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二章 丐幫五老石頭陣


  開封是我國歷史上的古都之一,戰國時多建都大梁,以后五代,北宋都建都在這里。尤其是宋朝在這儿建都最久,所以遺留下來的古跡也最多。而最最有名的古跡,要算鐵塔了。
  這日天气晴朗,阮偉和溫義來到鐵塔,見那鐵塔有八,一共十三層,高約十多丈,巍然矗立,高聳云霄。
  阮偉贊歎道:“不知古人如何建成此塔?實令人費難猜?”
  溫義笑道:“大哥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別想破了腦子,上塔玩吧?”
  阮偉被他逗得一笑,當下攜手進入塔內。
  走進塔里,阮偉昂首仰望,只見一排一排的佛像盤足而坐,由大而小而模糊而消失,原來塔內磚上都模印著一尊精致的佛像。
  阮偉不由發生一种肅穆之感,內心似有某种感触,仿佛這個處所与自己的脾性,十分投合。
  要知阮偉練的天龍十三劍是融合佛理至深的技藝,倘若對佛法不透徹,劍法的勁力頂多施出四五成,不能登峰造极。
  這塔是代表佛教的建,阮偉雖未習佛,因練天龍十三劍,根性已深,見佛就仿佛見著遺忘已久的熟人一般,他看著,看著,整個心神已入另一境界,渾然忘了世上一切。
  溫義見他痴狂的模樣,暗笑道:“大哥真是小𢡟脾气,竟看的入迷了。”連忙推搖道:“大哥!大哥!”
  阮偉猛然惊醒,溫義笑道:“你看你……”
  阮偉悵然若失道:“我好像以前來過這里?”
  溫義道:“你不是說沒來過河南嗎?”
  阮偉應道:“是呀!”
  溫義笑道:“你真的又亂想了,天下只有一個開封鐵塔,你何曾見過?”
  阮偉笑道:“我也不知怎的看的呆了,實叫賢弟見笑。”
  溫義道:“別說了,我們上去玩罷。”
  這塔盤旋而上,可以直達頂尖,但因塔身太高,同時年久失修,不是身強力壯,富有膽量的人不敢輕易嘗試,普通的游客上到五,六層的時候,已經知難而退了。
  到了第七層,游客已無,阮偉以為溫義是個文弱書生,笑道:“賢弟,我們下去吧?”
  溫義察言觀色,已知阮偉的心意,故意气道:“大哥可是瞧不起小弟!”
  阮偉急道:“我沒有瞧不起賢弟……”
  溫義笑道:“那我們就上去瞧瞧吧!”
  阮偉想通溫義的意思,笑道:“真是小性子,害大哥急了一場,等會上去叫怕,我可不管。”
  溫義微微一笑,內心卻甚為感激他的關切。
  塔的最上層很狹小,但也可以容納十余人,塔的每層都有窗孔,可供游客眺望,到達十三層,阮偉回顧溫義,見他气不喘神不亂,暗贊他身体不錯。
  走到窗孔,兩人极目外眺,但見波濤洶涌的黃河,在這里看來像是一條寬大無盡的黃色帶子,曲折的平在万頃白沙上。
  看的久了,溫義忽然惊呼一聲,原來這黃河的水面不但遠遠的超過地平面,而且還高出于開封的城牆。
  整個開封城好像在釜底一樣,給人看來,万這黃色帶子旁邊的堤防被沖毀了,整個的開封城,就要變成了澤國。
  阮偉見到這种偉大的景像,內心也如洶涌的黃河,激湯翻騰,生似自己的一劍也能像堤防一樣,阻止黃河的泛濫。
  他心中不由就連想起天龍十三劍的神威,轉身凝目沉思。
  這鐵塔每個窗孔對面的牆壁上,都嵌有三尺多高的黃色琉璃佛一尊,這是明洪武二十九年周藩修造的,一共是四十八尊,上有題字“敬德監工重修”。
  在思潮如涌下,阮偉猛然看到庄嚴,肅穆的神像,心思立即進入忘我的.境界。
  半晌,他喃喃自語道:“真是佛法無邊……”
  這片刻,他對天龍十三劍的威力,產生絕大的信心。
  溫義見阮偉又痴呆了,暗道:“這塔有點邪門,不能讓大哥再呆下去,否則他真要失神無主了。”
  他大聲喊道:“大哥,我們下去吧。”
  阮偉定神笑道:“賢弟可是怕了?”
