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烏塔利西的儿子,納切斯人夏克塔斯,給歐洲人勒內講述了這段經歷。這故事又一代傳一代,而我這遠方的游子又听了印第安人的敘述,便如實地記錄下來。從這故事中,我看到了獵人和農家生活的情景,看到了最早的立法者宗教,看到了同智慧、慈悲和福音本義相對立的無知和宗教狂熱的危險,看到了一顆淳朴的心中熾烈的感情与德行的搏斗,總之,我看到了基督教戰胜了人的最狂熱的感情和最大的恐懼:愛情和死亡。 我听一個西米諾爾人講述這段故事的時候,就覺得它很動人,又很有教育意義,因為他給故事增添了荒野之花、草房之雅,以及講述痛苦的朴直的語气,但是我不敢夸口這些都能保存下來。不過,還有一件事我需要了解,就是歐勃里神父后來情況如何。我向誰打听都不得而知。如果不是万能的上帝向我揭示我尋找的事,恐怕我始終不知其詳了。情況是這樣: 我走遍了一度成為新法蘭西南大門的密西西比河岸,又渴望前往北方,領略這個國度的另一處奇景:尼亞加拉瀑布。我來到瀑布附近的阿戈農西奧尼古國1。一天早晨,我橫越一片平原時,望見一個女子坐在樹下,膝上抱著一個死嬰。我悄聲地走近,听見那年輕的母親唱道: -------- 1阿戈農西奧尼:易洛魁族聯盟的古名。 你若是留在我們中間, 我親愛的孩子喲, 你拉弓射箭, 英姿一定非常好看! 你能制服凶猛的大熊; 你在山頂上奔跑, 能賽過善跑的□。 山野的白鼬喲, 怎么去了靈魂之國, 你還這么小! 你到那里怎么過活? 你父親不在那里, 無法打獵將你喂飽。 你凍得再怎么打哆嗦, 精靈也不會給你皮衣。 唉!我得快點去找你, 也好給你唱儿歌, 也好給你喂奶吃。 年輕的母親用顫抖的聲音唱著歌,一面搖著膝上的死嬰,一面將母乳擠到嬰儿的嘴唇上,像他活著似的給予百般的照料。 那女子要按照印第安人的習俗,將孩子的尸体放在樹權上晒干,然后好葬人祖墳。為此,她剝下新生儿的衣服,湊到他嘴邊呼吸了片刻,說道: “我儿的魂儿啊,可愛的魂儿,從前你父親吻了一下我的嘴唇,便創造出了你。唉!我的嘴唇卻沒有能力讓你再次出生!” 接著,她露出胸脯,摟抱冰冷的尸体,如果生命的气息不是掌握在上帝手中,那么母親這顆火熱的心就能讓孩子复活。 她站起身,用眼睛尋找能适合放孩子的樹枝,選中了一棵紅花楓樹。樹上綴滿巢菜的花串,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她一只手拉彎下面的樹枝,另一只手將尸体放上去,再一松手,樹枝又回到原來的位置,將孩子的尸体帶人隱蔽而芬芳的葉叢中。印第安人的這种習俗多么感人啊!克拉蘇們和凱撒們的宏偉陵墓喲,我在你們荒涼的田野見過你們,但是我更喜愛野蠻人的這种空中墓穴:這是由蜜蜂傳香的鮮花和綠枝葉建造的陵墓,在和風中搖蕩,夜鶯還來筑巢,唱著优美的哀歌。如果這是一位年輕姑娘的遺体,由情郎親手懸葬在樹上,或者這是一個心肝寶貝的尸体,由母親放到小鳥住的地方,那么魅力還要倍增。我走向在樹下哀吟的那個女子,將雙手放在她頭上,同時病號三聲。然后,我一言不發,像她那樣拿起一根樹枝,驅赶圍著尸体嗡鳴的虻蠅。但是我特別小心,怕嚇飛旁邊那只野鴿。印第安女人沖野鴿說道: “鴿子呀,你若不是我儿飛走的魂儿,那么一定是個母親,來尋找筑巢的東西。你就叼走這些頭發吧,我再也不會用楝汁來洗了。叼去給你孩子墊著睡覺吧:但愿上天保信你的孩子們平安無事!” 這時,那位母親見外鄉人彬彬有禮,高興得落下眼淚。正在我們驅赶蛇蠅的時候,一個年輕男子走過來,說道: “賽呂塔的女儿,把我們的孩子取下來吧,我們在這里呆不了多長時間,明天一早我們就走了。” 