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此外,我們剛才指出來的那間近似墳墓的會客室,那也只是种個別情況,在其他修院里不至于嚴厲到那种程度。尤其是在大廟街,老實說在屬于另一系統的那個修院里,那种暗無天日的板窗是由栗黃色帷幕替代的,會客室也是一間裝了鑲花地板的小廳,窗上挂著雅致的白紗窗帘,牆上挂著各种不同的玻璃框,一幅露出了臉的本篤會修女的畫像、几幅油畫花卉,甚至還有一個土耳其人的頭。 號稱法蘭西全國最美最大并在十八世紀善良的人民口中譽為“王國一切栗樹之父”的那棵印度栗樹,正是栽在大廟街上那個修院的園子里的。 我們說過,大廟街上的這座修院是屬于永敬會-本篤會的修女的,那里的本篤會修女和隸屬于西多的本篤會修女完全是兩回事。永敬會的歷史并不很久,不會超過兩百年。一六四九年,在巴黎的兩個禮拜堂里,圣穌爾比斯和格雷沃的圣約翰,圣体曾兩次被褻瀆,前后兩次相隔不過几天,那种少見的瀆神罪發生后全城的人都為之駭然。圣日耳曼·德·勃雷的大助理主教兼院長先生傳諭給他的全体圣職人員,舉行了一次隆重的迎神游行儀式,那次儀式并由羅馬教皇的使臣主持。但有兩個尊貴的婦人,古爾丹夫人(即布克侯爵夫人)和沙多維安伯爵夫人,感到那樣贖罪還不夠。那种對“神壇上极其崇高的圣体”所犯的罪行,雖是偶然發生的,但在那兩位圣女看來,卻認為不該就那樣草草了事,她們認為只有在某個女修院里進行“永恒的敬禮”才能補贖。她們倆,一個在一六五二年,一個在一六五三年,為這虔誠的心愿捐款了大筆的錢給一個叫卡特琳·德·巴爾嬤嬤,又名圣体嬤嬤的本篤會修女,要她替圣伯努瓦系創建一個修院。圣日耳曼修院院長梅茨先生首先許可卡特琳·德·巴爾嬤嬤建院,“約定申請入院的女子必須年繳住院費三百利弗,也就是六千利弗的本金,否則不許入院。”繼圣日耳曼修院院長之后,國王又頒發了准許狀,到一六五四年,修院的許可證和國王的准許狀又一并經財務部門和法院通過批准。 這就是本篤會修女們在巴黎建立圣体永敬會的起源和法律根据。她們的第一個修院是用布克夫人和沙多維安夫人的錢在卡塞特街“修建一新”的。 因此我們知道,那個修會絕不能和西多的本篤會修女混為一談。它隸屬于圣日耳曼·德·勃雷的修院院長,正如圣心會的嬤嬤隸屬于耶穌會會長,仁慈會的嬤嬤隸屬于辣匝祿會會長一樣。 它和小比克布斯的伯爾納修女也完全是另一回事,小比克布斯的內部情況是我們前面已經談過了的。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七世在一六五七年有過專牒,准許小比克布斯的伯爾納修女和圣体會的本篤系的修女一樣,修持永敬儀軌。但是那兩個修會并不因此而屬于同一体系。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