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雖然如此,但孔明仍不敢有絲毫大意,他肅然的對趙子龍道:“此行江東,乃為大局謀策,因此只宜智取,不可力敵,否則若傷了兩家和气,江東結親的意義便失去了!為助你此行,我有錦囊三封,便依次拆視,依計而行。” 趙子龍對孔明這位義兄十分欽佩,因此一听便毫不猶豫,決然說道:“是!子龍謹遵密計行事。” 孔明將三個錦囊,交趙子龍貼身藏好。趙子龍、司馬芝二人向孔明拜辭,出去准備去了。 孔明又事先派人赴東吳,納了禮聘,一切依据迎娶王親的禮節,一絲不苟。孔明不給周瑜攫住任何一點話柄。 第三天的上午,時值寒冬十月,劉備由趙子龍、司馬芝二人率五百精兵護送,分乘十艘快船,离了荊州南郡,一路向江東都會柴桑進發。 沿途只見山川水秀,長江兩岸風光如畫,不過,劉備心中一直惴惴不安,根本無心欣賞沿岸的山川水秀,倒是与劉備同船的司馬芝不時向趙子龍格格笑語,快樂得猶如脫籠飛空的云雀。 怏船抵達東吳都城柴桑,泊岸入城。 趙子龍向劉備悄聲道:“軍師吩咐,船泊柴桑岸,便啟拆第一封錦囊。”劉備也不知孔明有甚好計保護他的安全,便道:“如此,子龍且拆錦囊看看。” 趙子龍摸出第一封錦囊,仔細看了,便向劉備笑道:“主公放心,軍師原來已有万全之策也……這第一封錦囊的妙計,原來叫‘欲蓋彌彰’呢……”當下趙子龍依計而行,首先下令五百隨行兵土,一路入柴桑城置辦結親物品去了。沿途吸引了大批東吳百姓,人人皆知劉皇叔已入東吳迎親來了,柴桑城中哄哄動動,登時熱鬧起來。 趙子龍這一面卻護送劉備,先去拜見孫權之兄孫策的岳丈喬國老,喬國老即江東著名美女大小二喬的生父,大喬下嫁孫策,二喬下嫁周瑜。孫策雖已逝去,但孫權視兄如父,對喬國老依然十分尊敬。 劉備由趙子龍、司馬芝護送,隨從牽羊擔酒,前去喬府,拜見喬國老,告知由東吳派人作媒,前來迎娶孫權之妹。喬國老見劉備一表人材,又懂得尊賢敬老,心中十分欣喜,答應代劉備先去轉拜劉備的未來岳母——吳國太。 此時,柴桑城中一片哄動。連孫權亦接報,劉備已抵柴桑迎親來了。 孫權接報,不由暗吃一惊,他原來打算此事悄悄而行,只要將劉備誘來柴桑,扣作人質,荊州五郡也就如囊中之物,探手而取了,不料劉備剛到,便如此哄動,人人皆知劉備迎娶他的妹妹。孫權心道:不知是誰泄漏出去。 但孫權意料不到,劉備竟搶先前去拜見喬國老。喬國老与吳國大有姻親之好,又知劉備迎娶的正是吳國大最鐘愛的女儿,哪有不立刻前去向吳國太報喜? 喬國老人宮見吳國太,見面便向吳國太賀喜道:“恭喜國太。” 吳國太雖年已六十高齡,但身子仍十分健朗,她一听便奇怪的說:“老身何喜之有?” 喬國老道:“令千金已許配劉皇叔玄德為妻,如今那劉玄德已駕臨柴桑親自迎娶,國大力何尚要隱瞞?” 吳國太奇道:“老身委實并不知情……待我先打探清楚再說。” 于是吳國太讓喬國老先在宮中歇息,她一面差人請儿子孫權入后宮見她,一面又急派下人到外面探听虛實。 孫權未到,出外打听的人卻已先行回報吳國太,說:“稟國太,果有此事,劉皇叔己在城中館驛安歇,五百軍士亦披紅挂綠,在城外買豬羊果品,准備辦喜事呢!城中人人皆知,劉皇叔迎娶的是吳侯之妹,國太的千金埃”吳國太一听,不由又气又惱。 稍后,孫權已來到后宮,他被吳國太相召,心知不妙,欲召周瑜、魯肅前來問計,不料等了好一會,兩人均毫無影蹤。 