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杰茲帶索默斯來到著名的悉尼堪培拉大廈,社會主義党和工党在那儿有房間:辦公室、會客室和俱樂部等,頗具規模。盡管走廊里和外面人行道上站著些衣衫襤褸的不滿分子,這里的气氛仍算活躍。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 這兩個人被引到一間密室,桌邊坐著一個人。這人臉膛黑紅,臉頰瘦削,皺紋深刻。他雙唇緊閉,一對黑眼睛炯炯有神。他教索默斯想起亞伯拉罕·林肯的肖像——同樣深陷的雙頰,同樣深刻僵硬的皺紋,同樣黑亮的大眼睛。不過,這位威利·斯特勞瑟斯缺少亞伯拉罕、林肯相貌上的幽默与和藹,相反,他看上去面相多疑,看似在內省。 他是個土生土長的澳大利亞人,在這塊大陸上四處闖蕩,在金礦上干了些年。据說他剛剛混個小康,還算不上富有。他看上去頗為窮困潦倒,那身衣服看似适才從地上撿起披上。他的瘦肩膀明顯一高一低。不過他的長相跟澳洲人顯然不同:瘦削、塌腮、紅臉膛,臉皮光亮、略顯薄脆,一雙黑色的大眼睛中閃著怒光。看到索默斯他們進來,他點點頭,既不講話,也不起身。 “這位是索默斯先生,”杰茲說,“你讀過他論民主的書。” “是的,我讀過。”斯特勞瑟斯說,“請坐。” 他一嘴的澳洲口音,是那种蹩腳的倫敦腔。他審視索默斯片刻,隨后去看別處。 他問的是些家常話,如理查德喜不喜歡澳大利亞、來了多久。要位多久。兩人談得并不投机。 隨之,他開始涉及一些敏感的問題,如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和社會主義党、農民占用土地等等,又問起德國勞工的實際情緒、大戰以來他們的愛國主義本質等等。 “所以,你看,”索默斯說,“我不會不懂裝懂,我只談些個人印象。我不敢說有什么知識。” “那很好,索默斯先生。我需要您的印象。他們稱做知識的東西就像某种貨幣,容易貶值。今天貨真价實的知識,明天就沒票面上那么些了,就像奧地利銀幣一樣。我們不做事實的奴隸。跟我們談談您的印象吧。” 他的口吻透著其特有的尖刻,但尖刻中蘊有激情。他們談了一會儿歐洲,這人還是肯傾听的,一雙黑眼睛也在傾听。凝視,目不轉睛的凝視,似乎他在期盼說話人的臉上會突然飛出一只鳥儿來。他消息靈通,似乎邊听邊思量分析著。 “怎么回事儿,我离開歐洲時,似乎社會主義到處都在失去陣地,特別是在意大利。一九二O年它在意大利可是朝气蓬勃、激動人心的事物。它教人目空一切,但也令人揚眉吐气。隨后就偃旗息鼓,到去年就剩下一縷游絲了。人們失望幻滅,怒气沖沖。佛羅倫薩,錫耶納,充滿了仇恨!法西斯分子甚囂塵上、趾高气揚,全是因為仇視。佛羅倫薩的但丁節,國王到場,就是一例。他們的SaVOia簡直气得你咬牙根儿。全是虛假的,是出于仇視。” “那,索默斯先生,您說這是怎么回事?” “我嗎,我以為這些社會主義者并不太相信他們自己的社會主義,所以人人覺得失望了。特別是在意大利,我覺得他們正處在一場革命的邊緣。國王准備退位了,教會准備卷著財產逃走,這我可知道。大家都准備跑呢。于是那些社會主義者怕了。他們嚇坏了。他們不敢發動革命,因為那樣他們就要對這個國家負責了,可他們不敢負這個責任。他們一怕,法西斯分子就一哄而起,在他們背后襲擊。” 斯特勞瑟斯先生緩緩地點著頭。 “我估計是這么回事,”他說,“他們不相信他們在做的事,這就是原因。他們是一群孩子,說激動就激動,情緒不穩。” “我覺得,社會主義沒有引發革命的火花。在任何國家都沒有。它連火絨都沒有,沒有。” “哪儿有火絨?”斯特勞瑟斯目光痛苦地說,“在哪儿您能找到火絨?” “哦,哪儿也找不到。”索默斯說。 大家沉默了。斯特勞瑟斯看著窗外,似乎不知道還要說什么,自顧用右手狂躁地擺弄著桌上一個吸墨器。理查德默默地坐在椅子上,感到很不舒服。 “哪儿都沒火絨嗎?“斯特勞瑟斯平澀而生硬地問。 “沒有。”理查德說。 又一陣尷尬的沉默。 “戰爭中有的是火絨。”斯特勞瑟斯說。 “就算是吧。他們不得不當火絨,但不是出于選擇。” “那他們會不會感到要再當一回?”斯特勞瑟斯陰沉著臉笑道。 兩個男人對視著。 “什么能讓他們這樣做呢?” “嗯,時勢。” “啊,如果時勢——”理查德几乎有點唐突起來,“我知道,如果要打仗,大多數退伍兵會在一個月內集結起來,甚至一周內。