  溫義連連點頭,他此時只望快快离開這個鐵塔,莫讓阮偉再痴呆了。
  阮偉心有所得,笑容不止的道:“那我們下去。”
  到了第五層,從窗孔望出,只見塔前圍著數人,游客遠遠离開站著,圈內有兩人在比划武功,不時發出叱喝之聲。
  阮偉好奇的看去,只見場中兩人各持兵刃在拚死搏斗,其中手持鋼刀者是個身背三個麻袋的乞丐,阮偉暗道:“原來是丐幫的人在和天爭教爭斗。”
  另一人手持判官筆,身著紫衣,正是天爭教紫衣壇的教徒,四周圍站著六個藍衣壇的天爭教健在觀望把風。
  丐幫卻只有那三袋乞丐一人。那時丐幫的聲勢遠在正義幫及天爭教之下,但在江湖上提起丐幫,莫不豎起大拇指,贊個“好!”字,其正義行俠的作風,直可和正義幫并駕齊驅。
  那三袋乞丐武功不如天爭紫衣教徒,只見他本已破爛的衣服,被判官筆划得支离破碎,鮮血隱隱透出。
  眼看那三袋乞丐要死在判官筆下,游客都知天爭教的凶惡,圍在遠遠的觀望,卻無一人敢于出頭。
  但那三袋乞丐絲毫不露退卻逃走的意念,掌舞著鋼刀,竭力抵擋。
  紫衣漢子露出一個破綻,誘三袋乞丐攻來,然后一記絕招,閃到三袋乞丐身后,判官筆如疾風刺向他背心上。
  三袋乞丐攻敵心切,敵人施下那致命一招,他卻渾然無知。
  阮偉早已听外公蕭三爺稱贊丐幫,豪俠可風,此時見丐幫弟子有難,忍不住飛身從窗孔急速躍下。
  他一掠下,雙指如鉤,挖向紫衣漢子的眼睛,紫衣漢子陡見天上降下飛神般的人物,不及攻敵,先求自保,急忙掠身后退。
  阮偉輕功高他太多,輕輕一招,已搶到紫衣漢子身后,舉腳朝他屁股用力一。
  紫衣漢子万万想不到,對方輕功如此高強,被得一個狗扒,栽倒地上。
  他狼狽爬起,心知不是人家敵手,輕呼一聲,帶著六個藍衣漢子飛快逃走。
  三袋乞丐死里逃生,抱拳謝道:“多謝相公搭救,感恩不盡。”
  這時溫義已走到阮偉身邊,贊道:“大哥好威風呀!”
  阮偉雙手抱拳回禮道:“那里!那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小弟不過适逢其會而已。”
  三袋乞丐道:“大恩不言謝,小丐曹腳灰,后會有期。”
  又一抱拳仃禮,就要离去,溫義突道:“等一下!”
  他從怀中摸出一錠銀子塞到三袋乞丐的手上道:“你傷勢很重,拿去治傷罷。”
  三袋乞丐問道:“施主可是姓溫?”
  溫義奇道:“是呀!你怎么知道?”
  三袋乞丐曹腳灰把銀子一摔,气憤道:“小丐就是傷重至死,也不要姓溫的銀子去治傷。”
  說罷,轉身怒气而去。
  阮偉見辱及拜弟,就要上前找他理論,溫義勸道:“算了,也許他認錯了人,把小弟當作仇人,讓他去吧!”
  阮偉笑道:“賢弟的脾气真好!”
  溫義笑道:“大哥少說我小性子就好了,不用夸獎。”
  阮偉笑道:“你看你這不就是使小性子了嗎?”