孫權心性至孝,恐母親嗔怒,無奈只好先入后宮見母。 吳國太一見孫權,二話不說,先就捶胸頓足的大哭起來。 孫權心中又惊又不安,但仍佯作無事的問道:“母親為甚如此傷痛?” 吳國太恨恨說道:“你這不孝之子!當日你兄長臨危之晚吩咐你什么了!你兄長為你打下江山基業,你卻如此逆母……”說時又大哭不上。 孫權惊道:“母親有怪責權儿之處,只管明說,切勿自傷貴体。” 吳國太气道:“為母死了豈非更好……也便由得你大逆不道啦。” 孫權慌道:“母親言重了!孩儿不敢。” 吳國太道:“你如何不敢!你若不敢,為甚劉玄德前來東吳聘我女為妻,滿城人皆知,獨老身被欺瞞不知?” 孫權一听,知母親已獲悉劉備招親的事,心中不由又惊又气,好一會作聲不得! 吳國太見孫權默不作聲,不由更气,狠狠的訓斥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人之常情也。但我既是你兄妹二人生母,婚娶大事,豈能不先向為母稟明?你私自作主,眼中還有母親么?你如此不孝,如何配做一國之君?” 孫權無奈道:“母親息怒,此事實別有內情,乃周瑜用計,欲誘劉備至東吳,扣作人質,逼他交還荊州。并非真的將我妹妹許配于他,望母親見諒。” 吳國太一听,不由大罵道:“周瑜這匹夫,他有本事做江東六郡八十四州大都督,怎的便無能去取荊州?反要我女作餌,使此美人計!如今東吳人人皆知劉備已聘我女為妻,若殺劉備,我女便須守寡,日后還有誰敢娶她?你使計卻不知害了你親妹終生矣。” 孫權見吳國太大罵周瑜,心中不由哭笑不得,明知母親愛女情切,乃借罵周瑜來訓斥他這不孝之子,但又不敢辯駁。 孫權無奈道:“母親諒察,荊州乃江東門戶命脈,不容有失,為國家大局,孩儿和周公瑾不得不為也。” 吳國太生气道:“你若用此美人計坑妹……便得還荊州,也被天下人恥笑!你如何對得住你的先父亡兄也。” 孫權見吳國太用先父兄來責他,登時無言以對,他憶起兄長孫策在生之日,對弟妹愛護有加,心中不由又有點慚愧,大罵魯肅“借”出荊州,又惱怒周瑜千不用万不用,偏用他的親妹施這條美人計……孫權無奈道:“但事到如今,母親說如何是好呢?” 吳國太道:“事已至此,劉玄德到底是漢室宗親,不如將錯就錯,招他為婿,也不會辱沒了我女也。” 孫權道:“但恐彼此年齡太懸殊也。” 吳國大怒道:“為母當日嫁你父親,年齡不也相差一大截嗎?難道你敢以為你父親配不起母親嗎?” 孫權道:“孩儿不敢。” 吳國太見孫權已肯回心轉意,心想:他到底是一方之王,不可令他太難堪,便口气一緩,道:“這樣吧,我并未見過劉備,明日可約他于甘露寺相見,若為母認為不配為女婿,則任從你等行事,若我合意,我便將女儿嫁他為妻,你等不許從中作梗。” 孫權見母親肯原諒他,不再傷心,他是至孝之人,不敢再違逆,便當即一口答應了。 孫權拜辭吳國太,出了后宮來到大殿,立刻派人將吳國太的令旨,傳知周瑜。周瑜接報,卻又托來人轉告孫權道:“主公可令賈華率三百刀爺手,伏于甘露寺兩廊,若國太合意,無話可說;若不合意,一聲令下,兩邊刀斧手扑出,將劉備擒下。” 孫權亦同意依周瑜之計行事,但他不敢再違逆母親,決定一切按吳國太的心思再行處置。 吳國太待孫權离開,即告知喬國老,讓他回去告訴劉備,說她將于明日在甘露寺接見。 喬國老親到劉備居停的館舍,告知吳國大的賜會,又說明日吳侯孫權,亦在甘露寺相見,請劉備小心應對。 