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只听得張筱蘭的話聲起自那間屋門口:“爹搬弄是非,誰說我不肯出來了,我這不是出來了么。” 張遠亭一怔轉身。 李存孝一窘抬眼。 可不,那間屋門口不是站著張筱蘭么? 她已經換過了衣裳,梳過了頭,還薄薄施了一層脂粉。 仍是那條大辮子,梳得沒一把亂絲儿。 一套合身的褲褂,白底、小碎紅花,腳上是一雙襯飾工絕的繡花鞋。 前后不過片刻,她已經像換了一個人儿。 李存孝定了定神,忙站了起來:“姑娘。” 張筱蘭臉一紅,頭一低:“大少。” 張遠亭一雙眼瞪得老大,臉上的表情顯示出他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丫頭,我可是好些日子沒瞧見你這副模樣了。” 李存孝在“桃花坪”張遠亭這儿住了一宿,實際上他只睡了半宿,因為陪張遠亭父女聊了大半夜。 要不是張筱蘭人有“病”,不能過于勞累,張遠亭一個勁儿地催她歇息去,只怕這話頭還收不住。 第二天一早,李存孝上了路,張遠亭爺儿倆雙雙送到柴扉外,張彼蘭美目含淚,叮嚀再三,依依不舍。 前后不過一夜工夫,張筱蘭的“病”居然不藥而愈,看來心藥治心病是最靈不過的。 幸虧沒讓那鄰居看見,要不然這些左鄰右舍非把李存孝當神醫不可。 李存孝出了,桃花坪,順著“雪峰山”下那條蜿蜒小路往北走去,腳下行云流水般,相當輕快。 走了里許,這條小路忽然一分為二,岔出一條路來斜斜指向東北。李存孝站在岔路上,略一遲疑,舉步就要踏入斜指東北的那條小路。 就在這時候,忽听頭頂“雪峰山”那半山腰傳下一聲叱喝。 他一怔,立即收勢抬眼,向上望去。 “雪峰山”半腰林木森林,茫茫蒼蒼,除了樹之外別的什么也看不見。 這是誰?在這“雪峰山”半腰干什么? 心念未了,又一聲冰冷陰笑傳了下來。 前一聲叱喝跟這后一聲冰冷陰笑聲音都不大,那是由于發聲處在“雪峰山”半腰,离地太高。 可是這兩聲听進李存孝耳朵里卻相當清晰。 他沒再多想,騰身拔起,直往“雪峰山”半腰處扑去。 李存孝身法何等高絕,電光石火般,只几個起落便已到了“雪峰山”半腰。 他腳下剛踏實,耳邊又傳來一個冰冷的話聲,這話聲比那聲叱喝跟那聲陰笑近多了:“你如今還有什么能耐?還有什么神通?威風何在?煞气何存?只有看我的了。” 話聲好熟,近在眼前,就在身前那片密林中。 李存孝閃身扑了進去,剛進密林丈余便看見了——這片樹林緊挨著一塊峭壁,峭壁下有個洞穴,洞前盤坐著一個人,一襲黑衣,蒼白臉,身邊地上還放著一頂大帽,赫然竟是那武林四塊玉之一的楚玉軒。 楚玉軒身前站著個身材高大的白衣老者,不用看前面,單看那背影,李存孝一眼便認出他是當日在“蠻溝”小鎮被自己惊走的“白骨門”總護法申屠豹。 此刻,楚玉軒神色黯淡,閉著眼,申屠豹揚掌欲劈,眼看就要把這當世四塊玉中的一塊斃在掌下。李存孝及時一句:“申屠豹,你沒完沒了么?” 隨話一指點了過去,襲的是申屠豹的后心要害,“命門”重穴。 李存孝無意傷他,只在攻他所必救,使他先救自己,無暇傷人。 他不知道是因為話聲熟,還是因為指力勁,申屠豹高大身軀為之一抖,慌忙橫移,硬生生挪离三尺。 挪离三尺,又竄出數步,然后霍然一個大旋身轉了過來,一怔,臉色倏變,惊怒喝道:“又是你……” 李存孝淡然說道:“你我有緣。” 申屠豹一挫牙道:“你簡直是陰魂不散。” 閃身欺過,當胸一掌劈了過來。 只听楚玉軒說道:“留神,這是他那歹毒的‘尸毒摧心白骨掌’。” 李存孝道:“我省得,我也瞻仰過。” 說話間,申屠豹一掌拍近,眼看就要沾衣。 李存孝往后滑步,身軀一閃,申屠豹一掌落空,李存孝右掌揚起,如飛落下。 只听申屠豹大叫一聲,身軀忽然騰起,破林而去。 楚玉軒輕輕一歎道:“閣下的身手為我生平所僅見,申屠豹那仗以為惡多年、傷人無算的‘尸毒摧心白骨掌’就此算完了。” 李存孝道:“對付惡獸,就要先拔去它的爪牙,是不?” 楚玉軒目光一凝,道:“閣下在‘蠻溝’小鎮救我于先,又在這‘雪峰山,半腰二度伸出援手,我都記下了。” 李存孝道:“在蠻溝小鎮我頭一次伸手,是因為不知道你是誰,這雪峰半腰的第二次伸手,是我經過此處無意中碰上的楚玉軒微微一怔道:“閣下頭一次救我,是因為不知道我是誰,听閣下的口气,似乎是知道我是誰就不救我了。” 李存孝微一點頭道:“我要是先知道你是誰,我的确不會救你。不但不會救你,我還要殺你。可是等我救了你,知道了你是誰之后,我卻又認為我該救你。” 楚玉軒訝然說道:“閣下把我弄糊涂了。” 