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寇仲和徐子陵見跋鋒寒的手握上劍柄,大吃一惊,兩雙眼睛同時射出請求他高抬貴手、暫忍一時之气的神色。 傅君瑜更是秀眉緊蹙,雙眸含煞。 跋鋒寒苦笑搖頭,手离偷天劍,沉聲道:“我跋鋒寒認為不論任何人,包括傅大師在內,對生命根本沒法作出超然或終极的判斷。我們既不知生命從何而起,更不知生命的結果是什么?否則我們會是無所不知的神仙。” 傅采林發出一聲歎息,平靜的道:“說得坦白,坐!” 四人交換個眼色,始明白傅采林非是希冀得到准确的答案,只是借此秤秤他們的斤兩,看有否入座的資格。 寇仲輕推徐子陵一記,著他先說話,暗示自己仍需時間思索。 除子陵收攝心神,凝神沉思片刻,輕輕道:“對我來說,生命雖是沒有人能解開的謎,卻非是無跡可尋;線索隱藏于每一個人的自身,卻因生死間無法逾越的鴻溝而終斷。此正為佛道兩門中人努力追尋的方向和目標,只有悟透自身存在的秘密,生命之謎才有机會被解開。” 傅采林道:“說話的是否徐子陵?” 徐子陵心中浮現師妃暄的玉容,想像從她仙心可提供的答案。聞言恭敬道:“正是晚輩!” 傅采林柔聲道:“答得不錯,難怪君婥看得入眼,坐!” 寇仲和徐子陵交換個眼色,心中泛起希望,因為傅采林對他們并不如猜想中那么差。 寇仲心中暗叫他奶奶的熊,然后豁出去的道:“小子的答話肯定及不上子陵,唉!我怎么說才好?因為這是我不愿費神甚或害怕去思索的問題。生命稍瞬即逝,又是如此漫長;如此不足,卻又可以非常完滿。我常希望生命只是一場大夢,夢醒后尚有其他,而非是絕對的黑暗和虛無!那是在我小腦袋內轉轉也教人不寒而栗的可怕念頭。” 傅采林默然片晌,最后道:“若無所感,豈有這番說話,坐!” 傅君瑜低聲吩咐道:“脫靴后隨便找個位子坐下,不用拘禮,舒适便成。” 跋鋒寒苦笑搖頭,見三人乖乖听話,無奈下只好遵從。 寇仲第一個踏上白地氈,目光先往位于傅采林右下首倚枕半臥、盡展嬌態的傅君嬙投去。傅君嬙立知不妙,杏目圓瞪,露出強烈的抗議神色時,寇仲笑嘻嘻來到她旁,竟就那么只隔兩、三尺的躺下去,与她共享同一個大蒲團,還叫道:“嬙姨你好!” 他不理傅君嬙气得半死的動人表情,改向名列天下三大宗師之一的“奕劍大師”傅采林投去,立時看呆眼。 徐子陵來到他身旁盤膝坐下,侯希白在斜對面找到一組軟枕,跋鋒寒舉步移至离傅采林最遠的一端,最后一個入位,目光先后往傅采林投去,也像寇仲般為之愕然。 看傅采林魁偉完美的背影,听他充滿奇异魅力并能使人甘心遵從的動听聲音,配上眾高麗美女的花容嬌態,四人都是聯想到他有一張英偉至沒有任何瑕疵的臉孔,事實卻剛好相反,傅采林擁有一副絕稱不上俊美、且是古怪而丑陋的長相。 他有一張窄長得异乎常人的臉孔,上面的五官無一不是任何人不希望擁有的缺點,更像全擠往一堆似的,令他額頭顯得特別高,下頷修長外兜得有點儿浪贅,彎曲起折的鼻梁卻不合乎出例的高聳巨大,令他的雙目和嘴巴相形下更顯細小,幸好有一頭長披兩肩的烏黑頭發,調和了寬肩和窄面的不協調,否則會更增別扭怪异。 此時他閉上雙目,似在聆听只有他法耳能聞得天地間某种仙韻妙籟。 