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五章 懸案迭出


  酒至半酣,忽見一個侍候諸人的壯漢人內對李焦附耳說了几句,隨見李焦面現惊疑之色道:
  “請他進來。”
  壯漢轉身外出,再次進來,身后已跟著一個短瘦漢子,約三十余歲,所著布鞋均用繩索緊緊吊于足踝之上,滿臉風塵之色,一看便知是由遠方而來。
  李焦等人尚未開口,這短瘦漢子已恭身一揖道:
  “周七為三位兄長請安。”
  隨著一看朱翰,李焦即為引見道:
  “這位好朋友,就是愚兄常常提及的凌風二郎朱爺,与咱們一切不外。”
  周七急忙又是一揖,并對朱翰仔細打量了兩眼,這時已由下人加上一付杯筷,就席落坐。
  李焦便對朱翰:
  “老七長住苑北,在通州順藝昌平諸城鎮以北直至居庸關一帶,最為熟習,為人勤快好動,江湖朋友都以“矮長房”稱之。老弟日后如有事行經該處,可隨時差遣。”
  朱翰忙道久慕不敢。心中忖道:
  “這個賊頭子的勢力倒是不小。”
  頃刻之間,酒飯已罷,下人們撤去殘看,送上面水端上清茶,李焦一瞥周七道:
  “老七,遠路迢迢,你急急忙忙的赶來,有什么事?”
  周七嗯了一聲,身子移動一下,又看了朱翰一眼,見眾人都在靜靜的想著全無其他表示,便道:
  “近一個多月以來,北邊發生了几件事情,大哥沒听說罷?”
  李焦忙問:
  “何事?”
  周七消沉了一下,好像是整理思緒,接著道;
  “遵化左家鐵掌神鞭左公明,因事往羅家屯,在興城以南一所古廟附近被人殺害,經過兩三天始行發現,全身無傷,尸身冰寒澈骨,周身皮膚呈青藍之色,有人猜測是中毒而死,又有人說是中了一种歹毒陰寒掌力所致,當時全是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又過了几天,左家的親友正在各處查訪鐵掌神鞭的死因之時,馬家清的馬回子亦是冀北武林重要人物之一,諸位是知道的,頭天晚間還是談笑如常,第二日清早竟死在床上,并是坐著死的,兩手扶著床緣,兩腿垂于床前,眼瞪如鈴直視在花窗之上,經人檢視,只有一格窗紙好像被風裂,其余再毫無痕跡。”
  說至此處,周七掃視了眾人一眼,又咽了一口唾沫,道:
  “最奇怪的亦是全身無傷,冰寒澈骨,周身皮膚呈青藍之色,与鐵掌銀鞭的死狀,竟毫無二致,這适才确定是為人听害,而且對手必是一個武功高強之人……”
  李焦問道:
  “冀北的武林同道,對此事出何善后呢?”
  周七道:
  “后邊還有哩。”
  接著又道;
  “八月初八,密云縣北穆家峪子母間穆端陽穆老爺子七十整壽,關內關外前往賀壽的武林朋友有二百多人,但就關外說,從大龍門,鎮邊城,居庸關,古北口一直到黑峪關一帶,在江湖聞名的即有五十余人,關內的那就更多了。”
  周七輕咳了一聲,繼續道;
  “听說當時的情形,真是喜气洋溢,熱鬧异常,穆老爺子更是高興万分,由于客人過多,酒筵全擺高在廳前廣場之上。穆老爺尹之孫穆小端,為妙峰山法化寺智圓大師之徒,大帥飲譽武林多年,小端在乃祖熏陶之下,又能得大師親傳,武功自是不凡。客人中好湊熱鬧,即有人提出清小端獻露兩手借助酒興,小瑞在個人敦促之下,練了一趟青鋒劍,在最后一招“飛花獻瑞”上,先得全場彩聲,穆老爺子更是歡喜得哈哈大笑不止……”
  朱翰突然問道:
  “他這最后一招是怎樣練法?”