劉備急与趙子龍、司馬芝商量。 趙子龍道:“明日之會,必凶多吉少!我帶五百軍前去保護便是。” 司馬芝亦慨然道:“我亦帶劍化妝赴宴!若周瑜、孫權敢對劉皇叔不利,我先將孫權生擒活捉,好教劉皇叔你從容离去。” 劉備有趙子龍、司馬芝二人貼身保護,心中這才稍安。并無拒絕赴宴的表示。 第二天一早,劉備按趙子龍的吩咐,內披精細鎧甲,外穿錦袍。司馬芝女扮男裝,背“青虹劍”,以劉備的貼身書僮身份緊隨劉備身邊。趙子龍則全身披甲,背插“倚天劍”,手執銀槍,率五百精兵護行。大隊迎親隊伍,一路向柴桑城甘露寺進發。 此時,在甘露寺內殿,吳國太、喬國老早已抵達,兩老端坐,等著當面審察這東吳快婿。稍后,孫權亦率引一班謀臣來到甘露寺。但其中的主角人物周瑜、吳中卻不見露面。 劉備、趙子龍、司馬芝等一行人抵達甘露寺前,劉備下馬,先去与孫權相見。 孫權這是第一次与劉備見面,他但見劉備儀表非凡,連貼身書僮亦神威凜凜,心中不由一陣怯懼。孫權因母命難違,与劉備略為客套几句,便對劉備道:“家母急欲与玄德見面,這便請進內殿吧。” 劉備不知內殿情形,不由略一猶豫。司馬芝在他耳邊悄聲道:“將軍放心,子龍哥哥已傳音于我,一切他自有安排,請將軍安心入見吳國太。” 劉備一听,這才欣然進內殿端坐。劉備進內,先以女婿的身份,拜見了吳國太這位“岳母大人”,在威儀中不失禮貌。 吳國太見劉備雖年已半百,但紅光滿面,精神奕奕,十分健壯,心中不由大喜,她雙手扶起劉備,吩咐賜坐。又轉身向喬國老歎道:“玄德不失為東吳快婿埃”喬國老對劉備印象更佳,他亦向吳國太道:“劉玄德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仁德之名布于天下,國太得此女婿,當真可喜可賀也。” 劉備向吳國太、喬國老拜謝,然后坐下,不一會便擺上便宴,与吳國太、喬國老同飲,司馬芝則站于劉備身后,向場中灼灼而視。 稍一會,趙子龍背插倚天劍,手中并無攜銀槍,大步走進內殿,先向吳國太拜揖,然后侍立于劉備身側。 吳國太見趙子龍神威凜凜,比劉備的“書僮”顯然又威儀几分,暗道:劉備身邊人材濟濟,他日必成大業,我有此乘龍快婿,夫复何求?吳國太心中已十分歡喜,愛屋及烏,連劉備的侍從亦很喜歡,不由向劉備問道:“玄德,剛進來的將軍是誰呢?” 劉備道:“他是常山趙子龍,忠心護主,我待之如弟也。” 吳國太一听,奇道:“莫非便是于曹操百万軍中救少主的將軍嗎?” 劉備歎道:“正是趙子龍,當日劉備落難,全憑子龍等舍命相護,今日才有幸拜見國太也。” 吳國太不由贊道:“真忠心護主的英雄將軍!玄德有此人材匡扶,何愁大業不成埃”說時,趙子龍悄聲向劉備道:“我于周圍查察,發現殿外走廊有刀斧手埋伏,必不怀好意。” 劉備慌道:“這如何是好?” 趙子龍從容一笑道:“軍師已有先見之明,吩咐若能与吳國太見面,便可將吳國太視作護身符也。” 劉備一听,當下也不敢猶豫,立刻离席,跪在吳國太席前,流淚告道:“國太,若欲誅殺劉備,便請動手吧。” 吳國太惊道:“玄德為何如此惊惶?” 劉備道:“殿外走廊已伏刀斧手,豈非要殺劉備么?” 吳國太一听,不由大怒,她將孫權召入,責罵道:“我已決招劉備為女婿,即我的儿女也,你為甚暗伏刀斧手?難道連為母亦欲誅殺么?” 孫權慌道:“母親息怒,孩儿怎敢如何大逆不道?刀爺手之事,只怕是下人誤事,待我喚人查詢便是。” 