池心平台上鴉雀無聲,凌煙池波紋蕩漾,微風拂過沿岸園林樓閣圍起的廣括空間,面對如此奇特的一個人和深具异國風情的各個高麗美人儿,四人早忘掉這不但是唐宮深處,更是主宰著現時天下形勢且是戰云密布,形勢凶險的長安城。 傅采林仍沒有張開深凹下去、眼皮搭拉的細長雙目,悠然道:“你們喜歡沉香的香气嗎?” 侯希白回過神來,點頭道:“我一向喜歡這香料。” 傅采林淺歎一口气道:“沉香的香料來自沉香木中,木質沉重,顏色深暗,且有病害的部份,因飽含樹脂,故香气馥郁。這种由病態形成的芳香木質可呈人形或獸形之狀,最罕貴的是作仙人形的黑沉香。” 四人均听得心有所感,傅采林有著絕不完美近乎病態的長相,佣是這張臉孔的擁有者卻創出完美的奕劍術,事事追求完美。 侯希白吟唱道:“裊裊沉水煙,烏啼夜闌景。曲沼芙蓉波,腰圍白玉冷。” 歌聲在夜空下回旋纏蕩,繞月不去。 不但眾女听得神往,傅采林亦動容道:“唱得好!” 終于張目往侯希白瞧來。 四人又看呆了眼。 原本因翕聚而顯得局促和比例不當的五官,竟一下子像蜷曲的人舒展四肢變成昂藏漢子般,整張臉孔立時脫胎換骨般化成极具性格的形相,雖然鼻仍是那個鼻,嘴仍是那張嘴,眼仍是細而長,額過高頷較朝,可是此時湊合起來后再不難看,令人感到极美和极丑間的界線不但可以含糊,更可以逾越。而造成如此效果的最大功臣,肯定是眼眶內靈動如神的一雙眸珠,有如夜空上最明亮的星儿,嵌進恰如其份的長眼內,天衣無縫。 傅采林像适于此時活過來般,目光落在与傅君嬙只是一枕之隔的寇仲臉上,淡淡道:“我歡喜沉香,非只是因它的香气,而是它令我聯想到大地上生命最大的恩賜,少帥可愿一猜嗎?線索就在沉香兩字上。” 徐子陵心中涌起孺慕之情,不但因傅采林是傅君婥的師尊,更因傅采林雙目內閃動著那永恒深邃對生命無限戀棧的神采。自出道以來,他還是首次遇上如此的一個人物。 寇仲卻心叫不妙,傅采林原來是這么愛玩問答游戲的,不過總好過動刀動槍,問題是在不知答不出或答錯的后果,會否是被逐离場,忙道:“大師千万勿要叫我作少帥,若論關系……嘿!”見到對面坐在侯希白不遠處的傅君瑜狠狠往他盯來,及時改口道:“我只是后進小輩,叫我小仲便成。哈!沉香沉香,我聯想到什么東西呢?” 目光投往身旁的傅君嬙,靈机一触哈哈笑道:“當然是像嬙姨般的美人儿哩!人說女儿香嘛!” 傅君嬙鼓腮怒道:“你再敢喚一聲嬙姨,我就斬掉你的臭頭,看你以后如何多嘴?” 寇仲嬉皮笑臉道:“嬙大姐息怒。” 再往侯希白望去,見他露出嘉許神色,信心倍增,向正南而坐的傅采林恭敬道:“小子這答案對嗎?” 傅采林似全不介意傅君嬙和寇仲間的爭鬧,平靜地微笑道:“任何問題均可以有不同答案,少帥的答案直接得令我感到欣悅,美麗的女子肯定是上天對人的恩賜。” 轉向寇仲左下方的徐子陵道:“你又從沉香聯想到何物?” 徐子陵還以為問答告終,正思索三大宗師的分別,如宁道奇的恬淡無為,畢玄崇尚武力和戰爭,那傅采林肯定是對生命的追求、体會和好奇。 聞言一愕后,沉默片刻,一個意念浮現腦際,答道:“若要沉香,須有水才成,大師指的是否水?” 傅采林出乎四人所料的雙目射出沉痛神色,仰望夜空,以充滿傷情的語調道:“你兩人均是天資卓越之輩,令我几可重見當年君婥遇到你們時的情景。” 