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21


  皮埃爾下了馬車,從干活儿的后備軍人身邊走過去,爬上那個醫生告訴他從那儿可以看見戰場的土崗。
  這時是上午十一點左右。透過明淨的、稀薄的空气,一輪太陽高懸在皮埃爾的左后方,明晃晃地照耀著面前像圓劇場一般隆起的廣闊的戰地全貌。
  斯摩棱斯克大路從左上方穿過圓形劇場,經過一座坐落在土崗前下方五百來步有白色教堂的村子(這村子就是波羅底諾)蜿蜒曲折地延伸著。然后又從村子下面過去,跨過一座橋,一起一伏地經過几個山坡,盤旋著越爬越高,一直延伸到從六俄里外可以看見的瓦盧耶瓦村(現在拿破侖就駐扎在那儿)。過了瓦盧耶瓦村,大路就隱沒在地平線上一片已經變黃的森林里了。在那片長滿白樺和樅樹的森林里,大路的右邊,科洛恰修道院的十字架和鐘樓遠遠地在太陽下閃光。在那黛青色的遠方,在森林和大路的兩旁,好些地方都可以看見冒煙的篝火和分辨不清的敵我雙方的戰士。右邊,沿科洛恰河和莫斯科河流域,是峽谷縱橫的山地。在峽谷中間,從遠處可以看見別祖博沃村和扎哈林諾村。左邊地勢比較平坦,有長著庄稼的田地,那里可以看見一座被燒掉的冒煙的村子——謝苗諾夫斯科耶村。
  皮埃爾從左右兩邊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不明确。戰場的左右兩邊都不大像他所想象的那樣。到處都找不到他希望看見的樣子。只是看見田野、草地、軍隊、篝火的青煙、村庄、丘陵、小河,無論怎樣觀看,也不能從這充滿生命活力的地方找到戰場,甚至分不清敵人和我們的隊伍。
  “得問一個了解情況的人。”他想,于是轉身問一個軍官,那個軍官正好奇地打量他那不是軍人裝束的龐大身軀。
  “請問,”皮埃爾對那個軍官說,“前面是什么村庄?”
  “是布爾金諾吧?”那個軍官問他的伙伴。
  “波羅底諾。”另一個糾正他說。
  顯然,那個軍官有一個談話的机會,覺得很高興,于是湊近皮埃爾。
  “那儿是我們的人嗎?”皮埃爾問。
  “是的,再往前去就是法國人,”那個軍官說,“那儿就是他們,看得見。”
  “哪儿?哪儿?”皮埃爾問。
  “憑肉眼就看得見。那不是,就在那儿!”軍官用手指著河對岸左邊看得見的煙,他臉上的神情嚴肅而認真,皮埃爾碰到的很多面孔都有這种表情。
  “啊,那是法國人!那儿呢?……”皮埃爾指著左邊的山崗,那附近有一些隊伍。
  “那是我們的人。”
  “啊,是我們的人!那邊呢?”皮埃爾指著遠方有一棵大樹的土崗,旁邊有一個坐落在山谷里的村子,也有一些篝火在冒煙,還有一些黑糊糊的東西。
  “這又是·他,”那個軍官說。(即指舍瓦爾金諾多面堡。)
  “昨天是我們的,現在是·他·的了。”
  “那么我們的陣地呢?”
  “陣地?”那個軍官帶著得意的微笑說。“這個我可以給您講清楚,因為我修筑過我們所有的工事。在那儿,看見么,我們的中心在波羅底諾,就在那儿。”他指著前面有白色教堂的村庄。“那儿是科洛恰河渡口。就在那儿,您看,那邊洼地上還堆放著成排的剛割下來的干草呢,您瞧,那儿還有一座橋。那是我們的中心。我們的右翼就在那儿(他指著离山谷很遠的正右方),那儿是莫斯科河,那儿我們有三個多面堡,修筑得非常堅固。右翼……”軍官說到這儿停住了。“您知道,這很難給您說得明白……昨天我們的右翼在那里,在舍瓦爾金諾,在那里,瞧見么,那儿有一棵橡樹;現在我們把左翼后撤了,現在在那儿,那儿——您看見那個村子和那縷青煙了嗎?——那是謝苗諾夫斯科耶,而這里,”他指了指拉耶夫斯基土崗。“不過,戰斗未必在這里進行。·他把軍隊調到這里,只是一种詭計;·他很可能從右邊迂回莫斯科。不過,不管在哪儿打,我們的人明天都要大大地減少了!”那個軍官說。
  一個年老的中士在軍官說話的時候走過來,默默地等待他的長官把話說完;但是,顯然他不喜歡軍官在這個地方說這樣的話,他打斷了他的話。
  “該去取土筐了。”他說,口气頗嚴厲。
  軍官似乎慌了神,好像明白他不該說這种話,只可以在心里想會有多么大的傷亡。
  “對了,又要派三連去。”軍官急忙說。
  “您有何貴干,是大夫嗎?”
