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一陣寒風吹過,草木蕭索作響,卻只見現場十數人衣襟飄揚,一個個原樣站立,狀若果偶。這番形相較諸鬼魁更可怖,看在關雪羽眼里不能不有所警惕。他卻是胸有成竹,早已作了最坏打算。 “前輩神技惊人,在下無限拜服。” 一面說時,隨即向著鳳七先生深深行了一禮,卻并無后退之意。 鳳七先生月夜里靜靜打量著對方這個人,忽然冷笑道:“你可曾看見了?我對你算特別留情,看你救助大四儿那個奴才一場,可以饒你不死,你這就走吧!” 關雪羽微微一笑:“在下并沒有向老前輩乞命,再說我也并沒有必死之罪。” 鳳七先生寒下臉來道:“我如果要一個人死,那人便是罪有應得。” “原來如此。”關雪羽微微冷笑道,“這么說在下倒是要向前輩面謝不死之宏恩了,足見前輩是心怀雅量之人了。” “話里的話,”鳳七先生冷冷地說,“有什么話你就說吧!” “多謝前輩!”關雪羽身形一閃,來到了千手神捕秦照一行八人當前。秦照等八人已為鳳七先生奇妙手法點了穴道,這時看來,如同一列泥偶。 他們八人雖然是各自被點了穴道,只是背上卻仍然馱著數百斤重的銀包,只壓得一個個痛在心里,卻又作聲不得,十足的一副苦相。 “前輩如有仁者之心,在下斗膽更為八人討命,尚請高抬貴手,饒恕了他們吧!” 關雪羽簡直不敢想,鳳七先生會能放得過秦照一行活命,只是抱著這個原則,姑且一試而已。 卻不意鳳七先生听在耳中,忽然一笑道:“哪一個又要他們非死不可,只待銀子送到,我自會打發他們离開就是,你總可以放心去了。” 關雪羽听后冷冷地道:“這便足見盛情,只是這些銀兩,關系著數万嗷嗷待哺的災民性命,前輩卻又何忍据為己有?尚請高抬貴手,眼前一并成全,容他們自去吧!” 鳳七先生搖搖頭道:“這件事可就容不得你自作主張,哼!我已給了你十足的面子,再要喋喋不休,可就怨不得我手下無情了。” 關雪羽歎息一聲道:“不瞞前輩說,在下來此以前,自己曾默默許下一愿,如不能使這批災銀平安抵達,便是一死,也不足憾。” “好……”鳳七先生點頭笑道,“既然這樣,我就成全了你。眼前有兩條路,要生要死,全在你自己決定了。”話已說得很明顯,關雪羽若是決心護銀,便只有与鳳七先生放手一拼之途,最后結局自然是死路一條。 然則,關雪羽卻似別無抉擇,長歎一聲,起手,把背后那口家傳至寶“青桑劍”執到了手上。 一蓬青蒙蒙的光華,立刻顯現眼前,映照得他眉發皆碧,果然是不同凡劍,所謂“寶劍能者居之”,那么持劍者的身手也就可想而知了。鳳七先生臉上現出了一絲惊异,隨即頷首道:“這就是了,起先我還有些惊疑,現在便證明了你果然是燕家子孫,燕追云是你什么人?” 關雪羽不便再行掩飾,便自承認了身份。 鳳七先生冷峻的臉上,這一霎便連一絲笑容也沒有了。他一聲不吭地由身上革囊之中,取出了一副銀光粲然的怪樣手套,迅速地戴到手上,向著關雪羽揚了一下道:“來吧,姓燕的,把你們燕門絕技七十二手‘燕子飛’劍法盡情展開來,看看能是我敵手不能?” 鳳七先生說這番話時,目光微滯,神色自若,卻是鎮定得可怕。 一霎間,他那雙細長的瞳子間,交織出一种奇异的光彩,怒怨合摻,令人不敢逼視。 正因為他出口說出了燕家七十二手“燕子飛”絕技,又拿出了這雙奇异的手套,使得關雪羽陡然為之一惊:“啊!金剛白犀爪——”脫口報出了這個名字,一時為之瞠然。 鳳七先生細目微微一斜,十分詫异地道:“咦——你小小年紀,如何認得我這獨門兵刃?” 關雪羽想了一想,終于不明所以地搖了搖頭,他實在也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忽然說出了這個自己并不熟悉的名字,“金剛白犀爪?”到底又從何得知? 鳳七先生冷冷一笑道:“你果然是燕追云之子,沒有錯吧?” 關雪羽回以冷笑道:“天下豈有冒充人子之理?前輩又何必多此一問?” 鳳七先生怒視著他,又自道:“你母親便是出身青城望族的關飛卿了?是不是?” 這一下關雪羽便是想要保持鎮定也不能了。 蓋因為識得“燕字門”如今的掌門人燕追云不足為奇,識得他妻子關飛卿者,卻未之聞,妹夫從夫,娘家姓氏已甚少有人提及,更何況連名帶姓的被人直呼而出,誠然是稀罕之事。 “說呀,你怎么傻啦?” 鳳七先生這一直言逼問,便不禁暴露了他隱藏胸際、不足為外人道及的隱私。 關雪羽猝然与他那一雙眼睛接触之下,由不得為之心際一顫,蓋以目為心之神,一個人的目光所顯示,最能代表他的內心思維。 眼前鳳七先生眼睛里所交織的光彩,豈止忿怒而已?簡直是無限殺机。 關雪羽還沒有接触過這么可怕的一雙眼睛,難怪他有些傻住了。 “不錯,”他微微點了一下頭道,“你所說的,正是我的母親,前輩你何以問起?” 鳳七先生忽然朗笑了一聲:“你就不必再多問了……你們燕字門七十二手燕子飛絕技,號稱天下無敵,來來來,今天就叫你長長見識,看看又較我金鳳堂的絕技如何?” 關雪羽見他逼迫如此之甚,尤其在提及自己父母后,更似有無邊怨恨,莫非他曾与自己父母早年結有仇恨?此番遇見了自己,便拿自己來复仇泄恨——果真如此,只怕今夕凶多吉少了。 雖說如此,他卻也不敢辱沒了燕家門風。 當下,關雪羽抱劍冷冷說道:“前輩既非要在下獻丑出劍,敢不從命。只是敞門七十二手燕子飛絕技,何等高奧,豈是小可得能盡窺堂奧?只不過涉及十之二三而已,前輩如指名要在下獻丑此技,只怕更令你老人家大失所望了。” 鳳七先生冷森森地笑了一笑,微微點頭道:“以你年歲來說,這几句話倒也并非是假,就算你未能全會,十之二三也大有可觀……你只管施展出來就是。” 關雪羽搖頭道:“這一點,也只怕万難從命。” 鳳七先生怔了一怔:“為什么?” 關雪羽道:“在下离山之時,家父特地關照,如非性命相關,或是深仇大怨,本門這套劍法万万不得施展。前輩又与在下有什么深仇大怨,非要在下施展這套劍法,以性命相搏不可?” 鳳七先生雙眉展了一展,似有無邊的怨气,卻又一時說它不出,倒似被關雪羽這几句話忽然問住了。 忽然他冷笑一聲道:“倒是与你那父親一樣,生就的一張利口,好好,看來你是非要到性命相關之際,才肯施展這套劍法了,這個倒也不難,你只管放劍過來。” 