李存孝道:“我說一句話你也就明白了,‘寒星門’溫飛卿溫二姑娘是我紅粉知己……” 楚玉軒臉色大變,兩眼暴睜,惊聲說道:“原來你是……” 剎那間他轉趨平靜,平靜得跟個沒事人儿一般,淡然一笑道:“原來你是溫飛卿的須眉知己,‘白骨三煞’已死,我報償的時候也到了,反正我已經不久于人世,閣下請下手吧。” 兩眼一閉,不再言語。 李存孝道:“你沒听我剛才所說么,我認為我應該救你!” 楚玉軒睜開兩眼道:“閣下認為應該救我的理由,不是認為應該親手殺了我么?” 李存孝道:“我要打算親手殺你,你絕离不開那‘蠻溝,小鎮,你信不信?” 楚玉軒怔了一怔道:“這么說你不打算殺我?” 李存孝道:“我不但不打算殺你,我還要勸阻溫二姑娘。” 楚玉軒訝然說道:“這是為什么,我毀了溫二姑娘,我奪了你的紅粉知己,你卻不……這……這是為了什么?” 李存孝道:“很簡單,因為我知道那不是出自你的本意,你也是為藥物所害,算起來你也是被害人。” 楚玉軒搖搖頭,說道:“你錯了,我并沒有被藥物所害,甚至沒沾一點媚藥。是我見岑東陽要加害溫二姑娘,現身赶走岑東陽之后,未暇多思,沒有細看,當即解開了溫二姑娘的被制穴道,使得藥力發作,陷溫二姑娘于瘋狂狀態之中,也使得我自己無法脫身,遂鑄成了大錯。” 李存孝道:“即使如此,那也不能怪你。” 楚玉軒目光凝注,蒼白的臉上神色陰晴不定,好一會儿才道:“你真不怪我?” 李存孝道:“做人的起碼條件,就是要明善惡,辨是非,是不?” 楚玉軒身軀一陣顫抖道:“閣下讓我敬佩,我也知道那怪不得我,無如我不殺伯仁,伯仁卻由我而死,我仍引以為咎,在道義上我也不能不有所報償。如今閣下既不怪我,就留我個全尸,請便吧” 李存孝道:你認為非死不足以言報償,是么?” 楚玉軒歎道:“事實那此,別的我還能作出什么報償?” 李存孝道:“你死了,溫二姑娘又怎么樣,能還她清白之身么?” 楚玉軒呆了一呆道:“事實上我只能這么做……” 李存孝道:“那不見得。” 楚玉軒道:“那不見得?閣下認為我該怎么做,閣下認為我還有哪條路可走?” 李存孝緩緩說道:“你死了,無法還溫二姑娘清白女儿身,擺在她面前的,勢必也是死路一條。這原是個悲劇。可是現在有避免悲慘的可能,為什么不讓它以喜劇收場?” 楚玉軒睜大了兩眼道:“我不懂閣下的意思。” 李存孝目光一凝,望著楚玉軒,正色說道:“你不是仍引以為咎么?找溫姑娘請罪去,向她求婚。” 楚玉軒一怔道:“閣下這是開玩笑?” 李存孝道:“你看我像開玩笑么。” 楚玉軒倏然強笑,道:“這……閣下,你這是……我毀了溫二姑娘一生,到頭來你卻叫我向溫二姑娘求婚去,這簡直是什么……” 李存孝道:“這簡直是什么,你要知道,只有這樣才不算是毀了溫二姑娘一輩子。只有這樣你才不至于讓溫二姑娘落得一生悲慘。” 楚玉軒搖頭說道:“不行,閣下,這樣我占的便宜太大了。” 李存孝道:“什么叫占便宜,論事,這可不能全怪你……” 楚玉軒道:“可是畢竟是我……” 李存孝雙目之中倏現神光,道:“你要明白,你要是不听我的,溫二姑娘只有一死;若是溫二姑娘死了,你的愧疚豈不更深……” 楚玉軒道:“我會先溫二姑娘而死,我已經求得解脫了。” 李存孝道:“你認為一死便能求得解脫么?你要知道,死并不是解脫,而是逃避;即使你逃到了地下,那樣你就能安心了么?” 楚玉軒還待再說。 李存孝雙眉一揚,震聲說道:“昂藏七身軀,須眉大丈夫,自己做的事不敢面對現實,只求逃避,動輒言死,你還算得什么大丈夫,你還配稱當世四塊玉么?” 楚玉軒身軀一陣顫抖,苦笑說道:“閣下教訓得好,溫姑娘當世四大絕色之一……” 李存孝道:“你也是當世四塊玉之一。” 楚玉軒苦笑道:“閣下抬舉我了,要知道這不是一廂情愿的事,即便是我愿意听你的,溫二姑娘……” 李存孝道:“溫二姑娘面前自有我說話。” 楚玉軒道:“閣下這种人為我生平首見,換任一個人,他絕不會放過我……” 李存孝唇邊掠過一絲輕微抽搐,道:“我這也是為溫二姑娘著想。” 楚玉軒一怔,目中倏現奇光,道:“閣下是當今第一等性情中人。” 李存孝微一搖頭道:“你不必多說了,只告訴我,你听不听我的。” 楚玉軒猛一點頭,說道:“我听,沖著閣下,我就是跪求溫二姑娘一輩子,也要求得她點頭,無如……” 苦笑一聲,住口不言。 李存孝道:“無如什么?” 楚玉軒道:“我剛才說過,我已經不久于人世了,我縱有讓這件事以喜劇收場之心,卻無讓這件事以喜劇收場之力……” 李存孝問道:“你是指那‘尸毒摧心白骨掌’的傷勢?” 楚玉軒道:“不錯,閣下當日在‘蠻溝’小鎮制住了我几處穴道,立刻阻住了尸毒蔓延,可是我离開‘蠻溝’小鎮之后一陣瘋狂奔馳,卻又使傷勢惡化,到如今那那尸毒已然侵至內腑,恐怕我難以活過十天……” 李存孝道:“讓我看看。” 邁步便要走過去。 适時,一個微帶冷意的脆朗話聲自密林深處傳出:“你救不了他的。” 