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七章 天机莫測


  當日夏侯惇慘敗而回,赴許昌見曹操,他自縛去見,伏地請曹操將他處死,曹操与夏侯惇有同宗之親,見狀怒火先就消了一半,他令夏侯惇起來,又令人替他松綁。夏侯惇道:“諸葛亮用兵如神,享中其計,致大敗而回。”
  曹操道:“諒這諸葛亮寂寂無聞,草野村夫而已,僥幸取胜,不足為憂。我決親統大軍,先取荊州,再克江東孫權。”
  曹操當即下令,調動大軍五十万,分作五軍,第一軍由曹仁、曹洪統領;第二軍由張遼、張郃統率;第三軍由夏侯淵、夏侯惇領兵;第四軍則由于禁、李典統率;第五軍由曹操統率,五軍兵力,均達十万人,又令許褚率三千精騎,作先鋒直插荊州。
  曹操將屆出兵之日,赴許昌依附曹操的名士孔融,向曹操勸阻,說劉備、劉表皆漢室宗親,不宜征伐,曹操不听,孔融被逐出,不由歎道:“以此不仁伐至仁之師,怎能不敗?”
  曹操獲悉,認為孔融在他出師前競作此不吉祥之語,大怒道:“你咒我必敗,我先要你滿門皆滅。”
  于是,孔融及二子,以及家小百余人,竟被曹操下令斬于市示眾,以示警誡。
  曹操斷然下令,大軍出發,浩浩蕩蕩,殺奔荊州而來,天下莫不震動。
  荊州百姓,因懼曹操血屠徐州的殘暴,均惊恐惶惶,擔心大難將至了。
  就在此時,劉表在荊州襄陽場中,病況果然漸沉重。他忽心有所触,自感時日無多,又擔心曹操來犯,荊州無人可抵御,便派人赴新野,召請劉備赶赴襄陽城。
  孔明聞訊,主張劉備盡快去襄陽城,在劉表去世前,搶先占先机,以免荊州落入蔡氏族人手中,新野方面,則由他和趙子龍負責鎮守,防范曹操的進攻。
  劉備于是不敢再猶豫,由關公,張飛二人親自護送,赶去襄陽。
  劉備等抵襄陽劉表府衙,劉表臥在病榻上,執著劉備的手道:“我已病人膏盲,知不久于人世了,今唯有托孤于賢弟,我的儿子無能,恐不能繼承荊州大業,我去世后,賢弟可助則助,若不可助,則請賢弟自為荊州之主。”
  劉備心慌意亂,忙道:“劉備自會竭力匡扶劉琦賢侄為荊州新主,豈敢自領荊州?兄長放心好了。”
  劉備話音未落,蔡瑁已疾奔而進,說曹操親統五十万大軍,已殺奔荊州而來,新野首當其沖,請劉備立刻回返新野布防,劉表一听,登時手足發顫,作聲不得。
  劉備見情勢危急,也不敢再逗留,只好率關公、張飛二人,連夜馳返新野。
  劉表被曹操進犯荊州的消息,嚇得吐出大口鮮血,他已知面臨最后關頭,于是秘密寫下遺囑,令劉備佐長子劉琦為荊州新主;又派人緊急召劉琦赶回,接掌荊州。
  不料劉表的一舉一動,均已被蔡夫人嚴密監視,她獲悉劉表秘密遺囑內容,不由大怒,下令關上內門,由她胞弟蔡瑁,及心腹張允二人把守,任何人不許再內進。
  劉琦在江夏接報,知父親病危,連忙赶回襄陽。但在內堂大門前面,被蔡瑁率兵擋住,以舅父的身分斥道:“公子奉命鎮地江夏,責任重大,怎可擅离職守?若東吳趁机攻犯,則公子錯失大矣!你若進去見主公,必惹主公生气,加重病情,你罪大也。快返回江夏去吧。”