孫權無奈,只好將賈華召進責問道:“你怎敢未得我令旨,私自埋伏刀斧手,如今惹怒母親,教我如何是好呢?” 賈華一听,知是孫權被國太責備,無奈將責任推到自己身上,他也不敢辯駁,只默然不語。 吳國太見賈華默然,怒道:“此人擅作主張,推出去斬了。” 孫權無言以對,十分無奈。 劉備見狀,他不想令孫權為難,遷怒于他,便為賈華求情道:“國太息怒,若斬賈將軍,于親事只怕不吉利,劉備亦怕難久居膝下也。” 喬國老亦勸道:“玄德仁義之人,迎親大喜日子,委實不宜見血不吉埃”吳國大這才回心轉意,向賈華喝道:“若非我婿親口為你求情,必將你斬了,你還不下令刀斧手退出去嗎?” 賈華一听,不由如逢大赦,連忙拜謝不殺之恩,喝令三百刀斧手抱頭鼠竄而去。 孫權見劉備肯為他解圍,免他負上逆母不孝之名,對劉備的敵意不由稍減了。他為表謝意,邀劉備一道出后殿更衣。 劉備出殿前,見庭下有一大石塊,心中一動,拔出侍從所佩之劍,仰天祝道:“若劉備得安然無恙,重返荊州,以成王霸大業,則劍到石斷,如若注定劉備死于此地,則斬石不破。” 話音未落,劉備手中劍猛地向大石一揮,劈了下去。就在此時,劉備眼前一花,似有一團雪自的兔形煙云,猛地纏住他的手臂,力度陡增數倍,利劍揮下,大石竟應聲斷為兩截。 孫權在一旁見了,不由吃了惊,駭然道:“玄德好強的臂力,但為甚如此痛恨此石呢?” 劉備見劍劈石斷,心中暗喜,他掩飾說道:“劉備年近五十,未能為國家剿除賊党,心中愧恨。今蒙國太招我為婿,乃平生大快事也。因此忍不住向天問卦,若能破曹興漢,則劍下石斷,幸呈此吉兆也。” 孫權一听,心中不安,暗想道:劉備所祝,莫非圖謀荊州永占不還嗎?他既得此吉兆,我的荊州五郡豈非長陷他手中嗎?這還得了? 孫權心中轉念,便呵呵笑道:“我也問天識卦,若破曹賊,則此石亦為我劍所斷。”一面卻暗中祈祝道:“若我再取得荊州,興旺東吳,則砍石斷兩半。”孫權手中利劍向大石一揮,大石居然亦被斬為兩半。 孫權与劉備相對呵呵大笑,孫權得此吉兆,心中稍安,對劉備的敵意不由又減了三分,他与劉備攜手并肩走進內殿。 重新入席暢飲起來。 吳國太見了,心中甚喜,贊道:“吳侯与玄德彼此既已成一家人,合當互教互愛,相互提攜,如此曹操又豈敢再輕覷江東哉?” 孫權見母親已將劉備視作女婿,他為了討母親歡心,便邀劉備道:“我欲与玄德游賞江東美景,先向母親告辭了。” 吳國太大喜道:“你二人正該多多親近,快去吧,不必拘禮也。” 孫權和劉備上馬,并肩而行。二人仁立江邊,觀賞江東胜景。劉備但見長江如銀帶,滔滔滾滾,兩岸山川秀麗,十分壯闊,不由脫口贊道:“真是天下第一江山啊,劉備向仲謀由衷賀慶。” 孫權見劉備真心贊賞江東,不由呵呵大笑,心中甚為欣喜。 此時遙望江中,忽見一葉小舟行于江面,快如奔馬,如行平地。劉備不由又歎道:“听說南人善駛船,北人慣乘馬,今日看來,果然如此。” 孫權聞之暗道:劉備此言,莫非欺我不懂馬戰么?他心中老大不服气,向坐騎猛地加了一鞭,座下戰馬如飛,驟奔上山。 劉備見狀,呵呵一笑,雙腿一夾馬肚,先奔下山,再從山下飛馳而上。 孫權与劉備并馬立于山巔,揚鞭大笑,甚為相洽。這是劉備与孫權一生中唯一次最融洽之時。 二人游罷,又并馬走回柴桑城。江東百姓見了,孫、劉二家如此和洽,料想曹操必不敢正視江東,因此無不稱賀道喜。 