李存孝身軀猛地一震,脫口叫道:“二姑娘……” 那音帶冰意的脆朗話聲道:“是我,畢竟只有你才能听得出是我。” 楚玉軒緊張地往聲音傳來處望去,只見密林深處娉娉走出了一身黑衣、面罩寒霜、目凝煞威的溫飛卿。 楚玉軒只覺得溫飛卿那一雙目光像兩把霜刀,心神一震,不由自主地低下頭去。 李存孝站在那儿,始終沒轉身、沒回頭。 轉眼間,溫飛卿來近。 李存孝叫了她一聲:“二姑娘。” 溫飛卿淺淺一笑道:“你倒會替人撮合姻緣啊。” 李存孝道:“二姑娘,我認為我該這么做,楚玉軒無辜。” 溫飛卿道:“這么說,你沒錯,他也沒錯,是我一個人的錯?” 李存孝道:“二姑娘不該說這話。” 溫飛卿道:“我該怎么說?謝謝你?馬上答應嫁給他?” 李存孝道:“二姑娘,楚玉軒是當世之俊杰,算起來他也是被害人之一。” 溫飛卿道:“說這話的時候,你的心不疼么?” 李存孝唇邊掠過一絲抽搐,道:“二姑娘……” 溫飛卿道:“我想嫁給你,你為什么不要我,嫌我不清不白么?” 李存孝雙眉一揚道:“二姑娘把李存孝當成什么人了?” 溫飛卿道:“那么你為什么不向我求婚,就知道我不會嫁給你?” 李存孝道:“我早就有向二姑娘求婚之心,只問二姑娘肯不肯答應。” 溫飛卿道:“還是嘍,你還是料准我不會嫁給你,是不是?” 李存孝道:“二姑娘這是何苦。” 溫飛卿道:“誰知道我這是何苦。” 眼圈儿突然一紅,可是她忍住了淚。 楚玉軒一翻身,便要往下跪。 溫飛卿冷然說道:“慢著,你不必跪求我,我不會答應你的。 固然我答應嫁給你是最好的一條路,可是我對你沒有情,也永遠無法生情愫……” 李存孝道:“二姑娘……” 溫飛卿道:“你們兩個都不必為我操心,我自有我的去處,但絕不是死。我雖然是個女人家,可是還不愿意動輒言死,至于你頓了頓道:“你也不必死,我已經知道過不在你,留著你那有用之身,武林中還有你該做的事。這是我從申屠豹身上搜出來的解毒藥,拿去。” 皓腕一抖,一個小白瓷瓶落在楚玉軒怀中。楚玉軒一動沒動,他整個人像麻木了一樣。 溫飛卿轉望李存孝道:“至于你,你跟溫家的仇,我已經知道了。誰欠的債應該由誰還,冥冥中自有報應,誰也改變不了,不必因為我救過你一次而有所遲疑。我此身已獻于青燈古佛,算不得是溫家的人了。他們現在往‘南獄’途中,你快追去吧,有緣咱們將來會再見的。” 話落,轉身娉娉行向密林深處。 李存孝忙叫道:“二姑娘。” 溫飛卿停步問道:“你還要說什么?” 李存孝口齒啟動了一下,道:“二姑娘就這么走了么?” 溫飛卿道:“我不走還等什么?不這么走,你又讓我怎么走?” 李存孝道:“我總覺得二姑娘是屬于武林的……” 溫飛卿搖頭說道:“你錯了,武林中沒有我一處安身之地。” 李存孝道:“有,只在二姑娘愿意不愿意?” 溫飛卿含笑搖頭,道:“我下決心不容易,心也剛靜下來,你別再亂我的心了。記住見著瑤璣跟冷凝香替我致個意。” 邁步又向前走去。 李存孝道:“二姑娘,瑤璣跟凝香也舍不得你。” 溫飛卿腳下只頓了頓,但沒停,兩顆晶瑩之物落在草地上不見了。李存孝沒看見,也沒听見溫飛卿答話,只見溫飛卿很快地又隱人了密林中,一股异樣感覺泛上心頭,他只覺心里好難受,好難受…… 半晌之后,他轉過了身,目光投向楚玉軒。 楚玉軒面泛抽搐地開了口:“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又有什么臉活下去,可是二姑娘的話……我只有鼓足勇气活下去,算做對二姑娘的報償吧。閣下珍重,有緣自會再見,我告辭了。” 站起來微一拱手,轉身緩步而去,那頎長的背影透著凄涼,望之令人心酸。 李存孝呆呆地望著楚玉軒,直到楚玉軒的身影被林木擋住不見。 溫飛卿的离去已然讓他難過,楚玉軒的表現更讓他心頭像壓了塊重鉛。 突然,他揚眉搖頭,仰天一聲長嘯,盡吐心中結,身形拔起,破空而出,向著“雪峰山”下飛射而去。 衡山,別名霍山,峋峻山,為五岭山脈之支脈,列為華夏五岳之一,系隋代開皇九年所詔定。 按詔定,五岳之中,最高者為恒山,最低者衡山。 以形勢論,華山以奇險著,泰山以磅礡著,均有北方雄大之气;恒山、嵩山則嫌其頹。 衡山則峰巒雖多,但比之東西二岳則乏之奇特之形勢,其优點則有“峨嵋”之翠之秀,有江水環繞,云气特重,山上气象變幻無常,故山勢雖低,而有秀麗之致。 衡山脈起廣西,蜿蜒于汀資二江之間,以長沙岳麓為尾,而以衡陽回雁峰為首,以祝融峰為最高。其峰巒最著者有五:祝融、紫藍、天柱、云密、石廩。故杜甫詩有:“衡岳五峰尊”之句。 衡山東西二面,山水相映,以迄長沙。其中九面九背,极盡曲折紊回之妙,所以俗有“帆隨汀轉,望衡九面”之諺。昔人詩云。 “帆轉汀水轉,處處見衡山”,与北部諸岳,只有山而無水者,大异其趣。 