  劉琦心性懦弱,又毫無主見,一听便無可奈何,只好在內堂門外,大哭一場,然后便上馬返回江夏去了。
  劉表在病榻上,盼劉琦到來,但直等了半夜,仍不見劉琦進來。他心知必是蔡族中人作梗,但他此時連起床亦不可能,身邊連一個親隨也沒有,一切均已被蔡夫人姐弟二人控制,他還有什么辦法?到第二天五更時分,劉表又急又痛,大叫三聲“我死不瞑目。”便就此逝去了。
  劉表剛逝,蔡瑁便一手操縱,立蔡夫人的親子劉琮為荊州新主。蔡氏族人,分統荊州軍權,荊州實際上便落人蔡族人之后了。
  不久曹操大軍已逼近荊州,蔡瑁、張允二將,竟力主將荊州獻給曹操,以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荊州劉表舊臣雖有人反對,但立刻被蔡瑁殺了,其余尚有誰敢抗拒?于是蔡瑁即令劉琮寫了降書,派人送到進抵宛城的曹操。曹操自然喜出望外,答應只要劉琮投降,便封他為荊州牧。
  不料蔡瑁派出的送降書人宋忠,在回來的途中,被關公截獲,得知荊州已生惊變,連忙將宋忠提去見劉備。
  劉備獲悉一切,不由又惊又恨,但又無可奈何,孔明道:“如今唯有搶先一步,率兵攻入襄陽,取占荊州,主公為荊州之主。”
  劉備猶豫道:“但劉表已立遺囑,令劉琦為荊州新主,我于此時捉其子而奪其地,天下人必認劉備乃忘恩負義之徒了!我怎可為之?”
  孔明不由微歎口气,心想:荊州先前不趁劉表意動時占取,便已失先机,此時曹操大軍壓境,取之已無益,的确會令人誤會,則便失人和了!他心中有點煩躁,不由道:“但若曹軍攻到,卻如何是好?”
  劉備長歎一聲道:“事已至此,悔之已晚,不如放棄新野,退入樊城堅守吧。”
  孔明正沉吟間,探子人報,說曹操大軍,以許諸為先鋒,曹洪、曹仁統率十万兵力,已逼近新野前沿陣地博望坡了!
  劉備不由大惊,忙道:“既新野難守,不如立刻撤退城中,軍民到樊城堅守吧。”
  張飛一听,大急道:“兵馬撤退容易,但若帶上城中民眾。
  行動遲緩,只怕未到樊城去,半路便被曹軍追到了,不如拋開城中民眾,迅速退入樊城去。”
  劉備道:“新野百姓,隨我多年,我怎可一朝拋棄?若如此,我必大失天下民心矣。”
  孔明一听,不由暗暗點頭,心想:“劉備所慮,雖有迂腐之失,但他目下處境,唯一可爭取而自重的,便只有人和之优勢而已,的确不能失去。否則若荊州兵敗,劉備便難于天下立足了!看來唯今之計,只能暫時的不以胜負為意,以爭取天下民心的依附為先。”
  孔明主意已決,他不再猶豫,決然說道:“新野的确宜棄不宜守,但也不能輕易放棄,須于新野重挫曹軍的銳气,以利于我軍從容而退。新野城中的百姓也不宜拋棄不顧,宜讓其隨我撤退為上策。此舉唯有甚大風險,甚至招致我軍的重大損失,但最終卻能贏得天下民心的歸附,為日后的創業進取大計奠定基矗因此我的安排,其中的難處,眾將均須体會,不可執著于暫時的胜負,而須著眼于長遠的未來。”孔明于此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有意詳盡論析他定計所据的戰略大策,以便激勵諸將奮戰決心。
