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目錄 |
安祿山之亂,使唐玄宗李隆基的外強中乾的政權迅速崩潰,暴露出官吏的腐敗,將士的懦怯,軍隊的無組織、無紀律、無鬥志,社會秩序的紊亂,人民的貧困。杜甫在這幾年中,漂泊於長安、洛陽之間,把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了許多詩篇。其中有許多組詩,如「二哀」(《哀江頭》、《哀王孫》),「二悲」(《悲陳陶》、《悲青阪》),「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都是著名的作品。現在從「三吏」中選講一首。許多選本都選取《石壕吏》,最近又已選入中學語文教材,我就不選了。改選《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這首詩的時代背景是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冬,安慶緒退保相州(今河南安陽),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九個節度使,率步騎二十萬人圍攻相州。自冬至春,未能破城。乾元二年三月,史思明從魏州(今河北大名)引兵來支援安慶緒,與官軍戰於安陽河北。九節度的軍隊大敗南奔,安慶緒、史思明幾乎重又佔領洛陽。幸而郭子儀率領他的朔方軍拆斷河陽橋,才阻止了安史軍隊南下。這一戰之後,官軍散亡,兵員亟待補充。於是朝廷下令徵兵。杜甫從洛陽回華州,路過新安,看到徵兵的情況,寫了這首詩。 第一段八句,二句一意。詩說:有旅客在去新安的路上走過,聽到人聲喧嘩,原來是吏役在村裡點名徵兵。旅客便問那些新安縣裡派來的吏役:新安是個小縣,人口不多,連年戰爭,還會有成丁的青年可以入伍嗎?吏人回答說:昨夜已有兵府文書下達,規定點選中男入伍了。旅客說:啊,中男還是短小的青年,怎麼能讓他們去守衛東都啊? 唐代的兵士,隸屬於折衝府。每一個應服兵役的青年,都應在成丁後入伍,為本府衛士,到六十歲方能退伍。「府帖」就是折衝府頒發的文書。玄宗天寶二年,規定二十三歲為成丁,滿十八歲為中男。新安縣的二十三歲以上男子,都已征發去從軍,有的死亡,有的傷殘,有的逃散了。所以現在要征發其次的中男,即滿十八歲的青年。旅客以為這些青年還沒有成長,不能擔負守衛王城的任務。洛陽是東都,故稱為王城。「借問」的「借」字是一個禮貌詞,等於「請問」,現在口語中還用「借光」,亦是禮貌詞。 第二段也是八句,描寫旅客所見到的那些應徵的中男。肥胖的青年大概家境還不壞,他們都有母親來送行。瘦弱的青年大多來自貧戶,他們都孤零零的,無人陪送。時候已到黃昏,河水東流而去,青山下還有送行者的哭聲。旅客看到如此景象,覺得只好對那些哭泣的人安慰一番。他說:把你們的眼淚收起吧,不要哭壞了眼睛,徒然傷了身體。天地終是一個無情的東西啊!這裡,白水、青山二句是比喻寫法。前一句指應徵的中男向東出發了,後一句指留在那裡的送行者。我們如果聯繫《哀江頭》中的那句「清渭東流劍閣深」,便可以看出杜甫慣用這樣的比喻,並且還可以引「白水暮東流」一句以證明「清渭東流」確是指那些散伙的百官宮女。 「天地終無情」一句,作《杜臆》的王嗣奭以為「天地」指朝廷,不便正面怨朝廷役使未成丁的青年,故以「天地」代替。作《讀杜心解》的浦起龍既同意王說,又說:「然相州之敗,實亦天地尚未悔禍也。」這兩個講法,我以為都可討論。試看這首詩的後段,杜甫並沒有譴責朝廷徵用中男的意思,對於這次戰事,他還肯定是「王師順」,那麼,在這裡講作指斥朝廷無情,就顯得不可能了。我以為這「天地」二字是實用,而且是複詞偏義用法。