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卷
一 圣馬丁修道院住持 1
堂·克洛德的名聲早已遠揚。大約就在他不愿會見博熱
采邑公主的那個時候,有人慕名來訪,這使他久久難以忘怀。
那是某天夜晚。他做完晚課,剛回到圣母院隱修庭院他
那間念經的小室。這間小室,只見一個角落里扔著几只小瓶
子,里面裝滿某种甚是可疑的粉末,很像是炸藥,也許舍此
之外,絲毫沒有什么奇怪和神秘之處。牆上固然有些文字,零
零落落,但純粹都是些名家的至理格言或虔誠箴句。這個副
主教剛在一盞有著三個燈嘴的銅燈的亮光下坐了下來,面對
著一只堆滿手稿的大柜子。他把手肘擱在攤開的奧諾里烏斯
·德·奧頓的著作《論命定与自由意志》 2
上面,沉思默想,
隨手翻弄一本剛拿來的對開印刷品—— 小室里唯一的出版
1
1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原文為拉丁文。
原文為拉丁文。
物。正當他沉思默想時,忽然有人敲門。“何人?”這個飽學
之士大聲問道,那語气猶如一條餓狗在啃骨頭受了打扰而叫
起來那么動听。室外應道:“是您的朋友雅克·庫瓦提埃。”他
遂過去開門。
果真是御醫。此人年紀五十上下,臉上表情生硬死板,好
在狡黠的目光挺有神。還有另個人陪著他。兩人都身著深灰
色的灰鼠皮裘,腰帶緊束,裹得嚴嚴實實,頭戴同樣質料、同
樣顏色的帽子。他倆的手全被袖子遮蓋著,腳被皮裘的下裾
遮蓋著,眼被帽子遮蓋著。
“上帝保佑,大人們!”副主教邊說邊讓他們進來。“這樣
時刻能有貴客光臨,真喜出望外。”他嘴里說得這樣客气,眼
里卻露出不安和探詢的目光,掃視著御醫和他的同伴。
“來拜訪像堂·克洛德·弗羅洛·德·蒂爾夏普這樣的
泰斗,永遠不會覺得太晚的。”庫瓦提埃大夫應道,他那弗朗
什—孔泰 1
的口音說起話來,每句都拉長音,儼如拖著尾巴
的長袍那樣顯得庄嚴。
于是,醫生和副主教便寒暄起來了。按照當時的習俗,這
是學者們交談之前相互恭維的開場白,并不影響他們在親親
熱熱气氛中彼此互相憎恨。話說回來,時至今日依然如此,隨
便哪個學者恭維起另個學者來,還不是口甜似蜜,肚里卻是
一壇毒汁。
克洛德·弗羅洛主要恭維雅克·庫瓦提埃這位醫術高明
的醫生,在其令人羡慕的職業中,善于從每回給王上治病當
2
1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法國東部舊省名。
中撈取許許多多塵世的好處,這一种類似煉金術的行當比尋
求點金石更便當,更可靠。
“真的,庫瓦提埃大夫先生,得知令侄即我尊敬的皮埃爾
·維爾塞老爺當了主教,我不胜喜悅。難道他不是當了亞眠
的主教嗎?”
“是的,副主教大人;這是上帝的恩典和仁慈。”
“圣誕節那天,您率領審計院一幫子人,您可真神气;您
知道嗎,院長大人?”
“是副院長,堂·克洛德。唉!只是副的而已。”
“您那幢在拱門圣安德烈街的漂亮宅第,現在怎么樣啦?
那可真是一座盧浮宮呀!我挺喜歡那棵雕刻在門上的杏樹,還
帶著的挺有趣的字眼:杏樹居 1
。”
“別提了!克洛德大師,這座房子整個營造費用很大,房
子逐漸蓋起來,我也日趨破產了。”
“喔!您不是還有典獄和司法宮典吏的薪俸,還有領地上
許許多多房屋、攤點、窩棚、店舖的年金嗎?那可是擠不盡
的一頭好奶牛呀!”
“我在普瓦錫的領地今年沒進分文。”
“但您在特里埃、圣雅默、萊伊圣日耳曼的過路稅,一向
進款丰厚。”
“一百二十利弗爾,而且還不是巴黎幣。”
“您還擔任國王進諫大夫的職務,這是固定的了吧。”
“不錯,克洛德教友,可是那塊該死的博利尼領地,眾說
3
1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杏樹居”与“庫瓦提埃居”差不多諧音,一語雙關。
紛紜,其實好坏年頭平均收入還不到六十金埃居哩。”
堂·克洛德頻頻對雅克·庫瓦提埃的恭維話里,帶著譏
諷、刻薄和暗暗揶揄的腔調,臉上流露出憂郁而又冷酷的微
笑,就像一個高人一等而又倒霉的人,為了一時開心,便拿
一個庸俗之輩的殷實家私做耍取樂,而對方卻全然沒有發覺。
“拿我的靈魂起誓,”克洛德終于握著雅克的手說道,“看
見您福体這樣康健,我真是喜悅。”
“多謝,克洛德先生。”
“對啦,”堂·克洛德突然喊道,“您那位金貴的病人玉体
如何?”
“他給醫生的酬勞總是不足。”這位大夫應道,并瞟了他
同伴一眼。
“不見得吧,庫瓦提埃伙伴?”雅克的同伴插嘴說。
他說這句話,聲調既表示惊訝又飽含責備,不由引起副
主教對這位陌生人的注意。其實,自從這陌生人跨入這斗室
的門檻那時起,他一刻也沒有完全置之不理。他甚至有著千
百种理由必須謹慎對待路易十一的這個神通廣大的御醫雅克
·庫瓦提埃,才會讓這大夫這樣帶著生客來見他。因此,當
他听到雅克·庫瓦提埃說下面的話,臉色一點也不熱情:
“對啦,堂·克洛德,我帶來一位教友,他仰慕大名前來
拜會。”
“先生也是學術界的?”副主教問道,銳利的目光直盯著
雅克的這位同伴,發現這個生客雙眉之下的目光并不亞于自
己的那樣炯炯有神和咄咄逼人。
在微弱的燈光下只能約略判斷,這是一個六十上下的老
4
1
2 巴 黎 圣 母 院
頭 1
,中等身材,看上去病得不輕,精神衰頹。臉部側面盡管
輪廓十足市民化,但具有某种威嚴,隆突的弓眉下面眼珠閃
閃發光,仿佛是從獸穴深處射出來的光芒;拉下來的帽沿一
直遮住鼻子,但可以感覺到帽子下面轉動著具有天才气質的
寬軒的額頭。
他親自回答副主教的問題。
“尊敬的大師,”他聲音低沉地說道,“您名聞遐邇,一直
傳到敝人耳邊。我特地前來求教。在下只是外省一個可怜的
鄉紳,應先脫鞋才能走進學者們的家里。應當讓您知道我的
姓名,我是杜朗若伙伴。”
“一個鄉紳取這樣的名字,真是稀奇!”副主教心里揣摩
著。然而,他頓時覺得自己面對著某种強有力和嚴重的東西。
憑借他的睿智,本能地忖度杜朗若伙伴皮帽下面腦袋里的智
慧并不在自己之下。他打量著這張嚴肅的臉孔,原先雅克·
庫瓦提埃使他陰郁的臉上浮現的訕笑漸漸消失了,就好比薄
暮的余暉漸漸消失在黑夜的天際。他重新在他那張高大的扶
手椅上坐了下來,表情陰郁,默不作聲,手肘又擱在桌上慣
常的地方,手掌托著前額。沉思片刻之后,示意兩位客人坐
下,并向杜朗若伙伴發話。
“先生,您來問我,不知是哪門學問?”