  張飛自新野一役后,對孔明己傾心拜服,他一旦向誰拜服,便必誓死忠心跟隨,決無反悔,因此他剛才雖情急之下,主張拋下新野百姓,以便輕身撤退,但听孔明這一番論述,卻不由又真心信服。孔明話音剛落,他便高聲叫道:“先生不必多說了!張飛誓依先生之計行事便是。”
  關公此時亦含笑點頭道:“先生不必猶豫,但有安排差遺,我等皆莫敢不從。”
  孔明欣然一笑,他深知情勢危急,已不容他稍有猶豫遲緩,便決然的下令,派人到城中張貼文告,向城中百姓曉諭道:“無分男女老幼,但愿意跟隨劉玄德退的,即于今日下午動身出發,不得自誤。”又派孫乾往漢水河邊調撥部分船只,供城中百姓逃難撤退所用,再派人將城中各官吏家屬,由糜竺護送,先行赴樊城。
  孔明對關公道:“云長率一千兵馬,到白河上游埋伏,須帶備布袋,內裝沙土,先堵截白河之水;待明日三更后,但听下游人喊馬嘶,便取起布袋,放水向下游淹去;同時順勢殺將下來,接應下游之軍。”
  關公領令,毫不遲疑,疾步而出,率一千兵馬,依計先赴白河上游去了。
  孔明又道:“翼德帶一千兵馬,于白河博陵渡口埋伏,此處水勢最緩,曹軍被淹,必由此而上岸,即可乘勢殺敵,不得有誤。”
  張飛見孔明重用他,心中十分高興,他向孔明大叫:“先生放心!翼德必將曹軍殺個鬼哭神號。”說罷即疾步沖出,率兵去了。
  孔明又對趙子龍道:“子龍引軍三千,分作四隊,自率一隊伏于東門外,其余三隊分伏西、南、北三門,預先于城中屋宇上面,埋藏硫硝等易燃之物,曹軍入城,必占据民房休歇,且明日黃昏之后,必有大風刮起。待大風起時,便令西、南。
  北三門伏兵,射火箭入城。待城中火勢熾旺,便于城外吶喊助威,曹軍必心虛膽怯,倉皇逃奔,你親守之東門可留一條通道,待曹軍由東門逃出,便于東門外隨后追殺,不可戀戰,天明即立刻收軍,与關、張二人會合,撤往樊城!子龍,你明白其中的要旨么?”孔明未了,忽地問了一句。
  趙子龍深知,這是義兄特地向他傅授用兵之法了,他微一沉吟,即含笑道:“子龍明白,此乃軍師火燒新野之計也。”
  趙子龍說罷,即轉身疾出,到城中布置指揮埋伏,准備施行孔明火燒新野的計策。
  孔明又令糜芳、劉封兩將,帶二千軍馬,一半持紅旗,一半持青旗,于新野城外鵲尾坡屯駐,但見曹軍追到,紅旗軍在左,青旗軍在右,一齊走動;曹軍必生疑心,不敢追來;二人但見城中火起,便可追殺敗兵,然后即往白河上游接應,糜芳。
  劉封二人,亦領令去了。
  孔明分調布置妥當,即向劉備道:“主公可与我到城外鵲尾山腰守候,阻緩曹軍入城的時間,亦令其心煩意亂,以利趙子龍施計。”
  劉備見孔明只留下他的師妹雕雪在身邊,隨行的兵力亦僅得五百,不由有點擔心,對孔明道:“先生乃軍中棟梁,卻只留五百兵力,更無大將守護,万一有失則我軍亡矣。”
  孔明一听,從容一笑,并未答話。他身旁的雕雪不由格格笑道:“劉將軍放心吧!我師哥他若非為保存新野百姓生命,及為劉將軍的創業大計,他孤身一人啊!就算曹軍百万,又能耐他何也。”
  劉備并不知道,孔明身負天机門的天机無為絕頂神功,就連他惊為神將的趙子龍,亦曾仰賴孔明施展神功救助呢!