傅君嬙嬌嗔道:“師尊!”一副撒嬌不依的女儿家動人神態。 寇仲和徐子陵給傅采林勾起心事,頓感神傷魂斷,說不出話來,更無暇計較傅君嬙的不悅。 傅采林亦像听不到傅君嬙不滿的表示,緩緩道:“水是活命的泉源,生命的根本,是能令人毫無保留贊美的神跡。若水是因,花便是果。像我身旁的金蓬萊,在早春的山野,最先開花的是它,有如美麗的大自然里朵朵紅云,美女正是最燦忱的花朵。白日是屬于火的,晚夜是水的天地。沉香因超過水的比重,置水則沉,故名沉香,若沒有水,何來沉香。” 侯希白仰首深吸一口香气,心神皆醉的道:“不論香气与名字,均是那末動人,素煙思暖降頁香,好名字!好名字!” 連跋鋒寒也大感得侯希白及時隨來之幸,因為四人中,以侯希白的性情最接近傅采林,宛是同一類人,而他自己則截然相反。 傅采林往侯希白瞧去,雙目回复神秘莫測的靈焰,微一點頭,朝居于另一端地氈邊緣,背靠平台石欄,与他遙相面對,目不邪視的跋鋒寒道:“自知爾等來長安一事后,君嬙在我這一邊耳朵說一套,君瑜在我另一邊耳朵說另一套。兩姊妹還為此不瞅不睬,水火不容,可見這世界因异而生爭,生而為人勢難避免,跋鋒寒對此有何看法?” 寇仲和徐子陵知傅君瑜為他們說盡好話,感激的眼光往她投去,傅君瑜卻是木無表情,垂首不語。 侯希白則在飽餐秀色,眾高麗美女人人神態恬靜,似是非常享受今夜的气氛和對話,只不知她們中有多少人听懂漢語? 跋鋒寒雙目精光閃閃,迎上傅采林懾人之极的眼神,從容笑道:“正如大師所言,日是人夜是水,日夜水火的對立,正是天地万物推移的動力。作為一個人,其個体是有局限性的。但正因我們的有限,才讓我們感受到無限;有對生的体會,才有對死亡的恐懼和認知。個人是有限,擴張卻可以是無限。此為跋鋒寒一偏之見,請大師指點。” 不看僧面看佛面,由于寇仲和徐子陵与傅采林的關系,這番話在跋鋒寒來說算是客气有橙,但仍充滿反駁的意味,最后那句“一偏之見”,似在謙遜,更見可圈可點。 寇仲和徐子陵听得心惊膽跳,傅采林說話行事教人難以測度,其怕一言不合,跋鋒寒立要捱他的奕劍術。 寇仲旁的傅君嬙低聲罵道:“夏虫豈可語冰?哼!無知之徒。” 這几句話該只得兩人听到,因是以束音成線的功夫向兩人傳遞,豈知傅采林右耳微微聳張,向傅君嬙瞥上一眼,露出責怪神色,才往跋鋒寒瞧去,唇角逸出一絲漣漪般逐漸擴大的笑意。 寇仲和徐子陵暗呼厲害,如此“耳功”,他們尚是首次遇上,由此推之,師公的感官何等靈銳。難怪可以人奕劍,以劍奕敵。 傅采林深情專注的望往嵌挂著美月的動人夜空,悠然神往的思索耆道:“你能從人的局限看到無限,已非常人之見。若人能睜開心靈的眼睛、穿透一切貪嗔、迷惘、恐懼、私欲,他將可看到自身和環繞在四周的神跡。不論你如何卑微或偉大、愚頑或智慧,本身都是一個神跡。生命是整個存在的巔峰,眾生中只有人有自由的意志,能為自己的存在作出反思,作出決擇。生命同時包含著有限和無限,覺知自己就是通向認識存在的唯一途徑。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都是在永無休止的生長和衰敗中燃起的火花,生命長河的片段零波。” 