這里的退伍兵會一遍又一遍地對你這么說。只有在戰時他們才感到生机勃勃。他們去打仗,是因為他們仇恨德國人——出于正義感。但他們卻不能出于正義把這种仇恨對准資本家,他們并不恨資本家。他們知道,如果他們自己有机會賺到一大筆錢并以此當上資本家,他們會不顧一切去做的。您無法制造仇恨,只能制造恐懼。而他們是不會仇恨資本家的,您無法讓他們這樣做。他們頂多嘲弄嘲弄資本家而已。” 斯特勞瑟斯仍舊用那只毛茸茸、紅赤赤而又枯瘦的手把玩著吸墨器,雙眼茫然地凝視著面前的桌子。 “您估計這會意味著什么,索默斯先生?”他緊張地抬頭看看索默斯,干巴巴地問。 “您絕對無法讓他們行動起來,無法動員工党或任何社會主義者去干革命。他們不會行動起來的,只有無政府主義者會行動起來,可他們的人為數太少了。” “我擔心他們會有所發展。” “他們會么?我所知不多,但我原先以為他們只會越來越少。” 斯特勞瑟斯先生似乎對此置若罔聞,至少他沒有回答。他垂頭而坐,手上擺弄著那個吸墨器,恰似個小男孩儿,不愛听人教訓,可又無法抵賴。 最終他抬起頭,眼里充滿斗志。 “您說的可能不差,索默斯先生。”他回答說,“人們可能對大變動還沒准備,可那并不能改變其不可避免性。變革就要到來,非變不可。就算不在今天此地,至少在下個世紀吧。無論您怎么說,社會主義和公社制的理想是偉大的,一旦人們有所准備,就會實現。我們并非捺不住性子。如果說革命似乎是個不成熟的飛躍——或許的确如此,我們可以步步為營,最終達到我們既定的目的。那就是國有制与國際勞工調控。您或許知道,勞工總會并不急于馬上發動革命,而是要采取漸進方式進行大革命。步步為營,堅持通過新的法律,在每個國家都取得政治胜利,逐步地但是更有把握地達到我們的近期目標。 索默斯先生,您不相信資本主義和我們國家的這類產業制度。如果判斷不錯的話,通過您的作品可以看出,您不喜歡這個龐大淺薄的中產階級。他們豈止淺薄,簡直是無聊透頂。我想,您的書里大談了這個意思。您盼望社會上出現一种新的精神,聯系人与人的新紐帶。哦,我也這樣想,我們都這樣想。我們意識到,要想前進,首要的是團結,我們現在輸就輸在不團結上。 怎么才能團結起來?您的作品向我們提供了答案。人与人之間必須要有新的聯系紐帶,這就是真正的兄弟情誼。為什么不在我們之間尋找這种紐帶呢?我們從小就給教得不信任自己,而且相互不信任。我們是在某种拜物教熏陶下長大的,就像有巫醫的野蠻人部落一樣。誰是我們的巫醫、我們的大夫?哼,他們是科學教授、醫學教授、法學教授和神學教授們,他們咚咚地敲著響鼓嚇唬我們、迷惑我們。迷惑我們的是這樣聰明的叫喊:‘听我們的話,你們就會過好日子,發財,發財,進入中產階級,成為偉人。’ 這里的詭計,只有您這樣受過教育的人才能看穿,工人階級是看不透的。他們看不透的是:一個人發財就得有五百個新的奴隸販子和苦力給你創造財富。引誘所有的人去發財,就如同在五千頭挂在你車上的驢子面前晃一根胡蘿卜,一頭驢得到了蘿卜,車卻由別的驢拉。 現在我們要的是伙伴之間的新紐帶。我們必須砸碎中產階級的偶像,打倒他們的巫醫。可是在破除時,您得有所建立。您得建立起伙伴之間真正的伙伴感情,您得教我們勞動者相互信任,絕對的信任,還要教我們不去信任那個淺薄階級和他們的巫醫,他們是吸血鬼,讓我們流血。教我們別信任他們,還是自己人之間相互信任吧。首要的是我們勞動者之間相互信任。 “索默斯先生,您是工人的儿子,您懂我的意思。我說的對嗎?可行嗎?” 他黑色的大眼睛中閃起奇特的光芒,那是某种半溫情的光芒,直射向你。你感到被一种奇特的溫情吸引著,或許是毒素也未可知。可它撥動了理查德顫抖的心弦,那是今日男人身上一股潛在的能量——以激情的和絕然信任的愛去愛他身邊的伙伴。這就是惠特曼所說的同志之愛。我們管這叫伙伴愛,常言說:“他是我的伴儿。”這個詞可以蘊含深不可測、意識不到的愛!“我的伴儿在等我。”一個男人說,便可以离開妻子、子女、母親和一切。這就是一個男人對他伙伴的愛。 說到此,理查德明白斯特勞瑟斯想要什么了。他想要這种愛,意欲喚醒意識中這种伙伴的信誼并賦予其至尊的榮譽。他想讓它与惠特曼的同志愛相提并論。在新的民主國家里,這將是男人間新的聯系紐帶,是新型社會里新型的激情紐帶——這就是男人對伙伴的信誼之愛。 我們的社會是建立在家庭基礎上的——男人對妻子儿女或父母兄弟的愛。家庭是我們社會的基石,亦是其局限之所在。