衡山峰多,矗峰共七十二,胜景中有十洞、十五廟、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九井等。 時值正午,云高天朗,在那“駕鵬”、“春湖”之間有座“半山亭”,亭中憑欄,遠望“祝融”磋峨屹峙,群峰匍伏左右,如在履巢。 俯視,則湘江一水若帶,風帆隱約,出沒于青山綠水之間。 “半山亭”正當山口,步步趨高,古柏蒼松,一徑清涼。 如今,就在這正當山口的“半山亭”中,負手站著個人,山風舉袂,飄逸若仙,一如臨風之玉樹,是李存孝。 “半山亭”正當山口,李存孝居高臨下,可以把衡山這一面平原上的遠近景物盡收眼底。 當然,他不是有那閒情逸致跑到“半山亭”來憑欄眺望的。 他站的這地方好,西南一面地上的一只鳥雀也別想逃過他一雙眼。 半個時辰以后,山下遠遠地出現了一支隊伍,八個銀袍怪人在前,后頭是一連三頂軟轎。 “寒星門”的人到了。 李存孝揚了揚眉,但沒動。 “寒星門”的這支隊伍來勢极快,就像后頭有人追赶著似的,里許距离,轉眼工夫已到衡山腳下。 進山口,一片濃蔭覆蓋,這支隊伍突然停了下來。 想必是要歇歇腳再走。 是時候了,李存孝邁步走了下去。 他走得很慢,一步一步地。 停在山口的“寒星門”人,沒有發現他。 那是因為他們料到李存孝必然會追出“苗疆”,可絕料不到李存孝已然赶到了他們前頭,早站在“衡山”之山等著他們了。 李存孝到了最下一級石階上,出轎透气的“寒星”主人夫婦跟溫少卿還沒看見他。 可是那“寒星八衛”看見他了,一怔,一惊,立即全向轎側退去。 “寒星”主人夫婦跟溫少卿惊覺了,一家三口六只眼珠只一瞬,臉色均為之一變。 李存孝停步在一丈外,寒星主人頭一個強作平靜,干笑一聲道:“沒想到在這儿碰見李少俠,跟約好了似的。” 他居然一改前態稱李存孝為李少俠。 寒星夫人更令人惡心,嬌媚一笑說道:“真的,做夢也沒想到會在這儿碰見李少俠。李少俠什么時候回中原來的,一個人來登臨南岳的么?” 李存孝淡然說道:“不錯,我只一個人。” 寒星夫人臉色微微一松,道:“姬婆婆祖孫倆跟冷姑娘怎么沒一道來啊?” 李存孝道:“冷姑娘陪著姬婆婆跟令狐姑娘回金華去了。” 寒星夫人“哎呀”一聲道:“這么說少俠的喜事定了,什么時候賞我們一杯喜酒啊。” 李存孝沒心情跟她扯這些,雙眉微揚,道:“我先問一聲,當年‘听濤山庄’血案,在背后主使的是哪一個?” 寒星夫人臉色一變道:“少俠,您這是說什么呀,當年‘听濤山庄’血案,在背后主使的是誰,您該問陰玉嬌呀,怎么問起我們來了?” 李存孝道:“溫夫人,別忘了‘寒星門’在武林中的聲威与‘冷月門’不相上下。” 寒星夫人臉上一紅,道:“少俠,我說的是實情實話……” 忽听溫少卿一聲大叫:“我就不信憑咱們這些人收拾不下他,上。” “寒星八衛”齊動,聯袂扑向李存孝。 沒見李存孝移動,只見“寒星八衛”扑到,他只在“寒星八衛” 之中閃了几閃,“寒星八衛”一起停住不動,轉眼間一個連一個的倒下,身上沒見傷痕,卻個個嘴角滲血。 寒星主人夫婦像斗敗了的雞一樣,剎時間臉色慘變了。 李存孝道:“我再問一句,當年主使你們殺人放火的是哪一個?” 只見寒星主人嘴唇動了几動,溫少卿忽然拔起身軀往外射去。 李存孝動都沒動,道:“我留你溫家一脈香煙,對你溫家不能說不厚。” 寒星夫人忽然厲聲說道:“是你那爹,‘神手圣心’李明遠,你為什么不找他去?” 李存孝一震,陡然揚眉叱道:“你胡說。” 寒星夫人冷笑道:“你那爹怀疑你娘跟韓世杰有私,嫉恨之下買通陰玉嬌跟‘寒星’溫家殺了韓世杰,夷平了‘听濤山庄’!不信問問你那爹去,他就在這‘南岳’‘祝融峰’上。” 這么說應該不會假了。 李存孝像突然之間被人打了一拳,身軀為之一晃,他點了點頭,顫聲說道:“我自然會去問,可是是你‘寒星’溫家跟陰玉嬌下的手,這樣不會錯。” 寒星夫人道:“冤有頭債有主……” “住口!”李存孝臉色煞白,冰冷叱道:“李存孝恩怨分明,溫二姑娘救過我一次,我以命抵命,只取你夫婦一只手……” 寒星夫人一聲凄厲長笑,道:“李存孝,你欺人太甚。我儿子已走,我夫婦已毫無顧慮,咱們就在這衡山之下拼個你死我活吧。” 瘋狂一般地閃身扑了過來。 李存孝抖手一掌硬把她震了回去,說道:“我說一句就算一句,只要你夫婦一只手,別等我動手。” 寒星夫人厲叫一聲又扑了過來。 李存孝雙眉揚起,閃身迎了上去,兩條人影乍合即分,寒星夫人一聲慘叫暴退,退了兩步便倒地昏了過去。 寒星主人跨一步擋在寒星夫人身前,須發俱張:“李存孝,你李存孝眉心那顆痣好紅,冰冷說道:“我尊你為一派之主,你自己動手吧。” 