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讀楊絳《洗澡》


  在兩個35℃大熱天,看完了楊絳的《洗澡》。有些隨看隨生的意見,想寫下來,做個《讀書筆記》,或曰《備忘錄》,也不知該如何寫法。生來不會寫書評,我這些意見也不是評論這本書,只好一條一條的記下來,算是我看過這本書的記錄。
  我已有好幾年沒有看完一整本創作小說了。常常是,抓起一本小說,看不到二三十頁,就碰到了「不辭而別」、「羞羞答答」、「盡力而為」這一類似通非通的成語或濫調,我就把書丟下了。這本《洗澡》,自始至終,沒有迫使我丟下,作者畢竟是錢鍾書夫人,自是語文高手。說來也可笑,語文純潔,本來是讀者對作者,或作者自己對他的作品的最低要求。但在近十年來,卻已成為最高要求,在一群三十歲左右的青年作家的作品中,要找一本像《洗澡》那樣語文流利純潔的作品恐怕很不容易了。
  《洗澡》給我的印象是半部《紅樓夢》加上半部《儒林外史》。《紅樓夢》的精神表現在全書的對話中。一部小說中的對話部分,不是為故事展開服務,就是為塑造人物性格服務。一部《紅樓夢》中的許多對話,絕大部分都是為塑造人物性格服務的。沒有這許多對話,就沒有一部《紅樓夢》了。《洗澡》的作者,運用對話,與曹雪芹有異曲同工之妙。每一個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都在對話中表現出來,一段也不能刪掉。我看當今青年作家的小說,一大段一大段的對話,既不補助故事的發展,又不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大多是喋喋不休的日常生活的流水帳。整段刪去,也不會使故事有所缺損。由於欣賞《洗澡》中的對話,不禁想起我看過的青年作家作品中的那些不起作用的對話,我希望我們的青年作家要更多的注意作品中對話的作用和意義。
  《儒林外史》的精神,不用解釋,因為《洗澡》中的人物,也都是「儒林」中人。不過最好的一段,許彥成、杜麗琳和姚宓的三角故事,都是吳敬梓寫不出來的。這個三角關係,寫得非常高雅,對現代青年會有良好的教育作用。不過我又懷疑這是不是作者的理想主義?是不是可以說,還有「發乎情,止於禮義」的儒家倫理觀念?
  《洗澡》全書分三部分,第三部分是主體,第一、三部分是為第三部分作鋪墊的。可是,我覺得第三部分寫得太簡了,特別是第一章,像一塊壓縮餅乾,水份都擠干了。連許彥成的檢討也只有三行文字表過,這使我大出意外。
  此外,還有幾個疑點:
  一、我記得「思想改造」是在一九五二年,「三反」是在一九五三年,本書作者說「思想改造」是「三反」運動中的事,恐怕錯了。
  二、作者說:許彥成和杜麗琳同在上海一個教會大學讀外文系。據我所知,上海的教會大學沒有外文系。
  三、第六十八頁出現了一個「現當代組」。「現當代」這個名詞,一九七八年以後才產生。
  四、第一三七頁說:裝書的紙箱,可以「疊扁了放在角落裡」。這種紙箱,一九五二年還沒有。
  五、第一九七頁,許彥成的母親得了「胃癌」。在一九五二年,還沒有「胃癌」這個詞,只有「胃潰瘍」、「胃出血」。
  六、第二七三頁,出現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在一九五八年反右時才流行,一九五二年還沒有。
            一九八九年十月七日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