惠特曼說,下一個更大更無私的基石應是同志愛,即男人与其伙伴之間神圣的關系。 如果我們的社會要進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從我們所處的階段開始發展,它就必須接受這种新的關系,將其看做超越家庭的新型神圣社會紐帶。沒有草就做不出磚頭,這就是說,沒有新的新合法則、新的凝聚激情,您就無法將纖脆的現代人類社會凝聚起來。這种黏合法則和凝聚激情,就是男人對伙伴怀有激情的絕對信任,也就是他對伙伴的愛。 理查德明白這一點。不過他也懂得了別的什么。他懂得了這种新激情的巨大危險——現在它還只是處在被半認識、半承認狀態下,其效果也減半。 人与人之間的愛、人与人之間的信任總是危險的,因為它們會破滅。愛得愈烈,信得愈深,危險愈大,災難愈重。這是因為,絕對信任另一個人本身就是災難——每個人都是一條船,盡管它与另一條船結伴而行,但它要照自己的航道航行。兩條船可以一同駛到無涯海角。可是,如果將它們捆在一起泊在大洋里并用一個航操縱它們,它們就會相互撞個粉身碎骨。一個個体的人若尋求絕對愛和信任另一個人,后果亦然。絕對的情人總會兩敗俱傷,絕對的信誼雙方亦然。自打男女試圖絕對愛對方起,人類這一种群几乎毀了自己。如果我們現在開始進一步行動,讓男人相互絕對相愛,相互絕對信任,做同志和伙伴,那么大知道,我們正在積累的是怎樣的恐怖。 可是,愛是人与人之間最偉大的事物——當它是愛并發生時,它是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之間最偉大的感情。可人間的愛開始將個体束縛在一起時,災難就開始了。 男女間的愛現如今就是個災難。而男人間的愛又是何等可怕的事:伙伴或同志! 到底哪儿出了毛病?你瞧,人和人不能絕對相愛!人總要因為愛而戕害其所愛!難道愛竟是生活中的恐怖嗎? 哦,不。這种個性我們每個人都有,是它使得一個人對別人剛愎自用、狐疑猜忌、陰險莫測,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注定會在某個時刻与別的個人發生對抗,無一例外,否則他就失去了自身的完整。因了這种必然,人的愛便成為真正相對的東西,而非絕對。它無法成為絕對。 可人心必有絕對不可,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條件之一。唯一的是上帝,他是一切激情的源泉。一旦拜倒在上帝的激情腳下,人的激情便獲得了正确的節奏。可怀有上帝激情的人類之愛總會戕害其所愛。現在,男人和女人實際上在用愛的意志相互殘害著。一旦伙伴或同志之間的絕對的愛和信誼破裂,那后果如何?如果沒有极化的上帝激情將他們穩住,他們就會崩潰。上帝是一切激情和生命的源泉,若沒有他既把他們分离又令其心動相映,相愛著的同志就會相互毀滅并毀滅一切的愛和一切的感情。那將是鮮見的可怕是象。 任何一點多余的愛都是無望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要再次尋找到那偉大的黑暗上帝,他自己就能讓我們保持相愛的狀態。在這之前,最好不要玩火。 理查德明白這個,在斯特勞瑟斯先生那雙黑眼睛審視下,他再一次強烈地感到了這一點。 “是的,”他緩緩答道,“我明白您的意思,而且您知道我明白了。或許這是您唯一實踐社會主義的一次机會。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的可行性,不過——” “等等,索默斯先生。你就是我一直在等的人,我在等一切,除了那個‘但是’。請听我接著說几句。您是知道我們澳大利亞情況的。您知道,工党在這儿勢力較大,或許比在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匹敵。我們什么都可以干,為什么竟無所作為呢?您同我一樣明白,這是因為我們之間沒有一個統一的原則。我們不團結,沒擰成一股繩。或許,僅在工資和國有制問題上你永遠也別想讓澳大利亞人意見統一起來。他們對此很是心不在焉,這問題并不能触動他們的感情。他們需要在感情上受到触動,從而團結起來。達到這一步了,我們就成了崇高團結的工人階級,崇高無私,真正的人民。‘您何時來拯救人民,以色列的上帝,何時?’