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目錄 |
最近,葉洪生師兄在《民生報》連載十多天,論還珠樓主李壽民的杰作《蜀山劍俠傳》,一時議論紛紛,讀者群向《民生報》追問此書經過及下落等等。 這里可以代《民生報》主編回答一些好奇的讀者儿個小問題,不是為了解惑,只因省了葉師兄一些口舌勞煩吧。 還珠樓主叫李壽民,大概現在還健在的話,也是一個古稀之翁了。《蜀山劍俠傳》是他的成名杰作,似乎最初出版是在抗戰以前,但成名卻在戰后。作者依一本小書來說,他是一個退伍軍人,平生好游名山大川,對中國各地風土人情觀察入微。他的小說雖然怪力亂奇,兼而有之,但對家庭、愛欲、男女以至愛恨皆有入木三分的刻划,實開武俠小說新境界,跟當時各名家有上下床之別。所以當時對他小說的贊語有云:“內容雖神怪至于不可思議,而加以咀嚼,無不合于古今哲理、中外人情,絕非信口開河,胡言亂語者可比。所有盈虛消長之理,邪正生克之勢,風雪雷電之變,情愛淫欲之別,山水花草之美,生死病老之苦等等,均有极切實之發揮。”可見虛譽之一斑。 當然,在中國文學傳統中,它不足以登大雅之堂,自然備受正人君子之攻擊,更何況在當時風靡太极,有些年輕讀者竟視假為真,以為可以不練而武,不修而仙,或急于功成,或倦于世態,于是棄家出走,上峨眉山求仙學道,惹出社會問題,倒是書中滿紙“沒有不孝的神仙”、“沒有不忠不義的道士”這類舊道德舊傳統的作者還珠樓主所想不到的吧。 生在今日八十年代(《蜀山》出版已有半世紀五十年了吧),當然不再信仰這一套了。再說,這類神仙世界,跟我們見慣的科幻宇宙何別?唯一最大不同就在:科幻宇宙信仰一個立体的(或四度空間)宇宙,人可以跟同時間到達遠的天一方去,但沒有上下、古今之別。神仙世界卻如還珠所宣稱,這是一個“平坦大地”(Flat earih)的古人看法;因而上有天堂,下有地獄等等,這些信仰自然是老掉了牙,當是老祖宗的夢魔夢吃好了,犯不著走火入魔。 還珠樓主的著作不少,大致可分三類。其一是言情小說,這是古典式舊章回言情。鄙入几十年前曾一過目,當時未識情滋味,失望而罷看,現已毫無印象,不知讀者中亦有人記得此一公案? 后來他改寫正派武俠小說,例如河洛所翻印的《俠女》、《云海爭奇記》都是。其實這一种“武俠”打斗內容极為稀少,反之,卻多是北方中國某些地區人情的描寫,尤其是對一些土豪劣霸欺負窮人的情形,比起一些八股式新派救世小說,卻似乎更近寫實主義,可惜文學家不會顧到這一面。(《云海爭奇記》另有合成書局的翻印本,此外又有倪匡師兄的改寫本,遠景出版。) 還珠最有名的是劍俠小說,他以《蜀山劍俠》為主,前前后后寫了十多套的劍俠小說,轟動一時,類別約如下: 《蜀山劍俠傳》家譜—— 前傳:《北海屠龍記》、《長眉真人專集》。《柳湖俠隱》。 正傳:《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 別傳:《武當异人傳》、《峨眉七矮》、《黑摩勒》、《黑螞蟻》、《黑森林》。 后傳:《蜀山劍俠新傳》、《青門十四俠》、《大俠狄龍子》、《皋蘭异人傳》、《兵書峽》、《邊塞英雄譜》、《冷魂峪》、《女俠夜明珠》。 可能還有遺漏,手頭無書,記憶中已頗模糊,故事內容,線索似如上述。 時代背景是在清初康熙、雍正年間,峨眉派劍俠替天行道的故事。正傳就說這期間劍俠縱橫的事情。 前傳所述乃峨眉派大盛、開府峨眉金頂以前的事,也是說他們的師長得道升仙的經過。 別傳是同時代的奇聞。當時主要的正派劍仙峨眉派以外,還有武當派及青城派。其中,《峨眉七矮》應算是蜀山劍俠傳內中的一部分,大概當時因版權糾紛,未有在上海正气書店出版,故另起爐灶而已。 后傳是指上一代大盛期劍仙飛升;天下已頗太平,世間也無多劍仙的事,故事較以前大力清淡。如《大俠狄龍子》,實際上描寫男女愛情更多,神仙傳奇只是其中過場的一部分而已。此類書皆未寫完,有些一本,有些三四本,最多十一二本而已。 還珠樓主的杰作是《蜀山劍俠傳》和《青城十九俠》,都沒有寫完。《青城十九俠》共寫了二十五本,因為寫法背景都是南方廣西貴州一帶,頗多奇聞野跡,其實真是蠻荒獵奇記,比劍俠小說更為恰當。除了許多地方略嫌過于神奇怪誕,如妄用《山海經》內神話傳說的野獸等,倒可以助長見聞,啟發人之想象力。從另一角度來看,《青城十九俠》乃還珠樓主變調之作,因為正面飛劍斗法已為《蜀山劍俠傳》所寫盡,只好另啟山林,再辟天地了。但一如還珠樓主其他著作,有時犯之冗長,常常一個故事說之不停,再回頭已是万年身!讀者等待他“說起前情”,竟屬于几本書后事了。《青城十九俠》更多這种毛病,所以一直比不上《蜀山劍俠傳》的吸引人。可能亦是讀者喜歡看斗劍比法術故事多于蠻荒探險,或邊遠民族生活史之類的事。