寒星主人威態倏斂,一點頭道:“也罷……” 轉身望著“祝融峰”高叫說道:“李明遠啊,李明遠,我夫婦路過衡山而不找你,對你不能說不仁盡義至。而今我夫婦受你儿子的逼迫,你卻躲在‘祝融峰’上不聞不問,你算得什么英雄,又算得什么好漢,配稱什么‘神手圣心’?” 抬右掌往自己左腕劈了下去,一掌劈實,他悶哼一聲,身軀一晃,但是他很快就站穩了,俯身抱起寒星夫人,騰身飛射而去。 寒星主人夫婦不見了。 李存孝轉望那插天的“祝融”,身軀一陣劇顫。 驀地,他揚起雙眉,邁步向座落在十几里外的“祝融峰”走了過去。 他走得很慢。一步,一步地…… “祝融峰”气勢雄拔,插天孤立。由于李存孝是一步步的走,日頭偏西的時候才到了距离“祝融”絕峰咫尺間的“上封寺”。 “上封寺”前有一片大廣場,廣場上站著几名灰衣僧人,正在那儿指指點點,遠眺近覬。 李存孝一登上廣場,立即把那几個灰衣僧人的目光全引了過來,一名中年僧人突然跨步越前,向著李存孝合什微一躬身道:“這位施主是……” 李存孝藝出佛門,一向禮佛敬僧,答了一禮道:“大和尚,我是來找人的。” 那中年僧人道:“但不知施主找的是‘祝融峰’上的那一個?” 李存孝道:“此人姓李,雙名明遠。” 那中年僧人深深一眼道:“施主找的是‘神手圣心’李大俠?” 僧人知道李明遠,足證“神手圣心”在此,李存孝心里又是一陣刺痛,道:“正是,煩請大和尚引見。” 那中年僧人道:“施主跟李大俠有什么淵源。” 李存孝道:“有勞大和尚動問,李大俠是家父。” 那中年憎人“哦”地一聲道:“怪不得貧僧一見施主便覺眼熟,原來是李少俠當面……” 一頓接問道:“恕貧憎直問一句,少俠跟令尊是不是多年不見了?” 李存孝道:“正是,足足有二十年了,大和尚怎么知道?” 中年憎人道:“二十年前李大俠登臨祝融,二十年后的今天李少俠始來相尋,這不說明少俠有不少年未見令尊了么。” 李存孝道:“大和尚說得是,家父如今可在寶剎之中?” 中年僧人道:“李大俠在‘祝融’絕頂‘赤帝祠’旁。” 李存孝道:“那么煩請大和尚……” 中年僧人微一搖頭道:“少俠跟李大俠骨肉至親,貧僧不得不明言,少俠來晚了。” 李存孝目光一凝道:“大和尚這話……” 中年僧人道:“李大俠早在二十年前便已撒手塵宇,西歸我佛。” 李存孝剎時間又像突然被人打了一拳,身軀為之一晃,定了定神道:“那么大和尚适才所說家父在‘祝融’絕頂‘赤帝祠’旁……” 中年僧人道:“那是李大俠的‘衣冢’。” 李存孝道:“‘衣冢’?大和尚這話……” 中年僧人道:“令尊李大俠二十年前自‘赤帝祠’后‘舍身崖’跳下‘祝融’自絕歸天,敝寺方丈命貧僧等下崖找尋,然時已隔近十日,貧僧等只在崖下尋獲李大俠生前所著衣衫,敝寺方丈敬令尊為一代大俠,乃將李大俠這件衣衫葬在‘赤帝祠’側……” 李存孝道:“大和尚,那么先父的遺骸……” 中年僧人歎了口气道:“李大俠二十年前來到‘祝融’之后,一直住在絕頂‘赤帝祠’內,每十天或半月始下峰至‘上封寺’与敝寺方丈品茗弈棋作小聚。是以李大俠自絕之當時,敝寺中并不知道,還是一次敝方丈久候李大俠不至,命人登上絕頂探視時,始發覺李大俠已跳崖自絕。俟貧僧等奉命下崖找尋,只找到一件李大俠生前所著衣衫,那件衣衫已然破爛,上有血斑,也有爪痕,想必是李大俠的遣骸已為獸類所毀……” 李存孝心中又是一陣刺痛,沉默了一下道:“可否麻煩大和尚帶我上峰看看?” 中年僧人道:“自當年李大俠投崖之后,二十年來‘祝融’絕頂一直被敝寺列為禁地,少俠要上去自屬例外,請少俠隨貧僧來。” 轉身行去。 李存孝邁步跟了上去。 由“上封寺”上登“祝融”絕頂,雖說近在咫尺,但由于罡風疾勁,山道險峻,走起來并不那么容易。 而中年僧人步履穩健,輕快如飛,卻把這險峻的山道視若康庄,顯然也是個練家子,而且修為不弱。 在中年僧人的前導下,轉眼工夫已登上“祝融”絕頂。時已暮色初垂,罡鳳极其強勁,呼嘯有聲,吹得衣袂獵獵作響,連李存孝這等高手都有立足不穩之感。 只听中年僧人道:“罡風強勁,天黑時尤甚,少俠小心。” 李存孝道:“多謝大和尚,我省得,大和尚也請小心。” 他卓立風中,一動不動,使得那中年憎人不由多看了他兩眼。 甫一登上絕頂,李存孝便看見了那座“赤帝祠”,一殿兩廂,相當簡單。 在這座“赤帝祠”左側果然矗立著黑忽忽一堆,前面還有一方石碑,李存孝好目力,清晰地看見那方石碑上寫的是“‘神手圣心’李大俠之墓”九個字。 這座“衣冢”矗立在“祝融”极巔已整整廿年了,受了几千個日子的風吹雨打太陽晒,做儿子的到今天才知道。 盡管乃父心胸狹窄,一念嫉恨,指使“寒星”溫家跟“白發童顏”陰玉嬌夜襲“听濤山庄”,殺害了韓庄主一家几十口,害得他母子顛沛流离,害得他母親最后落個血枯而亡,但畢竟乃父是他的生身之父,想想乃父落得個投崖自絕,尸骨無存,心里也不由為之難受。 