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庫>現代文學 
胡愈之作品集
    胡愈之(1896-1986年)筆名伏生。浙江上虞人。1911年入紹興府中學堂學習,1914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當練習生。「五四」運動時,在《東方雜誌》連續撰文,提倡科學與民主。積極參與創建上海世界語學會,介紹俄國和一些弱小民族的文學作品。1920年和鄭振擇、沈雁冰共同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五卅」運動中,編輯出版《公理日報》,報道運動的起因與發展過程。「四一二」政變次日,起草對國民黨當局的抗議信,邀集鄭振擇等7人簽名在《商報》上發表。後被迫流亡法國,入巴黎大學國際法學院學習。1931年初回國途中訪問莫斯科,寫了《莫斯科印象記》。「九一八」事變後,與鄒韜奮共同主持《生活》週刊,主編《東方雜誌》等刊物。1933年初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籌辦《世界知識》、《婦女生活》等雜誌。1935年與沈鈞儒等共同發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國會。1936年協助鄒韜奮在香港創辦《生活日報》。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國際宣傳委員會主任,主持出版《團結》、《上海人報》、《集納》、《譯報》等報刊,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在極端困難條件下,組織編譯出版了E·斯諾的《西行漫記》,並首次編輯出版了《魯迅全集》。1938年在武漢主管抗日宣傳工作;武漢淪陷後到桂林出版《國民公論》半月刊,組織國際新聞社、文化供應社。1940年赴新加坡幫助陳嘉庚辦《南洋商報》,後流亡蘇門答臘。抗戰勝利後他創辦新南洋出版社,在新加坡創辦《南僑日報》、《風下》週刊、《新婦女》雜誌。新中國建立後,歷任《光明日報》總編輯、出版總署署長、文化部副部長,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理事長,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代主席,第一屆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名譽主席等職。著有《印度尼西亞語語法研究》等。
辛亥革命與我 悼華羅庚同志 關於「抗議書」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