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在這部書里我們還只見過一下德納第夫婦的側影,現在應當在那兩位伉儷的前后左右,從各方面去看個清楚。 德納第剛過五十歲,德納第大娘將近四十,那也就是婦女的五十,因此他們夫妻倆,從年齡上說是平衡的。 讀者和德納第大娘有過初次的會見,現在應當還有一些印象,記得她是個高大身材、淡黃頭發、紅皮膚、肥胖、多肉、闊肩巨腰,魁梧奇偉、行動矯健的婦人,我們曾經說過,市集上常有那种巨無霸似的蠻婆,頭發上挂著几塊舖路的石塊,在人前仰身擺弄,德納第大娘便是屬于那一類型的。她在家里照顧一切,整理床榻,打掃房屋,洗衣,煮飯,作威作福,橫沖直撞。她唯一的仆人就是珂賽特,一只伺候大象的小鼠。只要地開口,窗玻璃、家具、人,一切都會震動。她的那張寬臉生滿了雀斑,看去就象個漏勺。她有胡子。簡直是理想中的那种扮成姑娘的彪形大漢。她罵人的本領特別高強,她夸口自己能一拳打碎一個核桃。假使她沒有讀過那些小說,假使那母夜叉不曾從那些奇書里學到一些嬌聲媚態,誰也不會想到她是個婦人。德納第大娘是那种多情女子和潑辣婆的混合体。人們听到她說話,就會說“這是個丘八”;看到她喝酒,就會說“這是個赶騾的車夫”;見到她擺布珂賽特,就會說“這是個劊子手”。她在休息時,嘴角還露出一顆獠牙。 德納第卻是個矮小、瘦弱、青臉、見骨露棱、貌似多病而完全健康的人,他那种表里不一的性格從這里已開始表露。他為了防備他人而臉上經常帶笑,几乎對所有的人,即使對一個向他討一文錢而不得的乞丐,也都客客气气。他目光柔滑如黃鼠,面貌溫雅如文人。正象德利爾1神甫的那副神气。他的殷勤,表現在喜歡陪著車夫們喝酒。誰也不曾灌醉過他。他經常抽根大煙斗。穿件粗布罩衫,罩衫下是一身舊黑衣褲。他自以為愛好文學和唯物主義。有些人的名字是他時常挂在嘴邊、作為他東拉西扯時的引證的,伏爾泰、雷納爾2、帕爾尼3,而且,說也奇怪,還有圣奧古斯丁4。他自稱有“一套”理論,其實完全是騙人的東西,只能說他是個賊學家。哲和賊的微妙區別那是可以理解的。我們記得他妄稱自己有過汗馬功勞,他常說得天花亂墜,告訴別人說他在滑鐵盧戰爭時是某個第六或第九輕騎隊的中士,他單獨抵抗一中隊殺人不眨眼的騎兵,用自己的身体遮護過一位“受了重傷的將軍”,并且把他從槍林彈雨中救了出來。因此,在他的門牆上才會有那么一塊炮火連天的招牌,地方上的人這才稱他那客店為“滑鐵盧中士客寓”。他是自由主義者、古典主義者、波拿巴的崇拜者。他曾經申請參加美洲殖民組織5。村里的人說他受過傳教的教育。 1德利爾(JacquesDelille,1738—1813),法國詩人,法蘭西學院院士,維吉爾、密爾頓詩歌的法譯者。 2雷納爾(Raynal,1713—1796),法國歷史學家和哲學家。 3帕爾尼(Parny,1753—1814),法國詩人。 4圣奧古斯丁(SaintAugustin,354—430),基督教神學家、哲學家、拉丁教父的主要代表,生于北非,395年任北非希波主教。 5拿破侖失敗后,拉勒芒將軍(Lallemand)曾企圖把一些為波旁王室所不容的人組織起來到美洲去殖民,但未能成功。 我們認為他只在荷蘭受過當客店老板的教育。這一情況复雜的敗類,恬不知恥地經常跨在國境上,隨時窺測形勢,在佛蘭德以自稱為來自里爾的佛蘭德人,在巴黎便自稱為法國人,在布魯塞爾便自稱為比利時人。他在滑鐵盧的英勇是我們熟悉的。我們知道,他多少夸大了些。風波的一起一伏,人事的曲折變化都成了他謀生的机會,由于心中暖昧,因而身世飄零,這是很可能的,在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那個風狂雨疾的日子里,德納第正是我們先頭說過的那种以隨軍小販為名、偷盜為實的貨色,一路窺伺敵人,和這些人做點買賣,從那些人偷點東西,夫妻孩子一家人全坐上破車,跟著上前線的隊伍沿途滾進,憑著自己的本能,始終尾隨著打胜仗的軍隊。那次戰役后,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有些“油水”,便來到孟費郿開客店。 那种油水,無非是些錢包和表、金戒指和銀十字架,是他在秋收季節從布滿尸体的田地里獲得的,數字不大,對這位以隨軍小販身分發家的客店老板來說并沒有多大幫助。 在德納第的動作中有种說不出的直線條味道,他咒罵時的語調更會使人想起兵營,畫十字時的神气也會使人想起教士培養所來。他能說會道。他樂于讓人尊他為博學之士。可是一個小學教師也會發現他常“露馬腳”。他在給顧客開帳單時也要舞文弄墨,可是有知識的人有時會在那上面發現別字。德納第為人陰險,貪口福,游手好閒,長于應付。對家里女用人他不難說話,因而他的太太干脆不雇女用人。那潑辣婆娘醋勁大。