心念轉動間已然來到“赤帝祠”側,只听中年僧人道:“少俠,這就是令尊的‘衣冢’。” 李存孝點了頭,上前恭恭敬敬拜了一拜,站起身來望著那中年憎人道:“大和尚,對寶剎上下,我只有感激二字……” 中年僧人道:“少俠不必客气了。這感激二字,敝寺上下愧不敢當,敝寺上下也只是做了該做的……” 李存孝道:“這就夠了,貴寺上下并無守護先父之責。” 說著,他往“赤帝祠”后行去。 中年僧人忙伸手一攔道:“少俠要干什么。” 李存孝道:“我想到‘舍身崖’看看。” 中年僧人道:“少俠,罡風強勁,‘舍身崖’去不得,一不小心便有失足之虞。” 李存孝道:“多謝大和尚,我自會小心。” 他這么一說,那中年僧人自不便再攔他,緊緊傍在他身側,以防万一。 到了“舍身崖”邊往下一看,只見峭壁孤懸,下臨無地,要換個尋常人恐怕連往下看的勇气都沒有。 李存孝緩緩說道:“從這儿掉下去,莫說是個人,就是個鐵人也非摔個粉碎不可。” 中年僧人道:“敝寺方丈已准備在這‘舍身崖’邊筑起一道石欄,以防失足慘事。不過那也只能防人失足,對于有心自絕的人恐怕仍是無濟于事。” 李存孝心中暗道:“只不知父親是指使人殺人燒火之后心生愧悔才跳落舍身崖自絕的呢,還是另有原因……” 只听那中年僧人道:“天色已暗,少俠請隨貧僧下峰去吧。” 李存孝默默地點了點頭。 下了“祝融”絕頂,來到“上封寺”前,只見“上封寺”前廣場上一前二后站著三名僧人,后面那兩個,是兩個中年僧人,前面那個是個胡須如雪的清瘦老僧。 那中年僧人道:“方丈出來了。” 上前合什躬下身去。 李存孝忙上前施了一禮,道:“晚輩李存孝見過方丈。” 清瘦老僧深深一眼,合什答了一禮道:“不敢當,少俠蒞臨‘祝融’,老衲未及親迎,還請少俠原諒。” 李存孝道:“豈敢,是晚輩魯莽登臨,聞得惡耗,匆忙登上絕頂,未曾先謁方丈,實屬失禮,還請方丈海涵。” 清瘦老僧道:“少俠過謙,這也是人之常情……” 輕輕歎了一聲道:“廿年前令尊卜居于‘祝融’,老衲疏于守護,致有‘舍身崖’之不幸。多年來老衲一直耿耿難釋,如今面對少俠,心中更感愧疚。” 李存孝道:“方丈怎好這么說話,貴寺上下并無守護誰之義務,其實一個人若是存心自絕,任誰也防不了的。” 清瘦老僧長歎道:“不管怎么說,老袖不能不負道義上的責任,廿年來老衲晨昏為令尊誦經,未曾一日間斷……” 李存孝道:“方丈對李家恩厚,李家存歿俱感。” 清瘦老僧道:“少俠不必再客气了,老衲為的是兩字心安。天色已暗,此處風大,請少俠進入‘上封寺’中……” 李存孝微一欠身道:“多謝方丈,晚輩另有他事待辦,不打扰了。” 清瘦老僧道:“天色已暗,少俠既到‘上封’,怎好不略作盤桓。” 李存孝道:“方丈好意,晚輩心領。晚輩實在另有要事在身,不敢多事耽擱。” 清瘦老僧道:“既然這樣,老衲不敢再留,還容老衲送少俠下山。” 李存孝道:“不敢當,方丈請留步,先父之‘衣冢’容晚輩异日再來遷移。” 施了一禮,轉身而去。 盡管李存孝不讓送,清瘦老僧畢竟還是送到了廣場邊。 李存孝一步步地下了“祝融”,心中百念齊涌。 照目前的情形看,應該是恩怨兩消事了了。 陰玉嬌死了,“寒星”主人夫婦各斷一手,他父親也早在廿年前便已跳落“舍身崖”自絕,不是恩怨兩消事了了么? 盡管恩怨兩消事了了,想想,他心里遠比當日覓仇的時候還難受。 “听濤山庄”韓庄主一家近百口俱皆死難,韓庄主的一片基業也片瓦無存,母親吃盡千辛万苦,最后落得個血枯而亡,他絕沒想到這是父親一手造成的。 說來說去,這恩恩怨怨皆源于兩字猜疑一字妒,其實是一場誤會,這是何苦? 骨肉至親間的自相殘殺,落得個家破人亡,只剩下他一個人,越想心里越沉重,李存孝恨不得瘋狂一般痛快地發泄發泄。 可是他找誰發泄去,誰又該供他發泄? 不覺間已來到“祝融”峰下,抬眼四下望望,黝黑的一片,“金華”、“桃花坪”,他該到那一處去? 心念正轉動間,一聲叱喝遙遙傳了過來。 他仔細一听,立即辨出這聲叱喝來自東方,距离至少要在半里以上。 他現在沒有心情管別人的閒事,心中念轉,正打算走,只見夜色中兩條人影疾掠奔來。 這兩條人影一個頎長,一個纖小,那纖小的一個似乎像個女的。 緊接著這兩條人影之后出現了十几條人影。 他馬上明白了,前面這兩條人影是在跑,后面那十几條人影是在追。 前面兩條人影來勢极速,轉眼工夫已近十丈,李存孝忽然看出那兩條人影一個是當世四塊玉之一的趙玉書,另一個是當世四大絕色之一的“瓊瑤宮”司徒蘭。 是誰追赶他兩個? 憑趙玉書与司徒蘭,又有誰能夠使得他兩個不戰而逃? 思忖間后面那十几條人影也已來近,李存孝一眼瞥見了“瓊瑤宮”的巡山使范強。 他馬上明白了八分。 