  “不是,我隨便看看。”皮埃爾回答道。然后他又繞過那些后備軍人走下山崗去。
  “咳,該死的東西!”軍官跟在他后面,捂著鼻子從干活的人們旁邊跑過去,說道。
  “瞧,他們!……抬著來了……那是圣母……馬上就要到了……”突然听見嘈雜的人聲,軍官、士兵、后備軍人都順著大路往前跑去。
  在波羅底諾山腳下出現了游行的教會隊伍。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步兵在前面整整齊齊地走著,他們光著頭,槍口朝下背著。步兵后面響起了教會的歌聲。
  沒有戴帽子的士兵和后備軍人繞過皮埃爾,向那隊人跑去。
  “圣母來了!保護神!……伊韋爾圣母!……”
  “斯摩棱斯克圣母。”另外一個人更正說。
  后備軍人們——就是那些在村子里的,還有那些正在炮兵連干活儿的,都扔下鐵鍬向教會的游行隊伍跑去。在塵土飛揚的路上行進著的一營人后面,是穿著法衣的神甫們——一個戴著高筒僧帽的小老頭、一群僧侶和唱詩班。再后面就是士兵和軍官抬著一幅巨大的、金光閃閃的黑臉圣像。這是從斯摩棱斯克運出并且從此就跟著軍隊的圣像。圣像的周圍是成群的沒戴帽子的軍人,他們走著,跑著,跪拜叩頭。
  圣像抬到山上就停了下來,用一大塊布托著圣像的人們換了班,讀經員重新點起手提香爐,開始祈禱了。熾熱的陽光烘烤著大地;清涼的微風吹拂著人們的頭發和圣像的飾帶,歌聲在寥廓的蒼穹下顯得不怎么響亮。一大群光頭的軍官、士兵和后備軍人圍著圣像。有一些官員站在神甫和讀經員后面的一片空地上,一個脖子上挂著圣升治十字勳章的禿頂將軍,站在神甫背后,他沒划十字(顯然是德國人),耐心地等待祈禱結束,他認為必須听完那想必可以激發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的祈禱。另外一個將軍很精神地站在那里,一只手不時地在胸前抖動著划十字,他老向四周張望。站在農民中間的皮埃爾認出了官員中的几個熟人,但他沒看他們:他全部的注意力都被這群貪看圣像的士兵和后備軍人的嚴肅面孔吸引住了。疲倦的讀經員一開始懶洋洋地、習慣地唱(唱第二十遍了):“把你的奴隸從災難中拯救出來吧,圣母。”神甫和助祭就接著唱:“上帝保佑我們,投向你,就像投向不可摧毀的堡壘。”于是所有人的臉上又現出那种意識到即將來臨的重大事件時的表情,這种表情那天早晨皮埃爾在莫扎伊斯克山腳下看見過,有時也在碰見的許許多多張臉上看見過這种表情,人們更加頻繁地低頭,抖動頭發,听得見歎息聲和在胸前划十字發出的聲音。
  圍著圣像的人群忽然閃開來,推擠著皮埃爾。從人們匆忙地讓路這一點來看,向圣像走來的大概是一個非常顯要的人物。
  這是視察陣地的庫圖佐夫。他在回塔塔里諾沃的路上前來祈禱。皮埃爾從他与眾不同的特殊身形,立刻認出了庫圖佐夫。
  庫圖佐夫龐大而肥胖的身上穿著一件長長的禮服,背微駝,滿頭白發,沒有戴帽子,浮腫的臉上有一只因負傷而流淚的白眼睛,他邁著一瘸一拐的搖晃不定的步子走進人群,在神甫后面停了下來。他用習慣性的動作划了十字,然后一躬到地,深深地歎了口气,低下滿是白發的頭。庫圖佐夫后面是貝尼格森和侍從。雖然總司令的出現引起了全体高級官員的注意,但是后備軍人和士兵卻沒看他,仍然繼續禱告著。
  祈禱完畢了,庫圖佐夫走到圣像前,挺費勁地跪下叩頭,試了半天想站起來,卻因身体笨重、衰弱,站不起來。最后他還是站了起來,像天真的孩子似的噘起嘴唇去吻圣像,又鞠了一躬,一只手触到地面。將軍們都跟著他這樣做;然后是軍官們照樣做了,在軍官之后,士兵和后備軍人互相推擠著,踐踏著,喘息著,流露出激動的神情在地上爬行。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轉載請保留,謝謝!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