關雪羽持劍平胸道:“前輩要怎么一個打法?” 鳳七先生陰森森笑了一笑:“既是性命相關,自然無所不用其极了,哼哼,你只管放心,以我如今身份地位,自不能傳話出去,說我欺侮你一個晚輩。也罷,今夜我便自束一手,只以一只右手對招,你便無話可說,總可全力一搏了?” 話聲一頓,只見他左手一收,自由袖內抽回,左面便只剩下空袖一個。 至此,他再也不愿与關雪羽多費唇舌,低叱一聲:“看招!”陡地騰身而起。 好快的身法。 冷月之下,只見得鬼影一條,才見晃動便已臨空而下,到了關雪羽頭頂之上。 關雪羽自然知道,眼前這位主儿,較諸昔日大敵金雞太歲更要厲害十分,更何況他心怀怨仇,雖說是單手應敵,自己也只怕在他手下討不了什么好來。 鳳七先生急于迫戰,不惜以長者之尊,搶先出手,一經發難,絕不留情。 一片疾風,夾著鳳七先生自空而降的人影,真個快若流星隨著他落下的身勢,一只燦燦銀光的右手,摟頭蓋頂般地,向著他頭頂上直抓下來。 關雪羽在鳳七先生身子猝然落下的一霎,忽然間覺出身上一緊,已知為對方所練的無形罡气罩住,這一霎不啻是生死存亡要命關口,如果說關雪羽心下慌張,只須一動,突圍不出,即便落在了對方算計之中,不死必傷。 他屢經大敵,加上近來用功益甚,功力雖然未必進展多少,但是卻已實在具有臨陣大敵的丰富經驗。 也就因為這樣,眼前在鳳七先生的全力發動之下,他卻能好整以暇地保持著從容鎮定。 既然是生死相搏,關雪羽為保命計,便不能不施用其极——他早已聚集全身內力于長劍,這時身子不動,卻將一口長劍霍地向外揮出。 這一劍由于真力內聚,一劍翻出,可真有翻江倒海之勢,銀芒遍洒,有如飛泉万點,在這個劍勢里,鳳七先生全身上下俱已在包抄之中。 對于鳳七先生來說,這一手實在是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并非是他輕敵,而是沒有想到。 眼前情形是,鳳七先生如果不立刻抽招換勢,關雪羽固然難逃毒手,可是他本人卻也決計逃不開關雪羽的此一反手劍毒招之手。 反手劍也許不甚可怕,而加諸在劍上的內气功力,所泛出的一片劍芒卻是大大不可輕視。兩相權衡之下,鳳七先生便不得不有所顧忌了。 只听見“錚”的一聲脆響,鳳七先生帶著白犀銀芒手套的一只怪手,攻擊在對方長劍的劍身之上。 也就是借助于這么一擊之力,鳳七先生的身勢卻有如翻天鷂子一般,陡地騰空直起,就勢一個疾翻,噗嚕嚕衣衫蕩風里,忽地墜落地上。 動如風,靜如山。起落間,有如野鶴戲空,稱得上雷霆万鈞,冰雪一片。 一經站定之后的鳳七先生,便是絕不留情,只見他右手揮處,划出了一道既直又細的銀色光線直向著關雪羽正面劈落下來。 關雪羽對付這等大敵,哪里敢絲毫大意?稱得上全神貫注。 鳳七先生第二招一輕撤出,關雪羽立刻警覺到對方所施展的乃是一种功力的极致——“透點”打法,所不同的只是“化點為線”而已——可不要小瞧了那細細的一線銀光,其間卻聚集著几乎為之爆炸開來的無比功力,其目的當在于攻破關雪羽運施的護体內力。 關雪羽万万不能抵擋。 以鳳七先生內力之精純,這一式“透點”的手法,哪怕是一堵青石,也將會為之中分為二。偏偏關雪羽卻別有触類旁通,這就更令鳳七先生暗自惊异不止了。 原來雪羽秉性极為聰明,前此自姜隱君處領會了輔借力道的奧妙之后,歸返之后,自己曾經無數次地加以勤習,即為他触類旁通了不少。 須知姜隱君此一“借力引力”的身法,在武林之中還是創舉,端的開前人未有之境,關雪羽加以融諸對打招式之內,亦是前所未見。 其實這一些雪羽并不自知,只是情急之間,一時不加考慮地施展出來而已。 眼前,在鳳七先生凝聚真力的一擊之下,只見關雪羽橫劍上撥,“嗆”地一聲,一劍一手又自迎著了一塊。 原來鳳七先生那件所謂的“金剛白犀爪”,乃系選自异獸白犀頸上之皮,复經諸般浸制,再著以极細而密的一層細細鋼絲,原已是百刀不傷,若是再加真力貫注其間,便為無堅不摧。關雪羽所施展的這口“青桑劍”若非百煉精鋼所制,只怕在与對方初次一擊之下,便已折斷。 ——這時,對方第二次交接之下,鳳七先生便著實不客气,五指彎處,用力地摳住了對方之劍身,陡然間,以無比內力加諸其上。 按說,在鳳七先生如此力道之下,關雪羽這口劍万万無能保存了,他卻偏偏身有异術,身子一斜一正,劍身一高一低,驀然間像是斷了線的風箏一般,借力引力,飄身于兩丈以外。 鳳七先生似乎吃了一惊,雙眉乍然一挑,身子倏地直射而起,疾如箭矢似的扑向關雪羽身前,右掌一探,作波浪一起一伏,挑開了關雪羽的長劍。 “噗”地一掌貼向關雪羽的面頰上。這一貼一抓,配合施展,在鳳七先生施展起來,原應是万無一失,偏偏這一次又再出了意外。 他這里掌力方撒,卻只覺得掌勢之下的關雪羽,有如蛇似的一般滑溜,不容他接下來的那一爪用實,對方便先已脫身而出。 只是這一次卻沒有前一次那般瀟洒自如,足下打了一個踉蹌,卻如螺絲轉儿般地打起轉來。 關雪羽雖然自己已揣摩出一些力道的巧妙運用,到底運用不熟,再者,鳳七先生這一招內力十足,躲過了正鋒,閃不過偏鋒,才致會出現眼前這般狼狽。 只是看在鳳七先生眼中,卻是無比的震惊。 “咦?”他直瞪著關雪羽,逼近一步,道,“你這是什么身法?這可是你們‘燕字門’的身法?你是從哪里學來的?” 關雪羽在一陣子疾轉之后,好不容易站定了,一時余悸猶存,只認為僥幸逃過了對方三招,卻沒有想到他之所以能夠逃過這三招,全在于自姜隱君處得來的靈感,本身還不自知,鳳七先生這么一問,他竟然傻住了,一時不知何以置答。 鳳七先生冷冷一笑道:“能夠逃開我這‘白骨三爪’的人,當今武林中還不多見,你這是什么身法?快說!” 關雪羽經他這么一說,心里不禁為之納悶,自己正在琢磨著,不知如何作答。 鳳七先生因一連問了兩次不見對方回答,只以為對方存心奚落,不由大是怨恚,他自負极高,自以為當今人世已罕有敵手,想不到對方一個后生小輩,竟然在一上來就逃過了自己頗具實力的三招,在他來說,實在是大無顏面之事,頓時無名火起,這就要給關雪羽一個厲害。 “很好,這可是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手下無情。” 