看來,以色列的上帝永遠也不會拯救他們了,咱們得自救。 “索默斯先生,現在您明白了,我們澳大利亞的工党現今不穩定,也不可靠。為什么?首先,我們沒有發出什么聲音來。我們需要一個聲音。想想看,我們在悉尼連張工党報紙都沒有,甚至在澳大利亞也沒有。我們還怎么聯合起來?沒有一個聲音將我們召集起來呀。我們為什么木能有自己的報紙?為什么不呢?因為沒人發起。像你們倫敦的《每日先驅報》那种滿版牢騷的破報紙在我們這儿有什么用?它不會比其他破報紙更讓人嚴肅看待的,那也就不會產生真正的效果。澳大利亞人比英國工人階級;動態更難捉摸,幻滅感更重。你可以向澳大利亞人扔谷殼,他們會一笑了之,他們甚至會佯裝啄食。可他們心里一直都明白,并未上當。辦張新聞報會對他們有所幫助的。澳大利亞人天生言談冷嘲熱諷。他們會干傻事的,因為,對他們來說,張三和李四都差不多,他們不在乎。 “那,再扯起一塊破紅布,可牛卻不往上扑,有什么好呢?而這頭澳大利亞牛可能會与這塊破紅布逗著玩儿,卻不真發脾气。 “不,您得給他們點儿什么,以此喚起他們內心深處的人性。深層的人性正等著被喚醒,我們也正在等待合适的人來喚醒他們。 “現在,索默斯先生,您的机會來了。我有資格問您一句:您能幫我們辦一張真誠、富有建設性的社會主義報紙嗎?不是牢騷報,而是一張喚醒人的建設性精神的報紙。深刻才能呼喚深刻。而我們的麻煩在于,沒人來呼喚我們內心深處,心靈深處是一潭死水。這事我做不來,因為我太陰郁了。干這事需要一种深刻但年輕的天性。可我卻過于迂腐。 “索默斯先生,您可是個工人的儿子,您來自于人民。是否因為您現在成了個著名紳士,就背叛了他們?” “沒有,沒有。”理查德說著,對此等嘲諷付之一笑。 “那好,您的任務來了。通過印刷出來的文字為我們吹送生命的气息。來吧,為我們管一張真正人民的報紙。我們不必把它辦成一張日報,每周兩期即可。讓它去感召澳洲人,感動他們的心,那才是應該感動的地方。讓它把信任和友情之風向我們吹送,我們等著它,望眼欲穿。請告訴我們怎樣將心比心,相互信任;告訴我們,這不只是個工資問題或誰掌握金錢的問題。這最終是個兄弟情愛的問題,基督的民主就建立其上;是活生生的人的問題,最終是要攤牌的。” 威利·斯特勞瑟斯紅光滿面,似乎燃著火一般,他盯著理查德的那雙黑眼睛里閃著奇特的光芒。理查德那張蒼白陰郁的臉上的表情說明他動心了。大家顯得出奇的激動,空气中都振蕩著激動的情緒,似乎發生了什么秘密的事。杰茲像只安靜的老鼠坐在角落里,叉著兩腿,雙肘架在膝上,耷拉著腦袋。理查德的眼睛終于与那雙激情閃爍的黑色眼睛相遇了,他感到那光芒中有什么東西擊敗了他,就像一只蛇擊敗了一只鳥儿。他自己就是那只鳥儿。 不過,他的心胸是寬闊的。因為,他确實熱愛勞動人民,他的确知道,他們能夠慷慨大度,互敬互愛。而且他還頗為相信,他們能夠建立起基督教這個人間至美的事物來,就建立在伙伴之愛的慷慨激情上。而由馬克思這樣的猶太人發起的理論社會主義,只迎合大眾的權利意志,把錢當成關鍵,從而殘酷地傷害了歐洲的勞動人民。歐洲的勞動人民性本慷慨,錢本不是他們最熱衷之事。而這种政治社會主義——全是政治,事實上把錢造成了唯一的神。這是個十分危險的計謀,与人民的慷慨之心南轅北轍。那顆心遭到了背叛并知道遭到了背叛。 那么,受傷的心還有救嗎?還能坦誠相見地喚回勞動人民,教他們慷慨地敞開心扉、肝膽相照、忘卻金錢嗎?能不能向全世界的白人心中吹送伙伴之愛的新風,啟發他們相信這种愛,從而在此之上開始新的一天? 這能做到,肯定能。只是,那些壓力,人們心頭的壓力——作為人,如果整個世界的重壓都壓在他們身上,如果每個人的心都承受這樣的壓力,人就會發瘋的。 “您瞧,”索默斯結結巴巴地說,“這比人与人之間相互信任還要難。” “可是,還能相信什么呢?江湖郎中。醫生、科學家和政客嗎?” “的确需要某种宗教。” “哦,宗教問題可是棘手啊,特別是在澳大利亞。不過所有的教會都尊崇耶穌。耶穌說人要互愛。” 理查德驀地笑出聲來,說:“這么說耶穌成了另一個政治代理人了。” “嗯,我對此道行不深,不過你知道怎樣把它宗教化。對我來說,互愛,這似乎是宗教。” “但缺了上帝。” “喔,我覺得這是耶穌的教義,那應該很富有神性了。” 理查德沉默了,心情頗為沉重。這一切离他要膜拜的黑暗上帝相去甚遠。來自那黑暗上帝的是愛之黑暗肉欲的激情,并非只有對耶穌的精神之愛。