“尊敬的長老,”杜朗若應道,“我有病,病得很重。听說
您是阿斯克勒庇奧斯 2
再世,所以特來向您請教醫學方面的
5
1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古希腊神話中的醫神,相傳為阿波羅之子。
這老頭即路易十一,當時五十八歲。
問題。”
“醫學!”副主教搖頭說道。他看上去沉思了一會儿,接
著又說:“杜朗若伙伴—— 既然這是您的名字—— 請轉過頭
去。您看我的答案早已寫在牆上了。”
杜朗若伙伴轉過頭去,看見頭頂上方的牆上刻寫著這句
話:“醫學是夢之女。—— 讓普利克 1
”
雅克·庫瓦提埃本來听到他同伴提的問題就有气,又听
到堂·克洛德的回答更惱火了。他前身貼著杜朗若的耳朵說,
聲音很低,免得讓副主教听到:“我早就告訴您,這是個瘋子。
可您非來看他不可!”
“這是因為這瘋子很可能說得有理,雅克大夫!”這伙伴
用同樣的聲調應道,面帶苦笑。
“隨您的便吧!”庫瓦提埃冷淡地回了一句。然后轉向副
主教說道:“堂·克洛德,您的醫道挺高明的,連伊波克拉泰
斯 2
都難不倒您了,就好比榛子難不倒猴子一樣。醫學是夢!
若是藥物學家和醫學大師們在這里,他們能不砸您石頭才怪
哩。這么說來,您否認春藥對血的作用,膏藥對肉的作用!您
否認這個專為醫治被稱為人類的永恒患者、由花草和礦物所
組成的被稱為世界的永恒藥房羅!”
“我既不否認藥房,也不否認患者,我否認的是醫生。”堂
·克洛德冷淡地說道。
“听您這么說,痛風是体內的皮疹,傷口敷上一只烤鼠可
以治傷,老血管适當注入新生的血液可以恢复青春,這些都
是假的羅!二加二等于四,角弓反張后是前弓反張,這些也
6
1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腊醫學家。
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腊哲學家。
是假的了!”庫瓦提埃火辣辣地說道。
副主教不動聲色地應道:“有些事我是另有看法的。”
庫瓦提埃一听,臉都气紅了。
“得啦,得啦,我的好庫瓦提埃,別發火嘛!”杜朗若伙
伴說道。“副主教大人是自己的人么。”
庫瓦提埃平靜了下來,輕聲嘀咕道:“說到底,這是個瘋
子!”
“天啊,克洛德大師,您真叫我為難。”杜朗若伙伴沉默
了片刻接著說。“我是來向您求教兩件事的:一件是關于我的
健康,另一件是關于我的星相。”
“先生,”副主教應道,“如果這就是您的來意,那大可不
必气喘吁吁地拾級爬上我的樓梯啦。我不相信醫學,也不相
信星相學。”
“真的!”那位伙伴說道。
庫瓦提埃強笑了一下,悄悄對杜朗若伙伴說道:
“您現在可明白了吧,他是瘋子。竟然不相信星相學!”
“怎能想象每道星光竟是牽在每人頭上的一根線!”堂·
克洛德接著說。
“那么您到底相信什么呢?”杜朗若伙伴叫了起來。
副主教猶豫了一下子,隨即臉上露出陰沉的笑容,仿佛
是在否定自己的回答:
“信上帝。” 1
“我們的主。” 2
杜朗若伙伴划了個十字,插上一句說。
“阿門。”庫瓦提埃說道。
7
1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原文為拉丁文。
原文為拉丁文。
“尊敬的大師,”那位伙伴接著說,“看到您如此虔誠,我
由衷地高興。不過,您是赫赫有名的學者,難道您因此而一
再相信學問嗎?”
“不是。”副主教答道,同時抓住杜朗若伙伴的胳膊,陰
暗的眸子又閃過熱烈的光芒。“不,我并不否認學問。我長久
匍匐在地上爬行,指甲直插入土里,穿過地洞的無數曲徑支
路,并不是沒有看到我面前遠處,在陰暗長廊的盡頭,有線
亮光,有道火焰,有點什么東西,大概是令人眼花繚亂的中
央實驗室的反光,即患者和智者突然發現了上帝的那個實驗
室。”
“說到底,您認為什么東西是真實和可信的呢?”杜朗若
伙伴打斷他的話問道。
“煉金術。”
庫瓦提埃惊叫了起來:“當真!堂·克洛德,煉金術固然
有其道理,但您為什么詛咒醫學和星相學呢?”
“你們的人學,純屬子虛!你們的天學,純屬子虛!”副
主教威嚴地說道。
“這未免對埃皮達夫羅斯和迦勒底 1
太放肆了。”醫生冷
笑著頂了一句。
“請听我說,雅克大人,我說這話是誠心誠意的。我不是
御醫,王上并沒有賞賜 給 我 代 達 洛 斯 2
花 園 來 觀 測 星
座。—— 請別生气,听我說下去。—— 您從中得到了什么真
8
1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古希腊神話中的能工巧匠,長于建筑与雕塑。
埃皮達夫羅斯為古希腊神話中的一個城市,位于阿爾戈斯北部,有醫神
阿斯克庇奧斯的神殿。迦勒底在蘇美爾西部地區,古帝國(或稱新巴比倫帝國),
以天文學、星相學著稱。
理,我說的不是醫學—— 因為那是太荒唐的玩藝儿——,而
是星相學的什么真理?請告訴我,古希腊縱行上下倒序書寫
方式 1
有何長處,齊羅弗數字和齊弗羅數字
2
又有什么新奇
之處。”
“難道您否認鎖骨的交感力,否認通神術是從中產生的
嗎?”庫瓦提埃說道。
“錯矣,雅克大人!您的那些方法沒有一個是可以應驗的。
然而煉金術卻有其种种的發現。諸如冰埋在地下一千年就變
成水晶,鉛是各种金屬的鼻祖 (黃金不是金屬,黃金是光),
您能否定這些結果嗎?鉛只需經過每期為二百年的四個周期,
便相繼從鉛態變為紅砷態,從紅砷態變為錫態,再從錫態變
為白銀。難道這不是事實嗎?然而,相信什么鎖骨,什么滿
線 3
,什么星宿,這很滑稽可笑,就像大契丹的百姓相信黃鸝
會化為鼴鼠,麥种會變成鯉魚一般!”
“我研究過煉金術,但我認為……”庫瓦提埃叫道。
副主教咄咄逼人,不容他說完,接著說道:“而我呀,我
9
1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3 指每道星光系在某個人頭上的命運線。
齊羅弗和齊弗羅是猶太人對《舊約全書》傳統解釋的兩個用語。齊羅弗
從一到十的十個數位,形成質因所呈現的最先的万千世界。齊弗羅指猶太人對
《舊約全書》所作的象征性解釋的全部方法,是從希伯來語字母順序的每個字母來
做解釋的。
古希腊逐行倒序的書寫方式是一行從右到左,另一行從左到右,逐行交
替,有人稱為牛耕式。這里書中指縱行上下倒序,可能指希伯來語字母順序倒置
的一种方法,即末了和開頭的兩個字母對換,末了和開頭的第二個字母對換,依
此逐字對換,希伯來語字母順序便有順序和逆序兩种縱行,正与古希腊橫向逐行
倒序的方式相近。
研究過醫學、星相學和煉金術。瞧,真理就在這里 (他邊說
邊從柜子上拿起一只前面提到的裝滿粉末的瓶子),光明就在
這里!伊波克拉代斯,那是夢幻;烏拉妮亞 1
,那也是夢幻;
赫爾墨斯 2
,那是一种想象。黃金,那是太陽;造出金子來,
那就是上帝。這才是獨一無二的知識!不瞞您說,我探究過
醫學和星相學,都是虛無,虛無!人体,漆黑一團;星宿,漆
黑一團!”
