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目錄 |
斯人已長往,如滅一浮漚。 有道真無用,歸魂好去休。 雞鳴風雨晦,羊走路歧稠。 我欲呵天問,滔滔逝水流。 看到前兩天《新民晚報》有陸谷孫悼念其老師徐燕謀的文章,始知徐燕謀已下世,因作此詩,以寄哀悼。 我與徐燕謀沒有深交,一九五一、五二年,我在光華大學兼課,經常碰到他。課餘時間,在教師休息室中,閒談一陣。歷時雖不久,就從這幾十次短暫的閒談中,我知道他極有學問,中英文學都有根底,不是一般的英語教授。尤其是,我已感到他是一個極有修養的人。他襟抱沖和謙退,遇到我們二人意見有不同的問題,他從來不爭不辯,微笑而已。全市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以後,他分配在復旦大學,我分配在華東師範大學,從此就沒有見過一面。但也曾有人抄錄他所作的舊體詩給我看,也有人講過他一些情況,都足以反映他人品之高潔。 三十多年來,我知道,徐燕謀過的是內涵的精神生活。除了編幾本教材之外,他絕無活動,絕無表露,真正做到「良賈深藏若虛」的功夫。一般人講起徐燕謀,只知道他是復旦大學外語系的教授,課堂教學很能得到學生的好評,如此而已。至於他的高潔的品德,恐怕能瞭解他的人還很少。 就以陸谷孫文章中所舉一事為例。徐燕謀不願出國去教外國人學習中國語,難道真是為自己的英語中有濃重的吳音嗎?我知道決不是,這還是他禮貌的托辭。在一般情況下,派遣一位善於外語的人到外國去教授中國語,總不能派一位大學教授去。「割雞焉用牛刀」,這樣做法,就是輕視了本國的大學教授。現在有許多外國人在中國教外語,有幾個是他們本國的大學教授?徐燕謀有他的自尊心,所以他不願去。但是他決不說出他不願去的理由來,所以他只好說是自己的英語有吳音。這是他深自韜晦的一例,我佩服他已做到家了。不過同時也不免慨歎:中國有的是人才,但能用人才的人卻少得很,所以近年來,又流失了許多人才。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