說話之間,就只見他身子微微向下一矮,但听得“克克”一陣子密如貫珠的骨節響聲傳自他瘦長的軀体,陡然間他瘦削的身子,一下子像是粗壯了許多。 黑夜里,難得看清他的臉色如何,想來必當也換了顏色——像是有一轉突然興起的疾風,環繞在他身側四周,地面上飛沙走石,起了一陣子沙沙聲響。 關雪羽哪里知道,鳳七先生急怒之下,眼前即將施展出他在雪山苦練几年的“無敵混元气功”,以他浸淫功力之深,只怕一經施展,關雪羽再想保全性命,勢將万難了。 像是一個猝然充气的大球,鳳七先生的身子忽然向前移動了一些,樣子輕飄飄的,分明是足不沾地。 “燕家小子,你這就納命來吧!” 一面說著,鳳七先生緩緩伸出來那只戴有白犀皮手套的右手。 怪道的是,這只右手看起來忽然像是粗壯了許多,五指箕開,有如五股鋼叉。 這一掌顯然內力灌注。 隨著鳳七先生緩緩推出的這只右手,地面上飛沙走石,眼看著就有雷霆万鈞之勢。 猛可里,傳過來一聲女子的嬌呼:“不要——” 緊接著長衣飄風,一條人影极其迤邐地閃向眼前,不偏不倚,正好落身在鳳七先生与關雪羽兩者之間。 鳳七先生一惊之下,不得不把臨時待發而出的掌力吞回,硬性地收了回來。 猝然現身的那人,正是鳳七的女儿鳳姑娘,在緊接著的一聲“爹爹!”之后,竟向著父親屈膝跪了下來。 “這是干什么?”鳳七先生頗有怒色地道,“為他求情?” “爹……你老人家就饒了他吧……” 鳳姑娘邊說邊低垂下了頭,她語音顫抖,根本不敢与父親眼睛接触。正因為父親家居嚴謹,說一不二,鳳姑娘雖然拼出性命地求了情,可是卻沒有把握爹爹是否真的就買自己的賬,一個降怒下來,只怕非但救不了關雪羽,連自己也連帶著遭殃。 她心里這般地沒有准儿,才至于怕成了這樣,連看也不敢多看父親一眼。 甚久之后,才似乎听見了,鳳七先生那邊傳出的一聲冷笑,又像是傳來微微的一聲歎息。 鳳姑娘這才敢偷偷地抬起了頭,果然,父親的神態已大見緩和,那充滿了內气的胖大身子,已經恢复原樣,一番激厲的殺招,總算過去。 “你起來吧!”說了這句話,鳳七先生再也不看女儿一眼,一徑地來到了關雪羽身前,一雙細長的眼睛,霎時間已在他身上轉了几轉。 既然是愛女代他求情,總是事出有因,倒要看看這個被自己女儿垂青的人,是否值得? 盛怒既去,心情漸趨平和,所見自是不同。 微微一笑,他即轉向秦照等一行八人身前。 關雪羽正自尷尬,一口長劍拿在手里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乍見此情景,只以為鳳七先生待向秦照等出手,心中一涼,慌不迭閃身而起,搶在了秦照身前。 “前輩你——” “怎么,你還要多管閒事?” 關雪羽慨然長歎一聲,將一口長劍收入鞘內,眼巴巴地看向鳳七先生,道:“前輩務請手下留情,饒恕他等人不死,在下愿以生命相殉,尚祈前輩破格成全。” “哼”鳳七先生冷笑著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只要我饒了他們八個,你甘愿以命相抵,可是?” 關雪羽道:“正是此意。” 鳳姑娘叫了一聲:“爹,”慌不迭跑過來,瞪向關雪羽道,“你瘋了?”再看向父親,道,“爹——別听他胡說八道——” 鳳七先生的目光直視向關雪羽:“這樣吧,你也不必死,只要你答應隨我返回雪山,住上几個月,這八個人我不但可以放他們回去,連帶著這些銀子,我也不要了,你意如何?” 關雪羽想不到他竟會有此一說,一時寬心大放道:“我答應,只是……” 鳳七先生眉頭一皺,冷冷道:“怎么,你不愿意?”目光一掃秦照等八人道,“那么他們八個可是非死不可了。” 關雪羽嗒然道:“只要前輩放過他一行八人連同災銀平安离開,在下之一切,甘愿听候前輩任意發落,絕不反悔。” 鳳七先生一笑道:“很好,有你這句話就行了。” 話聲出口,人已颶然躍起,如同旋風一陣,自現場各人頭頂上快速掠過,卻于此時,施展出獨家解穴手法,俟到他身形落地之后,那先些時被遭點穴之人,卻都一一复原如初,被解了開來。 想是被點了穴道,佇立過久,這時間猝然被解開來,一個個疲憊不堪地俱都坐倒地上,喘成了一片。 他們當時雖然被點了穴道,但是听覺知覺俱在,雙方一番對答俱已听在耳內。 千手神捕秦照不俟稍息,即刻拜倒關雪羽身前,一時淚下如雨。他雖不知關雪羽是何許人也,但關雪羽舍身援助自己的這番大義隆情,卻不容他不感激涕零,一番感銘之后,复向雪羽請教姓名。 關雪羽并無矯情地報出了自己的姓名,秦照聆听之下,銘記在心,正待离開,關雪羽卻又喚住了他。 “秦兄留步。” 秦照回身道:“恩兄還有什么事要囑咐么?” 關雪羽看了鳳七先生父女一眼,有話欲說,卻又有所顧忌。 鳳姑娘自是省得,不由嗔道:“我爹既然親口答應放了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再找他們麻煩,你還有什么不放心的?” 關雪羽見她這么說,情知非虛,也就打消了心中疑慮,隨即向秦照道:“尊夫人李紅姑已被我救出危境,目前寄托在宁國府矮金剛鮑玉的府中,你待事情一完,即可去彼處尋她,夫妻相會便了。” 千手神捕秦照聆听之下,不禁大為惊喜,他原以為紅姑也同自己父母一并喪生,這時才知仍在人世之間,既惊又喜,只疑身在夢中,自是把關雪羽銘感心肺,永世不敢稍忘。 鳳七先生果然言出必踐,秦照等八人乃得背負災銀全身而退。 關雪羽也自然言無反悔,只得隨同他父女返回“七指雪山”——他顯然心存不解,此行宗旨如何?只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也就無話可說。 佛堂的禮佛蒲團上,長跪著一名素臉淨容的姑娘——她便是新近來山不久的麥小喬了。 長長的秀發,披散在肩后,上身筆直而削瘦,身上披著黑色的海青,著芒鞋,白襪。還未曾剃度落發,也未曾說過“三皈依”,她便已自個儿的這樣裝束,老和尚顯然卻也拿她沒有辦法。 佛堂很小,最多也只能容納數人跪拜之用,若談到靜修、參拜,便二三人已夠多了。 