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我於所謂藝術部門,音樂歌唱完全無緣,雕塑也從未嘗試,對繪畫則興趣之濃厚不在寫作之下。談到這個問題,又不得不從孩提時代談起。當我方六七歲時,有位表兄來我祖父縣署裡作客。他雖生於鄉村,卻能畫點山水花鳥什麼的,叔父諸兄看著歆羨,大家都跟他學起畫來。我小,又是女孩,混不進他們的書房,但也覺得眼熱手癢,向他們討了管舊筆,將祖母包藥的小紙片當畫紙,無人指教,自己亂塗亂抹。我只愛畫馬,為到祖父衛兵馬棚去觀察活馬,幾乎給馬踢死;替祖母捶背,便在她身畫馬,幾拳頭拍成一個馬頭,幾拳頭拍成一條馬尾,幾拳頭又拍成馬身和馬腳,這件事我曾有一篇小文記述過。可惜無人指導,否則我後來也許會像徐悲鴻、梁鼎銘、葉醉白,成為畫馬專家呢。若問我那時畫的像馬不像馬,於今也記不清,大概是「四不像」吧。不過我卻記得當時藝術創作興趣之強烈,簡直有白熱化的光景。 那時叔父諸兄所看小說如三國誌演義、封神傳、聊齋誌異、紅樓夢等都是石印有繡像的。所謂繡像便是插圖,大都名家所作,異常精美,不過我們小孩沒法臨摹,因為構圖是太複雜了。有時把玩之餘,畫興勃發,翻開卷首那些沒有背景的人物像,用薄紙覆在上面影摹,墨汁滲透紙背,又把畫像染污,常受大人申責,因之又不敢多所嘗試。 父親見我愛畫,買了部吳友如畫集給我。大概有二三十冊,有中興名臣畫像、有神仙故事、古代名人故事、百美圖,更有清末社會寫真,還有些花鳥之類。現在我覺得那些社會寫真最有價值,竟將清末全國社會各種活動形態都模寫下來,若有民俗學者想研究彼時社會狀況,這是頭等參考資料,我覺得像吳友如這樣畫家,不僅前無古人,於今亦尚無人能及。可惜他的畫又嫌過於繁複,僅能供觀賞,而不能供臨摹,我得不著他的益處。 民國初年神州國光社用珂羅版印了許多名家真跡,大都不出四王範圍,父親買了若干本叫我學,我挑那構圖比較單純的畫了幾張,好像還看得過。父親大喜,逢人便揄揚說他女兒能畫,居然有人送紙絹、送扇面來求我的「墨寶」,得之者都說小小年紀居然能摹仿名跡,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我亦沾沾自喜,對於作畫更樂此不疲。 民國十年秋,我考上了吳稚暉、李石曾兩先生在法國里昂所設立的中法學院。因當大病之後,健康極壞,以為學繪畫用腦力較少,而且還可適性陶情,又羨慕法國藝術之高,遂以學畫為志願,赴了法國。抵法後,屢次患病,二年後才正式入了里昂國立藝術學院。開始時學石膏模型的半身人像,用炭筆練習。不過一年多,忽聞家中慈母病重,恐不能相見,只有輟學返國,全身的人體模型尚輪不到我學習,別說油畫了。 返國以後結了婚,開始了教書生活,又開始了寫作,我的精神便完全灌注在文學上,同繪畫從此分手。一分手便是三四十年,中間偶然高興也畫一點,但隔六七年,十來年才畫一次,你想又怎樣能有進步? 國畫原由鉤勒而成,故以線條為主,渲染為副。想線條剛勁有力,則非用一番苦練功夫不可。我國繪畫與書法同一淵源,若你的書法好,學畫即事半功倍。可是想書法之好又談何容易呢?舊時代讀書人之練習書法是從孩提開始,於今年在五六十以上有過進學塾經驗的人,總該記得你初入學塾時,老師用硃筆寫了大楷,叫你用墨筆填(或用市上買來紅色印的楷字亦可),寫過一些時日以後,老師用墨筆寫一張大楷,叫你將紙覆在上面影摹,這樣老師可以省點氣力,因為一張硃筆寫的,填寫一次便不能再用了,而影摹的則可用好些日子。影摹一二年或二三年後,兒童已知字體結構的順序,腕力也稍強,就不再影摹而來臨寫了。那時在學兒童每日除唸書以外,必臨寫大楷一張或二張,小楷半張或一張。視為日常功課,無論如何不許缺欠,缺欠了次日必須補出。 那時候學童學寫字,講究正襟危坐,凝神定氣。