四人不由自主隨他望往美麗的夜月,生出深刻的感受。 傅采林述說的是對生命和存在的哲思,一种超乎常人的宇宙觀,由深黑的星空,到地上的一草一木、白云流水,于其間存在的生命,自身的存在确如他所言的是不可思議的神跡和奧秘。人因受到自身的局限,并不曉得這一切從何而來?往何而去?大多數人的選擇是視而不見,埋首沉迷于人世的生榮死辱而不能自拔,只有像傅采林這种智者,才能從認知自己,睜開心靈內的眼睛,看到存在背后謎團。 連跋鋒寒也因他的話現出深思的神色,一時說不出話來。 傅采林續道:“自出娘胎后,隨著生命的成長變化,我們從迷蒙中逐漸蘇醒過來,有如從一個夢醒過來般,踏進此一我們視之為‘清醒’的另一個夢里,隨著個人的偏好作出不同生存方式的選擇,至乎忽略生命的神跡。可是在每一個人深心之中,我們均曉得盲目地去追求物欲,只是無可奈何的苦中作樂,是生命的沉溺,故常感不足,偏又別無他法。這便是我們此時此刻的處境。” 頓了頓接下去道:“我的生命一直在尋找某种不得而知的東西,因為它可以為生活帶來更深層次的意義。當我注視夜空,又或一朵金蓬萊,甚乎一位動人的女性,我會感到更接近我想追尋的東西。佛陀提出一切皆虛,對比出生命存在的無奈和希望、痛苦与快樂,是覺知存在的方法。我對宗教的興趣亦止于此,生命的意義只能在內在追尋,外在發生的事,只是內心的一种感受。” 跋鋒寒目光轉柔,往傅采林望去,長長吁出一口气道:“多謝大師指點。” 徐子陵留意侯希白,后者听得目瞪口呆。心忖在他們四人中,感受最深和得益最大的肯定是侯希白。他与傅采林都是追求完美的人,分別在侯希白沉溺在美麗的本身和形相,透過藝術的手段去捕捉美麗的真貌;而傅采林追求的卻是美麗背后的真義,妍丑間的界限更因其超卓的看法和体會而不存在。 寇仲長歎道:“到今夜此刻,我才真正掌握到娘轉述師公你所說的‘每個人均暗藏一座悉具自足的寶庫’是什么意思,唉!多少年啦!” 傅君嬌出奇地沒有立即出言斥責他,只是冷哼一聲。 傅采林目光落往寇仲身上,訝道:“你們仍把君婥視作娘嗎?” 徐子陵暗松一口气,至少傅采林沒有因寇仲稱他為師公而動气,不過傅采林是否不計既往,則仍無任何把握。 因為他更怀疑傅采林是永不會動气的人,故不能以此作准。 寇仲苦笑道:“娘對我們恩重如山,她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敬愛的至親。唉!希望師公你能明白,我們沒有殺宇文化及而讓他自行了斷,其中實另有苦衷,絕非我們忘本。” 傅君嬙終按捺不住,怒道:“事實俱在,還要狡辯?” 徐子陵忙解釋道:“事情是這樣的……” 傅采林舉手打斷他的說話,神色恬靜的道:“你們可知我因何修煉劍術?” 寇仲和徐子陵兩顆心立時直沉下去,暗呼不妙,一個對生命有如此采刻和超凡体會的人,自可本著他們無法揣測和超然的意念,修成名震塞內外絕世無雙的劍法,更無法預料他會怎樣處置他們。 跋鋒寒雙目亮起來,淡淡道:“愿聞其詳!” ------------------ 貓餅干 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