孫權眼見此舉甚得民心,他心中亦不由一陣欣喜,對劉備的敵意又減了二分,他此時再無殺劉備的念頭了。事實上孫權只要得到荊州,亦絕不希望与劉備交惡,讓強敵曹操有机可乘。 當下孫權親送劉備到城中館舍,這才回返宮中。 第二天,趙子龍又依孔明的計謀,請劉備求告喬國老,再由喬國老入見吳國太,說在外面恐怕有人會加害,吳國太已視劉備如婿,大怒道:“我的女婿,誰敢害他,我教劉備搬入府中居住好了。” 于是吳國太親自作主,在府中撥出房舍,請劉備及趙子龍、司馬芝等盡數搬入居住,劉備有吳國太作護身符,果然安全多了。 孫權母命難違,胞妹許配劉備的親事眼見就要弄假成真,他不敢公然逆阻,違抗了母親的令旨。同時,他見劉備似乎亦真心迎娶胞妹為妻,成親之后,劉備便是東吳快婿,他也不便負上誅殺妹夫的惡名。但另一方面,劉備“借”去的荊州五郡,孫權己決計舍不得放棄,如何追討,卻又大費周折。 孫權心中十分為難,委決不下,只好派人送書到正在都督府養病的周瑜。孫權在書函中道:“母親力主,已將我妹妹許配劉備,公瑾所議之策不料卻弄假成真。此事令我十分為難,母命固不可違,荊州又決不容失,兩者之間如何兼顧,我百思無計,公瑾何以教我?” 周瑜接孫權書函,不由大吃一惊,心想:我這條美人計。 本料成功在即,不想中途殺出個吳國太,劉備尋到這個大靠山,以劉備作人質,追索荊州之事便十分難辦了。而且連周瑜的岳父大人喬國老,亦對劉備賞譽有加,喬國老同時亦是孫策的岳父,孫權視兄如父,喬國老亦即猶如孫權的祖父,加起來,劉備的護身符便十分穩當了,穩當到連忌恨攻心的周瑜亦不敢硬碰。 周瑜深知,他原來策划的美人計。其中他料想的計謀的一面已失敗了,那另外玄幻的一面又如何呢”他反复思忖。 忽然,他心中一動,猛地憶起當日那位進獻龍气陰陽相吸之法計的江東异人吳中,暗想道:此人所謀,雖然有點玄虛,令人難于相信,但如今劉備的親事眼看已弄假成真、生米煮成熟飯的地步,亦即劉備必与孫家之妹有合体之緣,那吳中所思謀的強陰吸弱陰龍气的大法,豈非已進入施行的前夕了嗎? 周瑜心念電轉,暗道:事到如今,吳中之法雖然玄幻,但亦只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 周瑜打定主意,當下也不敢再猶豫,立刻派人去請魯肅和吳中前來都督府議事。 很怏,魯肅和吳中便先后赶到周瑜的都督府,又直奔周瑜的內堂臥室。 此時周瑜已端坐臥室案前,靜候二人的到來。 魯肅先到,周瑜立刻便將孫權的書函給他視閱,魯肅閱畢,將書函交回周瑜,卻默然不語。 周瑜收好書函,急不及待的注視魯肅道:“子敬!事已至此,荊州五郡索回無望,你看如何是好?荊州五郡是你‘借’出的,若收不回荊州,子敬只怕難于置身事外。” 魯肅知周瑜這是用荊州來逼使他站在周瑜的一邊,他不由微歎口气,無奈說道:“招劉備來江東作婿,這條美人計當初是公瑾提出來的,我當日亦為此稟明主公,不料中途被吳國太獲悉此事,与喬國老同表贊成,力主將主公之妹許配劉備,果然是弄假成真,几乎米已成粥,到此地步,連主公亦無法挽回,我又有何妙策應對?” 周瑜神色不悅,似不高興魯肅的言語。他稍一會,周瑜卻又笑道:“雖然如此,子敬難道忘了當日獻上龍气吸納、彼消此長的异人吳中么?此時此刻,此法倒可令我們將計就計埃”魯肅一听,心中亦不由一動,心想:“若能以此和平的無形妙法,令劉備就范,從此臣服于東吳,順利獻出荊州五郡,既不失了孫、劉兩家和气,又可助旺東吳的王者之勢,倒不失為一條妙絕之法也。