握筆的幾個指頭,都有一定部位,這就是說以拇、食、中三指置於筆管之前,無名指與小指置於管後,前三指用力向後壓,後二指用力向前抵,五指要空得中間可容得一枚雞卵,虎口上要平得可以擱一杯水而不傾溢。雖然不見得要求個個如此,但總要差不多才行。 學書時握筆之緊,要做到背後忽來一人,出其不意地用力將你手中筆一拔而拔不掉。更講究用懸腕,庶將來可以寫擘窠大字。 假如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書家,「練功」之苦,更嚇人了。古人有「退筆成山」洗滌硯台而「池水盡黑」的佳話。鄧完白自述他練字是自天色微明直寫到三更半夜,嚴寒盛暑亦不稍輟,寫了十幾年才能成為一個大書法家。其他一些書家,誰又不是自幼揮毫,直揮到頭童齒豁? 書法之外的藝術又何嘗不如此?齊白石學篆刻,一方石章,刻就了磨去,磨去了又刻,以至室中滿地是水,是石泥,幾乎無插腳處。鄭曼青先生之學畫,閉戶用粗紙練,一張紙反覆地用,塗成漆黑,一晝夜要用紙好幾刀。真是「願書萬本誦萬遍,口角流沫右手胝。」下了這種功夫,鐵杵也磨成針,哪有一門藝術學不好之理? 談到我寫字的歷史那真好笑極了。我進家塾為時短暫,根本沒有好好寫幾張字。我握筆的姿勢又弄錯,以拇食二指握管,像現在人們握鋼筆一樣,塾師當時沒有矯正,以後成了習慣,一輩子再也改不過來了。長大入學校,更無練字的機會,我也視練字為畏途。談到作畫,無非借人的紙和扇,隨意臨摹簡單山水一張,送出去就算。因為手腕無力,只能畫上過礬的紙,或捶煮過的宣紙,對熟絹我也喜愛,只怕生宣,太澀,弱毫無法揮得開,渲染也不容易,而且頻年所畫也不過一二百張上下。 因此,我的字寫得像塗鴉,畫呢,打眼一看,似頗不錯,其實一點筆法都沒有。這就是說我的畫是憑渲染,不憑線條的。 如前文所述,自第一次由法返國,專心寫作,不再作畫了。民國三十九年第二次赴法,寓巴黎國際女生宿舍。宿舍主持者都是天主教在俗服務團的團員,其中裴玫小姐曾在我國傳過道,最愛中國。本寓以國際為名,專收亞非澳各地學生,裴小姐對中國學生卻另眼相看。寓中每逢學生母國令節,輒令學生以她們本國藝術,按照本國習俗佈置禮堂,烹調餚膳也照她們本國風味。越南學生負責辦過以後,日本學生貢獻她們的茶道,非洲學生炫耀她們的土風舞。有一次適逢中國農曆新年,裴小姐請一位留法學美術的中國小姐作剪畫裝飾餐廳,她功課忙,畫了一點便不想繼續,我忽見獵心喜,對她說讓我來試試如何?於是畫了八洞神仙、麒麟送子、天官賜福、和合二仙、劉海戲蟾等等,每像皆高尺許,剪下帖在壁上,頗亦楚楚可觀。裴小姐想不到我居然會畫,歡喜之極,逢人輒道。宿舍總管是位英國中年小姐,高興得和我擁抱起來,稱我為國際宿舍的「寶藏」(Tresor外國人稱讚有才能者輒用此語),我只是暗笑,她們究竟是外國人,不懂中國畫,連我這種成績,都認為好,在我又算不虞之譽了! 照例,過完節,壁畫便該撕去,我那些畫竟留餐廳數月之久,後來國際宿舍在某地舉行一個晚會,跳舞、音樂、話劇,節目繁多,我這些畫也移過去作為會場的裝潢。 當裴小姐在晚會前數日通知我此事時,我想我多畫一點東西去展覽豈不更好。於是向那位學畫的中國小姐借了毛筆和顏料,夜以繼日地作畫。我的那些珂羅本的畫冊,經過對日抗戰和流亡早丟得一本不存了。於今想畫,拿什麼做範本呢?只好將從所遊覽過的景物憑記憶畫出,又以風景卡片作底子,加以改造之功,大小共畫了三十幾張。在晚會上舉行一個小型個人畫展,竟也博得不少讚美之聲。 次日,有一個法國太太找到國際宿舍想買我的畫,賣了幾張給她,得千餘佛郎。又有一位來法遊歷的美國小姐想買點中國藝術帶回給她母親。我取出那些畫請她挑選,她說她看見過中國風景畫,山峰疊山峰,疊得很高,從最高山峰望過去,看得見背後的江水和帆檣,你的畫講究透視,是受了西洋畫的影響,不是中國本色,我想要的是真正的中國藝術啊!我懂了她的意思,請她過幾天再來,又畫了兩張完全中國風味的,她才滿意地付了六千佛郎將畫拿去。 