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九章 路經北京


(1793年8月21日)

  8月21日,英國使團要抵達并穿越北京城:事先,使團已被指定住在位于北京西邊六英里外的圓明園。
  使團一行是在頭天運去的長凳和行軍床上過夜的。“因此,我們沒怎么休息好。”清晨二點,鼓聲一響大家便起床。在中國城市里,人們夜里是用鼓來報時的,就像過去歐洲的喊更人一樣。4頂轎子是給英使、喬治爵士、喬治的儿子和“李子先生”乘坐的。至于其他人,“我們乘坐的兩輪車,既沒有彈簧也沒有座椅。沒有辦法,只得像中國人那樣盤腿坐在車板上。”
  是不是這种旅途的不舒服使冷漠的英國人變得煩躁起來了?“我們正要出發時,突然為了座位的分配問題我們中間發生了令人不快的爭吵。中國官員橫勸豎勸才把吵架平息下來。”四點鐘,車隊啟動出發。
  先頭部隊由3000名腳夫開路,他們負責搬運600包東西,其中有些包体積非常大,必須有32名搬運工才能搬動。相應數量的官吏負責維持秩序井管理這些腳夫。跟在后面的是25輛四輪馬車以及39輛獨輪車,上面裝著葡萄酒、啤酒及其他歐洲食品、軍用物資及其他非易碎物品;最后是8門野戰炮。
  行李后面才是韃靼族欽差大臣、朝廷官員以及人數眾多的隨行人員,他們或坐轎,或騎馬,或步行。然后是英使,后面是他的隨行人員。他們乘坐的兩輪車和“我們的樞車几乎沒什么區別”。走在最后面的是王和喬。
  就在車隊不斷顛簸前進時,英國人又一次想到他們的四輪華麗馬車的优越性,并計算著向中國出口這些四輪馬車能賺多少錢。
  大隊人馬穿越通州城,一路上只見大批人群聚集在兩旁、隨著中午的臨近,天气變得越來越熱,气溫高得讓人難受。
  馬戛爾尼坐在他的轎子里看著石板路,這些石板長20英尺,寬4英尺:這么巨大的花崗岩石板是怎么運來的?有一座漢白玉五孔橋很受英使贊賞。溫德寫道:“通往北京的道路有150英尺寬,路的兩側种有遮云蔽日的參天大樹。路中,一些高高的旗杆上飄揚著巨大的旗幟。”英國人終于在9點左右到達北京城,這是“他們渴望已久的目標”。
  從城牆高處鳴放多發禮炮。“城牆的外側牆面几乎是垂直的,而內側牆面則十分傾斜。層層牆磚是以金字塔方式逐級向上砌的。”不過,英國人并不是作為旅游各來觀察城牆的。這座方形城牆有什么用呢?誠然,這城牆無論從高度還是從厚度講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然而,城牆沒有配備火炮:只有一些用于放箭的箭孔。城門上有一座“箭樓”,每層之間有一些專門供插槍筒用的時口,但實際上這只是一些畫得逼真的假射口。斯當東不無諷刺地指出:“就像有時人們在商船兩側畫的舷窗一樣!”

  不停的喧鬧

  進了京城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的海洋——像海潮般地不斷涌來。“一批批快樂的人群在震耳欲聾的樂曲聲中”送新媳婦到夫家;一些戴孝的人家在送葬的路上“哭得凄凄慘慘”;一些衛隊“打著遮陽傘、旗幟、彩燈”護送官員;一群群駱駝運來韃靼區的煤炭;一些二輪手拉車和獨輪車滿載蔬菜……“這里是一片喧鬧,從無間歇”。
  車隊艱難地開道前進:“許多燒炭商、修鞋匠和鐵匠擺設的流動攤,屋前搭出的小涼棚下展賣的茶葉、水果、木炭、大米”,“熙熙攘攘的顧客和商人”,使這條寬闊的大道變得很窄,以致走在英使前面的官兵馬隊几乎無路可走。
  各种聲音嘈雜不清:叫賣商品的“吆喝聲”,剃須匠“弄響鉗子的聲音”,吵架聲。但尤其是在街上擠滿了許許多多看熱鬧的人:“我們兩側都有兵士保衛:他們揮動鞭子迫使人群后退。”他們十分靈巧,鞭子只打在地上。鞭子的拍打聲就足以讓人群后退了。
  安德遜估計,這“人山人海的觀眾”与其說是出于尊敬,不如說是出于好奇:“使團一出現,人群中就爆發出陣陣哄笑。使團來此是要使中國人敬畏,要求獲得任何國家都未曾能獲得的特權。應該承認,我們這一行人的樣子卻不像。”驕傲的侍從為此感到不快。
  看熱鬧的人群很守紀律,嘲笑完英國人后又變得冷漠了:“玩樂了一陣后,每人便回去各干各的事了。”