一抹斜陽照著佛堂的正門,碧竹綠影里,見一橫匾,上書“停云”二字,佛經中有謂“停云去塵”,又云“去俗”,想來便是這個意思了。 小小佛堂,淨無點塵,有一尊二尺高的紅木佛像、供桌、蒲團,舍此便再無長物。 所謂入寶山而沾圣跡,聞梵音而淨儀容,雖然來山不久,不過六七日,麥小喬已出落得一塵不染,她飯蔬飲水,日誦經文,望之清澈,真似神仙中人了。 然而,只是淨儀容是不夠的,老和尚給了她一卷薄薄經文,謂“持律篇”,她的初步從佛工作便只是“念佛”一途。 老和尚說得好,惟念佛可以“明心見性”,能深入此一門,便足夠了,而“持律”是專治感情病的一帖妙藥。人在佛前,心歸界外,即為佛子,亦難“了生死”,那樣的從佛,真所謂“比丘滅盡,白衣傳法”,可真是有辱佛門了。 是的,在參透高深的佛經之前,在俗心未去之際,在怯慮長思未除……一切复一切的孽業未盡消除之前,便只有這“持律念佛”之一途。 麥小喬只隨著廟里的時間作息,早上她甚至于比廟里的和尚起得還早,晚上她睡得比他們還遲,古佛青燈,專心念佛。看來她确似什么都不想了,然而事實上呢?她是那么的苦惱,想忘的事情是那么的多,偏偏一件也忘不了、丟不掉,為此,她恨自己,暗里詛咒自己,流過不知道多少次眼淚…… 出云寺正殿的鼓聲響了,今日的日課到此結束,接下去便應是晚膳時間。 麥小喬恭敬地在佛前三次頂禮膜拜,念了一聲“南無阿彌陀佛”,慢慢地站起了身子。 這一次誦經參佛的時間特別長,為了要把這整卷經文頌完念熟,她中午竟自廢了寢食,發了次狠心,到此刻為止,她已在佛前,足足跪了有四個時辰,這時一經站起,只覺得頭昏眼花,雙膝發軟,“啊”了一聲,差一點又坐下去。 佛龕之后,垂挂著細竹編制成的帘子,里面那個小小的房子,便是她如今下榻的香閨了。 里面的擺設,再也不見昔日的華麗,只有一几一榻,一張方桌,一把椅子,如此而已。 另外角落里有一瓦缸,里面裝滿了清冽的山泉,那是來自高山的融雪,清寒徹骨,嘗在嘴里,微微的有一點甜甜的感覺,用以烹茗,固不待言,掬上一捧洗個臉,也是別有滋味,妙不可言。 麥小喬俗家的衣服,一股腦地都收起來了,就是她隨身佩帶的那一口劍,也用青布緊緊纏起,壓在了被褥之下,俗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端看她是不是放得下這一口寶劍了。 從前天,她就去約見出云老和尚,誰知到今天還沒有見著,原因是老和尚入定去了,總得兩三天才得醒轉。是以這兩天她越加地感覺心緒愁苦,除念經之外,無所事事,老和尚說惟念經能治一切心疾,真有這么靈嗎?最起碼,到今天為止,麥小喬還無能体會。 用冷水洗了個臉,揉著發酸的雙腿,坐在床上只是發呆。 几只小鳥、白鶴,翱翔著就落在了窗前,山頂上穹空處,有一道彩虹,色彩絢麗极了。 好几個廟里的和尚,連袂來到崖前,面對著斷崖長空,指指點點地在玩笑著,敢情他們的日子過得并不寂寞,頗能自得其樂。 麥小喬由榻上站起來,心里想著:不行,我不能老這么發呆,久了可會生病,自己找點儿樂子,去跟師父們聊聊,也許其中自有樂趣。 自從她來到了廟里,和尚們都知道了,大家只是詫异,這廟里從來就沒有住過女人,也從沒有挂單借住過尼姑,現在平空來了個俗家姑娘,一住下就不走了,不能不說是前所未見的稀罕之事。 和尚們心里盡管猜疑,卻也不敢作聲,人是老方丈帶來的,誰敢吭聲呢?再說這位姑娘自一住進來,就沒有出過房門,除了負責服侍她的那位小沙彌明法之外,簡直就沒有別人見過她的廬山真面。 她的到來并沒有為廟里帶來任何不安,也就何必在意? 日課之后,晚膳以前,約莫有半個時辰左右,似乎是僧人們惟一的自由。時間,因為晚膳之后不久,接著又有晚課來到,接下去便一天結束,早早的休息了。 是以,這個時間里,僧人們特別感覺到輕松愉快,交談一些日常瑣碎,議經論武,便是嬉笑調鬧,只不失赤子之心,也各自由他去。 麥小喬一徑來到崖前,隔著淡淡的一片云煙,見著了對崖倒挂下來的一道瀑布,水花四濺里,霧气蒸騰——這便是那道五色彩虹的成因了。 一個年輕的和尚指著這道彩虹說:“這是五色仙女橋,我來廟四年,還不多見呢?” 另一個看來愣頭愣腦的和尚,直眉豎眼地道:“什么叫五色……仙女橋?仙女,哪里來的仙女?” 年輕和尚嘻嘻笑道:“說你傻,你可真傻,連仙女你都不知道,你都知道些什么?” “這……”愣頭愣腦的和尚訥訥道,“好師兄,“你就告訴我吧……誰是仙女,仙女都長得是什么樣?”他舔了一下厚厚的嘴唇,臉上帶著一些靦腆,訥訥地道,“……听說仙女都……都很美,是不是?” “傻小子,那還用說嗎——” 這個小和尚長得眉清目秀,樣子透著机靈,他叫明智,愣頭愣腦的叫明本,都是廟里最末的一代和尚。 這一代一共只取了六人,卻分先后次序,拿眼前的兩個來說,明智就較明本早來了兩年,而明本又較最后來的明法要早一年,所以,后來的明法便只能稱得上是個小沙彌,連听經論典都輪不上,只是操持一些閒雜事務。 听他們談話,不脫天真,倒是怪有意思。 聰明的明智常愛拿愚魯的明本來開玩笑。 事實上,他确實也比明本懂得多。 “哈!你可真是‘老太太上雞窩’——笨蛋(奔蛋)一個,仙女不美誰還美?” “美……美個什么樣?” “什么樣?”搖著小腦袋,明智想了想就說,“早先出家以前,你總見過挂在門上、牆上的年畫吧?” “年畫?”明本咧著嘴笑了,“那當然見過。” “對了,年畫上的女人你說美不美?嗯?” “那當然美……只是……畫的是仙女么?” 明智正色道:“當然,你可真笨透了,什么八仙過海啦,麻姑上壽啦,嫦娥奔月啦,什么何仙姑啦,藍仙子啦,這些漂亮的女人,統統都是仙女,你說說看該有多美?” 左右看了一眼,明智壓低了嗓子,又說道:“誰要看上了一眼,夜里准睡不著覺……” 明法問道:“睡不著……為什……么?” “為……為,為你個頭,連這個你也不懂,你怎么活來著?真是……怎么師父會挑上你這么一個笨貨來廟里,真气死我了。” 他還真气得不輕,一面說一面唉聲歎气,大有對牛彈琴的味儿。 “你不要罵我嘛,師……兄,人家不知道嘛!” “不知道,你難道美丑也不知道?” “那當然知道……” “你說說什么是美,什么又是丑?” “那……”明本舔了一下那厚厚的唇,訥訥地道,“嫦娥,是美。