他希望男人再一次將愛之肉欲激情神圣地歸功于偉大的黑暗上帝……始初黑暗宗教的ithyphalliC。可是,當每個情感枯竭的渺小個人机械地与這黑暗的流溢、古老的臣服作對時,這是辦不到的。此時的威利·斯特勞瑟斯,他并不在乎耶穌,他可以易如反掌地讓耶穌為他的自私目的服務。可是,那始初的、黑暗的ithyphallic上帝對他來說毫無用處。 “我想我干不了。我不覺得我有這等靈气。”索默斯緩緩地說。 “別,索默斯先生,千万別膽怯。您天生适合做這個工作。您不能見死不救。” “您要我做的,我不該做。” “做出您的最佳選擇吧。我們愿意冒險。提條件吧。我知道,至于錢,您不會太計較。現在就接手干吧。這份工作在等您,等您來這儿。千万不要最終失之交臂。” “我不能馬上許諾。”理查德起身告辭道,“我這就告辭,一周內給您回音。您可以把報紙的規划細則寄給我,好嗎?我會認真考慮的。” 斯特勞瑟斯先生凝視著他,似乎要看穿他的魂。但理查德決不要讓他看穿。 “好吧,明天我就讓您拿到計划大綱。我想,您是跑不掉的。” 謝天謝地,理查德總算出了堪培拉大廈,感覺像逃出了戰時体檢室一般。他和杰茲默默地走在喬治大街狹窄擁擠的人行道上,朝環形碼頭走去。中間理查德進了一趟馬丁廣場上的郵政總局。出來后他站在台階上折著剛買的郵票,看到陽光洒滿了皮特大街,街上人群川流不息;還看到喬治大街角落上的鮮花和攤開出售的粉紅色〈公報》周刊,雙輪雙座馬車和出租汽車靜靜地停在郵局的陰影里。可是頃刻間,這景象全變了。他叫來一輛雙輪雙座馬車。 “杰茲,”他說,“我想繞著植物園轉轉,再到海岬那邊轉轉,看看孔雀和白鸚。” 杰茲跟他一起上了車。“嘟儿——駕!”車夫叫道。听到命令,馬儿卡嗒卡嗒地拉車上路,沿麥卡利大街上山。 “杰茲,你知道的,”理查德欣喜地俯瞰著藍色的港灣,那里停泊著銹跡斑斑的澳大利亞“艦隊”,船上還飄著几面鮮艷的旗幟,“你知道的,杰茲,我不會干的,我什么也不會干。我壓根儿對此不上心。” “是嗎?”杰茲說著突然面露微笑。 “我做出關心人類及其命運的樣子來,純屬自欺欺人。我會偶爾喜歡上工人們,其實我心硬如鐵,絲毫不關心他們。我其實什么也不關心,真的不。既然毫無用心,還爭吵個什么勁儿?” “就是。”杰茲又樂了。 “我感覺不好也不坏。我感到就像一頭咬斷自己的尾巴逃出陷阱的狐狸。這些社會事物和拯救人類的舉動就像陷阱一樣。人類為何不能自救?只要它想它就能。我是個傻瓜,既不想要愛也不想要權利。我熱愛這世界,喜歡獨處其間。你呢,杰茲?” 理查德恰似個逃學的孩子,逃脫了做人做事的責任。 他們駛過了棕桐樹和花園草坪,藍色的鷦鷯在叼啄著馬尾。 他們駛到了岬角,來到樹下。理查德環視著港口兩側的綠水,眺望在水一方的另一片城區,對車夫說:“帶我們回去看白鸚吧。” 理查德喜歡澳大利亞:飄霞的藍天、沉郁的大地、綠葉和棕色岩石,還有看似黯淡的袋鼠皮。這迷人的景象与人若即若离的,即使在悉尼市中心亦是如此。人類的任何絕招都顯淺薄,澳大利亞超然物外。 “我的确說不上。”杰茲說,“今天早晨,您有點像澳洲人的樣子。”他笑道。 “我感到像澳洲人,感到像個全新的人。可那又會怎么樣呢?” “哦,您會的,我想,你會為了關心而關心。他們大都這樣做。他們要在叢林中流浪上半年,流浪怕了,就想回來當良民。” “流浪?可澳洲就像一扇洞開的大門,后面一片麗日藍天。你只須走出世界,就可以走進澳洲,別的國家全給甩在身后的教室里吵吵嚷嚷,隨他們去吧。這儿是澳大利亞,在這儿,什么也關心不得。” 杰茲瞼色蒼白,更加沉默了。 “我想,你無論到哪儿,都該掂量掂量自己。因此,多數澳洲人總要對什么事一惊一咋的,政治啦,賽馬啦,或者足球。不過,一個人在澳洲也可以兩手空空、無所事事,只要他愿意,你這么說過。”他答道。 “那我就來個兩手空空好了。”理查德說,“杰茲,你跟袋鼠和斯特勞瑟斯他們為什么要爭吵呢?” “我?”杰茲蒼白著臉,勉強一笑。“到澳洲的中心去看看吧,看看那儿有多么空曠。你無法長期面對空虛,你需要回來干點儿什么,以此避免讓空虛給嚇破膽。空虛可以是惡毒的東西,能害你就會害你。你需要回來同人類一起干點儿什么,才能忘了空虛。” “空是美好的。感受澳洲這團藍色的空气球,妙不可言。它把一切都關在門外呀。”理查德反駁說。 “你會成為一個澳洲人的。”杰茲微笑道。 “我會后悔嗎?”理查德問。 兩個人的目光相遇了,杰茲那淡灰色的眼中潛伏著什么東西,似乎是一個老油條在審視稚气的索默斯,頗為動情,又有點戲弄。 “你等不到后悔就又回心轉意了。”他說。 “杰茲,是你聰明還是我幼稚?”理查德也面露戲弄之色,“如果你明智,杰茲,那你為什么還像丟了魂一樣無著無落的,真的。假如你是袋鼠的人,你怎么會投奔斯特勞瑟斯呢?” “我是煤炭和木材業工會的秘書。”杰茲平靜地說。 說話間他們出了馬車看看烏舍,五顏六色的小鸚鵡嘰嘰喳喳叫著。“哈羅!”它們發出的是純正的澳洲土音。“哈羅!哈羅!哈羅!哈羅,小雞,想要什么?”這個聲音比人聲還好听,是發自一只長著漂亮黃冠子的白鸚。“哈羅,小雞儿!”它那粗黑的舌頭在小小的嘴里嚅動著。那絕對是人的聲音,可确實發自鳥儿的嘴巴。這可真令人惊歎而又妙趣橫生。這兩個人著了迷般地跟鳥儿好聊了十几分鐘。這時鵬鵲神气活現地闊步而來,瞪著机警的大眼睛,臉上的須毛飄飄閃閃的。這樣子,恰似一個黑眼睛的机警澳洲老人,那么警覺,又那么古老。這种警覺万分而又溫文爾雅的架式,屬于古老的洪荒年代,那時還沒有敵人這一說,也沒有完備的武器。這是一個來自逝去的時空里土黃色的紳士,相比之下,那展開著藍色羽翅激情澎湃的孔雀倒像個爆發的新貴。 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里,索默斯去同袋鼠共進晚餐。袋鼠很平靜地忙著。 “我今天早晨去威利·斯特勞瑟斯那儿了。”索默斯說。 袋鼠透過眼鏡片向他投來銳利的目光。索默斯表情微妙,一臉的似笑非笑,看似隱藏著一團火焰。不過,這張臉生机勃勃的,很是英俊,教他整個人看上去都頗有魅力。 “誰帶你去的?”袋鼠厲聲道。 “杰茲。” “杰茲就愛閒張羅。后來怎么樣?” “我覺得威利挺可怕的。我不愿意跟他干一輩子。不過,這人挺精明。我只是不喜歡他的外貌,消瘦、多毛、干巴巴的,讓人無法接触。不過他是一种力量,是個人物。” 袋鼠一臉的困惑,那副沉郁的樣子頗顯呆气。 “他不會讓你触摸他的。”他叫道,“他并沒有主動与你握手,對不對?” “沒有,謝天謝地。”索默斯說道,他那干瘦的紅手仍歷歷在目。 袋鼠的沉默中透著敵意。他知道這個教人難以捉摸又充滿魅力的索默斯,雖然容光煥發,卻頗具毒性。可他就是情不自禁地迷上了索默斯。 “你說他是個人物,是什么意思?比特萊維拉還厲害?” “或許吧,我的确感到斯特勞瑟斯比您精明,在某种意義上說,比您卑鄙,可能正因此才更能成事儿。” 袋鼠默默地凝視索默斯好久,才气哼哼地說:“我明白為什么特萊維拉帶你去那儿了。” “為什么呢?” “反正我知道。您怎么打算?” “沒什么打算。” 倆人一味沉默,較著勁,誰也不肯先開口。 “您似乎跟特萊維拉挺鐵的。”袋鼠終于開了口。 “不鐵。”理查德說,“凱爾特人——康沃爾人——愛爾蘭人,他們總讓我感興趣。您以為杰茲到底怎么樣?” “陰險。” “哦,遠不止。”索默斯笑道。 “既然您更了解他,還問我干什么?” “因為我并未看透他呀。” “無所謂透不透的——他是個本能的叛徒,他們那种人全這樣儿。” “哦,當然,但遠不止這些。” “我看不出別的什么了。他們就是想把白人的文明踩在腳下,一點點地碾成齏粉。与此同時他們又像寄生虫一樣賴著我們。”袋鼠怒火沖天。 “更有甚者,”理查德說,“他們不信奉我們的神和我們的理想。他們怀念更古老的神和理想,与我們的不同。他們的神和理想比猶太人發明的理性的耶和華和精神的基督要早。他們离動物世界的巫術更近。” “動物世界的巫術!”袋鼠叫道,“這种胡說八道是什么意思?你要背叛你人的智慧嗎?” “只是過于人化了。”理查德笑道。 袋鼠直挺挺地坐著,眼睛盯著索默斯。索默斯則依舊粲粲地微笑著。 “你怎么這么容易受人影響呢?”袋鼠冷言冷語道,“你還像個孩子。我知道那是你的天性,像孩子一樣幼稚,可有時你不止是像孩子,你就是孩子,一個任性的孩子。” “哪就讓我當個任性的孩子吧。”索默斯沖袋鼠迷人地一笑。這种反常的性子著實教那大塊頭害怕。若是他能驅散洛瓦特臉上那刻毒的光影,將之還原為真誠的火焰,那該多好。不過,作為個人,他現在迷上了這個小個子,飛蛾扑火一般的:一只巨大的飛蛾扑向一團微弱但危險的火苗儿。 “我相信,現在輪到斯特勞瑟斯來匡正這個世界了,你沒戲。”索默斯說。 “您憑什么這么想?” “我不知道。一見到他,我就這么想。你太富人情味了。” 袋鼠受了傷害,沉默不語。 “我不認為這是個根本的理由。”他終于說。 “對我來說是的。