話音一落,隨又跌坐在椅子上,姿態威儀,如神附体。杜
朗若伙伴靜靜地注視著他,庫瓦提埃強作冷笑,微微聳肩,悄
聲一再念道:“不折不扣的瘋子!”
“不過,”杜朗若伙伴突然說道,“那奇妙的目標,您達到
了沒有?您造出金子了嗎?”
“要是我造出來了,法蘭西國王就該叫克洛德,而不叫路
易了!”副主教應道,一個字一個字地慢慢說,仿佛在思考著
什么。
杜朗若伙伴一听,皺起眉頭來。
“我說了什么來的?”堂·克洛德帶著輕蔑的微笑接著說。
“我假如能重建東羅馬帝國,法蘭西寶座對我來說又算得了什
么?”
“妙极了!”那個伙伴說。
“噢!名符其實的可怜的瘋子!”庫瓦提埃喃喃說道。
副主教繼續往下說,看起來只在回答他自己頭腦中的問
0
2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古希腊神話中的眾神使者,亡靈的接引神,又被說成是煉金術之祖。
九繆斯之一,司天文學。
題:
“當然并非如此,我現在仍在爬行;我在地道里爬,石子
擦破了我的臉和雙膝。我只能隱隱約約地窺看,卻不能注目
靜觀!我不能讀,只能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拼!”
“那么等您會讀了,就能造出金子嗎?”那個伙伴問道。
“這有誰會怀疑呢?”副主教答道。
“既然如此,圣母深知我現在迫切需要金錢,所以我很樂
意學讀您的書。尊敬的大師,請告訴我,您的科學會不會与
圣母為敵,或者使她不悅呢?”伙伴問道。
對這問題,堂·克洛德只是冷靜而又傲慢地應道:“我是
誰的副主教?”
“這是實話,大師。那好吧!請教一教我,好嗎?讓我跟
您一起拼讀吧。”
克洛德頓時活像撒母耳 1
,擺出一副儼若教皇的威嚴的
姿態,說道:
“老人家,進行這樣的旅行,要經歷种种奧秘,需要漫長
的歲月,這將超過您的有生之年。您的頭發都花白了!人們
走進地穴時滿頭烏發,而出來時卻只能白發蒼蒼。單單科學
本身,就會把人的臉孔弄得雙頰深陷,容顏憔悴,气色干枯;
科學并不需要老年人那布滿皺紋的臉孔。不過,您若有心一
定要在您這樣的年紀學習此道,破譯先哲們那令人生畏的文
字,那就來找我好了,我將試試看。我不會叫您這可怜的老
1
2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圣經傳說中人物,以色列士師并先知。
頭去觀看先哲赫羅多圖斯
1
所敘述的金字塔墓室,或是巴比
倫的摩天磚塔,或是印度埃克林加廟宇白大理石的寬宏圣殿。
我同您一樣,沒有見過迦勒底人依照西克拉神圣式樣建造的
泥土建筑物,也沒有見過被毀的所羅門廟宇,也沒有見過以
色列王陵破碎的石門。我們只讀手頭上現有的赫爾墨斯著作
的片斷。我將向您解釋圣克里斯朵夫雕像、播种者的寓意,以
及圣小教堂門前那兩個天使—— 一個把手插在水罐里,另一
個把手伸入云端—— 的象征意義……”
雅克·庫瓦提埃剛才受到副主教聲色俱厲的駁斥,十分
難堪,這時听到這里,又振作精神,打斷副主教的話,洋洋
得意,儼然像一個學者對另一個學者那般:“錯了,克洛德朋
友。 2
象征不是數。您把奧爾甫斯
3
錯當成赫爾墨斯了。”
“搞錯的是您!”副主教嚴肅地反駁道。“代達洛斯是地基,
奧爾甫斯是高牆,赫爾墨斯是大廈。這是一個整体。”說到這
里,轉身對杜朗若說道:“您隨時都可以來,我要給您看一看
尼古拉·弗拉梅爾坩鍋里殘存的金屬,您可以拿它同巴黎吉
約姆的黃金作個比較。我要教您希腊文P eristera 4
這個詞的
神秘功用。不過,我首先要教您閱讀一個個大理石字母,一
頁頁花崗岩著作。我們先從吉約姆主教的門廊和圓形圣約翰
教堂的門廊起,走到圣小教堂,然后再走到馬里伏爾街尼古
2
2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3
4 古希腊神話中山林女神之一。
古希腊神話中人物,著名歌手和樂師,相傳曾創建一种秘教,叫奧爾甫
斯教。
原文為拉丁文。
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腊哲學家。
拉·弗拉梅爾的宅邸,到他在圣嬰公墓上的墳墓,到他在蒙
莫朗錫街的兩所醫院。我要教您讀一讀圣熱爾韋醫院和鐵坊
街門廊上四個大鐵架上那密密麻麻的象形文字。我們還要一
同拼讀圣科默教堂、火刑者 1
圣日芮維埃芙教堂、圣馬丁教
堂、屠宰場圣雅各教堂等等門臉上的奧秘……”
杜朗若盡管目光何等聰慧,但似乎早就听不懂堂·克洛
德在說什么了,于是打斷他的話:
“天啊!您說的這些書到底是什么東西?”
“這就是一本!”副主教答道。
這么說著,他推開斗室的窗子,指著宏偉的圣母院教堂。
只見圣母院的兩座鐘樓、教堂的石頭突角和奇形怪狀的后部,
黑黝黝的側影映現在星空上,好似一只雙首的帶翼獅身巨怪
蹲坐在城中央。
副主教對著這龐大的建筑物靜靜地凝視了片刻,然后歎
息了一聲,伸出右手,指向桌上攤開的那本書,又伸出左手,
指向圣母院,憂郁的目光慢慢從書本移向教堂,說道:
“唉!這個將毀掉那個。”
庫瓦提埃急忙湊近那本書,并不禁叫了起來:“哎唷,不
就是這個么!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無非是安東尼于斯·
科布爾歇一四七四年在紐倫堡印行的《圣保羅書信集注》 2
嘛!這并不是新書,而是格言大師皮埃爾·隆巴爾的一本舊
作。莫非因為它是印刷的?”
3
2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原文為拉丁文。
指被認為有异教邪說而被教會處于火刑的人。
“您可說對了!”克洛德答道,看上去沉浸在沉思默想中,
一直站著,屈起的食指撐在紐倫堡著名出版社印出的那本對
開書上。接著又添上這些莫測高深的言語:“唉!唉!小的往
往戰胜大的;一顆牙齒會戰胜一個龐然大物。尼羅河的老鼠
能咬死鱷魚,箭魚能戳死鯨魚,書籍將毀掉建筑!”