  他因此一听雕雪所言,還以為雕雪是女娃儿的心性,說笑而已,但又自知兵力薄弱,為挫曹軍,為保百姓,孔明亦只能如此不顧自身安危布置了。
  劉備不再多說,与孔明、雕雪一道,隨后撤出新野,登上城郊北面的鵲尾山腰,密切監視城中及城北的動靜。
  此時,曹仁、曹洪所率的十万大軍,已逼近新野前沿陣地。前面十里,便是鵲尾山,依山而進,便可直搗新野,根本再無險可守了。
  前面的三千先鋒精騎,由曹操的虎將許褚率領,一路向鵲尾山風馳電掣奔來。到中午時分,已殺到鵲尾坡前。
  在鵲尾坡奉令埋伏的糜芳、劉封二將,即令二千兵馬,各打青紅旗,招展揮舞,其狀十分詭异。
  許初因知夏侯惇吃過劉備軍師諸葛亮的大虧,他雖然勇猛,亦不敢大意,連忙下令道:“不得再進!前面必有伏兵。”
  許褚領三千精騎,停駐下來,他自己單人匹馬,馳回前軍大營,向前軍主將曹仁稟報。
  曹仁心思比許褚細密,他微一思忖,即判斷道:“敵軍只旗而不見兵,乃疑兵之計也。諒無埋伏,許將軍可速進新野,我當隨后接應。”
  許褚便馳返鵲尾坡,領兵殺了進來,他馳抵林下,發覺持青紅旗的敵軍已不見了。這般阻緩一下,天色已近黃昏日西斜了。
  許褚心中又急又怒,他正欲領兵再迸新野,忽听鵲尾山上,有人大吹大擂,響徹四野。他抬頭一望,只見山頂紅旗遍布,紅旗簇擁中,又有兩把青羅傘,下面二人,正是劉備、孔明,二人正對坐飲酒,簡直不將許褚放在眼中似的。
  許褚不由大怒,令兵追上山來,山上打下木石,死傷不少,前進不得,許褚只好退下山來。
  此時天色已晚,四野開始黑沉下來。曹仁的前軍三万,已推進到鵲尾坡了。曹仁見天已黑沉,便令許褚先行直扑新野,就近扎營歇息。許褚領令而去。曹洪隨后亦馳上前軍,与曹仁一道,率前軍五万向新野疾進。
  曹仁曹洪率軍進抵新野城下,十分順利,毫無阻滯。近前一看,只見新野四座城門洞開,曹軍一擁而入,城中竟空無一人。
  曹洪對曹仁道:“此必劉備、諸葛亮勢孤計窮,荊州又已向我投降,劉備無兵可用,只好帶著百姓逃竄去了!且他帶著眾多百姓平民,行動必定遲緩,我軍大可先在城中作營,歇息一晚,明日再追上去可也。”曹仁心中雖然有點不安,但亦自負轄下有雄兵十万,劉備、諸葛亮便有三頭六臂,僅憑他的万余兵力,如何可以抵御!因此也同意曹洪的建議,先在新野城中略作休整,歇息一宵。況且許褚所率的三千先鋒,也不知突進到何處,在新野駐札,待与許諸會合,再作進擊較為穩當。
  此時曹軍的确已人困馬乏,接令于城中駐扎歇營,均不由大喜,紛紛進占民房,燒火造飯填肚子去了。曹仁、曹洪二人,亦在新野城中府衙安歇。
  當晚初更時分,果然天气突變,刮起狂風,城中飛沙走石,將士紛紛躲進屋內避風。
  此時趙子龍埋伏于城樂門外見狂風驟起,不由歎道:“義兄竟知天文地理,連風起亦可預測,真絕世高人也。”
  趙子龍毫不猶豫,即依孔明的部署,下令南、北、西三城門埋伏的士兵,將火箭射人城內,燃點城中民房屋頂的硫硝火物。
  立刻,火箭划破黑暗的夜空,如電光火閃,紛紛向城中民房屋頂射去。
  此時,在新野城府衙中,曹仁、曹洪因白天行軍疲勞,已入夢鄉了,守門的兵士卻然忽闖進內堂,報說城中失火。曹仁道:“不必惊慌,此必是兵士煮飯時,不小心遺下之火,速加扑滅便。”
  說時,又接几起飛報,几乎遍及城中各處地方。曹仁這才惊惶,急令將士上馬沖出新野時,滿城已被大火燒紅了。
  南、西、北三城門的大火熾烈,根本無路可逃。