不,我還想吃撤走的那份橄欖。你請我吃的菜太好了,這可愛的沙拉讓人忘卻深刻的問題。您為什么不像杰茲說的那樣,暫時先輔佐赤色分子,利用他們走你的棋子儿?” “可你要知道,這种陰險的人咬你一口你會中毒的。”袋鼠說。 “別那么認真。你說的是威利·斯特勞瑟斯吧?我并不想讓人咬一口。可是,如果您太相信愛會影響一切,相信通過愛可以獲得退伍兵們的忠誠,我倒愿同意杰茲的看法,那就把斯特勞瑟斯推向他想去的地方吧。讓他宣稱他統治了人民吧:讓他將所有的工業和能源都國有化,讓他沒收一定數量以上的財產,把人們全得罪光了,然后你再像個救世主一樣插足。你要想建一座新房時,沖著破舊房子指指點點總比說服人們推倒它建新的要容易。” 袋鼠感到深受傷害,但仍克制恭听。 “洛瓦特,您太溫和了,這將一事無成。”他細語道,“現在世界面臨的第一大危險是無政府主義,而不是布爾什維克。無政府和無統治正露頭角。我是個喜歡秩序的猶太人,也算半個上帝的選民,我才不要什么無政府呢。我希望這個世界有個中心原則,那就是:愛、個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最小程度的人類悲哀。洛瓦特,您知道我是真誠的,對嗎?” 這問話的口吻既透著尊嚴又流露哀怨。 “我知道,”索默斯誠懇地答道,“不過我對世上的中心原則厭倦了。” “可是別的東西意味著混亂。” “偶爾應該有點混亂。如果您想要一個慈父般的獨裁者,您最好等到一場混亂之后。” 袋鼠搖搖頭。 “像個反复無常的孩子!像個反复無常的孩子!”他喃喃著,“洛瓦特,您不至于傻到不明道理吧:一旦沖破對人類的最后一道約束,那就是末回了,末日!洪水閘門一旦開了,您就永遠也別想控制它了,永遠也別想。” “那就讓它蒸發到天上去好了,我才不在乎呢。” “伙計呀,你這么認死理,你怎么回事?”袋鼠突然大吼起來。 他們來到書房里用咖啡。袋鼠垂著頭,叉著腿,背向火爐而立。墓地,他如同發怒的獅子沖索默斯大吼起來。索默斯先是一惊,隨之笑了。 “甚至認死理也有其中肯之處。”他說。 袋鼠凝眸的樣子恰似一團陰云。索默斯站著凝視丟勒那幅蝕刻《書房里的圣哲羅姆》,他喜歡丟勒。突然,袋鼠扑將過來,一把將索默斯攬進怀中。 “別,洛瓦特,”他頗為動情地說著,把小個子索默斯用力擁住,貼緊他寬大的胸怀和身子,“別!”他說著,痙攣的胳膊將索默斯摟得更緊了。 索默斯几乎讓袋鼠擠壓得喘不過气來。他掙扎著不讓自己的臉陷入袋鼠的夾克,總算喊了出來:“好了,放開我,我就不了。” “別跟我作對,”袋鼠懇求道,“別,否則我就跟你斷絕一切關系。我太愛你了,太愛了。別任性,別跟我作對。” 他仍然擁著索默斯,但不像剛才那么擠迫他了。索默斯听到了他頭頂上那個充滿盲目渴望的聲音。不是對他索默斯說話,不是的。他是越過索默斯的頭頂沖著空中、沖著寥廓或什么無聊的東西那樣喊的。那句“我太愛你了,太愛了”雖然教索默斯為之震撼,卻也讓他的心猶疑不定。 “他說他愛我,這話言不由衷。”他自忖道。但出于尊重袋鼠的感情,這話沒說出口來。索默斯知道,袋鼠的感情深厚而真摯,但請寄有誤。 在他被擁入袋鼠那激情澎湃的溫暖身体時,索默斯頭腦中閃過一個念頭:“他不愛我。他只是把一股巨大的濫情沖我宣泄,像水龍頭一樣。讓他擁著,我感到鐵一樣冷,与他格格不入。他愛我,純屬臆想。如果他真關注我,他應該呆在屋子的另一頭,把我當成一只危險的小動物。如果我是一只蝎子,他就不會擁抱我了。我就是一只蝎子。他為什么不了解我呢?去他的愛吧,他只是想強迫我就范而已。” 不一會儿,袋鼠松開了他的胳膊,扭過身去,他站在那儿,龐大的黑衣后背沖著索默斯。索默斯暗想:“如果我是一頭隼,我會扑下去,直沖他的后脖梗子,那樣他非死不可。他該死。”隨之他走開坐到椅子上去,袋鼠則走出屋去。 袋鼠好久沒回來,這讓索默斯感到不舒服。但他心中仍然惡狠狠的,只偶爾掠過一絲溫情或一點自疑。待到袋鼠再進來時,他的心中已滿是溫情了。可一看那個陰沉的大個子,他心中的魔鬼之火便重又燃了起來。 袋鼠重又坐到火爐前,臉部沖著旁邊。 “當然,您是知道的,”他開始壓低嗓門說,“這事,非此即彼。你要么跟著我,讓我感到你与我同在;要么,您從此對我來說名存實亡。” 索默斯好奇地听著。他佩服這個人的果決和奇特的盲目英雄主義情結。 “我并沒有真的同您作對,不是嗎?”索默斯說。可他心里卻在說:是的,你是真的! “你并不跟我一條心。”