正當雅克大夫低聲對其同伴沒完沒了嘮叨著“他是瘋
子”,這時修道院的熄燈鐘敲響了。這次,他那同伴應道:
“我想是的。”
到了這個時刻,任何外人都不能留在修道院里。兩個客
人只得告退了。杜朗若伙伴道別時說:“大師,我敬愛學者和
賢士,尤其敬重您。明日請您到小塔宮去,您問一下圖爾圣
馬丁修道院的住持就可以了。”
副主教回到住處,惊訝得目瞪口呆,終于明白這個杜朗
若伙伴是何人,因為記起圖爾圣馬丁修道院契据匯編里有這
么一段文字:圣馬丁修道院住持,即法蘭西國王,根据教會
慣例,享有与圣弗南蒂于斯同樣的僧侶薪俸,并應掌管教堂
金庫。 1
据說,從此后,每當路易十一回到巴黎時,副主教常被
召去同王上談話;還說,堂·克洛德的聲譽,使奧利維埃·
勒丹和雅克·庫瓦提埃黯然失色,于是庫瓦提埃我行我素,常
常對國王出言不遜。
4
2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原文為拉丁文。
二 這個將毀滅那個
“這個將毀滅那個。書籍將毀滅建筑。”副主教這謎語般
的話語有什么深文大義,我們不妨在這里略做探討,請閱讀
此書的女士們多加包涵。
依我們看來,這話有兩方面的意思。首先這是教士的一
种思想狀況,反映了僧侶面對著印刷術這一新事物的出現所
產生的恐懼心理。看到古騰堡 1
發明的那光芒四射的印刷机,
叫圣殿里的人全看得眼花繚亂,惊恐万分,教壇和手稿,口
說的話語和書寫的話語,均由于印刷的話語的出現而惊慌失
措,這有點像一只燕雀看見萊日翁天使 2
張開其六百万支翅
膀而目瞪口呆。這是預言家的惊呼:他已听見得到解放的人
類歡騰的喧鬧聲,看見未來睿智將破坏信條的根基,輿論將
推翻信仰的寶座,世界將擺脫羅馬的控制。這是哲學家的測
斷:他看到人類思想隨著印刷机的問世而四處擴散,勢必會
像蒸汽一樣從神權容器中冒了出來。這是士兵在察看羊頭青
5
2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典故出自《路加福音》第八章。“萊日翁”本意為“大群”,他有許許多
多鬼魔附身。耶穌見到他問他名字時,他回答名叫萊日翁,意思是附身的鬼成群。
古騰堡,即約翰·根斯弗萊希(1400?—1468),德國印刷工人,一四三
四年發明印刷机。
銅撞錘
1
時,不由發出“炮台定會被撞倒的”惊叫所表現出
來的那种恐怖心情。這意味著一种威力即將取代另一种威力。
這就是說:印刷机將毀滅教會。
不過,依我們之見,在這种無疑是最基本和最簡單的思
想當中還蘊藏著另一种更新穎的想法,源自頭一种思想,比
較不易覺察,卻更易引起异議;這也純粹是一种哲學觀點,不
再僅僅是教士的觀點,而且也是學者和藝術家的觀點。這就
是預感到,人的思維隨著思維方式的改變,也改變其表達方
式;每一代人的主要思想不要再用同樣的材料和同樣的方式
來進行書寫;石刻書,何等堅固,何等持久,即將讓位給紙
書,相比之下還更加堅固,更加持久。在這方面,副主教含
糊之詞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一個藝術將取代另一种藝術,
也就是說:印刷術將毀滅建筑藝術。
其實,自從開天辟古直至基督紀元十五世紀 (包括十五
世紀在內),建筑藝術向來就是人類最偉大的書,是人類在其
力量或才智發展的不同階段的主要表達手段。
隨著最初的人感到記憶力負擔過重,隨著人類各种記憶
的包袱變得太沉重、太混雜,以至光憑直接和飄忽的言詞便
有可能在傳遞的途中喪失一部分的時候,人們就以最顯現、最
經久、最自然的方式,把各种記憶記載在地面上。每种傳統
都凝結為一座紀念物。
早先的紀念物只是一堆堆石頭,正如摩西所言,尚未被
鐵触及過。建筑藝術也像任何文字一樣,先從字母開始:豎
6
2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古代一种攻城的武器。
起一塊石頭,這便是一個字母;每個字母是一個象形,每個
象形承受一組意念,好似圓柱承受著柱頭一般。原始部落在
全世界地面上到處都同時這樣做的。在亞洲的西伯利亞,在
美洲的潘帕斯草原 1
,均可見到凱爾特人的那种擎天石。
然后造出一個個詞。把石頭壘石頭,把花崗岩音節加以
連結,進行言詞某种組合的嘗試。克爾特人的平石墳和獨石
垣,伊特魯立亞人 2
的古冢,希伯來人的墓穴,這些都是詞。
其中有些是專有名詞,尤其是古墓。偶爾有個地方石多而寬
廣,人們就書寫一個句子。卡爾納克 3
的廣大石堆群,便已
是一個完整的語句了。
最后才寫出書來。傳統滋生象征,卻被象征漸漸淹沒了,
這好像樹干被樹葉漸漸遮住一樣。所有這一切為人類所崇奉
的象征,隨著歲月的變遷,愈來愈增加,愈來愈繁多,愈來
愈交錯,愈來愈复雜,早期的紀念物再也無法容納了,遂從
四面八方泛溢開來。早期的那种紀念物勉強還能表達原始傳
統,因為原始傳統如同其紀念物一樣,簡單,純朴,匍匐在
地面上。象征需要在建筑物上得到充分發展。這樣,建筑藝
術隨著人類思想的發展而突飛猛進,變成一种千首千臂的巨
人,用一种永不磨滅、看得見,摸得著的形式,把這整個飄
忽不定的象征主義全固定下來。正當力量的化身代達洛斯忙
7
2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3 卡爾納克:埃及南部古代底比斯遺跡的一個村落的名稱,位于尼羅河右
岸。
伊特魯立亞為意大利古地區名。
位于南美洲的阿根廷。
著測量,正當智慧的化身奧爾浦斯放聲歌唱,這時作為字母
的支柱,作為音節的拱廊,作為單詞的金字塔,在几何規則
和詩律的雙重作用下,全活動起來了,聚集、組合、交融、升
降、重疊于地面、層層迭起高入云霄,直至在某一時代總觀
念的授意下,寫出了那些令人歎止的奇書,就是一座座奇妙
的建筑物:埃克林加塔,埃及的朗塞伊翁陵墓 1
,所羅門的神
廟。
這种總觀念,即真諦,不僅僅存在于所有這些建筑物的
內部,而且還寓于其外部的形式。例如所羅門的神廟,它不
單是經書的精裝封面,而且就是經書本身。祭司從每一道同
一圓心的牆垣上,可以釋讀出呈現在眼前它所表達的真諦。祭
司就這樣從這個圣殿到那個圣殿,逐一釋讀真諦的演變,直
至最后的圣龕,通過体現真諦的最具体形式,即依然是建筑
物的圓拱,才終于掌握住真諦的含義。因此,真諦寓于建筑
物中,而其形象卻体現在其外殼,正如死者的形象描畫在木
乃伊的棺木上面。
而且不僅是建筑物的形式,而且建筑物所選擇的地點,都
反映它們所要表現的思想。根据所要表達的象征是优雅或是
陰暗,希腊人在山頂上建造了賞心悅目的神廟,印度人則劈
開山巒,在地里開鑿出奇形怪狀的塔,由一排排巨行的花崗