就在這時候,趙玉書跟司徒蘭已然雙雙馳近,趙玉書頭一個望見了李存孝,陡然一惊,硬生生收住奔勢。 司徒蘭一怔,忙也收住奔勢問道:玉書,“你怎么了?” 趙玉書直楞楞地望著李存孝,司徒蘭霍然轉頭望了過來,又一怔,脫口道:“是你……” 就在這時候,“瓊瑤官”巡山使范強等已然赶到,十几個人齊扑趙玉書。 司徒蘭已然惊覺,霍然轉身過去叱道:“我看你們誰敢動他!” 范強等連忙收勢停身,范強一欠身道:“姑娘,屬下等奉有宮主令諭,不得已……” 司徒蘭冷笑著說道:“我想跟誰就跟誰、誰也管不了。” 只听得一個冰冷的話聲傳了過來:“蘭儿,你怎么說?” 隨著這話聲,三條人影如飛射落,前面是一身宮裝的“瓊瑤宮主”,后面是一捧令旗,一捧長劍的兩名宮裝少女。 瓊瑤宮主面罩塞霜,一雙利刃般目光直逼司徒蘭。 司徒蘭低下了頭,旋即又抬起了頭道:“娘,您這是何苦?” 瓊瑤宮主冰冷說道:“我養了你這么大,你就這么對我么?” 司徒蘭道:“娘,我愛他,我愿意跟他,即便是受一輩子罪,那也是我自找的……” 瓊瑤宮主道:“受一輩子罪,固然是你自找的;可是我這做娘的不能眼睜睜看著不管。任何人你都能嫁,唯獨不能嫁趙玉書。” 司徒蘭道:“娘,可是我任何人都不嫁,非嫁他不可。” 李存孝听得不禁暗暗詫异。心想:這位姑娘是怎么回事?趙王書曾以卑鄙手段想害她,到頭來她仍是要嫁給他。趙玉書到底有什么可取之處…… 只听得瓊瑤宮主顫聲說道:“那好,我仍是那句話,我宁愿殺了你,我也不能夠讓你嫁給這种人。” 司徒蘭道:“娘,趙玉書他有什么不好?即便他有什么不好,那也是以前,現在他已經改過了,難道您連這個机會都不給么?” 瓊瑤宮主冷笑一聲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不會改的。 他現在所以好,只是想把你騙到手中……” “不,”司徒蘭道:“我相信他,我也知道他确實已經改過了。” 瓊瑤宮主道:“你今年才多大,你看得有娘看得多么……” 司徒蘭道:“可是對于了解他,您遠不如我深。” 瓊瑤宮主道:“不必再說什么了,我說不許就是不許,跟我回去,我放過他。要不然,我把你兩個一起斃在這‘祝融峰’下。” 司徒蘭忽然跪下去,道:“您請下手好了,我既然出了‘瓊瑤宮’,絕不再回去。” 瓊瑤宮主勃然色變,厲聲一句:“算我沒有你這個女儿。” 揚掌當頭劈下。 趙玉書大聲說道:“宮主要殺蘭妹,得先殺了趙玉書。” 跨步迫了上去。 盡管趙玉書是當世四塊玉之一,畢竟他不是“瓊瑤宮主”的對手。 只听砰然一聲,趙玉書蹌踉而退,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司徒蘭悲呼一聲:“玉書。” 躍起扑了過去,一把扶住了趙玉書,望著乃母顫聲說道:“您請先殺了蘭儿。” “也罷,”瓊瑤宮主渾身顫抖,一點頭道:“既然你兩個都搶著死,我就成全你們。”揚掌便要劈。 李存孝不能再看下去了,一步跨去,道:“宮主手下留情。” 瓊瑤宮主一怔手停在半空,道:“怎么李少俠也在這儿?” 李存孝道:“未學從這儿路過,無意中碰上。” 瓊瑤宮主道:“那么李少俠請一旁讓讓,容我先斃了這一對畜牲再敘。” 李存孝道:“宮主可容未學說句話?” 瓊瑤宮主道:“李少俠有什么話,盡管說就是。” 李存孝道:“這是‘瓊瑤宮’的家務事,未學本不便管也不該管。無如,未學不能眼睜睜看著宮主一掌鑄恨……” 瓊瑤宮主目光一凝道:“听李少俠的口气,似乎要代他兩個求情?” 李存孝道:“未學正有此意,還望宮主看在未學薄面……” 瓊瑤宮主截口說道:“他當日曾以卑鄙歹毒手段對李少俠,李少俠今日要代他講情?” 李存孝道:“未學不為任何人,未學為的只是古來感人最深的一個情字。” “情?”瓊瑤宮主冷笑道:“他也配談情!難道李少俠不知道他的心性為人……” 李存孝道:“未學知道。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瓊瑤宮主道:“李少俠也相信他改了么?” 李存孝問道:“宮主明智,适才趙玉書能不惜死以身護衛司徒姑娘,若非真摯之深情,胡能為此?” 瓊瑤宮主呆了一呆,一時沒能說出話來。 李存孝又道:“再不好司徒姑娘總是宮主親出,宮主何忍心將几十年骨肉之情一旦拋卻?她既然非趙玉書不嫁,必然有她的道理,趙玉也必然有他可取之處。宮主何妨大度寬容,化干戈為玉帛,化暴戾為祥和,化悲事為喜事?” 瓊瑤宮主緩緩說道:“也許李少俠對了……” 目光一凝,望著趙玉書跟司徒蘭,沉聲說道:“你兩個听著,既然李少俠出面講情,這件事我勉強點頭答應。趙玉書在武林中的名聲一天沒見好轉,你兩個就別回‘瓊瑤宮’來見我。