我立刻搭話問道: “這位兄弟,我祝你上路遇到晴天,祝你捕獲許多抱子、獵一張海狸皮,祝你滿怀希望。你不是這片荒原的人嗎?” “不是,”那年輕人回答,“我們是流亡者,要尋找一處落腳的家園。” 那武士說罷,腦袋便垂到胸前,用弓角猛掃野花。我看出這故事的背后有辛酸的眼淚,也就不便再問了。那女子從樹枝上取下孩子的尸体,交給她丈夫抱著。這時,我又說道: “今儿晚,你們能允許我借住一宿嗎?” “我們根本就沒有房子,”武士回答,“如果你想隨我們走,那么我們就在瀑布旁邊露宿。” “我很愿意隨你們去。”我回答一句。于是,我們就一道走了。 不久我們就到達瀑布邊上,听那巨大的轟鳴聲便知道了。瀑布是尼亞加拉河形成的,這條河從伊利湖流來,投入安大略湖。瀑布的垂直高度有144尺。從伊利湖直到瀑布,河段地勢陡峭,水流湍急,至瀑口處,浩浩水面形同大海,激流匯聚,爭相瀉人深淵的巨口。瀑布分兩片落下,构成馬蹄鐵形的弧線。兩片瀑布之間突兀一小島,下面懸空,与其叢生的林木漂浮在煙濤之上。朝南沖下的河水,先旋卷而成一根巨型的圓柱,再抖展開來,形成一面雪帘,在陽光下五彩繽紛。朝東落下的一片瀑布,則跌人可怕的黑暗中,猶如立柱狀的大洪水。深淵半空,千百條彩虹交相輝映。瀑布沖下,擊打著動搖的岩石,又濺起浪濤飛沫,翻卷升騰,水霧彌漫在森林上空,就像大火的滾滾濃煙。蒼松、野胡桃樹,以及嶙峋的怪石,更裝點襯托了這一景象。雄鷹受气流的裹卷,盤旋著降下深淵;美洲獾柔軟靈活的尾巴勾住垂枝倒懸著,從深淵攫取麋鹿和熊的碎尸。 我又喜悅又恐懼地觀賞這一景象,那印第安女子同她丈夫則走開了。我尋找他們,便沿著瀑布上方的大河逆流而上,不久就在一塊适于守喪的地方找見他們。他們同几位老人躺在草地上,身邊放著用獸皮裹著的尸骨。這几小時的所見所聞,使我十分惊訝,便在那年輕母親的身邊坐下,問道: “大妹子呀,這些都是什么啊?” 她回答我說:“這位大哥,這是我故鄉的泥土,這是我們祖先的尸骨,我們就帶著到處流浪。” “怎么會這樣?”我高聲說道,“你們怎么落難到了這种地步?” 賽日塔的女儿又說道:“我們是納切斯人的幸存者。法國人為了替他們的弟兄報仇,就屠殺我們的民族,我們一部分弟兄逃脫了胜利者的刀槍,就到我們的近鄰契卡薩斯人那里避難,總算平平安安地住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不料7個月之前,弗吉尼亞白人又強占了我們的土地,說什么是歐洲的一個國王賜給他們的。我們舉目望天,帶上祖先的遺骨,穿越荒原流浪。途中我生了孩子,但因傷心過度,奶水不好,連累孩子也死了。” 年輕的母親這樣講述,同時用她的頭發擦眼睛;我也流下眼淚。 稍過一會儿,我就說道:“大妹子呀,讓我們崇拜大天神吧,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指令發生的。我們全是流离失所的人;當初我們的祖先也同我們一樣;不過,我們總會找到我們的安身之地。我若不是害怕像一個白人那樣輕口薄舌,就想問問你們,是否听人講過納切斯人夏克塔斯的情況呢?” 印第安女子听了這話,便瞧我一眼,問道: “是誰向你講過納切斯人夏克塔斯的事儿?” 我回答說:“是賢哲之士。” 印第安女子又說道:“可以告訴你我所了解的情況,因為你為我儿子的尸体驅赶過蒼蠅,也因為你剛才贊美了大天神。我就是夏克塔斯收養的歐洲人勒內的女儿的女儿。夏克塔斯接受了洗禮,他和我那特別不幸的外祖父勒內,都死于那場大屠殺。” “人總是一樁痛苦接著一樁痛苦,”我低下頭說道,“你也可以告訴我歐勃里神父的情況嗎?” “他的遭遇也不比夏克塔斯好,”印第安女子說道,“同法國人為敵的切羅基部族進入他的傳教區,他們是循著救護行客的鐘聲摸去的。