  周七看了朱翰一眼道:
  “在下并非親眼所見,只听人傳說那是凌空下扑抖出一劍,正好將院前碗口大小一朵紅菊齊徑斬下,運用內力粘于劍尖,然后一抖劍身再將紅菊送出,据說眾人只見一朵紅花在三丈之外凌空徐徐飄向主桌穆老爺子面前,又正正當當的插在盛酒銀壺嘴上。”
  朱翰微微點頭,輕聲道:
  “這就很難得了。”
  周七繼續:
  “習武之人和唱戲之人差不多,唱戲之人是听到胡琴響,嗓子就發,習武之人也是見別人出手,自己就想動。于是在小端之后,眾人又互相推讓,陸續出場的有十余人,各獻絕技以供欣賞。聞說最后是混元掌池方亮,只見他面對院中一棵水桶粗細的白楊樹。相距約一丈五六遠近,兩足分立當地,兩手由下慢慢上提。俟提至胸前,忽然式子一煞,兩掌外翻,雙臂猛力前推,掌風如惊濤奔派直向大樹向卷去。”
  說至此處,周七用手作了一個姿勢道:
  “諾大一根樹杆,竟被學風迫得彎曲如弓向前倒去,雙臂一收樹身又借反彈之力句后倒成弓形,如此一推一收,連續五次,好像風擺落葉一般煞是好看,那樹頭枝牙更在半空幌動,嘩嘩直響,真像刷天掃帚一樣,蔚為壯觀。接著喝彩之聲又复暴起。”
  周七一頓道:
  “認知即在混元掌池方旁……”甫行收勢轉身之際,忽听一聲陰笑,有人說道:
  “在下想借今日盛會,領教領教混元掌力。”
  聲音并不太高,但在全場喝彩聲中,眾人則無一不聞。
  全場賀客全都一惊,眾人冉注目看時,見大白楊樹下已立著一位中年儒生。這位中年儒生身著黑色長衫,手中待著一節烏黑發亮的木尺,面呈青白之色,陰冷而憂表情,使人看去,覺得有种极不舒适之感。
  當然,首先感覺挂不住的是混元掌,這時老爺子也同時由坐位上立起,但是池方亮卻快了上步發話道:
  “今天是穆老英雄的大喜之日,各路朋友為著慶賀祝壽,各獻薄技以助酒興,并非較斗,比武,尊駕既然挑明要与在下一試,只有恭敬不如從命了。”
  “了”字才行出口。混元掌已雙掌忽伸,以七成勁力向前推出,但見那中年儒生將右手黑色木尺猛在身前科一大圈,前圓后銳,成一圓鏈之形,混元掌那強的勁道,竟如泥牛入海,消于無形,混元掌沉喝一聲,連出三腿五掌,均不能將中年儒生迫离樹下,至第十招上,突聞混元掌一聲暴喝,以十成勁力制出,同時之間,听到一聲明笑,接著一聲大震,中年儒生斜退一步、混元掌則蹬蹬蹬連退五步,始拿樁站穩,混元掌一提真气,想再繼續出斗,中年儒生便陰冷的道:
  “你已中我掌毒,兩個時辰之后必死,我看你還是先行准備后事要緊!”
  這時,眾人見混元掌池方亮已周身戰栗,面呈青藍之色,急忙有人將其扶往客舍休息。
  客人中力气憤不平先后出手的,大關以外有凌南“短槍飛須”羅標,水宁城“軟心屠戶”虞為通等。大關以內有興成“乾坤手”王永江,桃林口“七首金刀”岳強,“哈泊雙党”雁翅党趙坤溜金党趙健,李遂鎮“大梢子”李東桌,与燕郊“四海孟党”色劍嘯等。
  這十人之中,無一人超過二十招,先后全都傷在那中年儒生之手。
  穆老爺子見此情況,須發懼張,暴喝一聲,祖孫二人同時扑上,這時所有賀客亦激于藝憤,紛紛加入圍殺,那中年儒生一聲陰笑,手黑木尺連續抖出,一片黑光迫開眾人,接著身子猛然上拔,沿著白楊樹突升五丈,在一升之力將衷之際,左足一端樹身,斜著向院牆之外黑中射去,并陰冷至的道:
  “今日地場之人,均當分別處死!”