豬……豬八戒是丑……對也不對?” “算你小子還沒白活,看你再糊涂,連雞蛋、鴨蛋都分不清了。” 明本道:“我……本來就分不清嘛……不過我知道鵝蛋個頭儿最大嘛。” 明智道:“我……我算是真服了你啦,得!咱們今天到此為止,不用談了,再談下去我真想揍人啦!” 瞧他气得那個樣,咬牙切齒地看著明本,真像是要一口把他給生吞下去。 “你生什么气嘛,就是因為你是我的好師兄……我才把心里面的話都跟你說……你干什么要揍人嘛?” “好了,好了,你有完沒完啦?” “人家還有好多話憋在肚子里沒說呢,你不要听那就算了。” “啊——”明智眨著一雙大眼睛,骨碌碌直在明本的臉上轉著,“那就說吧,不說出來可要憋坏了。” “就是囉,所以人家才要說嘛!” “你倒是說呀!” “是……是……”明本那一張四四方方的大臉蛋子一下子變紅了。 “是什么,你怎么不說呀?咦?” “師……兄,你別嚷嚷呀。”明本訥訥地道,“我說了,你可別告訴外人,要不然我可是只有跳崖一死……” “噯呀……這……是什么大事呀?” “沒有……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是女人……女人……的事。” “女人的事?” 明智小和尚笑得兩只眼成了兩條縫:“說……給我听听,我給你拿個主意。” “是這樣啦……”明本小和尚的臉更紅了,“咱們廟里來了個姓麥的大……大姑娘,你總知道的吧!” “喝,好小子。”明智張大了眼,用力在他師弟肩上拍了一巴掌,“有眼光,還真有你一手,怎么樣啊?” “你說什么啦……可不許瞎說……”明本又舐了一下厚嘴唇,吃吃地,“是這樣……那天……她進廟的時候,我見著了……” “啊?”這一次該明智緊張了,“長得怎么樣?听說美得不得了,是不是?” “那……那還用說……所以我才問仙女都是什么樣子的?依我看那個女人也許正是下凡的仙女娘娘。” “真有這么美么?”明智小聲道,“你倒是說說看,她是怎么個美法?” “我……我可是說不上,反正……反正……” “反正個屁呀,你倒是說出來呀!真是——” “反正我說不上就是了。” “真泄气,不過,這話你也只能跟我說,要是給廟里的大師父們知道,哼!非割去你的舌頭不成。” “噯……呀……我可不敢……我可不敢……” 明本可真是怕了,一個勁儿直向明智討起饒來了,弄得明智左右不是,又好气又好笑,安撫了半天才算把這個傻小子給收住。 “真他娘地——”明智气不過地說道,“你說吧,晚來有晚福,明法那小子右真有福气,單單選上他來侍候這位大姑娘,每天進進出出,我的天,這該是什么造化呀……” “可不是……我跟他說了好几回,叫他生一次病,他都不肯……” “生一次病?” “是呀……”愣小子說,“你想想,他要是生病了,總得找個人代他吧,這里面就只有我來廟的日子短,不找我代你說還能找……誰呀?” “好小子,說你笨,你可又變聰明了……虧你怎么想出來的……” 兩個小和尚正說著体己話儿,忽然身側四周靜寂得一點聲音都沒有,就連檐前嬉戲的山鳥也似突然不再叫喚了。 明智下意識地回頭一瞧,可不得了,這一看之下,頓時就愣住了。 明本傻呼呼地也回過頭來,頓時他也愣住了。 敢情這么會儿的工夫,其他和尚都進去了,這倒沒什么好令人吃惊的,令他兩人惊嚇的是,不知什么時候,身后那個茅亭里竟然多了一個人——正是他們剛才談起來的那個新來廟里的麥家姑娘。 雙方距离也并不很近,因此二人一番對答,倒不虞為她听見,只是小喬來得太巧,正當在節骨眼上。 二小僧心里有鬼,作賊心虛,猝有所見,自不禁心中打鼓,難以自已了。 “我的……天……阿彌陀佛……”明本上下兩排牙齒直是打顫道,“這……這是在做……夢吧!” “你……閉口!” 一向挺机靈的明智,說了這句話,也不知如何自處了,用胳膊肘子撞了明本一下。 “走……你走不走……快走……” 明本饒是腳下在走,那對眼珠子偏偏就是离不開亭子里的那位漂亮姑娘。 “兩位小師父慢走一步,可以嗎?” 聲音里透著清脆,簡直似新鶯出谷。 說話的正是亭子里那位新來廟里的大姑娘,他們甚至于還知道她姓麥。 一听見這句話,兩個小和尚頓時站住了腳步。 “這……”明本和尚用胳膊撞了明智一下,那張臉簡直像是一塊紅布一樣,“她……她在跟我們說……說話呢……師兄!” 師兄也高明不到那里去,別看剛才說起話來頭頭是道,這會子事到臨頭,卻也一樣的罩不住。 “啊……女……大姑娘……你是跟我們在說話嗎?” 麥姑娘緩緩地由亭子里走了出來,一直來到了他二人跟前站住。 “當然是跟二位小師父說話,這里可沒有別人呀!” 二人一听,四下再一打量,可不是,這里除了自己三人之外,再也沒有旁人。 敢情這些和尚不習慣与婦人女子打交道,原本三五成群的,乍然看見了麥小喬的出現,俱已自動避開一旁,明智明本小師兄弟兩個只顧了談天,沒看見,現在看見了,再想回避卻是晚了一步。 麥小喬固是一派天真,落落大方,卻不知兩個血气方剛的小和尚心里的這份子難受。 “是……是沒有別的人……”明智咽了一口口水,訥訥地說道,“女……女施主你可有什么事情……么?” 明本結巴著道:“是……大姑娘……啊女施主……你有事……嗎?” 明智瞪了他一眼。 明本自以為說錯了話,赶忙捂住了嘴,低下了頭。 麥小喬見狀,實在忍不住,微微一笑。這一笑,兩個小和尚可都直了眼,一顆心更加是忐忑亂跳,簡直亂了方寸。 “是這樣的……”麥小喬收斂了笑容道,“我是想知道出云老和尚他住的地方,你們能帶我去么?” 明本連連點頭道:“是……好……方丈住的禪房,我知道……” 明智撞了他一下,經過了這陣子緩和,他總算勉強地定下了心思。 “女施主是要見我們的方丈師父么?他老人家現在正在坐禪,可不知醒了沒有呢!” “這個我知道。”麥小喬道,“你們只帶我過去瞧瞧,要是他醒了,我就找他說几句話,要是還沒醒,我自己再回來,這樣可好?” 不等听完了話,明本就連連點頭道:“好……好……” 明智瞪了他一眼,便想罵他兩句,蓋因為廟里的規矩,要見方丈,可不是隨便的事,先得要主持師父問清楚了才能決定,明本既然已經答應了,自己也就不便再改口,再說對方姑娘既是方丈帶來,自然淵源甚深,也就跟著點了一下頭。 “老方丈他住在那一頭上……女施主這就要去么?” “麻煩你們了。” 就這樣,兩個小和尚不由自主地帶著她一徑來到了后院,穿過了一進月洞門,又拐了個彎儿,就來到了出云老和尚平日打坐的禪房。 即見一個小沙彌正自拿著拂塵在門前發愣,看見了三人來到,即迎上來。 明智小和尚道:“原來是明光師兄在這里,不知老方丈打坐醒了沒有?這位女……施主要見他老人家呢!” 明光和尚單手打著問訊,向麥小喬施了一禮道:“方丈剛才已經醒了,只是到后山去了,說是姑娘來了,請自個先進去坐坐,他老人家去去就回來。” 麥小喬點點頭道:“原來這樣。”隨向身后兩個小和尚點頭道,“偏勞你們了,還沒請教兩位小師父法號是什么?” “這……”明智雙手合十地道,“我叫明……智。” “我叫明本,明……明本。” 麥小喬問:“你們來廟里多久了?” “他……四年。”明本結結巴巴地道,“我……我兩年。”又指了一下負責看守老方丈門戶的那個明光道,“他叫……明光,來了五年。” 明光和尚雙手合十地欠下身子,宣了一聲佛道:“阿彌陀佛,女施主這就要走了么?” 麥小喬搖搖頭,奇怪地道:“誰說我要走?” 明光听了一惊,退后一步,又自宣了聲:“阿彌陀佛——小僧听方丈師父說起,說是女施主在廟里只是住上几天,不久還會走的。” “是么?”麥小喬“哼”了一聲便不再說話。內心卻賭气地想著,“老和尚還是不相信我真有從佛的心意,怪不得一直叫我念佛,連經文也不講一句給我听。哼哼,他想我在這里只是住几天就走,我偏偏就不從他的心意……也許日子久了,他見我果然有從佛的心意,便真的收留我了,嗯!我就是這個主意。” 是時,廟堂里傳過來几聲云板聲音——和尚們用膳的時間到了。 明智、明本兩個小和尚雙雙躬身合十告辭,麥小喬道了謝,即走進出云和尚的禪房。 山上天黑得快,這會儿工夫,四周已現出了沉沉暮色,明光小和尚燃起了一盞油脂松燈,奉向案上,麥小喬才發覺到桌上陳著一巨幅新寫的字,墨跡新干,想是出自出云老和尚的手筆。 明光小和尚低頭看著,喜道:“呀!老師父又寫字了,卻不知是寫些什么?” 小喬走過來就近細看,閱讀之下,雖不甚明白,卻感覺到老方丈不愧是有道的高僧,這篇“偈言”,真個海闊天空,有一代大禪的家風。 留偈寫的是——coc1“此事楞嚴嘗露布,梅花雪月交光處,一笑寥寥空万古,風甌語,迥然銀漢橫天宇。蝶夢南華方栩栩,誕誕誰夸半干虎,而今忘卻來時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飛鴻去!”coc2 小喬一念再念,只覺得字里行間,無限气勢,真正是擲地作金石之鳴,一代大禪大解脫的手筆,這就無怪乎禪家比丘,有佇足泊化的一樁公案了。 明光小和尚眯縫著兩只小眼,一個勁儿地眨著,仿佛是不能意會,眼巴巴地望向小喬求解。 麥小喬搖搖頭,微似汗顏地道:“別看著我,我也不能全懂……不過,啊呀!莫非是老方丈這次坐關,悟出了什么,倒像是一副已經解脫了的樣子……那倒是值得恭喜呢!” 她拿起燈來,細細地又看了一遍。 老和尚這幅字,寫得是龍飛鳳舞,真正叫人愛不忍釋。 一只素蛾恰于這時自外投入,扑翅向燈之際,不慎墮入油中,隨即為火焰所燃,滋滋作響。 小喬呼了一聲,忙伸指搭救,蛾雖救出,無奈身沾燈脂,早已燃成焦炭。 明光小和尚雙手合十連連道:“罪過,罪過,阿彌陀佛!” 麥小喬一時只管看著那燒焦了的蛾尸發呆,不自覺地涌出了一滴熱淚,直到她陡然覺出時,兩粒晶瑩淚珠,已籟籟跌落,相繼落在老和尚書就的字紙之上。 “唉,我這是怎么啦?” 抬起了腕子,揉了一下眼睛,只覺得最近自己像是變得很是脆弱,動不動就是想哭。 明光小和尚顯然有所惊,直著眼道:“姑……姑娘你哭了?” “你又看見了?” 說了這句話,她就把頭轉向一邊,向后窗外眺望出去,卻為了小小一只飛蛾的死,憧憬著人生的苦短,由此而触發了所謂的“慈悲”。 “呀——”禪房的門被推開來,胖嘟嘟的明法和尚,手上端著一個托盤走了進來。 “姑娘原來在這里,我還當是師兄跟我鬧著玩儿呢,吃飯了。” 他一面說,隨即把一盤素餐擱在几上,合十而退。 麥小喬看著明光道:“小師父你不吃么?” 明光說:“小僧早已用過了……姑娘請吧!” 說完合十指自退出。 麥小喬倒真是有點餓了。 今天的飯菜一如往常,并無特別,只是看過去卻像是特別的香——一碟黃芽白菜,一碟山筍素菇,一大碗黃米飯,香噴噴的直冒著熱气。 麥小喬便不客气地全數都送進肚子里,須臾明法進來收抬碗筷,見飯菜吃得如此干淨,頗為惊喜地看了她一眼,原來小喬才來山上最初兩天,心事重重,無心茶飯,送來飯菜,不過略略沾唇而已,怎么端來怎么端回去,明法小和尚看在眼里,心中甚覺痛惜,只當她女孩子家食量天生的小,卻沒有想到今天她竟然胃口大開,大碗飯菜吃得涓粒不剩,心中自是高興,當下歡歡喜喜收起碗筷道:“姑娘吃飽了沒有?還要不要?” 麥小喬不大好意思地道:“夠多了,已經撐得慌了。” 說著便微微一笑,低下了頭去,不再去接触對方那雙眼睛,一個大姑娘家吃這么多,怪不好意思的。 明法小和尚嘻嘻地笑道:“我們住持帥父很關心姑娘的身子……他說姑娘練過武,有一身好本事,練武的人一定得多吃,可是連天來,姑娘你卻吃得這么少……還當是你有病了呢!” 麥小喬微微一笑,沒有說什么。 小和尚把碗筷收起到托盤里,又去一旁沖茶侍候,麥小喬過意不去地阻止道:“喂!你可別這樣,我可不是朝山進香的客人,我還打算在這這里一直住下去呢!” 明法端著一碗茶進退不得,一臉的憨態道:“這……” 麥小喬一歎道:“既然已經泡了,就放下來吧……記住下回別再拿我當客人就是了。” 明法應了一聲“是”,擱下茶,又要雙手合十,十根指頭對了半天,才算整齊了,這才合十一拜,告辭出去。 麥小喬忍不住“噗”地一笑,又繃住了臉,心里由不住忖著,為什么這些小沙彌個個看來都是傻里傻气的,簡直是不經事故嘛! 轉念一想,心里頓時明白過來,如其說這些小和尚憨態可掬,倒不如說他們一個個不失赤子之心,渾金璞玉,一片純真朴實,就好比是一塊未經雕磨的美玉,約過無上佛法點化之后,來日必將大放光明。人不可貌相,海水豈能斗量,卻是不能小看了他們哩! 