  北京婦女

  女人呢?在天津時未見女子出現。到了北京就看見了!安德遜見到一些女子“相貌很美”,“皮膚白皙”。她們抹粉以使皮膚白淨,并在嘴唇中央“抹上很深的口紅”。她們的眼睛十分明亮。她們頭戴飾有寶石的絨帽或者絲帽,“帽檐上的瓔珞几乎下垂到眼睛處”。(今天,北京老年婦女仍戴這种小帽子。)特別是:“她們并不纏腳,而完全是天足。”安德遜不懂:事實上這些女子并非是中國人,而是滿族人。北京是征服者韃靼人的首都。斯當東看見一些漂亮的女騎手。“几名韃靼女子騎馬代步。她們像男子一樣,兩腿分開跨騎在馬背上”:她們是草原女騎士。
  安德遜聲稱曾利用車隊行進緩慢的机會和這些漂亮女子搭訕:“我抓住這個机會下車。”他不會中文,但記住一個字Chouau(俏)——“美麗的”。“她們好像很得意,并有禮地把我圍起來。她們仔細觀看我所穿衣服的款式和布料。”他在走時抓住她們的手,但心里惴惴不安,擔心她們的丈夫會有什么反應。可“他們似乎并不生气”。他由此推論說——結論下得快了點——在中國,婦女比人們所說的更自由,男子的嫉妒心也沒有人們所說的那么重。可他一點也沒想到他本人只是一個短暫受人嘲諷的對象。

  奢侈是死人的特權

  把安德遜從打情賣俏中吸引過來的是另一种根本不同的場面,即“排場豪華、引人注目”的葬禮。送葬隊伍8個人一排,一共有64人。他們步履庄嚴、緩慢。他們用交叉的長竹竿抬一個擔架,上面放著棺材。棺材上覆蓋一塊“飾有繡花和鑲邊的緞子棺罩”。一些樂師吹奏一首哀傷的樂曲。死者的親友身穿白色衣服,走在出殯隊伍的最后。(在中國,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白色是服喪的顏色。)斯當東甚至說得更明白:“不過,禮儀要求的這种白色不能太明亮,因為穿喪服的人為了更加顯得哀痛,不應對自己的裝束過于講究。”巴羅認為:“我們最漂亮的棺材如和一個富裕的中國人的棺材相比便會顯得很寒磣。”
  在中國,除了皇帝以外,只有死人有權顯示其富有,因為死人不會引起皇帝的猜疑和不快。奢侈是死人的特權。巴羅強調指出:棺材業“雇用許多工人,并在中國生意興隆。”英國使團訪華50年后,古伯察神父寫道:“有錢人總是在死之前就買好自己喜歡的棺材”,并把它放在自己家里。死之前把棺材放在家里,死之后仍把棺材留在家里。關于這一點,溫德是這么寫的:“在廣州,我拜訪了一個商人。他父親的遺体抹了防腐香料后放進紅木棺材。他把棺材保存在家里。他為這棺材花了4000兩銀子。棺材在家里停放已有一年多了”——在等風水先生找到一塊能使子孫興旺的墓地。

  “黃牆上的珍貴材料”

  斯當東寫道,在北京,街道路面寬闊,而房屋低矮。這正好与歐洲道窄樓高的大城市相反。因此,北京的街道“通風、暢快”。
  他們走的那條街事先已洒了水,免得塵土飛揚。街上橫跨著几座類似凱旋門的木制牌樓。上面寫有表示建筑物意義的金字:一位有丰功偉績的大臣或一名戰功赫赫的將軍,甚至一名守住貞節的寡婦。這些建筑物至今仍是中國城市的一個特色。
  喬治爵士十分欣賞房屋“上面有欄杆圍起來的大平台。平台上放著一些盆景花草。門前挂有角質或絲質的燈籠。”可巴羅卻想念歐洲的圓屋頂和鐘樓。整齊划一的街道,“排在一條直線上呈直角交叉”,朝街的一面沒有窗戶,而且屬于又矮又小。他覺得這像一座“巨大的營房”:“成千上万矮小呈弓形的房屋讓人聯想起一排排的帳篷。”如果是奧斯曼或者美國建筑師,他們不會討厭這几何形的建筑藝術,但一個從房屋建筑都是哥特式和巴羅克式的城市來的人是會感到失望的。
  路上,這些旅行者還瞥見另一個北京:紫禁城。他們沿著紫禁城外的“黃牆”走。“人們這么稱呼它,是因為城牆上面是用黃色琉璃瓦蓋的。”英國人看得很清楚,但他們不會解釋:這种突出城牆高度,并在冬宮屋頂上像金子似閃耀的黃色是皇帝專用的神圣顏色。
  中午,英國人從西門出北京。他們又在城外走了若干里路,終于在艱難的長途跋涉后到達位于海甸村附近的住地。不過,他們奉命呆在住處的走廊里,站著等已去談判住宿問題的馬戛爾尼歸來。他們等了又等,慢慢變得不耐煩了。于是他們去找英使,發現他正因房子窄小而在和中國官員爭吵。
  不過,英國人必須讓步:大家實在太累了,沒勁爭論。天文學家因為精疲力盡便上床睡了。他在日記里只寫了一句:“使團到達了旅行的目的地。”從朴次茅斯港上船算起已有11個月了。

  ------------------
  素心學苑 收集整理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