  曹仁、曹洪大駭,慌忙率軍在城中左沖右突,希望尋一條逃出火海的生路。聞報城中東門無火,曹仁、曹洪急奔東門,后面的兵士亦隨后潰逃。
  曹仁等率城中的潰逃曹軍万余人,剛逃出東門。背后忽然喊殺聲起,一員英武將軍率軍從背后掩殺而來,正是劉備的大將趙子龍。曹仁等將領心膽俱寒,哪還敢回身接戰?只顧向城外狂奔。趙子龍追殺一陣,殘數千曹軍,又忽然于黑夜中隱退。
  曹仁、曹洪率殘兵潰逃之際,糜芳又引一軍追到截殺一陣,曹軍潰逃更慌。四更時分,劉封又率軍殺來,曹軍又被殘滅一部分。
  曹軍潰逃了半夜,人困馬乏,將士大半焦頭爛額。不久奔至一道河邊,是新野城郊的白河,此時河水不深,曹軍將士不管許多,紛紛下河飲水喂馬。人嘯馬鳴,響徹十里內外。
  就在此時,關公在白河上游埋伏,依孔明之計,先用布袋裝土,堵住河流水,因此白河下游之水便少了大半,河水變得甚淺。此時突聞白河下游人嘯馬鳴,關公即下令軍士抽起布袋,水流滔滔,向下游沖流而下。
  曹軍大半均在白河下游飲水,上游洪流突然洶勇而至,把曹軍人馬淹入洪流,死傷甚眾。曹仁拼死逃脫,引殘兵敗將向水勢緩慢處的博陵渡潰退。
  而張飛率一千軍埋伏于博陵渡口,早已等得不耐煩了。
  他一見曹軍果然潰退到此,不由欣喜的大笑道:“孔明算無遺漏,洞天徹地,真乃用兵奇才也。”他毫不遲疑,即率軍殺出,大叫道:“曹軍之賊,快納上命來。”
  曹軍無人敢于接戰,四下潰逃。
  張飛沿下游向上游追殺,殘曹軍數千,殺得十分痛快。
  半路忽有一員猛將殺到,原來是曹軍的先鋒許褚。他率領三千精騎,左沖右突,在半路卻迷了途,直到夜深,才知曹仁在新野城中被火燒,慌忙引軍來救。張飛正殺得性起,迎著許褚便大叫道:“來!來!我先与你大戰三百回合。”許褚張飛斗了數回合,也不敢戀戰,奪路走了。
  張飛依孔明之計,也不迫赶,先到鵲尾山,与劉備、孔明會合,一路沿白河向上游進發,到達上游,糜芳、劉封已依計安排好船只等候。孔明便下令登船,向樊城方向疾駛。
  新野一役,又將曹操的前軍曹仁、曹興的十万大軍打得大敗,曹仁、曹洪收拾殘余兵馬數万,在新野城郊駐扎下來,派曹洪去向曹操匯報新野慘敗之事。
  這是繼夏侯惇之后,曹軍第二次償到諸葛亮的厲害了。
  曹操聞曹洪報告,不由又惊又怒。咬牙道:“這諸葛亮何許人也?用兵如此絕毒?我誓要生擒此人,以祭我戰死士卒。”
  就在此時,許褚亦赶到曹操的中軍大營,拜見了曹操,說起諸葛亮的用兵厲害,許褚若有所悟的說:“曾在鵲尾山上,遠望那諸葛亮与劉備在一起,此人風采英姿,令我憶起當年的一位少年人來。”
  曹操一听,忙道:“那少年是誰?”
  許褚道:“當年呂布奪了主公的青州,北面又被袁紹逼迫,處境十分凶險時,不是曾蒙一位自稱孔明的少年人相助,以“進而不攻、圍而不擊”的妙策,終于打敗神勇無敵的呂布嗎?而諸葛亮此人,甚有當年那少年英俠孔明的風采,我怀疑莫非諸葛亮便是當年的孔明嗎?”
  曹操一听,神色不由連變數變,心中又悔又恨又惊又奇,复雜之极,好一會,他忽地想起,徐庶曾在夏侯惇出師前,大贊諸葛亮,顯然徐庶深知這諸葛亮的來歷!便立刻道:“快!
  快請徐庶進帳見我。”
  徐庶被召了進來,曹操也不待他參拜,劈頭便道:“請問元直!那諸葛亮是否即孔明呢?”
  徐庶微一怔,道:“諸葛亮字孔明,若依此來看,諸葛亮与孔明,其實是同一人也,丞相為甚有此一問?”