經此一悟,麥小喬頓時收起了先時對他們的玩笑之心,改以無比虔誠。 禪房里,隱隱透著一縷淡淡的藏香气味,耳邊上卻又聞得篤篤木魚聲音,敢情和尚們的晚課時間又到了。 麥小喬站起來在佛堂里踱了几步,偏偏老和尚此刻仍未見轉回,她顯得有些迫不及待,用手指無聊地在桌面輕輕叩著。 夜風輕啟,嘩啦一聲,揭開案上經卷,她的眼睛也就無意地看見了卷上文字。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体,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汝今欲從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聞。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妙矣!好像專為說給她听的,便不由自主地再看下去。 “文殊,吾今問汝,知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如是,世尊。” “文殊答言,‘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于中實無是非二相。’” “佛言,‘此言妙明,与諸空塵,亦复中是……’” 這几段經文對小喬的啟發性很大,她便坐下來,以手支頤,細細思索起來,一時似悟非悟,心里想著:“嗯!我只當出家是再容易也不過的事了,誰知道佛學敢情竟是如此博大精深,看來就是舍身從佛,作一個四大皆空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啊!” 由是心里著實恐慌起來。 她忖道,怪不得老和尚一直不肯給我說“三皈依”,也不要我剃落頭上這“三千煩惱絲”,看來我确是頑愚不堪,連几行簡短的經文偈語也是看它不懂,這便怎么是好呢? 心里這個愁呀…… 翻過正面,見棉紙標簽,書寫著“大佛頂首楞嚴經”。 其實這部經典,在佛法中并非必修正經,被認為是佛經中一部富于戲劇性的著作,但是它的結构卻极嚴謹,由于這部經乃出自荒唐的武則天女帝時代一個和尚的口述,因此千百年來,為人屢屢挑剔,這就犯了“依人不依理”的從學大忌,那便是“邪人說正法,正法也成邪,正人說邪法,邪法也成正”大錯特錯的觀念了。 其實綜觀起來,印度的佛經,又有几部不是出諸于口述呢!就連孔老夫子的《論語》,又何嘗不是出之口述?至于道教中的必修經典《老子》一書,更是秦漢時代的集体創作,話似乎扯得太遠了。 麥小喬看了看封面,記下了經名,便又翻回來琢磨著先前的那几段文字。 她原本冰雪聰明,悟性又高,几經推敲,果然便為她悟出了其中的哲理,于是自個儿深思起來。 從個中的哲理想到了“實体”,而“輪回”“宿業”更是千万年來人們永不會解開的一個死結,她可就越想越糊涂了,最終在慨然一歎之后,合上了書。 “我太渺小了,太淺薄了,如何能盡透這個中深奧,最好能找些淺顯的來看看才好。” 一念之興便站起來,踱向一旁。 老和尚不愧是飽學之人,四壁經書浩瀚,汗牛充棟,其中卻并非全是佛家經書,也有屬于“人世”之作。 她自幼出身于富宦之家,雖是書香世家,卻不曾念過多少書,這是她最大的遺憾,每見人家學富五車,心里直覺地便生欽佩。 這一卷《民婦吟》便吸引了她,就手抽出來,燈下展開,見民歌一首——coc1“有所思, 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遣君?”coc2 聳一聳眉尖,這才是對了她脾胃的東西。coc1“雙珠玳瑁簪, 用玉紹鐐之。 聞君有他心, 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 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 勿复相思, 相思与君絕!”coc2 啊呀!可真說到了她心眼儿里頭去了,正是“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那“從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絕”,更像是刺到了她心里的痛楚。” 眼淚在眸子里打轉,再看下文:coc1“雞鳴犬吠, 兄嫂當知之, 妃呼豨, 秋風瑟瑟晨風颼, 東方須臾高知之。”coc2 敢情這是一首漢朝民婦的民歌,歌名“有所思”。敘述當時棄婦心聲,歷歷如繪,而生活与現實畢競是不可分,是以當“雞鳴犬吠”天亮之時“兄嫂當知之”,還是得快起來吧!”“妃呼豨”一句更說明了“唉……苦命的人哪,我還要去喂豬呢!” 歌詞里的聲聲凄涼,深深感染著此一刻的麥小喬,她本至情中人,更不禁為之一掬同情之淚。 “關雪羽,你這個忘情的人……怎么就見异思遷了呢?” “我只當你至情不貳,是一個專情的君子,誰知你……” 轉念再想,自己實在与關雪羽也沒有見過几次面,如非心有靈犀維持波此間的默契,只是從表面上看來,這感情未免過于薄弱了。 她的眼睛自書面上緩緩离開,凝視向一處,思慮的极致,便构成了清晰的畫面,畫面中的人物無疑的便是關雪羽了。 于是乎“麥家祠堂”的首次邂逅,种下了深摯的一點情因,繼而“竹林夜步”,更見到了他嶙峋的風骨,接下去自己曾誤會了他,誤會他怕死貪生,事實證明自己錯了。老金雞的出現,證明了關雪羽的仁心俠骨,他有情、有義、有仁、有愛、有勇、有智……正是因為這些,才贏得了小喬的一顆芳心。 她簡直沒有理由去怪罪他,怀恨他……為了那看不見摸不著的感情嗎?那樣,她未免表現得又太自私了。 “他難道与鳳姑娘不是理想的一對儿么?” 兩個人本事都這么大,同屬武林世家,相貌相當,況乎鳳姑娘更有情有恩于他,救過他的命,這樣的一對,該是最理想不過的了。 她的心可真是雜亂极了,有如亂紅叢中的秋千,一忽儿蕩起來,一忽儿又落下去,皎亮的雙瞳在思及這些問題時,忽然變得遲滯了。 