魯肅极忠心于東吳,他心中如此轉念,便欣喜的笑道:“公瑾公言妙之极了,既欲行此法,為甚不派人立刻去請吳中赴會?” 周瑜微笑道:“子敬勿急,我料此人已將蒞臨了。” 周瑜話音剛落,一名都督府的貼身侍從已從臥室外面匆匆而進,向周瑜稟告道:“稟報都督,東吳异人吳中按督都令民已迎進內堂,待都督傳召。” 周瑜一听,呵呵笑道:“快請。”一面又向魯肅笑道:“子敬,我早料你必賞識吳中所獻妙法了。” 說時,吳中已由侍從引領而進。吳中正欲向周瑜、魯肅參拜,周瑜卻己客气他說道:“吳先生非官場中人,不必多禮,請坐下議事。” 吳中果然精于玄學之道,他坐下,又目注周瑜一眼,便微笑道:“周都督相召,莫非有疑難未決么?” 周瑜惊奇的眨眨眼,并沒答話,魯肅卻忍不住道:“吳先生如何知我們有疑難未決呢?” 吳中從容的微笑道:“周都督面相眼下之位連續跳動,當主都督心怀重大疑難,卻決而未決也,我察形觀神,不難判斷。” 魯肅一听,与周瑜相視一眼,兩人不由會心一笑。 周瑜此時也不敢怠慢了吳中,微笑點頭道:“吳先生慧目超凡,果然被你窺破我的心事了,我果然正有重大疑難,故邀先生前來相商。” 吳中欠身道:“未知都督有甚重大疑難,我已奉命將劉備誘至,莫非我的計謀不靈么?” 周瑜一听,不由作聲不得。因為他原先并不相信吳中的那套法計,他只是利用他的辯才,赴南郡將劉備誘來,他絕無將孫權之妹許配劉備,以行吳中所獻的陰陽相吸風水妙法的打算。不料事勢突實,弄假成真,周瑜騎虎難下,吳中的風水妙法便是目下唯一可行之法,但此中的內幕,周瑜又決不能向吳中泄漏。 他無奈之下,只好打個哈哈,將他的尷尬掩飾過去,故作肅然的說:“吳先生,此事不可一概而論,因事涉主公之妹,國太之女,乃東吳的國之親事,豈可輕率行事?” 吳中此時亦難窺透周瑜的心思,無奈分辨道:“雖然如此,但我所獻之強陰吸弱陽龍气之風水妙法,的确可以致令孫旺而劉衰,劉備的龍气一旦衰敗,屆時他的王者之气必然消淡,進而在旺盛的孫氏王者龍气沖擊下,劉備必然向東吳臣服,屆時必會將荊州五郡拱手交還也,此乃兵不血刃取回荊州,大旺東吳王者龍气的惊世風水大法啊!望都督察諒。” 周瑜听了,心中不由一動,但仍沉吟不語,似在猶豫不決。 魯肅卻十分贊同吳中所提的風水妙法,因為這是唯一既可保全孫劉聯盟,又可索回荊州王郡的兩全其美辦法。他見周瑜此時仍猶豫思忖,便忍不住接口道:“若吳先生之法奏效,猶胜于公瑾美人計中的硬碰硬啊!我看不必猶豫,決采納吳先生之計吧。” 周瑜此時忽地呵呵一笑,然后向吳中含笑道:“我決定將先生向吳侯引介,望先生將高論向吳侯當面陳述。只要能打動吳候,先生所獻之計,便可迅速施為也,吳先生樂意入宮一行嗎?” 吳中一听,不由暗喜,暗想道:若能面謁吳侯,施行我法,事成之后,所得賞賜必然比周瑜又丰厚數倍也!他心中狂喜,立刻欣然說道:“我為東吳王者大業著想,十分樂意入宮面謁吳侯。” 周瑜一听,欣然點頭,他隨即伏案疾書,書成封好,交付吳中,道:“我即請子敬引你入宮,我保你必可一切如意也。” 吳中見周瑜對他十分重用,心中欣喜,當下毫不猶豫,答應隨魯肅入宮見駕。 ------------------ 大唐書庫 獨家推出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