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本書是通俗羅曼司(Costume Romance),我國文學史家稱之為“言情小說”,主要寫愛情与婚姻,讀者以婦女居多。其實,愛情被認為文學中“永恒的主題”,凡是小說很少有不寫愛情的,但通俗羅曼司在英美通俗文學中自成一格,占暢銷書之大宗。這類讀物极大部分庸俗、拙劣,因此常常為嚴肅文學家所不齒,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國著名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紅字》銷售不出去,而一些拙劣的通俗羅曼司卻一印數十万冊,霍桑當時就曾寫信給出版商大發牢騷,說“美國文壇目前被一伙粗制濫造的女作家所霸占,只要公眾的口味為她們的拙劣作品所左右,我就不會有成功的机會。”庸俗讀物充斥書市,一些偉大作家的偉大作品反而無人間津,這一矛盾很早就存在,在今天仍很突出,而且中外都一樣。英美的通俗羅曼司銷售數量雖然很大,但其中糟粕很多,不少作家与作品只是曇花一現,便無聲無息,很難在文學史中獲得一席地。甚至象《飄》這樣的作品,至今仍不為西方文學史家所承認。 今天,英美通俗小說中除惊險小說外,出版得最多的要數通俗羅曼司,大量電視劇与電影也從中改編,不過杰出的作家卻寥寥無几,屈指可數。巴巴拉·卡特蘭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今年已八十三歲,卻仍在繼續寫作,迄今已出版各种著作四百部,其中通俗羅曼司約三百五十余部,目前已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流的通俗羅曼司作家,她的書總銷售數已達四億余冊。她不僅寫通俗小說,而且還是歷史學家、劇作家、政治活動家和社會活動家,曾長期為改善助產士和護士的待遇而斗爭,并因此獲得國際聲譽。 《情盜》出版于1977年,是作者后期的代表作,全書寫一個綽號“情盜”的青年貴族鑒于上流社會中只有淫亂,沒有真正愛情,就打算抱獨身主義,對愛情采取玩世不恭的態度。但他秉性善良,有一副俠骨義腸,在偶然的机緣中搭救了一個天真無邪的十八歲弱女子,被她純洁的心靈和無私的愛情所感動,兩人終成眷屬。《神秘的女伴》塑造的另一對義男善女的故事同樣情意綿綿,曲折感人。 卡特蘭的小說一般都篇幅不大,譯成中文后只有十一、二万宇,內容也几乎千篇一律,總是貴族青年愛上了出身低微或處境困難的弱女子,他不看重金錢、地位等物質世界,而只追求純洁的愛情——“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精神世界,背景往往設在過去時代和异國池鄉;在藝術上,作者的語言精練,故事不僅生動有趣,而且有濃厚的抒情气氛,因此她的小說雖有一個特定的模式,但讀者——尤其是一批崇拜者,所謂“卡特蘭迷”——卻百讀不厭。 編者 1988年6月 ------------------ 小勤鼠書巢 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