  然后,便失去蹤跡。
  周七師了一口香茶,看了眾人一眼,接著說道:
  “在中年儒生离去之后,眾人檢視全部受傷之人,都是全身無獻著傷痕,但冰寒澈骨,周身皮膚呈青藍之色,凡中掌之人,全都不能言動,最慘的是在兩個時辰之后,這十人竟全都气絕身死,任用各种方法救治,亦未奏效!”
  眾人此時才恍然大悟,鐵學神鞭左公明和馬回子,亦都是死在此人之手。
  穆家峪陣急忙派人分頭通知各死者家屬之外,并為死去之人妥切料理關。穆老爺子這樣一個大吉日子,被這中年儒生弄成如此悲慘局面,老爺手已發誓要以全部家業為注,邀請天下武林同道,查出元凶,為死者复仇。
  周七說完以后,雙目注視著眾人道:
  “這件轟動冀北和大關內外的大案,三位兄長和朱爺大概尚未聞及罷?”
  李焦朱翰等四人,同時搖了搖頭,陷于沉思,半晌不語。
  客廳中一片沉寂,無半點聲息,如無桌上燭光透射于戶窗之仆,實無人知道這深夜的客廳中,尚有人未安眠。
  最后,還是朱翰打破沉靜的气氛,道:
  “難道這人的來龍去脈,眾人一點都不知道么?”
  周七又深深的搖了搖頭。
  朱翰又道:
  “冀北与大關之外,兄弟倒是去過几次,但也曾未听說有此評一號人物。”說罷,又复陷于沉思。
  半晌,听李焦微唱一聲道;
  “天下奇事,實在無法道盡,愚兄在武林道上自溺眼線較寬,一般信息比較靈通,但最近有兩件事情,使愚兄深具孤漏寡聞之感?”
  又不胜慨然的道:
  “一件是威震蒙陰寨吳少俠,一件就是這在穆家峪和大關內外造成十二條命案的中年儒生,愚兄竟与別人一樣,全然不知其底細……”
  這時,空手飛雨李元功在旁插嘴道:
  “大哥,這個沒有什么自貶的,天下之大,臥虎藏龍,咱們之信息靈通,系指一般信息,由于大哥所統管之人手較多,比較一般武林同道稍為快速,而并非必須事事皆知……”
  朱翰等人對李元功這一說同時點頭,表示贊同。
  李焦亦未再多言,只對空手飛雨李元功和徒手擒龍皮登道;
  “老二,老三,即轉知水旱各路弟兄,令孩儿們隨時留意。”
  隨即站起向朱翰一抱拳道;
  “朱老弟辛苦多日,早請安歇,愚兄等不冉多打扰了。”
  這時五人全行立起,李焦又對周七道:
  “老七此行亦是遠道跋涉,分外辛苦,由老二老三隨行親熱几天。早日回去,對穆家峪方面事件的發展,多作留意。”
  說罷四人乃辭別未翰而出。
  翌日,早膳之后,已更換了一輛新車停在客舍門前,壯夫健騾正在等候著客人啟行。
  朱、程二人由李焦等人熱終的送至門前,道謝登車,直往德州道上而去。
  行時,李焦對車伙計又低聲囑咐了几句。
  車伙計駕御熟練騾程亦极快速,兩日之間,已赶至齊何縣城對岸,車伙計恭身向朱翰道;
  “明晨小的伺候朱爺和姑娘渡過黃河之后,小的即須回頭,河對岸已經備妥車輛專在迎候。”
  朱翰一笑謝道:
  “有勞伙計,匆須再事照拂了,煩請回去多向李大哥道謝。”
  邊說邊由身邊掏出一張銀票塞向車伙計環中。
  次日上午,朱程二人渡過黃河之后,果見有一輛同一式樣驍車候在河邊路,車伙計一見朱翰,急忙含笑赶前躬身說道:
  “敢問大爺是從長趙縣城來的么?”
  朱翰微笑點頭。
  車伙計又跟了一句,道:
  “是李大爺的貴客么?”