這一點值得小說社會學史的研究者注意。 還珠樓主一生精力所在,全放在《蜀山劍俠傳》。此書寫了五十五本,正傳五十集,后傳五集。依作者在每本書未的預告(今版將這些說明文刪去,至為不便),后傳理應在十集結束。情節似乎是每四百九十年的道家重劫到臨、正邪雙方都命定受此劫難,可能聯合在一起,共御天劫,于是三次峨眉斗劍(這當然是金庸的二次華山論劍所本),解決了上一代的大問題,或胜劫升仙,或大劫難逃,形神皆滅,以后從虫蟻再入輪回(還珠樓主信仰眾生有高低,都是行善非惡,可以慢慢從低層做起)。以后是這一代弟子當道,各人离開峨眉山,自創新大地,開府各地。 當然,我們也不太明白,升仙有什么好處,大概除了“不死”以外,一切跟修道無涉;比凡人好一點就是壽長一點,免去一些疾病、老去無能等等塵世痛苦。但另外也有一些仙家之苦,例如苦修和寂寞等。也就是說把一种快樂(如長生和自在逍遙)代替另一种快樂(如口腹之欲或情愛家庭),或是把一一种痛苦(如孤獨或長期自我關禁)代替另一种痛苦(如生老病死),這樣看來,成仙或做好人其實并無分別,只是如“教書”相對于“開店”。“做零工”,接触范圍不同而已。我們最好的方法是隨緣而定,能升仙則修道也好,做人則做一個完善愛人人愛的也一樣,不必太執著強求,反而不美。 還珠樓主在台灣 相信還珠樓主的故事小說很早便來了台灣,苦無證据;除了舊書攤偶有一二本原本《蜀山劍俠傳》出現,可以證明外。但以台灣那類愛好神怪故事的民間傳統,則通俗小說要來便來了。 由于翻印容易,《蜀山劍俠傳》与《青城十九俠》的大量偷印,也是平常之事。例如以毛聊生名出版的《金羅漢》,便是早期偷印一證明。這類小書很多,用的名稱也极怪异平凡。 目前流行在通俗小說界的有二套:一是倪匡增刪改寫的《紫青雙劍錄》(遠景出版),一是柳殘陽挂名校閱的《金頂披神志》。倪師兄大量刪減,只剩下五本,約一百五十万字。反之,柳師兄几乎全依原文,只改正錯字。(還珠樓主之書香港大概都有翻印,但字小錯誤极多,看來极吃力,台灣版大都由香港轉來,不能不改。) 下面略談几种版本: 1香港長興書店的全集,共六十本。本書每集皆依還珠原書重排,故本數跟原書完全一樣。但五十六集以后五集乃偽作。偽作似乎也有几次,第一次奇差,后來一次(今版),許多模仿頗有還珠神韻,但因想象力不夠,處處看到跟原文有沖突之地方。 2合成書店版,一共七套,共二十一大本字体有大五號字,看來容易,惟一不好處是修改原來《蜀山劍俠》之本數(愚意以為不妨二本或三本合一冊,比較好)。最后二冊也是偽作,可能是從香港偽作抄來。原本似到今本第二十冊,即《大江千濤記》續集第二冊中四一八頁,即第二十章完即完。似乎原文仍有一次預告按語。以后一冊半都是續偽的。最大的破綻是作者忘記了還珠樓主另寫了一本《峨眉七矮》三小冊之書。這三小冊約當原書第三十六本至三十九本之間,今本《嘉陵風云錄》續集第三冊第三十四章一開始即簡述這三小冊故事。但在這里還珠樓主分明強調石仙王的孫子石慧。石完二小孩的下場。石慧后來拜在凌云風門下為徒。石完則因長于地遁法,故收在南海雙童甄兌、甄民門下。這些情節其實后來也有重提,惜續作者太馬虎。 《峨眉七矮》故事并不獨立,應是《蜀山劍俠傳》一部分,所以翻印書應找地方將之加入。這一點在合成書店版或倪匡師兄改寫中皆忽略,頗為遺憾。其他改寫中的草率,當另文再述。 3倪匡師兄的《紫青雙劍錄》前四本是還珠原書的評注改訂版,确花費了不少心力。當然,刪改极多,其中不如人意的想來也不少,例如紫云宮一段大刪特刪,有些可惜。有興趣讀者不妨對照二种版本,以見倪匡師兄之苦心。 第五本是倪師兄的續作,當然比長興書店未名人的續集高明大多。主要情節有二大部分。一是天靈子等人的四九重劫,但這一段似有點草率,因四九重劫乃書中唯一懲罰神仙的關鍵,一定要大寫特寫的。其他是倪師兄的功力所在,利用尸毗老人的宏愿,使老怪儿南公以身殉道,把生命偉大化。倪師兄此作合還珠樓主私意否?至有興趣。我這里且妄議一下,以作此文之結。 其一,倪師兄之文,太重于表現,而且汲汲于偉大化,不及還珠樓主時有神來之筆,妙趣橫生,使人如游山水,其中多的是自尋樂趣,不為人知者。這可能亦是續作處處受制,反不及原作隨意揮洒,不求工而自工之地方,當然,倪師兄的困難處可以想象,也許誰都不能寫好續作的,十分遺憾。 其二,是以身殉道的大問題。究竟有無這類事呢?即是說,如果是這樣,神仙中人才多麻煩,在人類貪生怕死、喜逸惡勞的地方大多,這自然是凡人一無成就,而仙人有升仙條件的理由了。從這點看來,仙人實不可為,不易為,也不能為。寄語年輕的朋友“循序漸進”才是正途,武俠小說不過是公余休閒活動之一罷了。 (錄自1982年:月30日台灣《民生報》副刊)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