作者止是說「天道無情」,在無可解釋而又要安慰人民的時候,止得歸之於天意。這是定命論的觀點,在古代作家作品中是常見的。浦起龍雖然也以為天地是實指,但他說這「無情」是由於「天地尚未悔禍」,卻是迂儒之見了。 接下去十二句為一段。開頭四句提一提相州之敗的軍事形勢。官軍進攻相州,本來希望一二天之內就能平定,豈知把敵人的形勢估計錯了,以致打了敗仗,兵士一營一營地潰散了。「星散營」,楊倫注曰:「謂軍散各歸其營也。」(《杜詩鏡銓》)這個註解恐怕不對。戰敗的軍隊,一般總是逃散,決不會「各歸其營」。這三個字應理解作「散營」再加一個副詞「星」。如何散法?如星一樣地分散。散的是什麼?是營的編制。一夥一夥的潰散,稱為散伙。一隊一隊地潰散,稱為散隊。一營一營地潰散,稱為散營。「日夕」在此句中應當講同「旦夕」,而不必講作「日日夜夜」。當時郭子儀統率大軍二十萬圍攻相州,滿以為旦夕之間可以攻下。所以下句說「豈意」。如果講作「日日夜夜」地望其平定,那麼「賊難料」就不是意外之事了。 接下去八句,給被征入伍的中男說明他們將如何去服兵役,從而予以安慰。伙食就在舊營壘附近供應,訓練也在東都近郊。要他們做的工作是掘城壕,也不會深到見水。牧馬也是比較輕的任務。這是說,不要他們去遠征,而是就在當地保衛東都。糧食不缺,工作不繁重。接著說:況且這一場戰爭是名正言順的正義戰爭,參加的是討伐叛徒的王師。主將對於兵士,顯然是很關心撫養的。你們送行的家屬不用哭得很傷心,僕射對兵士仁愛得像父兄一樣。僕射,指郭子儀,當時的官銜是左僕射。 這首詩的主題思想是複雜的。前半篇詩,對於點選中男,作者感到的是同情和憐憫。但這種憐憫的情緒,並沒有發展成為反對戰爭的思想。因為他不能反對這場戰爭。於是轉到下半篇,就以頌揚郭子儀、安慰送行的家屬作結束。「天地終無情」說明前半篇的主題思想;「僕射如父兄」說明後半篇的主題思想。這兩個主題思想是矛盾的。但杜甫把它們併合起來,成為全詩的一個主題,表達了他當時複雜而又矛盾的心理狀態。 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分析這首詩云:「此詩分三段:首敘其事,中述其苦,末原其由。先以惻隱動其君上,後以恩誼勸其丁男,義行於仁之中,此豈尋常家數。」他以為杜甫此詩,前半篇是表現了詩人的仁,他要以這種惻隱之心感動皇帝。後半篇是表現詩人的義,他要以從軍衛國的責任去鼓勵兵士。這就不是平常的創作方法了。 如果用這一講法,這首詩就成為維護封建統治政權的作品。前半篇對中男的憐憫成為虛偽的同情,其目的是勸誘他們去為維護統治階級的政權而賣命。所謂「義行於仁之中」,這句話的意味就是用假惺惺的仁來實現陰險的義,這就符合於「溫柔敦厚」的詩教了。 許多人用浦起龍的觀點解釋這首詩,自以為抬高了杜甫,稱頌這首詩「措詞得體」,繼承了《詩經·國風》的傳統,其實是貶低了杜甫。我們在前半篇中,實在看不出杜甫有把點中男入伍的慘狀去感動皇帝的意思。近來有人說這一段詩是「對封建統治階級的譴責」。我也看不出有什麼譴責的意味。我以為杜甫當時只是抒述自己愛莫能助的感情,不得已而只好喊出一聲「天地終無情」。我在講高適的《燕歌行》的時候,已經提到過唐代詩人對戰爭的態度,各有不同。對戰爭本身,他們都是反對的;對於每一次戰爭,他們的態度就有區別。擁護正義戰爭,反對不義戰爭。因此,在從軍、出塞的題材中,主題思想常常會出現矛盾。高適的《燕歌行》和杜甫這一首《新安吏》是同樣的例子。 所以,我寧可說這首詩反映了杜甫的矛盾心理,這就是他的現實主義。他並不是為了「溫柔敦厚」而組織成一首「義行於仁之中」的麻醉人民的詩。 一九七八年九月十六日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