還有,你將來要是有一點虧待蘭儿之處,即便是天涯海角,我也非找你問罪不可……” 抬眼望向李存孝道:“李少俠永遠是我‘瓊瑤宮’座上佳賓,有空時務請‘瓊瑤宮’坐坐。” 話落,也沒等李存孝答話,帶著兩名婢女,十几名“瓊瑤宮” 健儿,轉身飛掠不見了。 司徒蘭跟趙玉書,做夢也沒想到李存孝在這緊要關頭,會挺身而出為他倆說話。 也沒想到李存孝几句話,便把這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兩個人站在那儿猶自發怔。 李存孝輕咳道:“好事已諧,二位可以走了。” 兩個人這才倏然惊醒,趙玉書轉身過來,滿臉愧疚:“李兄。” 李存孝淡然說道:“趙兄不必再說什么了。我剛才說過,我為的是一個情字。只要趙兄將來能善待司徒姑娘,別愧對瓊瑤宮主也就夠了。我還有要事在身,失陪了。” 轉身要走。 只听司徒蘭叫道:“李兄……” 李存孝轉回身來道:“司徒姑娘還有什么話說?” 司徒蘭美目含淚,顫聲說道:“我二人永遠感激,沒齒不忘。” 李存孝淡然一笑道:“姑娘不必客气了,我在此謹祝二位一修雙好。” 轉身而去。 司徒蘭淚眼相望,直到李存孝那頎長身影隱人夜色中不見又是一天黃昏。 落霞与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李存孝來到一座山前,這座山不高,可挺雄偉,而且蒼翠滿山,碧綠欲滴。 這座山前有水,那是由山上一瀉而下的一條瀑布造成的,水色清澈見底。 李存孝仰望山巔,臉上有一种難以形容的表情。 突然,他騰身拔起,直往山巔扑去。 片刻之后,他停身在山巔一座古剎前。 古剎橫匾三個大字: “大雷音。” 古剎背依孤峰,前臨斷崖,左右俱是蒼松翠柏,山風過處,松濤陣陣,古剎顯得宁靜而肅穆。 李存孝腳剛沾地,“大雷音”內傳出個撼人心神的蒼勁話聲:“那位故友蒞臨‘大雷音’?” 李存孝眼中淚光一閃:“師父,是我。” 話聲方落,人影疾閃,李存孝跟前多了個人,是個像貌奇古的白衣老人。 白衣老人穿一襲儒衫,頭上戴頂文生中,腳下是雙厚底福字履,腰間扎著一條金光閃爍的絲帶。 正是那威震天下,當世兩大廳人之一的“天外神魔”獨孤長明。 李存孝一頭拜下,道:“師父。” 獨孤長明老臉上一陣抖動,突然仰天長笑,笑聲裂石穿云,直逼九霄,震得“大雷音”晃動,松針落了一地。 他伸手扶起了李存孝,道:“多少日子不見了,讓二師父瞧瞧你。嘖,嘖,你小子是越來越俊。說,山下還有几個?” 李存孝微微一愕道:“您這話……” 獨孤長明道:“沒勾引來成群的大姑娘、小媳婦儿么?” 李存孝臉一紅,道:“您怎么一見面就開孝儿的玩笑?” 獨孤長明又是一陣大笑,霍地轉過頭去,望著“大雷音”震聲叫道:“和尚,你聾了還是癱了,我都出來了,你還不出來?” 這一聲震得地皮晃動,卻沒見“大雷音”里有人出來,也沒听“大雷音”里有任何動靜。 獨孤長明雙眉一聳,道:“走,小子,咱爺儿倆進去看看和尚他擺的什么臭架子。” 一把拉住李存孝騰身掠進了“大雷音”。 “大雷音”那宏偉肅穆的“大雄寶殿”里,端端正正地盤坐著個俊美异常的中年僧人。 他閉目合什,寶相好不庄嚴。 兩個人一落在“大雄寶殿”門口,獨孤長明劈頭便道:“和尚,你裝的什么蒜,醒醒,孝儿回來了。” 和尚沒動,便連眼皮也沒動一下。 “好啊,”獨孤長明叫道:“剛才還跟我有說有笑的,現在就睡著了,我敲你的光頭,看你醒不醒。” 一步跨進了“大雄寶殿”。 剛過“大雄寶殿”,他一怔,倏地叫道:“小子,不好,和尚他圓寂了。” 李存孝心膽欲裂,魂飛魄散,閃身扑了進去,可不,和尚玉筋已垂,的确已經圓寂了。 李存孝心中一陣絞痛,扑地跪了下去。 獨孤長明喃喃說道:“這是怎么回事?這是怎么回事?剛才還好好的,怎么就這一轉眼工夫……” 忽地探手向和尚怀中抓去,手一閃而回,手里多了一封信,只一眼,立即遞向李存孝:“小子,這是他留給你的。” 李存孝忍悲接過,拆開信一看,臉色忽然大變,猛抬眼望著和尚叫道:“爹……” 獨孤長明劈手一把奪過了那封信,只一眼,臉色也為之大變,喃喃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怪不得當日他叫她一聲玉娘,怪不得……整整廿年了,這悶葫蘆終于打開了。” 雙眉一聳,兩眼暴睜,神光外射,大喝一聲:“和尚,你該入阿鼻地獄。” 旋身一掌拍了出去,轟然一聲,院中一棵合圍古柏應掌而折,嘩喇喇砸毀了大殿一角。 就在這時候,遠處空中不知誰家放起一盞天燈,冉冉上升,越來越小,越來越小…… (全書完)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