岩大象馱著。
這樣,自開天辟地以后的最初六千年間,從印度斯坦最
遠古的寶塔起,直至科隆的大教堂,建筑藝術一直是人類的
8
2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即埃及拉美西斯二世陵墓,位于底比斯。
偉大文字。不僅一切宗教象征,而且一切人類思想,都在建
筑藝術這部巨作中占有其一頁,擁有其丰碑,這是千真万确
的事實。
任何文明均始自神權,終歸為民主。先統一后自由這一
規律,也寫在建筑藝術中。我們必須強調,那种認為建造術
僅僅在于能筑起神廟,能表達神話和宗教象征,能用象形文
字在石頭書頁上記載法之神秘圖解,這种觀點是要不得的。若
是如此,由于在任何人類社會中,神圣象征會在自由思想沖
擊下消耗、磨滅,世人會逃脫教士的控制,層出不窮的哲學
和体系會像贅疣一樣腐蝕宗教的面孔,那末,建筑藝術就不
可能再現人類的新精神面貌,它的每一頁盡管正面字跡密布,
反面卻可能是空白,它的創作就可能殘缺不全,建筑藝術作
為一本書便會不完整了。其實并非如此。
不妨以中世紀為例吧,它距离我們較近,可以看得更清
楚。中世紀早期,神權政治正在締造歐洲,梵蒂岡用坍倒在
朱庇特神廟周圍的古羅馬殘跡正聚集和組合各种因素來締造
一個新羅馬。基督教日益忙于在昔日文明的廢墟上尋找社會
各個階層,并利用其殘跡重建一個以僧侶制度為拱頂石的新
等級制度的社會。正是在這個時期,神秘的羅曼建筑藝術這
個埃及和印度神權筑造術的姐妹、正宗天主教的永恒徽記、教
宗一統天下的亙古不變的象形文字,在那片混亂中先露出了
端倪,再逐漸在基督教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經過蠻族的勞作,
才從衰亡的古希腊、古羅馬建筑藝術的殘跡中脫穎而出。當
時的整個思想,其實都反映在那陰沉沉的羅曼風格中。我們
可以感覺到無處不存在權威、統一、奧秘、絕對、格列高利
9
2
2
巴 黎 圣 母 院
七世的遺風;無處不存在教士的作用,而絲毫沒有世人的位
置;無處不存在种姓等級,而絲毫沒有人民。然而,發生了
十字軍遠征。這是一場大規模的民眾運動,而任何大規模的
民眾運動,不論其始因和目的是什么,總是從其最后沉淀中
產生出自由思想。革新運動便應運而生了。于是開始了雅克
團、布拉格派和聯盟 1
那風起云涌的時期。權威搖搖欲墜,統
一分崩离析。封建制度要求与神權政治平分權力,而其后必
然是人民突如其來,并且一如既往,把獅子的那一份 2
占為
己有。因為獅子是王 3
。因此,領主制度沖破了僧侶制度,村
社制度沖破了領主制度。歐洲的面貌改變了。可不!建筑藝
術的面貌也改變了。如同文明一樣,建筑藝術也翻開了新的
一頁,時刻准備為新的時代精神譜寫新的篇章。隨著十字軍
遠征帶回來了尖拱藝術,建筑藝術得到了复興,猶如十字軍
遠征帶回來了自由,各民族因而得到了复興一樣。于是,隨
著羅馬帝國逐漸解体,羅曼建筑藝術也日漸衰亡。象形文字
离開了大教堂,而作為徽志去裝飾城堡主塔,給封建制度增
添一點光彩。大教堂本身,往日是何等道貌岸然的建筑物,從
此受到市民、村社、自由的侵襲,擺脫了教士的控制,落入
藝術家的手里。藝術家隨意建造。什么奧秘,什么神話,什
0
3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3 原文為拉丁文。
出自法國作家拉封登的寓言詩,獅子是獸中之王,總把最好最大的一份
留給自己。
雅克團指一三五八年法國農民反抗封建貴族的起義;布拉克派指一四四
○年法國貴族反對軍事改革的叛亂;聯盟指法國天主教聯盟運動,一五七六年以
后在法國宗教戰爭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么法度,統統棄之不顧了。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奇思异想和
別出心裁。教士只要有了教堂和祭壇,那就万事大吉了。教
堂的四面垣牆,卻屬于藝術家的。建筑藝術這本書已不再屬
于僧侶、教會和羅馬了,而屬于想象力,屬于詩歌,屬于人
民。因而這种只有三百年歷史的建筑藝術,迅速產生了無數
的變化,這變化發生在已有六、七百年歷史之久的羅曼建筑
藝術長期停滯之后,真是怵目惊心!与此同時,藝術闊步前
進。過去主教們才能干的活計,現在具有天才和獨創精神的
人民也能干了。每個种族經過時,都在這本書上寫下其特有
的一行文字,并將大教堂正面的羅曼象形文字涂抹掉,因而
在各种族所留下的新象征下面,原來教條的痕跡偶爾還依稀
可辨。既然人民給建筑藝術披羅著錦,几乎難以猜想出其宗
教的骨架了。當時建筑家們甚至對教堂也如此放肆妄為,現
在真是無法設想的。例如,巴黎司法宮壁爐廳里柱頭上裝飾
著男女僧侶羞羞答答交歡的雕刻;再如,布爾日大教堂高大
門廊下清清楚楚雕塑著挪亞的奇遇;還有,博舍維爾修道院
漱洗室牆上畫著一個長著驢耳的醉修士,手執酒杯,當面嘲
笑眾僧。當時,在用石頭書寫的思想方面存在著一种特權,完
全可以同我們現在的出版自由相提并論,那就是建筑藝術的
自由。
這种自由四處遠揚,有時是一道門廊、一堵門面、整座
教堂,都帶著某种象征意義,它与宗教崇拜截然風馬牛不相
及,甚至与教會水火不相容。早在十三世紀巴黎的吉約姆,十
五世紀的尼古拉·弗拉梅爾,都寫下這類叛逆的篇章。屠宰
場圣雅各教堂就完全是一座叛經背道的教堂。
1
3
2
巴 黎 圣 母 院
當時,思想只有通過這种方式才是自由的,因此它只好
全部都寫在那些被稱為建筑物的書籍上面。倘若不是采用建
筑物這种形式,而是冒然竟敢寫成書稿的形式,那它早就遭
劊子手的毒手,當眾被焚毀了;教堂門廊所体現的思想,早
就目睹書籍所表現的思想所蒙受的苦難了。既然只有營造術
這條出路,思想要得見天日,便從四面八方急速匯集到建造
術上來了。于是出現了許許多多大教堂,遍布整個歐洲,其
數目之惊人,即使在核對之后,也令人難以置信。社會的一
切物質力量和一切精神力量都會聚到同一點上:建筑藝術。就
這樣,假借給上帝建造教堂,建筑藝術便發展起來,規模蔚
為壯觀。
那么,任何生為詩人的哪個人,均變成了建筑家。分散
在群眾當中的天才,處于封建制度統治下,就仿佛處在青銅
盾牌硬殼 1
下那般,各方受到壓制,唯有從建筑藝術可以找
到出路,便通過這門藝術紛紛涌現出來,于是其《伊利亞
德》就采納了大教堂這种形式。其他一切藝術,也隨之甘拜
下風,作為分支受建筑藝術所統轄。建筑家、詩人、大師,無
一不把雕刻、繪畫、鐘樂集中于一身:親自為大教堂這偉大
作品鐫刻門面,為大教堂著色窗玻璃,為它擊鐘和奏鳴管風
琴。就連那執意要在手稿中苟且偷生的可怜的詩歌本身,只