  朱翰又一點首。
  車伙計未再多言,便轉身前行將朱、程二人帶至車前,乃揚鞭沿官道前行。
  經曼城,過禹城,至張庄,這一日抵達平原縣城。時已過午,連日勞頓,朱翰与程玉芝計議妥當,在此休歇半日,再行啟行。
  午后,朱翰為要看看這舊游之地城內景色,乃向程玉芝略作交待。獨自出門而去。
  平原距离德州,僅只三四日路程,這平原縣城又是朱翰熟悉之地,但今日正逢縣集,所以分外熱鬧。
  朱翰信步行至一處廣場,人煙更加稠密,見擺地攤,賣野菜,說評詞,變戲法,批命看相……諸般江湖玩藝應有盡有。
  朱翰正行過一處舊書地攤,雙目無意注視在一本線裝舊書“百草全書”之上,忽听背后有人喝道:
  “大六壬,量口訣。占過去未來,推吉凶休咎,有人看相命么?”
  說話之人聲音极低,但陰冷已极,雖在朱翰背后,听去宛在耳邊,字字全是低沉有力。朱翰心中一惊,暗忖道:
  “來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但是朱翰仍作作未聞,如鐘未即行轉身。
  稍停,又聞一聲陰笑,聲音更低。
  而在朱翰,則無异是平空霹雷,心中更形确定身后之人,十有九成為周七說之穆家峪元凶黑衫中年儒生。
  良久,朱翰裝作毫不在意的擰轉身軀,果見七八步之外,盤膝坐著一位中年儒生,身著一件黑色長衫,面前擺著二十余塊黑漆圓木,比著象棋子約要大過三倍,一木一字,刻著天干地支,身旁有一布招,上邊寫著兩行小字:
  “未卜先知,相天下士。”
  中間六個大字,是:
  “霧露山淮陰子”
  “霧露山”三字甫經入目,朱翰心中猛然一震,此時已無暇多想,再一細看,插那布招的正是周七所說的那枝黑漆木尺。
  這時,那中年儒生正陰冷的看著朱翰的背影,朱翰轉身之后,四目相對,中年儒生徐徐的道:
  “算命么?”
  朱翰朗笑一聲道:
  “死生由命,富貴在天,古人已經為人間之命算盡,其余還有何可算?”
  中年儒生向朱弦臉上看卞一眼,毫無表情的道:
  “不算命看看相罷。”
  朱翰又晒然一笑道:
  “相隨心轉,只要自身正大心在光明,上不愧天地下不愧父母,又有什么可相?”邊說邊含笑而去。
  行出老遠,朱翰正在暗忖如何應付穆家峪這一元凶,突又听到一聲陰笑,接著道:
  “閻王要你三更死,絕對不會到五更……”
  聲音低沉,陰冷如前,仍然如在耳邊。
  朱翰猛然回頭,見那中年儒生端坐原處未動,然那雙目到線,則始終未离開朱翰背影。
  朱翰又轉頭前行,在城內務處兜了半個時辰,再繞回原處,其余各种玩藝仍在,惟已不見中年儒生蹤影。
  朱翰回到住處与程玉芝晚膳之后,即時寫了一封書信,將在平原城所遇各節述說得极為樣細,然后將車伙計喚至房中,告知彼等在此尚須逗留几日,騾車可先行回頭,并將書信交与車伙計即帶帶呈李焦李大爺,另外又賞銀票一張,車伙計千謝万謝而上。
  晚間,朱翰先將程玉芝安置好之后,一切收拾停當,乃登床休息。
  北方天气,接過初冬已經分外寒冷了,初冬之夜,更是澀縮。
  從遠處傳來几下梆聲,知道值夜更夫已在報更了。
  朱翰閉著雙目,靜靜的躺著,心底异常空明。
  正在愿隴之間,微聞房脊之上一聲輕響,輕微得像落時,像狸描,如是武功稍弱之人,即是專心留意,亦無法听出。
  朱翰一躍而起,單手持劍,悄悄立于窗戶旁邊,就預先留好的低孔向外張望。只見那中年儒生正手持黑色木尺,卓立于對面房脊之上,雙目陰沉的注視著來翰的臥室,繼之,見他左手手指一彈,一粒黃豆大小的小石子,“咚”的一聲、射地朱翰住室的窗根上。
  半晌未見動靜,見他仍作猶豫,乃陰笑一聲道:
  “樂天知命的朋友,出來談談如何?”