袋鼠痛苦地說。 “是的。”索默斯緩緩地說。 “那你為什么騙我、耍我?”袋鼠突然大吼起來,“我恨不得殺了你。” “您可不能那樣。”索默斯冷漠地說。 袋鼠并沒回答,他就像一團陰云。 “我想听听,”袋鼠說,“您反對我的理由。” “這与理由無干,袋鼠,”理查德說,“這是一种本能。” “反對什么?” “嗯,反對你的粘乎勁儿,反對你的固執,反對你那粘乎乎的愛之流和可惡的愛的意志。袋鼠,我恨的就是愛的意志。” “我的?” “我們所有人的。我就是恨它。它是一种浸泡我們的蜜計,招人討厭。別愛我,別想拯救人類。你太泛情了,你的愛泛濫得可怕,似乎別人只是蜜汁里的櫻桃。別愛我,也別想讓我愛你。讓我們鐵石心腸,分道揚鑣吧。讓我們超越愛,相互理解吧,理解比愛要深刻。” “簡言之,咱們是兩只人蟻。”袋鼠說著,臉色變得蜡黃。 “不,不。是兩個人。咱們還是要理解,不要愛。” “任何理解都比愛來得深刻嗎?”袋鼠嘲諷地問。 “是的,你知道,是的。至少男人之間是這樣的。” “恐怕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理解遠遜于愛。如果你想讓我同你發生一般的交往,我拒絕。就這些。” “咱們都不能當個一般的熟人。” “哦,我能當。”袋鼠叫道。 “我不能。你這個袋鼠,企圖把人類舒舒服服地裝進你的肚囊里,將其頭和長長的耳朵露在肚囊外面。你頗以為自己是猶大的袋鼠,而非猶大的獅子:是長著粗重尾巴和一個肚囊的耶和華。讓我們擺脫它,遠离神,做人吧。袋鼠,我不想看似一個神,盡管我喜歡了解難以企及的神。咱們還是開始做人吧,离神遠遠儿的。” 他抬起頭,臉上閃爍著美麗的光芒,表情中透著一絲骨子里刻毒的嘲弄,因為這時袋鼠的臉因生气而看似蒙了一層白蜡,他在竭力克制自己。那是一張克制著憤怒的白蜡面具,傲慢而僵硬,那上面兩個靠得很近的小孔是他的眼睛,前面罩著一副夾鼻眼鏡。一時間理查德恨透了袋鼠,因為他拒不回答。 “人試圖當神,這有什么好?”理查德說,“你是個猶太人,要么當耶和華,要么一事無成。我們是基督徒,卻是些不戴十字架的小基督。杰茲讓我們作對是對的。斯特勞瑟斯反對基督教,他只宣揚愛。我厭倦了,厭倦了。我要做一個人,遠离神,拜著神。我需要偉大的神,而我自己不過是人。” “那個陰險的特萊維拉。”袋鼠喃喃著。隨后,他似乎冥思苦想起來。 然后他抬起頭來看著索默斯。現在索默斯公然恨他了,露出一臉的傲慢、蠻橫与正气。 “對不起,我錯怪你了。”他說,“不過,咱們最好在這儿把事儿了了。我覺得,你的最佳選擇是离開澳大利亞。我不覺得你的話會傷我太深。我請您——還沒到警告您的分上——別試圖傷害我。就這些。現在,我更樂意獨處。” 他又變得可惡起來,樣子极難看:蜡黃的長臉、擠成一堆的黑眼睛、冷漠茫然的表情,這沉甸甸的頭臉架在肩上,怕是難胜其重。一時間索默斯怕他了,似乎那是某個巨大的丑陋偶像,隨時會來攻擊他。他感到极度仇恨這個裹挾著冰冷浪頭向他襲來的人。他万分恐怖地站起來,去迎接袋鼠這個雙目緊閉的巨大惡魔。是的,他是個什么東西,木是一個完整的人。他是個龐然大物,一個恐怖之物。 “如果我做了傻事,抱歉了。”他倒退著說。走出門時,他不由得加快了腳步,肝膽俱顫,深怕那龐然大物袋鼠會突然一躍而起將他抓住。如果那樣,袋鼠會雙手沾上鮮血的。不過,索默斯一直頭腦清醒,悄然敏捷地拿好帽子,溜到了廳門口。這一切如夢如幻,這几步路似有几里之長,教他的心都要跳出來,似乎手也不听使喚,怎么也開不開門。 不過,他總算頭腦保持著清醒,靠著靈感打開了結實的大門上的三把鎖頭。袋鼠就緩緩地跟在后面,像個瘋子,令人觳解。千万別過來触摸呀! 索默斯打開門,四下張望著。那個大塊頭,蒼白的臉上長著兩只緊湊的眼睛,就像只蜘蛛一樣,正沉靜可怕地走過來。如果這沉默突然爆發,他來襲擊怎么辦?! “晚安!”索默斯沖那個一臉茫然与恐怖的人說。說話間他急速下了樓梯,不像飛逃,那迅速但節制的樣子倒像在檢查旁觀者。 他慶幸來到了街上和人們中間。但此時已是周六晚上,悉尼的門臉儿都打烊了,盡管街上人流如潮,街景儿卻黯淡蕭條。黯淡的街,黯淡中穿行的人流。可怕,在澳大利亞你會感到這种恐懼。 ------------------ 圖書在線制作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