要它想能有所作為,也不得不以圣歌或散文的形式納入教堂
這建筑物。總之,這与希腊祭神節日演出埃斯庫羅斯 2
的悲
2
3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埃斯庫羅斯 (約公元前525—公元前456),古希腊著名的悲劇作家。
原文為拉丁文。
劇以及所羅門寺廟演出《創世紀》一樣,起著同等的作用。
因此,在古騰堡發明印刷術之前,建筑藝術一直是主要
的文字形式,普遍的文字形式。這本花崗岩的書始自東方,后
被古希腊和古羅馬所繼承,中世紀給它寫下了最后一頁。再
說,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在中世紀一种民眾的建筑藝術取代
了一种种姓等級制度的建筑藝術,這种現象在歷史上其他偉
大時代里,隨著人類智力相似的發展也曾有過。因此,這里
只簡要概述一种普遍規律,若是詳述,就得寫成許多巨卷才
行。在那原始時代搖籃的上古東方,繼印度建筑之后的是腓
尼基建筑,即体態丰盈的阿拉伯建筑之母;在古代,繼埃及
建筑—— 伊特魯立亞風格和蠻石建筑物無非是其變种而已
—— 之后的是希腊建筑,后來的羅馬風格只不過是一种延伸,
加上許許多多迦太基圓頂而已;在近代,繼羅曼建筑之后的
是哥特式建筑。如果將這三個系列各分成兩半,便可以在印
度建筑、埃及建筑、羅曼建筑這三位姐姐身上發現同樣的象
征,即神權、等級、統一、教條、神話、上帝;至于腓尼基
建筑、希腊建筑和哥特式建筑這三位妹妹,不管它們本質所
固的形式如何千變万化,其含義卻是相同的,即自由、民眾、
人。
不管叫做婆羅門、襖教僧侶還是教皇,人們在印度建筑、
埃及建筑或是羅馬建筑中,總是感到教士無處不在,除了教
士別無其他。民眾建筑便不是如此。這類建筑更為丰富多彩,
并且也不那么圣洁。腓尼基建筑帶有商人的气息;希腊建筑
帶有共和的气息;哥特式建筑則帶有市民的气息。
任何神權建筑的普遍特征,就是一成不變,懼怕進步,墨
3
3
2
巴 黎 圣 母 院
守傳統的線條,崇奉原始的式樣,常常莫名其妙地別出心裁,
用象征來歪曲人和自然的一切形狀。這是一些晦澀的書,只
有那班被授以神秘教義的人方能讀得懂。況且,任何形式,甚
至任何奇形怪狀,都含有某种意義,因而任何形式都成為不
可侵犯的了。切莫要求印度的、埃及的、羅曼的營造術去改
造其設計圖,或者去改善其雕塑藝術。對它們來說,任何完
善的嘗試都是大逆不道的。在這些建筑藝術中,僵化的教條
似乎已擴散到石頭上,仿佛再度石化一般。然而,与此相反,
民眾建筑的普遍特征則是多樣性,進步,新穎,丰富,恒動。
它已擺脫宗教的束縛,可以考慮到建筑的优美,精心美化,不
斷提高塑像或花紋圖案的裝飾。這類建筑是世俗的,具有人
的某种情趣,卻又不斷与神的象征相混合,依然在神的象征
掩蓋下呈現出來。因此不少建筑物是隨便任何人、任何智力、
任何想象力都能領悟的,盡管依舊帶有象征性,卻像大自然
一樣易于理解。在神權建筑与民眾建筑之間,存在著從神圣
語言到通俗語言、從象形到藝術、從所羅門到菲狄亞斯 1
的
差別。
我們前面所說的一切极其簡略,許許多多論据和成百上
千种瑣碎的非議均未涉及。若是加以概括,便能得到如下的
結論:直至十五世紀,建筑藝術一向是人類活動的主要記載;
在這期間,世上出現任何复雜一些的思想,無不化作建筑物;
任何人民性的觀念,如同任何宗教法度一樣,都有其宏偉的
紀念碑;最后,人類任何重要的想法,無一不被用石頭記載
4
3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菲狄亞斯 (公元前490—公元前431),古希腊著名的雕刻大師。
了下來。那是什么緣故呢?因為任何思想,無論是宗教的還
是哲學的,其所關注的是永世長存;曾經震撼一代人心靈的
觀念,都希望能震撼其他世代,并且留下痕跡。況且,所謂
書稿的不朽性,那是何等靠不住呀!一座建筑物才是一本結
結實實的書,持久,堅固!一把火或者一個殘暴之徒,就足
以把書寫的言詞毀盡;而要把建筑的言詞毀掉,那就得一場
社會革命,一場塵世革命。野蠻人确曾踐踏過古羅馬競技場,
也許古埃及金字塔也經歷過挪亞時代大洪水的泛濫哩。
到了十五世紀,一切皆變了。
人類思想發現了一种可以永存的方法,它比建筑不但更
堅固耐久,而且還更簡便易行。建筑藝術遂失去了其寶座。奧
爾甫斯的石頭文字隨即將被古騰堡的鉛印文字所取代。
書籍將毀滅建筑。
印刷術的發明,堪稱歷史上最了不起的事件。那是革命
母机,是人類表達方式的全面更新,是人類思想拋棄一种形
式而采用另一种形式的轉換,是自從亞當以來代表著智慧、具
有象征性的那條蛇 1
最后一次完全徹底的蛻變。
在印刷形式下,思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以磨滅;它
是飛翔的,逮也逮不住,毀也毀不了。它和空气混合在一起。
在建筑藝術統治時代,思想化成大山,气勢雄偉地控制一個
世紀,鎮住一方地域。如今,思想變成一群鳥儿,四處飛散,
既占据整個空間,又占領全部地面。
5
3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典故出自《舊約·創世紀》,蛇引誘夏娃吃了伊甸園中的禁果,說吃了果
子能給人智慧。
我們不妨重复一遍,這樣一來,思想就益發不可磨滅了,
對此有誰還看不清楚呢?它從原先的堅實牢固,變成現在的
朝气蓬勃,從有期變成不朽。一個龐大建筑物盡可夷平,但
那無所不在的思想,卻如何根除呢?縱然來一次大洪水,大
山會早被滾滾洪濤吞沒了,那成群鳥儿卻將依然凌空飛翔;而
且,只要有一葉方舟在洪水上漂浮,群鳥便會飛來停下,同
方舟一道漂流,一道觀看洪水退去。從這場混亂中出現的新
世界,一醒來便將看見那被淹沒的世界的思想,長著翅膀,生
气勃勃,在新世界的上空翱翔。
只要人們一看到這种表達方式不但最易保存,而且還最
簡單、最方便、最易于大家所實行;只要人們一想到這种表
達方式無須拖帶一個粗大的舖蓋卷,無須搬動一大堆笨重的
工具;只要人們把下述兩個事實比較一下:思想為了變成建
筑物,不得不動用其他四、五种藝術、一吨吨的黃金、整座
大山似的石料、整座森林般的木材、一整群一整群的工人,而
思想化為書,只需少量的紙張、少許的墨水、一支鵝毛筆;那
么,人類智慧舍棄建筑藝術而擁護印刷術,這有什么可大惊
小怪的呢?要是在河床水位下挖一條渠道,突然把河流的原
來河床截斷,河流定將舍棄原來的河床而改道。
由此可見,自從發明了印刷術,建筑藝術便逐漸干枯、衰
微和敗落了。人們多么強烈地感覺到,江河日下,元气喪失,