她總是在思索著一個問題…… 關雪羽豈能負心于己?他那樣的人焉能會負情于人?她永遠也忘不了彼此在凝視時,透過對方那雙俊朗神采的眼睛所傳達過來的“緩緩激流”,這“緩緩激流”四字看似矛盾,其實甚為恰當,那种微妙感受,也只有當事者自己心里有數了。 麥小喬正是太過堅信透過對方緩緩激流目神所傳遞過來的“默契”与“摯誠”,乃至于自認為終身有托,种下了終身不貳的痴心。然而,無論如何,她卻沒有想到,半途之中又殺出了一個鳳姑娘來,這鳳姑娘膽大妄為,好不害羞。 想到這里,心里就像是燃了一腔烈火地難耐——其實這鳳姑娘她卻也恨她不來。這一切也只有怨自己的命,夫复何言? 想著想著,只覺得無限气餒,簡直不知道如何排遣才好,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正待合上手里的書,卻似覺得身邊仿佛立著一個人的影子。 她霍地轉過身來,不由得嚇了一跳:“啊!” 敢情不知什么時候,出云老和尚竟然已經回來了,看他那般從容姿態,顯然已經在那里站了半天了。 “大師父,你來了很久了?” “嗯,有一會儿了,阿彌陀佛!” 說著和尚身形向前移了几步,欠下身來,把适才小喬所閱著的一卷《民婦吟》取在手,看了一看,微笑道:“姑娘看這書寫的可好?” “啊……”麥小喬怪不得勁儿地道:“我只是隨便翻翻而已。” 她既決心出家,便該一心念佛,讀經,此刻的涉獵別物便證明她猶有凡心。 老和尚看在眼里,自然心里有數,隨即在一具蒲團上跌坐下來。 “阿彌陀佛,姑娘來此已有多少日子了?” “有五天了。” “可曾習慣這寂寞的沙門生活?” “我覺得很好。”麥小喬隨即接下去道,“我今天來看你,正是想要問老師父你什么時候為我正式持戒,說三皈依?” “呵呵……”出云和尚微笑了一聲道,“姑娘你還沒有弄清楚,在你沒有具備出家的信念与資格以前,老衲是不會為你剃度与說三皈依的。” 麥小喬皺眉道:“怎么樣才算叫具備出家的信念?難道我來這里是鬧著玩儿的嗎?還不算是有信心?” “不然,不然……”老和尚搖著頭道,“在我看來,姑娘之決計要剃度出家,只是一時激動,而非出自本心,在老衲來說,這便不敢苟同了。” 麥小喬娥眉一挑,不胜气惱。 她這里話還未曾出口,卻發覺到老和尚笑得那么神秘,一念忽興,她隨即垂首不再言語。 老和尚那個微笑,如其是微笑,不如說含蓄著深深的責備之意:咄!你還要嘴硬么,一個出家的人,豈能如此气概、聞過則怒乎? 想了想,終是不肯甘心。 輕輕一歎,麥小喬几乎是哀求地道:“老師父,我生性要強,我已經決定了的事,是不容更改的,你還是依了我好。” “你是說要盡快皈依佛門?” “是……”麥小喬道,“這個愿望我一天達不到,我一天就不能安心……老師父,你就成全了我吧!” 出云和尚訥訥宣了一聲佛號,一雙慈祥的眸子,微微合攏道:“佛理至高,姑娘你一時半刻是看不透的,你能有一顆虔誠的心,實在說已是難得,其實一個人向佛,并不一定非要名山大澤,藏身古剎,只要有心,何時何地,均可肉身成佛。” 麥小喬冷冷道:“這個道理,我實在還參不透,老師父你能說清楚一點么?” 出云和尚沉吟著,點點頭道:“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其實方才我早已回來,見你對著我所寫的經文揭語,一知半解,這又為何?” 麥小喬道:“那是因為它們的寓意太深奧了。” “這就是了。”老和尚道,“佛業浩瀚,有如大海,如果不能步步漸進,想要一蹴而成,那是無能為力的。即使我此刻勉強收留了你,為你剃度,讓你正式入門,你的功業不及,也只能望洋興歎而已。” 麥小喬一時臉色慘白,失望地道:“這么說,找便此生与佛門終是無緣了。” “這便又錯了。”老和尚說,“姑娘請看,芸芸眾生,十里紅塵里,多的是吃齋念佛的善男信女,這其中更多大字不識之人,他們只是‘持名念佛’而已。只要心生此念,專一致誠,一直繼續下去,便可證得‘佛中三昧’,所以,老衲之期望姑娘,也在于此。” 出云和尚微微宣了一聲“無量壽佛”,這才又繼續說道:“這便是我為什么要姑娘持名念佛的道理了。須知,能作到這一步,也是功德無量啊!” 麥小喬看了他一眼:“只是念佛——南無阿彌陀佛?” “對了,”和尚道,“不用干別的。比如說,不參禪、不打坐、不觀想,只是口念、耳聞、心唯。只是一句接一句地念,念到一片佛聲,在你內心升起,胜過一切的紛亂妄想,那時間這一片佛聲便掌握了你整個的心靈世界,朗朗清清,直到你不出口,而心自念,一天十二個時辰,時時刻刻在內心盤桓,這便是入了佛門。” “這……可能么?” “是不太容易。”老和尚慢慢地說,“但是只須持之以恒,日子久了,一定可以辦到的,這就和你練武初習坐功時的情形是一樣的。” 麥小喬點點頭,臉上無限向往地道:“那可就是佛家所謂的……” “菩提!”老和尚接下了她的話,“到了那般境地,便是證了菩提,也就是跨入了佛門的一個境界。只須持之以恒,不讀經、不求理、不入廟、不出家,便又何妨?” “哼!”麥小喬冷冷地道,“我知道,老師父你就是不想收我,不想要我出家就是了。” 心里有說不出的沮喪,真像是受了委屈,站起來就向外走去。 背后傳來了老和尚拉長聲音的一聲佛號:“阿彌陀佛——姑娘,佛在生春啊!” 這“佛在生春”一語,使得她又站住,回過身來,老和尚那一雙眸子像是特別的光亮,充滿了無限智光。 一個內心有佛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也不能任性而為,嗔怒尤其不可。老和尚這句話,便是在提醒她生不得气也。 她像是一個受盡了委屈的孩子,說又說不出來,終于回過身來拜倒在老和尚座前:“老師父,你就慈悲慈悲我吧……”一時哭泣起來。 出云和尚輕輕發出了一聲歎息。 “痴儿,痴儿,嗔悲由心……這就證明你凡世間孽業深重,老衲絕不逼你离開,端看你自行抉擇,來日方長,你且在此出云寺,暫時住下來再說吧!” 說著說著,老和尚長眉頻眨,便自又宣起佛號來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