  溫義莞爾一笑,當下兩人攜手离去。
  開封有兩個有名的巨湖,聯起來稱為潘楊湖,分開來說,一個叫潘湖,一叫楊湖,平時兩湖的水是一樣的,但每當換水的時候就現出區別;楊湖的水仍然保持澄清,潘湖的水卻變的混濁。
  据傳說:潘湖是宋時潘美的故宅,楊湖是楊業的故宅,因后世挖掘古物,漸漸變成了巨澤。
  楊業是當時有名的武將,他的子孫們稱為楊家軍或楊家將,忠心的保衛宋朝,雖然后來糧盡援絕,楊業自盡了,但仍然不肯投降异族,所以死后這片湖水永遠保持澄清,象徵著楊家的清白。
  潘美是當時有名的奸臣,素与楊業不和,屢次陷害楊家將,致使大宋國勢日趨衰落,所以死后這片湖水變成混濁,象徵著潘美的齷齪。
  阮偉与溫義要至龍亭游玩,經過一條長似堤堰的道路,路的兩旁便是潘楊兩湖。
  他倆邊走邊說,談起這兩湖的往事,不禁感慨万千。
  走到湖的中央,霍然看到路上站著五位白發銀須的老乞丐,每個老乞丐身后背著六個麻袋。
  阮偉惊道:“是丐幫的五老!”
  溫義奇道:“他們站在路當中等誰?”
  樹后突然閃出全身白布包扎,一位三袋乞丐。
  溫義呼道:“大哥看,那位早上受傷的乞丐也在那里!”
  阮偉道:“真是早上那位曹腳灰。”
  他倆走到丐幫五老身前,身材最高的老丐道:“你倆那一位姓溫!”
  身材最矮的老丐道:“還用問,那年齡較小的不是,是誰!”
  阮偉恭顏道:“五老問晚輩拜弟有何見教?”
  最高的老丐指手道:“這四位是老丐的義弟,我們姓名早已忘了,江湖上只稱一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
  當下他一一介紹給阮偉,阮偉一看便容易記住,原來那五老,恰㩦順著高矮次序排下,一點不亂。
  丐幫一老顯是對阮偉十分客气,說了半天。
  丐幫四老不耐道:“你那位兄弟當真姓溫嗎?”
  溫義搶道:“不錯!我就姓溫,有什么當真不當真!”
  丐幫老五脾气最為暴躁,叫道:“那好!”說著,搬了一塊石頭放在路旁。
  丐幫三老突道:“你父親還在世嗎?”說著,也搬一塊石頭擋在路中。
  溫義气道:“我父親當然在世,是否你們年紀大了,該入土了!”
  丐幫二老笑道:“真該入土了,但要入土前,還要拖一個老鬼跟我們一起。”說笑中,搬了一塊石頭放在阮偉身后。
  溫義問道:“是誰!”
  丐幫老五叫道:“你說是誰!”說罷,匆快的搬一塊石頭,放在旁邊。
  阮偉暗道:“他們在做什么?”
  溫義笑道:“總不會是我和大哥吧!”
  丐幫一老,也搬一塊石頭放在前面,歎道:“令尊近來還好嗎?”
  溫義道:“不勞記惦,家父安健得很,他老人家常說,老朋友不死光,他不會先死。”
  另四老也不閒著,各搬石頭圍在阮偉与溫義的四周。
  一老道:“人生自古誰無死,其實早死也好,令尊又何必獨自一人要晚死呢?”
  阮偉已看出他們在擺石陣,暗道:自己的陣法常識,不知如何?等會來破破看!
  溫義道:“死了反而好,那你們為什么還不死?活在世上做乞丐多可怜!”
  頃刻,五老在阮偉与溫義四周已擺滿了石頭。
  丐幫老五大叫道:“別和那小子再嚕蘇了,叫他替溫老鬼先納命吧!”
  丐幫二老笑道:“你父親擅長陣法,你來破破看?”
  溫義道:“那是什么陣法?”
  丐幫五老同時齊口道:“丐幫五老石頭陣。”
  五老立即四下飛動,頃刻擺下十余塊大石。
  阮偉本來可看到陣外五老,但十余塊大石一放下后,陣外景色頓時不見。
  阮偉大惊道:“這是什么陣?”
  此時五老在外齊聲大叫,內里也只能微微听到,道:“丐幫五老石頭陣,專困溫家不義人!”
  溫義問道:“大哥識出這陣法嗎?”阮偉道:“為兄雖然自幼綜覽各种陣法書籍,卻絲毫看不出這陣是什么來路!”溫義急道:“那怎么辦?”
  “請看續卷2”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