  朱翰正單手一扶窗格,准備縱出。
  突聞“嗡”然一響,由斜方射來一粒彈丸,直奔中年儒生面前,中年儒生急忙俯首,左手一抄,想將彈丸接住,見他左手与彈丸一触,又急速收回,彈丸緊擦左眉梢疾掠而過……
  中年儒生雙目怒睜,向黑影中沉喝道:
  “什么?”
  底下之言尚未及出口,又聞嗡嗡兩響,兩粒彈九已射至中年儒生左右肩窩。
  中年儒生木尺一抖,急撤左步,射向左邊,彈丸划空而過,射向右邊的一粒,一聲暴響,堪堪擊中木尺,中年儒生當被帶出三步,身子幌了兩幌。
  這時,中年儒生似已怒极,沉嘿一聲,木尺護胸,身軀一伏,向彈丸來處黑影之中疾然射去。
  朱翰一推窗格縱上房脊,只見四周沉寂如恒,空蕩蕩靜悄悄,那有半點動靜!
  朱翰一夜反側,未能入眠,暗自揣忖對那中年儒生自認非其對手,而發射彈丸之人,武功更是高絕,三粒彈丸致使中年儒生兩次吃癟,連對方人影儿都未見到。
  江湖上未曾听及自此擅長使用彈弓之人。更不說具有此种惊人功力了。
  三天之后、朱、程二人已達德州,此次沿路之上倒极平安。
  一進德州城東門大街,兩面店舖与街上行人,与朱翰熟識者眾多,一路打著招呼行至西關,車子停在路北一座大院門里,朱翰向車內微一探頭道:
  “師妹,已經到了。”
  朱翰首先躍下,程玉芝雙手將鬃發整理了下,隨即准備下車。
  這時大門石階之前,正有兩個穿著整洁的小孩子,每人手中拿著一專人紅磚,在為石獅子畫胡子,听到停車聲音,兩人同時回頭,一見朱翰,又同時歡呼一聲!
  “朱叔叔。”
  然后,各人丟掉磚塊飛奔而來。
  兩人跑到朱翰身前,每人抱著朱翰一條腿,各將小腿一蜷,吊在那儿不動。一面又唱著道:
  “朱叔叔回來了,朱叔叔回來了……”
  朱翰低斥道:
  “龍儿,鳳儿,不要淘气,爺爺奶奶和爹爹他們都在家嗎?”
  兩人又唱道:
  “在家里,爺爺在院子里剪花……。”
  這時,程玉芝正由車上下來,兩人一見即時將抱著未翰的一雙小手松開、站起來,扯抖著未翰衣衫問道:
  “這個姐姐是誰?”
  宋翰又斥道;
  “小淘气,真不懂事,這是程姑姑,不是姐姐。”
  兩人即又唱道:
  “程姑姑,程……”
  邊唱邊每人牽著朱翰敗一只手,隨著向大門行去。
  諸葛老英雄宅第廣潤,一進三層大院,并各有東西跨院,第一層院落為接待賓客之處,最后一層為諸葛老英雄与夫人所居,中間一層為其子諸葛子彤夫婦与納孫龍儿孫女鳳儿民用。
  前后三進西院,為男女仆人住用,前進東跨院為未輸所住,后進東跨院為女賓客房,中進東跨院為男賓客房。
  進入大門,是一個高大照壁,上面寫著一個大“福”字,顯示著一派正大的气氛。
  進門之后,龍儿鳳儿跑著報信去了,朱翰先將程玉芝安置前廳,并吩咐下人送茶,這時請葛子彤夫婦也已來到前廳,朱翰与師兄嫂敘過寒喧之后,又為程玉芝引見,諸葛子彤之妻錢氏,急忙交待使女先為程玉芝預備住處。
  朱翰立起請師兄嫂暫賠師妹,自己忙赴后進拜見師父師母。
  這時,龍儿正在院中兩手扯著爺爺咳不休,鳳儿正伏在奶奶床旁說個停,朱翰參見過師父師母之后,諸葛老英雄見徒儿回來,极為愉快,朱翰正想陳述此行經過,諸葛遠已微微擺手道:
  “你此行經過,為師已概略知悉,詳情晚間再說罷。”
  朱翰又簡略稟明程玉芝尚不知乃父已經去世信息。
  諸葛老夫人追問一句道:
  “程家姑娘在前面么?”