她覺得她那枯黃干癟的矮男人可以成為一切女人艷羡的對象。 德納第的特點足精細陰險,四平八穩,确是個穩扎穩打的惡棍。那种人最惡劣,因為他貌善而心詐。 不要以為德納第不會象他女人那樣發脾气,不過那是很少見的事,可是万一他發作,他是狠到极點的,因為他仇視全人類,因為他心里燃燒著滿滿一爐怨恨的火,因為他和某些人一樣,對人永遠采取報复行動,把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例如合法的要求,生活中的一切失意、破產、受苦受窘的事,都歸咎到自己所接触的人身上,并且無時無刻不准備從任何一個落到他手中的人身上取得賠償,因為那股怨气一直在他的心里膨脹,在他的嘴里眼里焚燒。誰撞在他的怒火頭上就得遭殃。 德納第也有他的長處,例如很謹慎,眼力犀利,根据情況多說或不說話,并且總是保持高度警惕。他有海員對著望遠鏡眨眼的那种味道。德納第是個政客。 初次走進客店的人見到德納第大娘總說:“這一定是這家人的主人了。”沒有那回事。她連主婦也不是。主人和主婦,全是她丈夫。她執行,他命令。他有一种連續不斷的無形的磁石力量在操縱指使。他說一個字就已發生威力,有時甚至只須丟個眼色,那頭大象便惟命是從了。德納第在他婆娘心中是個獨特的主宰,她自己也不甚了然究竟原因何在。她自有一套做人的道德標准,她從來不為一件小事而和“德納第先生”發生爭執,甚至連那樣的假設也不會有的,無論發生什么事,她從不當著眾人使她丈夫丟面子。她從不犯婦女常犯的那种“出家丑”的錯誤,也就是用議會的用語來說,所謂揭王冠的那种錯誤。雖然他們和睦相處的后果只不過是為非作歹,可是德納第大娘對她丈夫的恭順卻帶有虔誠景仰的味儿。那座哼哈咆哮的肉山竟會在一個羸弱專制魔王的小手指下移動,就從那卑微粗鄙的方面看,那也是天地間的一种壯觀:是物質對精神的崇拜,因為某些丑惡現象在永恒之美的深度中也還有存在的理由。德納第有些使人看不透的地方,因而在他們夫婦間產生了那种絕對的主奴關系。某些時候,她把他看作一盞明燈,某些時候,她又覺得他是一只魔掌。 這個婦人是丑惡的創造物,她只愛她的孩子,也只怕她的丈夫。她作了母親,因為她是哺乳動物。況且她的母愛還只局限在她的兩個女儿身上,從不涉及男孩,我們以后還會談到這种情形。至于他,那漢子,只有一种愿望:發財。 他在這方面毫無成就。蛟龍不得云雨。德納第在孟費郿已到囊空如洗的地步,假使囊空确能如洗的話,要是那光棍到了瑞士或比利牛斯,他也許早已成為百万富翁。但是命運既已把那個客店老板安頓在那里,他就得在那里啃草根。這里所說的“客店老板”,當然是就狹義而言,并不遍指那整個階層。 就在一八二三那一年,德納第負了一千五百法郎左右的緊急債務,使他日夜不安。 無論命運對德納第是怎樣一貫不公平,他本人卻极為清醒,能以最透辟的眼光和最現代化的觀點去理解那個在野蠻人中稱為美德而在文明人中成為交易的問題:待客問題。此外,他還是一個出色的違禁獵人,他的槍法也受到了人們的稱羡。他有時會露出一种泰然自若的冷笑,那是特別危險的。 他那些做客店老板的理論,有時會象閃電似的從他頭腦里進射出來。他常把職業方面的一些秘訣灌輸到他女人的腦子里。有一天,他咬牙切齒地向她低聲說:“一個客店老板的任務便是把肉渣、光、火、髒被單、女用人、跳蚤、笑臉賣給任何一個客人;拉客,擠空小錢包,斯斯文文地壓縮大錢包,恭恭敬敬地伺候出門的一家人,剝男人的皮,拔女人的毛,挖孩子的肉;所有開著的窗、關著的窗、壁爐角落、圍椅、靠椅、圓凳、矮凳、鴨絨被、棉絮褥子、草荐都得定出价錢;應當知道鏡子沒有燈光照著就容易坏,也得收取費用,應當想出五十万個鬼主意,要來往的客人付盡一切,連他們的狗吃掉的蒼蠅也得付錢!” 這兩個男女是一對一唱一隨的尖刁鬼和女瘟神,是一對丑毛驢和劣馬。 丈夫在挖空心思想方設法時,德納第大娘,她,卻不去想那些還沒有登門的債主,她對已往和未來都無憂無慮,只知道放開胸怀過著目前的日子。 那兩口子的情形便是如此。珂賽特活在他倆中間,受著兩方面的壓力,就象一頭小動物同時受到磨盤的擠壓和鐵鉗的撕裂。那漢子和那婆子各有一套不同的作風,珂賽特遍体鱗傷,那是從婆子那里得來的,她赤腳過冬,那是從漢子那里得來的。 珂賽特上樓,下樓,洗,刷,擦,掃,跑,忙,喘,搬重東西,一個骨瘦如柴的孩子得做各种笨重的工作。絕對得不到一點怜惜心,卻有個蠻不講理的老板娘,有個毒如蛇蝎的老板。德納第家的客店就好象是個蜘蛛网,珂賽特被縛在那上面發抖。高度的迫害在那缺德的人家實現了。她仿佛是一只為蜘蛛服務的蒼蠅。 那可怜的孩子,反應遲鈍,一聲也不響。 那些剛离開上帝的靈魂趁著晨曦來到人間,當它們看見自己是那么幼弱,那么赤身露体時,它們會想些什么呢?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