢尼嗎?”
  “當然知道。”畢尼是里窩那支部的組織人,青年意大利党全都知道他。
  “呃,他先和我談起這些事情,然后我就請他帶我參加了一次學生會議。那天他寫信給我,要我到佛羅倫薩去——你知道我在佛羅倫薩過的圣誕節嗎?”
  “我現在不常接到家里的信。”
  “噢,對了!反正去的時候,我住在賴特姐妹的家里。(賴特姐妹是她的同學,她們搬到佛羅倫薩去了。)然后畢尼寫信告訴我,讓我回家時在今天路過比薩,這樣我就到了這里。啊!他們開始了。”
  演講的內容是有關理想共和國,以及為了實現這個共和國青年人應該擔負什么責任。那位演講人對這個題目理解得并不深刻,但是亞瑟怀著虔誠的敬意認真听著。在這個時期,他的大腦非常缺乏批判能力。在接受一個道德理想時,他就吞下所有的東西,沒有去想是否消化得了。演講結束以后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完了學生開始散去。他走到瓊瑪那里,瓊瑪仍然坐在屋子的那一角。
  “讓我來送你吧,吉姆。你住在什么地方?”
  “我和瑪麗塔住在一起。”
  “你父親的老管家?”
  “對,她住的地方离這儿挺遠。”
  他們默不做聲地走了一段時間。然后亞瑟突然開口說話:“你現在已經十七歲了吧?”
  “十月份我就滿十七歲了。”
  “以前我就知道,你長大以后不會像其他的女孩一樣,光是想著參加舞會,以及那些東西。吉姆,親愛的,我心里常想你會不會成為我們中間的一員。”
  “我也常這么想。”
  “你說過曾為畢尼做過事情,我以前并不知道你認識他。”
  “不是為畢尼做事,是為另外一個人做事。”
  “另外一個人?”
  “就是今晚和我說話的那個——波拉。”
  “你和他很熟嗎?”亞瑟的話中有一絲妒意。談起波拉他就不高興,他們之間曾經爭著去做某件事情,但是青年意大利党委員會最終還是讓波拉去了,而且竟然還說亞瑟太年輕,沒有經驗。
  “我和他挺熟,我很喜歡他。他一直住在里窩那。”
  “我知道,他是十一月去的——”
  “就是有關輪船的事情。亞瑟,你不認為進行這項工作,你家要比我家更安全嗎?沒有人會怀疑像你們那樣一個經營船運的富家,而且你几乎認識碼頭上的每一個人——”
  “噓!親愛的,別那么大聲嚷嚷!這么說從馬賽運來的書籍就藏在你的家里?”
  “只藏一天。噢!也許我不應該告訴你。”
  “為什么呢?你知道我是這個組織中的人。瓊瑪,親愛的,世界上沒有什么能比你們參加到我們中來更讓人高興,我是說你和Padre。”
  “你的Padre!他當然——”
  “不,他的看法不同。可我有時幻想——也就是我希望——我不知道——”
  “亞瑟,他可是一位教士啊!”
  “這又怎么樣?我們這個組織里就有教士——有兩位還在報上發表過文章呢。為什么不行呢?教士的使命就是引導世界實現更高的理想和目標,我們這個組織還想做些什么?歸根到底,這不單是一個政治問題,更是一個宗教和道德問題。如果人們都配享受自由,都配成為盡責的公民,那么誰都不能奴役他們。”
  瓊瑪皺起了眉頭。“在我看來,亞瑟,”她說道,“你的邏輯有些紊亂。一個教士傳授宗教的教義,我看不出這与赶走奧地利人有什么關系。”
  “教士傳授的是基督教的教義,在所有的革命家當中,最偉大的是基督。”
  “你知道嗎,那天我對父親談起教士,他說——”
  “瓊瑪,你的父親是一位新教徒。”
  停頓片刻以后,她率直地打量著他。
  “听著,我們最好不要談起這個話題。一談到新教徒,你總是帶有偏見。”
  “我不是帶有偏見。但我認為談起了教士,新教徒一般都帶有偏見。”
  “大概是吧。反正我們談及這個話題時,我們經常爭執不休,所以不值得再提起這個話題。你認為演講怎么樣?”
  “我非常喜歡——特別是最后一部分。使我感到高興的是,他強調了實現共和國的必要性,而不是夢想其成。就像基督所說的那樣:‘天國就在你的心中。’”
  “就是這個部分我不喜歡。有關我們應該思考、感知和實現的美好事物,他談得太多了。但是從頭至尾,他基本上沒有告訴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到了緊要關頭,我們會有許多事情要做。但是我們必須耐心等待,天翻地覆的變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實現一件事情的時間越長,那就更有理由立即動手去做。你談到了配享受自由——你還知道有誰比你的母親更配享受自由嗎?難道她不是你見過的最完美的天使般的女性嗎?
  可她所有的那些美德又有什么用呢?直到她死的那一天,她都是一個奴隸——受盡了你的哥哥杰姆斯和他妻子的欺凌、騷扰和侮辱。如果她不是那樣的溫柔和耐心,她的境況就會好得多。意大利的情況也就是如此。需要的并不是耐心——得有人挺身而出,保衛他們自己——”
  “吉姆,親愛的,如果憤怒和激情能夠挽救意大利,她早就得到了自由。她需要的并不是仇恨,她需要的是愛。”
  在他說出這個字時,他的前額突然露出了赧色,但是隨即又消失了。瓊瑪并沒有看出來,她正皺著眉頭,抿著嘴直視前方。
  “你認為我錯了,亞瑟,”她停頓了片刻說道,“但是我是對的,總有一天你會明白這個道理的。就是這家。你進來嗎?”
  “不啦,時候不早了。晚安,親愛的!”
  他站在門口,雙手緊握著她的手。
  “為了上帝和人民——”
  她緩慢而又庄重地說完那句沒有說完的誓言:“始終不渝。”〔青年意大利党的口號是“為了上帝和人民,始終不渝”。〕瓊瑪抽回了她的手,然后跑進了屋子。當她隨手關上門時,他彎腰拾起從她胸前落下的那串柏枝。
  (第一部·第三章完)
  ------------------
  中文東西网 整理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