  朱翰回邴稟道:
  “現由師兄嫂陪同在前廳休息。”
  老夫人低歎一聲道:
  “可怜的孩子……”
  隨著,老夫婦帶著龍儿鳳儿由朱翰陪著來坐上前廳。
  諸葛子彤夫婦見父母來到,雙雙立起,程工芝曾在家中見過諸葛伯伯數次,知道一同來的必是諸葛伯母,急忙向前拜了下去,道:
  “侄女叩請伯父伯母金安!”
  諸葛遠清瘤的臉上,勉強裝出欣喜之色老夫人忙將玉芝扶起,撫摸著她的頭發,問長問短。
  玉芝突然問道:
  “伯父,爺爺還沒到么?”
  諸葛遠心中一酸,但立即答道:
  “嗯,你爹爹大概也就早晚即到。”
  除去老夫人目蘊淚光,其余各人均默然無語,龍儿鳳儿,兩付小眼睛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溜來溜去溜個不停。
  此時,使女五環家稱程姑娘在住處已經備妥,坐了一會,錢氏便陪玉芝先行离去。
  晚間,在諾葛老英雄宅第之內后院正廳中,正有一老一少秉燭坐談,老者是面貌清瘤精神變突的諸葛遠,少者是英挺俊拔舉止洒脫的朱翰。
  突听諸葛遠說道:
  “程家噩耗,及你在漢河口之戰与蒙陰寨赴約等事情,在你未歸之前,為師已經听到傳說,當然無你親口所說的這樣清楚……穆家略之事,穆端陽已派專人送過信來。不過天下能用此手法,使用陰寒掌力傷人的,据為師所知共有三處,一處是西域瑪那山陰風道人班任,一處是云貴之間八達州的黑煞瘟神薄專諸,再一處即是你所見的霧露山花面鬼王常眠香。”
  諸葛遠說至此處,略一沉思,又道:
  “你所見之中年儒生,很可能為霧露山之人,不過花面鬼王系一女子,此人非其本人則決然無疑,依為師猜測,他這种瘋狂行動,絕非是無謂之舉,而是有安排有陰謀的一种舉動!”
  繼又沉聲道:
  “他這种不合人情的殘毒的辛辣手段,又將掀起武林間無數殺孽了!”
  接著雙目精光一閃道;
  “紫拐乾元傳人已經行道江湖,你在平原城所遇彈紀弓退敵之人,八成可能与烏弓干城有關,不然很少人能具些功力,倘為師猜想無差,此又算一大喜訊,有這兩個后起精英,江湖上之魅魑魍魁,總不無所忌,總之,你此行的收獲太大了。”
  生此,活題一轉道:
  “你程師妹在此亦不便久住,為師昔年有一方外之交,武功盡為遠在為師之上,后因情場失意,一怒削發,不問世事,現在冀晉旁界大茂山苦修庵清修,為師當帶你程師妹親往一行,如能得到此人收首,就算玉芝莫大福气,同時,以她目前之武學根底,很快即有大成。”
  朱翰恭問道:
  “您老人家說的是那一位?”
  諸葛遠道:
  “辣手女御史白嬙,你听說過么?”
  朱翰低聲恭應道:
  “听說過。”心中山想道:
  “殺人女魔王。”
  諸葛遠隨著又道:
  “她現在是苦修庵主妙玄大師了。”
  諸葛遠去了朱翰一眼,又吩咐道:
  “你在家休息几日之后,還得到冀西南隆平一帶去看看你杜師叔,再探听一下各方的動靜,回頭來再商量作程師叔之事,和准備應付南天二鶴与綏外八魔等人。”說完立起,朱翰亦急忙隨著立了起來。
  諸葛遠又微一思索,道:
  “寒功陰手多是乘人無備。只要事先留意,心無二念,封住周身穴道,不与硬碰,縱然不胜亦不致中人圈套……”
  朱翰心中恍悟,謝過帥父辭出。
  此時,已星斗滿天,寒意更濃……

  ------------------
  文學殿堂 掃描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