各個時代和各個民族的思想都离開建筑藝術而去了!這种冷
落在十五世紀還几乎覺察不出來,那時印刷机還過于幼弱,最
多只從強大的建筑藝術悄悄汲取一點過剩的生命力而已。可
是從十六世紀起,建筑藝術的病症便顯而易見,基本上已不
6
3
2 巴 黎 圣 母 院
能再表達社會思潮了,怪可怜見地成為古典藝術,從高盧風
格、歐洲風格、本地風格蛻變成希腊和羅馬風格,從真實和
現代的風格成為假冒的古代風格。正是這种沒落,卻被稱為
文藝复興。話說回來,這种沒落倒也不失其壯麗,因為古老
哥特風格的精靈,這輪沉落在美因茲巨大印刷机背后的夕陽,
卻有時以其余暉,仍然照射著那拉丁式拱廊和考林辛式柱廊
互相混雜的整堆建筑物。
這明明是夕陽殘照,我們卻當做黎明的曙光。
而且,自從建筑藝術只是普普通通像其他任何藝術,自
從它不再是包羅万象的藝術、至高無尚的藝術、獨霸天下的
藝術,它便沒有力量再阻攔其他藝術了。于是其他藝術紛紛
得到解放,粉碎建筑師的枷鎖,各奔一方。每种藝術都在這
分离中得到益處。各自分离,整体也就壯大了。雕刻變成了
雕塑藝術,彩畫變成了繪畫藝術,卡農 1
變成了音樂。這好
比一個帝國在其亞歷山大死后分崩离析,每個省份各立為王
國。
于是出現了拉斐爾·米凱朗琪羅、讓·古戎 2
、帕列斯特
里納 3
這些在燦爛十六世紀赫赫有名的藝術家。
在藝術解放的同時,思想也四處獲得解放。中世紀的异
端先輩們早把天主教打開了巨大的缺口,十六世紀把宗教的
一統天下粉碎了。印刷術出現之前,宗教改革無非是教派的
7
3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3 帕列斯特里納 (約1525—1594) 意大利作曲家。
讓·古戎 (1510— 約1566),法國雕刻家、畫師和建筑師。
指早期复調的宗教樂曲,后演變為西洋音樂。
分裂,有了印刷術,宗教改革卻成了一場革命。若沒有印刷
机,异端邪說就會軟弱無力。不論是注定也罷,天意也罷,反
正古騰堡是路德 1
的先驅。
然而,中世紀的太陽已經完全沉落,哥特藝術的精靈已
在藝術的天際殞滅,這時候,建筑藝術遂日益暗淡褪色,逐
漸消失了。印刷的書籍—— 建筑物的蛀虫——,便吮吸其血
液,啃蛀其骨肉。建筑藝術隨之像樹木一樣,樹皮剝落,樹
葉紛墜,明顯地干癟下去,成了庸俗,貧乏,毫無价值。它
再也不能表達什么,甚至連表示對一個時代藝術的回憶都不
可能了。人類思想拋棄了它,其他各門藝術也就把它摒棄了,
它淪落到孤家寡人的境地,由于沒有藝術家問津,只得求助
于工匠。于是,普通的白玻璃代替了教堂窗戶上的彩繪玻璃,
石匠接替了雕塑家。什么活力啦,特色啦,生命力啦,智慧
啦,統統喪失殆盡了。建筑藝術成為可怜巴巴的工場乞丐,專
靠模仿抄襲,賴以苟延殘喘。早在十六世紀,米凱朗琪羅大
概就感到建筑藝術正在衰亡,最后靈机一動,孤注一擲,這
位藝術巨人把万神祠堆砌在巴特農神廟上面,建造了羅馬的
圣彼得教堂。這座教堂堪稱至今仍是舉世無雙的偉大作品,是
建筑藝術史上最后的獨創,是一位藝術泰斗在那本行將合上
的宏偉石頭史冊下端留下的簽名。米凱朗琪羅去世后,建筑
藝術在幽靈和陰影狀態中苟延殘喘,悲慘不堪,還能有什么
作為呢?它就照搬圣彼得教堂,原封不動加以抄襲,不倫不
類加以模仿。這成了一种怪癖,真是怪可悲的。這樣一來,每
8
3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即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
個世紀各有其羅馬的圣彼得教堂,十七世紀有圣恩谷教堂,十
八世紀有圣日芮維埃芙教堂。每個國家也各有其羅馬的圣彼
得教堂,倫敦有倫敦的,彼得堡有彼得堡的,巴黎有巴黎的
兩三座。這是一种衰老的偉大藝術臨終前返回童年時代的最
后譫語,毫無意義的遺言。
諸如剛才提到的這些特點鮮明的古老建筑物,我們姑且
不談,只對十六至十八世紀的藝術概貌稍加考察,便會發覺
同樣衰頹和敗落的現象。自從弗朗索瓦二世起,建筑物的藝
術形式便逐漸消失了,崛起的是几何形式,那樣子真像一個
瘦得皮包骨頭的病人的骨架。建筑藝術的优美線條,讓位給
几何圖形那种冷漠無情的線條。建筑物不再成為一座建筑物,
而是一個多面体。不過,為了掩飾這种赤身裸体的丑態,建
筑藝術倒也煞費苦心。不妨看一看,羅馬式的三角楣當中鑲
嵌著那希腊式的三角楣,或者相互錯雜。千篇一律老是万神
祠混和著巴特農神廟,老是羅馬圣彼得教堂的式樣。不妨再
看一看亨利四世時代那种邊角用石頭砌成的磚房、王宮廣場、
太子廣場。再看一后路易十三時代的那些教堂,胖嘟嘟,矮
墩墩,扁塌塌,蜷縮一團,還加上一大圓頂,活像一個駝背
一樣。再瞧一瞧那馬扎蘭 1
式的建筑藝術,那座四邦大學 2
真
是意大利式的劣制品。瞧一瞧路易十四時代的那些宮殿,堪
稱朝臣們的長排營房,死板,陰森、令人生厭。最后,還再
瞧一下路易十五時代的宮殿,飾滿菊苣花形和通心粉似的細
9
3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四邦大學指索邦大學,即巴黎大學的前身。
馬扎蘭 (1602—1661),意大利人,紅衣主教,曾被路易十三任為首相。
條紋,古老的建筑藝術本來已是風燭殘年,缺牙豁口,卻要
打扮得花里花俏,加上那般疣子和霉菌,結果反而面目皆非
了。從弗朗索瓦二世到路易十五,建筑藝術的病症正以几何
級數劇增,藝術只成了裹在骨頭上的一層皮而已,悲慘地奄
奄一息了。
与此同時,印刷術的景況又如何呢?全部离開建筑藝術
的生命力,都來歸附于印刷術。隨著建筑藝術每況愈下,印
刷術擴展壯大了。人類思想本來花費在建筑上面的大批力量,
從此全用于書籍。于是從十六世紀起,在建筑藝術敗落的同
時而壯大起來的印刷術,便与它進行角逐,并把它置于死地。
到了十七世紀,印刷術的天下已定,大功告成,坐穩了江山,
可以歡天喜地,向世界宣告一個偉大文藝世紀的到來。到了
十八世紀,在路易十四宮廷里長期得到休養的印刷術,重新
操起路德的古劍,武裝了伏爾泰,气勢洶洶地猛沖過去,向
古老的歐洲發起進攻,其實,印刷術早已把歐洲的建筑表現
方式消滅了。到了十八世紀行將結束時,印刷術已摧毀了一
切。直到十九世紀,重建才開始了。
然而,我們不妨現在要問一下,三個世紀以來,這兩种
藝術中到底是哪一种真正代表了人類思想呢?是哪一种把人
類思想表達出來呢?是哪一种不但表現了人類思想對文學和
經院哲學的种种癖好,而且還表現了其廣闊、深刻和普遍的
運動規律呢?是哪一种既不間斷又不留空隙、時時刻刻与人
類這行走著的千足怪物相迭合呢?究竟是建筑藝術還是印刷
術?
