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早在1983年,北京大學心理學系陳仲庚教授看到我翻譯的兩部描述雙重人格的短篇小說后,便向我推荐了本書。可惜我在各大圖書館遍尋無著,直到1985年我在美國觀摩、進修時才欣喜地購到。陳教授推荐此書的目的,在于它敘述的是多重人格,比雙重人格更加复雜,更具有戲劇性,尤其因為它講的是真人真事,將人格障礙問題表現得淋漓盡致,為變態心理學提供了寶貴而丰富的真實資料,因而更具有科學价值。 這是一部奇特的小說,因為讀者從中看到的不是我們平時熟悉的世界,而是生動奇幻的變態心理、真實而不尋常的情感体驗和千百种心態變化。這類心理學小說在我國出版界還极為罕見。 讀者也許會問,多重人格是否實有其事,是否客觀存在。答案是肯定的。杰出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早在十年前就科學地論證了這個問題。本書第七章介紹了醫學文獻上報道的實例。從事實看來,多重人格的發生率比一般醫生想象的要多。那么,既然別的國家有多重人格患者,我國就沒有嗎?但多年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界對于人格和人格异常等复雜的問題很少有人研究。在文學界,也直到七十年代末才有人翻譯了英國作家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一書出版。這部描述雙重人格的小說發表于弗洛伊德科學論證之前很久的1866年,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已數十次地被搬上銀幕。書中的主人公吉基爾和海德在英語世界早已婦孺皆知。但是這部优秀的小說純屬虛构,并沒有科學地反映雙重人格的實質。盡管如此,雙重人格還是引起我國不少人的興趣和重視。 本書原名《西碧爾》,這是女主人公的名字(其實是假名)。為便于讀者顧名思義地了解本書的內容,改成現在的書名,正如過去把《吉基爾醫生和海德醫生奇案》改成《化身博士》一樣。這部被譽為文學和精神病學上的重要里程碑的心理學紀實小說在1973年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僅在美國就發行了五百多万冊,其影響至今不衰。在當代多种心理學專著和教科書中也經常提到本書主人公的名字。這部文學作品不僅具有心理學和醫學的重要价值,還廣泛地涉及哲學、神學、倫理學和教育學。它“迫使你用一种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人(Doris Lessing)。” 這部小說還具有強烈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它“好似醍醐灌頂,比起愛侖坡或卡夫卡的任何一部作品來說都更為奇幻(Richard D·Lessen),”“提供了第一流惊險小說中消魂奪魄的懸念,自始至終揪住人心(Lucy Freeman)”。它“引人入胜,令人惊嚇(《費城簡報》)”,“真使人著迷(《時代》雜志)”。 書中有個別內容,譯者認為過分專業化而不易為我國讀者所理解,還有一些既無補于事件的敘述而又不宜形諸筆墨的個別細節,均作了一些技術處理。 孫宗魯 1988年8月于北京大學中關園 ------------------ 掃校排版:于成中 || 文學与電影劇本http://photoplay.126.com首家推出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