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目錄 |
《勞動報》副刊「文華」即將出到一百期,編者來邀我寫一篇文章,參加祝典。我尋不到題目,就談談關於報紙副刊的老古話罷。 日報有文藝性的副刊,不知起於何時?歐美報紙沒有這種副刊,因此,我想中國報紙有副刊,大約也是受日本報紙的影響。上海最早的報紙是《申報》,它的副刊名為「自由談」。《申報》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自由談」之設置卻始於民國初年。一開始就由周瘦鵑主編,撰稿者都是他周圍的一群上海文人。如范煙橋、顧明道、程小青、沈禹鐘等。版面左下方是長篇連載,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好像就先在這裡每天發表的。 一九三二年,黎烈文從法國回來,想在上海找工作。不知什麼人,把他介紹給《申報》老闆史量才。史老闆正想把報紙改革趨新,就把「自由談」的編輯任務交給黎烈文。周瘦鵑是申報館的老編輯,「自由談」是他的寶座,一旦被史老闆踢下寶座,心有不甘。而且這一事意味著新文學家佔領了舊文學家的陣地,正如沈雁冰接替惲鐵樵編《小說月報》一樣,當時都使上海的舊派文人忿忿不平,群起而轟之。史老闆不願得罪舊派文人,就請周瘦鵑在《申報》上另外編一個副刊,取名「春秋」。從此《申報》每天有兩個副刊,一新一舊,息事寧人。黎烈文接手編「自由談」的前幾天在福州路會賓樓菜館請了一次客,我也在被邀請之列。黎也請了魯迅,但那天魯迅沒有來。因為魯迅從來不參加較大規模的九流三教的宴會。 但魯迅是支持黎烈文最出力的撰稿人。新的「自由談」發刊後,魯迅投稿最勤。魯迅的文章,儘管都用筆名,可是熟悉新文學文風的人,嗅也嗅得出來。後來又出了一個唐弢,也用筆名在「自由談」上發表雜文。他的文章風格,很像魯迅,可說學到家了。許多讀者以為唐弢文章也是魯迅的手筆,於是魯迅在「自由談」發表的文章更多了。這一情況,為國民黨市黨部所注意。我聽說黎烈文曾被市黨部請去談話,受到了禮貌的警告。此事真相如何,無從證實。一九四一年,我在會見黎烈文時問起此事,他一口否認,只說魯迅因健康關係,後來少寫文章了。 為了保持「自由談」的舊傳統,黎烈文接手之初,就仍在左下角版面登載一個張資平的長篇小說。黎烈文在法國住了多年,對祖國文壇情況完全不瞭解。他還以為張資平是創造社的作家,他的小說很受青年讀者的歡迎。他不知道三十年代的張資平,已被新文學家摒棄於文壇之外,降級為一個專寫三角戀愛的庸俗文人了。張資平的小說在「自由談」上發表了十多天之後,漸漸就有新文學界人士的議論。以後很多舊派文人也諷刺說,張資平的小說不見得比張恨水好。在左右夾攻的形勢之下,黎烈文不得不中止發表張資平的長篇連載。這就是當時盛傳的「黎烈文腰斬張資平」。 我在福建時,也和黎烈文談起此事,他慨歎道:「想不到中國文壇如此複雜,如此難於應付。不過,這一次工作經驗,使我學會了怎樣當編輯。」 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