歐勃里神父本可以逃走,但是他不愿意丟下那群教徒,便留下來做表率,鼓勵他們面對死亡。他受盡了酷刑,被活活燒死了。他沒有給上帝和他的祖國丟臉,怎么折磨也沒有叫喊一聲,而且在受刑的過程中,他還不停地替劊子手祈禱,對受害者的命運表示同情。為了逼使他的態度軟下來,切羅基人將一個殘酷砍斷手臂的土著基督徒,拖到他的腳下,可是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那年輕人卻雙膝跪下,連連吻老隱修士的傷口,而隱修士則沖他高喊:‘我的孩子,天使和人都看著我們呢。’于是,那些印第安人气急敗坏,將燒紅的烙鐵捅進他喉嚨里,制止他再說話。他就這樣斷了气,再也不能安慰世人了。 “那些切羅基人,盡管看慣了殘忍折磨其他土著人,据說他們也不得不承認,歐勃里神父所表現的平凡的勇气中,包含他們從未見識過的、超越世間一切勇气的東西。他們當中不少人目睹他的死,受到极大的震動,便信奉了基督教。 “過了几年,夏克塔斯從白人的國家那里返回,听說老教士遇難,就去收殮他和阿達拉的尸骨。他到達傳教會原址一看,已經面目全非,難以辨認了。湖水泛濫,草原變成一片沼澤地;那座自然拱橋已經坍塌,亂石覆蓋了阿達拉的墳墓和“亡魂小樹林”。夏克塔斯久久徘徊,又去探看隱修士的山洞,只見洞里長滿了荊棘和覆盆子,一只母鹿正給小鹿喂奶。他坐到那夜當作靈床的石頭上,在石上僅僅找見候鳥掉的几根羽毛。他垂淚的時候,隱修士的看家蛇從附近的荊叢爬過來,盤在他腳下。惟獨這個忠實的朋友還留在這片廢墟中,夏克塔斯把它拾起,放在怀里悟暖。烏塔利西的儿子后來講過,那天傍晚,有好几次,恍惚看見阿達拉和歐勃里神父的陰魂從暮靄中升起,心里不禁充滿宗教的恐懼和傷心的快樂。 “夏克塔斯怎么也找不見阿達拉和隱修士的墳墓,正要离去,忽見洞中那只母鹿蹦跳著跑到他前面,到傳教會的那副十字架下停住。那十字架半浸在水中,木頭上長滿了苔蘚,而荒野的鵜鶘愛栖息在朽了的橫木上。夏克塔斯斷定這只鹿不忘恩情,將他帶到洞主的墓地。他往從前當作祭台的石頭下挖掘,果然挖出一男一女兩具尸骨,他毫不怀疑這是傳教士和貞女的遺骨,可能是由天使埋葬的。他用熊皮將遺骨包起來,返回家園,一路上這珍貴的遺物在肩頭嘎嘎作響,宛如死亡的箭袋,夜晚他枕在頭下,做著愛情和道德的美夢。外鄉人啊,你瞧瞧,那就是他們的遺骨,以及夏克塔斯本人的遺骨!” 印第安女子一講完這番話,我就站起來,走到圣骨跟前,默默地跪拜。然后,我大步走開,高聲歎道: “一切善良、美德和同情心,就這樣在世上消逝啦!人啊,不過是瞬間的一場夢,一場痛苦的夢!你來到世上只是為了受苦,你還有點价值,也僅僅是由于你靈魂的悲戚和你思想的永恒憂郁!” 我思潮翻滾,想了一整夜。次日天剛亮,接待我的主人們离去了。年輕的武士在前面開路,他們的妻子殿后;前者背著圣骨,后者抱著嬰孩;年邁的人則排在隊列中間,緩步走在祖先和晚輩之間,走在回憶和希望之間,走在失去的家園和未來的家園之間。噢!就這樣背井离鄉,去异地流亡,站在山頂最后望一眼自己生活過的屋頂,最后望一眼那凄涼地流過荒蕪田野的故鄉水,怎不叫人啼淚漣漣! 不幸的印第安人啊,我見過你們背著祖先的遺骨,在新大陸的荒原流浪;你們雖然生活很悲慘,還熱情地接待過我,而如今我卻不能回報你們,只因我也同樣流浪,受人欺凌:我沒有把先輩的遺骨帶在身上,我的流亡還要不幸。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