  曹操一听,不由仰天歎道:“我白白丟失一位曠世奇才也!實不相瞞,我早年曾獲少年人孔明相助,打敗呂布,我今日之大業,孔明之功不少也。可惜后來他不辭而別,我為此而傷心了多日啊!我所慮劉備者,便是此人以仁義示世,甚得人緣,擔心如孔明這等曠世奇才,被他招納,則他便如虎添翼也!今日果然不幸而被我料中,孔明即今日的諸葛亮,我為此將寢食不安也。”
  徐庶默言不語,心想:其中定有不可告人的前因后果!
  許褚見曹操為孔明如此感歎,不由大叫道:“主公放心,劉備和孔明已逃到樊城,樊城离新野不遠,許褚愿率精兵三万,直搗樊城,將劉備和孔明殺了,主公豈非可以安寢無优么?”
  曹操卻不以為然的歎了口气,道:“劉備有負于我,殺其今不足惜,但孔明我有負于他,我豈忍殺之?況且如此曠世奇才,又怎可輕易毀掉呢?好不教人為難也。”
  曹洪道:“主公既不舍殺孔明,如今我大軍壓境,劉備僅憑万余兵力,自知必難堅守樊城,不如派人前去,向劉備招降,瞧在孔明的臉面上,保存城中軍民的生命,更封劉備高官厚爵,他必心動矣。”
  曹操一听,欣然點頭,對徐庶道:“我本欲以大軍踏碎樊城,但為顧及城中百姓生命,愿招降劉備。公可前去樊城,告訴劉備,若肯來降,前罪一概赦免,更可封官進爵,保其榮華富貴。他若再執迷不悟,我必屠盡城中軍民,踏開樊城!公愿意去嗎?”
  徐庶的母親,已因被曹操所逼,自殺而死,徐庶已發誓,今生不為曹操謀一策了,但此時為樊城百姓生命擔憂,只好答應往樊城一行。
  徐庶抵達樊城,劉備、孔明親自接見,三人敘舊,均十分感慨。
  徐庶對孔明道:“曹操已醒悟,當年曾助他大敗呂布的少年人,便是今日助劉公的諸葛亮了!曹操因此甚有招納孔明你之意呢。”
  劉備一听,不由大惊道:“曹操當日已令我失元直你,今日又要我失去先生么?若失去先生,則如斷劉備命脈,乃天亡我劉備也。”
  孔明淡然一笑道:“我少年時,之所以助曹操打敗呂布,不過欲藉曹操之力,解救東平島無辜百姓生命罷了,并非欲圖甚榮華富貴,當年如此,何況今日呢?曹操殘暴,驕狂日甚,絕非明賢之主,我又怎會受其招納呢?元直欲作劉備的說客,只怕是白走一趟了。”
  劉備一听,這才以手加額喃喃道:“先生明志,有如賜劉備重生之机也!蒼天佑我。”
  徐庶微笑道:“我亦知曹操所以派我前來勸降,目的乃在孔明公之故,而收買人心,因曹操已知孔明公當日舍他而去,乃因曹操殘殺徐州百姓之罪孽也,徐庶之所以前來,不過是為告知一事。”
  孔明含笑道:“元直兄欲告何事?”
  徐庶道:“曹操已部署五十万大軍,准備分作九路,先填平白河,再攻樊城,樊城無險可用,只怕已難守祝曹操若攻陷樊城,必大開殺戒,樊城軍民必遭其屠戮,因此孔明公宜作万全之策。我來此目的乃在于此,說完只怕便須赶回去了。”
  劉備忙道:“元直難道不可以留在樊城,助劉備一臂之力嗎?”