當然是印刷術。可別搞錯了,建筑藝術已經死了,永不
0
4
2 巴 黎 圣 母 院
复返地死了,它是被印刷的書消滅的,是因為它不能那么耐
久而被消滅的,也是因為它過于昂貴而被消滅的。任何大教
堂,造价就達十億之巨。請設想一下,需要多少投資,方能
重寫建筑藝術這部書,方能重新在大地上星羅棋布地蓋起千
万座建筑,方能重返昔日的鼎盛時代,那時宏偉的建筑物成
群,正如一個目擊者所云,“仿佛這個世界晃動著身子,扔掉
了舊裝,穿上一身教會的白衣裳。” 1
( 格拉貝·拉杜爾菲斯)
一本書一下子就印好了,所費無几,而且還可以遠為流
傳!人類的全部思想,如同水往低處流,都沿著這斜坡傾注,
那又何足為怪呢?這并不是說建筑藝術再也不會在某個地方
造起一座美麗的宏傳建筑,一件單獨的杰作。在印刷術統治
下,确實還有可能不時看到一根圓柱 2
,我想那是由全軍用繳
獲的大炮熔鑄而成的,就像在建筑藝術統治時期的《伊利亞
特》和《羅芒斯羅》、《摩訶婆羅多》 3
和《尼伯龍根之歌》 4
一
樣,都由全体民眾對許多行吟史詩加以兼收并蓄和融合而成
的。二十世紀突然出現一位天才建筑家是可能的,正如十三
世紀突然出現但丁一樣。不過到了那時,建筑藝術不再是社
會的藝術,集体的藝術,支配的藝術了。人類的偉大詩篇,偉
大建筑,偉大作品,不必再通過建筑形式去修建,而是利用
印刷就可以了。
1
4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3
4 《尼伯龍根之歌》,日耳曼史詩,大約形成于十二世紀,長達九千多詩句。
《摩訶婆羅多》,古印度的敘事長詩,計十九卷,共十二万章。
指拿破侖鑄造的旺多姆銅柱。
原著在這里附有這句引語的拉丁文原文,因內容同一,故略。
從此以后,建筑藝術或許可能再复興,但再也不可能以
它為主了。它將接受文學規律的支配,就像文學過去接受建
筑藝術規律的支配那樣。這兩种藝術的各自地位是可以互相
轉換的。在建筑藝術的統治時代,偉大詩篇固然寥若晨星,卻
有如雄偉的建筑,這倒是千真万确的。印度的毗耶娑 1
冗長
繁雜,風格奇异,難以識透,宛如一座巨塔一般,埃及東部
的詩歌,好比建筑物一樣,線條雄偉又穩重;古希腊的詩歌,
瑰麗,安謐,平穩。基督教歐洲的詩歌,具有天主教的威嚴,
民眾的朴實,一個复興時代的那种丰富多采和欣欣向榮。《圣
經》好似金字塔,《伊利亞德》好似巴特農神廟,荷馬好似菲
狄亞斯。十三世紀,但丁是最后一座羅曼式教堂;十六世紀,
莎士比亞是最后一座哥特式大教堂。
至此為止,我們所說的必定是挂一漏万,有失偏頗,但
概括起來,人類有兩种書籍,兩种紀事,兩种約典,即營造
術和印刷術,也就是石寫的圣經和紙寫的圣經。這兩部圣經
在各個時代都是大大敞開著的,今天我們凝視它們,不免會
緬怀花崗岩字体那种顯而易見的壯麗,緬怀那用柱廊、塔門、
方尖碑寫成的巨大字母,緬怀那遍布世界的一座座人類筑成
的高山,緬怀從金字塔直到鐘樓、從凱奧甫斯 2
直到斯特拉
斯堡那悠悠歲月。應當重溫一下那寫在大理石書頁上的往昔
歷史,應當不斷贊賞和翻閱建筑藝術這部巨著,不過,可別
2
4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2 凱奧甫斯,公元前二千六百五十年埃及國王,建造了最大的金字塔。
毗耶娑,印度傳說中的圣人,詩人,曾譯為廣博仙人。相傳《吠陀》是
由他編成的。
否認由繼起的印刷術所筑成的這座建筑物之偉大。
這座建筑物龐大無比。不知是哪位自命不凡的統計員曾
經計算過,要是把古騰堡以來所印出來的全部書籍,一本一
本地摞起來,可以從地球一直堆到月球上去。不過,我們要
說的并不是這种偉大。話又說回來,要是我們千方百計想對
迄今為止的印刷全貌有個總的印象,這全貌難道不像一座豎
立在全球上的廣大無邊的建筑嗎?人類至今仍不懈地從事這
一建筑,它那碩大無朋的頭部還隱沒在未來的茫茫的云霧里
哩。這是智慧的蟻巢;這是想象力的蜂窩,人類各种想象力
宛如金色的蜜蜂,帶著花蜜紛紛飛來了。這座建筑有千百層,
到處可以看到其內部縱橫交錯、十分巧妙的暗穴,個個都朝
向樓梯欄杆。表層上,蔓藤花紋、圓花窗和花邊裝飾,比比
皆是,令人目不暇接。每一作品,看起來似乎是那么隨心所
欲,那么形單影只,其實各有其位置,各有其特點。整体是
和諧的。從莎士比亞的大教堂直到拜倫的清真寺,成千上万
小鐘樓雜沓紛陳,充塞著這座一切思想結晶的大都市。在其
底層,從前建筑藝術未曾記錄過的人類某些古老篇名,也被
添寫上了。入口的左邊,刻著荷馬白大理石的古老浮雕,右
邊刻著昂起七個頭的多种文字寫的《圣經》。再過去是羅芒斯
羅那七頭蛇,以及其他一些混雜的怪物,諸如《吠陀》和
《尼伯龍根之歌》。而且,這座奇妙的建筑物始終并沒有竣工。
印刷机這一龐大的机器,不停地汲取社會的智液,不斷為這
座建筑吐出新的材料。全人類都在手腳架上忙碌著,有才智
的人個個都是泥水匠,最低微的人也堵洞的堵洞,壘石的壘
3
4
2
巴 黎 圣 母 院
石。雷蒂夫·德·拉·布雷東納 1
也背來他那一筐灰泥。天
天都有新的一層磚石砌高起來。除了每個作家個人解囊獨特
投資外,還有集体的貢獻。十八世紀貢獻了《百科全書》,大
革命貢獻了《導報》。誠然,那也是一項与日俱增、永無止境
地螺旋式往上堆積的工程;也是各种語言的混合,永不停息
的活動,持續不懈的勞作,全人類的通力合作,保障智慧可
以對付再次大洪水的泛濫和對付蠻族入侵的避難所。這是人
類第二座通天的巴別塔。
4
4
2 巴 黎 圣 母 院
1 雷蒂夫·德·拉·布雷東納,即尼古拉·雷斯蒂夫(1734—1806),法國
作家,其作品如《墮落的農民或是城市的危險》 (1775)、 《我父親的一生》
(1779)、《特殊念頭》1794—1797)曾名噪一時。
竹露荷風坐擁書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