  徐庶長歎一聲道:“我母已因我之故自殺而死,我已抱恨終生矣。若我不回,曹操必遷怒于樊城百姓,屆時徒增殺戳而已,徐庶因此不得不回。我身在曹營心在漢,誓不為曹謀一策。況且劉公有臥龍匡助,胜我多矣,何愁大業不成?徐庶告辭了。”
  徐庶离開樊城,返回曹中軍大營。徐庶來見曹操,說劉備并無投降之意。曹操大怒,下令大軍即日進攻樊城。曹軍五十万,浩浩蕩蕩殺向樊城。樊城軍民,聞訊皆惊惶不已。
  劉備問計于孔明,孔明道:“樊城無險可用,軍民惊恐,已失半志了再無可能堅守了。可速棄樊城,取荊州襄陽重鎮,整頓兵馬,方可再戰。”襄陽距樊城僅五十里,是劉備目下唯一可以最快退人的防守据點。
  從樊城南退襄陽,首先要渡過漢水,因此孔明吩咐,立刻多備船只。然后再向城中百姓告示:“今曹兵將至,生死難料,孤城已不可久守,百姓愿跟劉公者,便請立刻渡江往襄陽。”
  此時樊城中,除了原來的居民,還有一大批從新野撤來的百姓,聞告示均齊聲大呼道:“我等誓死相隨劉玄德公。”
  于是近十万百姓,即日离城,扶老攜幼,拖男帶女,紛紛渡江,兩岸哭嚎之聲,震于四野。
  此時劉備已在渡船上,望見百姓的苦況,不由大哭道:“因為劉備一人之故,令百姓遭此劫難,劉備還有何顏面生存于世?”說罷竟欲投江自荊此時在劉備身邊護衛的雕雪姑娘,輕舒玉手,便把劉備扯住了,一面輕聲道:“鳳凰火浴然后重生,其中必歷艱難困苦,但歷劫重生,便成一飛沖天火鳳凰也。”
  孔明亦在旁邊輕聲道:“百姓雖苦,但心甘情愿,皆因畏曹之暴也,主公又何必自咎?日后大業有成,為百姓創造一番太平盛世,豈非對百姓的最佳安慰嗎?”
  劉備這才化悲痛為力量,慨然說道:“劉備只要一息尚存,必為拯世救民于水火而奮斗!以報天下百姓相附我劉備之德。”
  劉備船駛到漢水南岸,回頭望去,見有百姓未渡,便令關公指揮船只,返回北岸,全部駛渡過河。
  劉備帶著十余万軍民,抵達襄陽。襄陽城中的劉琮、蔡瑁、張允,因已降了曹操,不但不接納,反而亂箭射下,殺害了不少隨行百姓。
  孔明見情勢危急,便對劉備道:“若攻襄陽,此時已力有不逮,曹軍隨后將至,亦無法阻擋。唯今之計,只好迅速南下,攻占江陵立足,再圖大計。”
  南面的荊州重鎮江陵,距北面的襄陽三百里,途中山水相連,路途難辛,劉備的兵馬,保護十數万平民百姓,大小車數十輛,挑擔背負者不計其數,一路南下,每日只行得十余里,要抵達江陵,便須走二十多天。
  關公、張飛、趙云諸將皆向劉備道:“江陵要地,足可拒守,如今帶著十數万平民百姓,每日僅行十余里,何時方可抵江陵呢?若曹軍赶到,又如何拒敵?不如著百姓緩行,我軍快馬疾行,先取江陵為上策也。”
  劉備歎道:“欲成大事者,必先以民為本,令百姓心附于我,我又豈能棄之不顧呢?我誓死不棄跟隨我的百姓也。”
  眾將無奈,張飛道:“孔明神机妙算,不如先問計于他。
  若孔明同意,則哥哥必依從也。”
  眾將于是向孔明請示。孔明微一沉吟即微歎口气道:“若棄百姓疾進,當可搶占先机,攻取江陵,即得天時之机也。
  但有得必有失,如此必夫人和,令天下百姓對我軍寒心。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則你等以為,主公該放棄百姓而不顧么?”
  關公、趙子龍均若有所悟,沉吟不語。張飛卻性急,大叫道:“我也不曉什么天時地利人和!但先生說如何,張飛誓死相從便是。”
  孔明不由微微一笑,道:“目下之計,亦唯有舍小而取大我,以暫時的挫折,去換取日后的大成吧。”
  當下孔明即令云長率五百軍,往江夏,向鎮守江夏的劉琦求救,請劉琦速起兵乘船到東陵會合,又令張飛押陣斷后。趙子龍負責保護軍中老少,其余糜竺、糜芳、劉封、周倉等將,負責照顧百姓。
  孔明安排妥當,与雕雪、司馬芝兩女,留在劉備身邊,護送十余万百姓,一路南下,緩緩而行,每日也僅走十余里路而已。曹軍隨時追殺到,形勢十分凶險。
  ------------------
  大唐書庫 獨家推出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