我的畫從來沒有賣過錢,現在居然成了兩回交易,所得雖不多,在旅費已將枯竭的我說來,亦不無小補。可是筆和顏料都是人家的,怎好久假不歸?況且我那些畫實在只能騙騙外國人,賺這冤錢有何意味?再者我那時已決定回國,每日忙著收拾行裝,接洽船票等事,也沒工夫再作畫了。臨別國際宿舍時,我將一幅「九老圖」裝框贈給宿舍,作為寓居兩年的紀念。聽說至今尚懸掛在會客室壁上。那張畫倒也畫得相當工細,不過是臨摹的,不值什麼。 四十二年,我在台灣師範學院教書,於斌總主教自美寫信給孫多慈女士和我,說他想在菲列賓舉行一個中國畫展,作品展過後賣去,將錢作一種慈善事業用。他要我兩人遍求在台國畫名家各捐作品數幅,共襄義舉。我們求到了黃君璧、溥心畬、鄭曼青、陳定山諸先生的畫,陳含光、於右老的字,但為數太少,多慈自己畫了些,她在巴黎國際學生宿舍住過,看見過我那幅「九老圖」,說我可以畫點湊數,我於是買了顏色畫筆,畫了三十張左右,裝裱後寄給於主教。不知為什麼,畫展竟未舉行,那些畫也不知下落。 四十九年我到台北治療目疾,章君谷先生編《作品》,向我索稿未得,說道聽說蘇先生能畫,若有畫稿賜登數幅亦可塞讀者之望。我把在巴黎所作的那些畫取出,他選了四幅在作品第一卷第三期刊出了。在畫頁上按語說「蘇雪林的畫超逸出塵,真可視作文人畫的代表……」我頂不喜所謂文人畫,以為我國畫道之壞,正壞在這些文人畫上,君谷將我的畫歸於文人之列,實在違背我的原意。難道我頂著一個文人頭銜,作的畫便非歸入此派不可嗎? 近來王琰如女士主編《大道》,來函索稿,指定非遊記之類不登。我只有搜索枯腸,寫了《黃海遊蹤》和《擲缽庵消夏記》兩篇文章給她。琰如在《作品》上看見我的畫,又要我親作插圖,恰好我在巴黎時曾憑記憶畫過「黃海壯觀」、「天都頂上看蓮華」、「擲缽庵消夏圖」等類,檢出給她。觸動畫興,又畫了些別的。「黃山西海門」也是新近作的一幅。 我以前作畫總不出「依樣畫葫蘆」的臨摹之途,在巴黎時沒有了範本,只好自己瞎闖,誰知倒給我闖出一條新路。我覺得這條新路對我個人很有意思,將來我想遵循這條路線發展下去,為中國山水畫開創出一個局面。這條新路其實也頗簡單,請述之於次: 第一是師法自然,不可再以臨摹為能事。我國以前畫家,基礎技巧練成之後,再廣覽名山勝水,加以寫繪,其例甚多。宋劉宗炳畫山水序云:「聖人含道應物,賢者澄懷味像,至於山水,質有而趨靈,余眷戀廬衡,契闊荊巫,不知老之將至……於是畫像布色,構此雪嶺。況乎身所盤桓,目所綢繆,以形寫形,以色貌色。」宗炳傳亦稱炳「每遊山水,往輒忘歸,凡所游履,皆圖之於室,謂人曰:『撫琴動操,欲今眾山皆響。』」可見宗炳畫山水是以自然為范象的。 唐吳道子畫山水也取法自然風景。明皇思蜀嘉陵山水,命道子往觀察,實地寫生,道子遊歷了嘉陵一趟,空手而回,帝問之,曰:「臣無粉本,並記在心」,今於大同殿壁圖之,三百餘里山水,一日而畢。李思訓圖之,累月方畢。明皇說:「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盡其妙。」明皇又語思訓云:「卿所畫掩障,夜聞水聲,通神之佳手也。」荊浩寫生之苦見其筆法記,曰:「太行山有洪谷,其間數畝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鉦山四望,回跡入大巖扉,苔徑露水,怪石祥煙。疾進,其處皆古松也,中獨圍大者,皮老蒼蘢,翔鱗乘空,蟠虯之勢,欲附雲漢。成林者爽氣重榮,不能者抱節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因驚其異,遍而賞之。明日攜筆復就寫之,凡數萬本,方如其真。」 宋董源善畫山水,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嵐色郁蒼,枝幹勁挺,鹹有生意,小山石謂之礬頭,山上有雲氣,坡腳下多碎石,乃金陵山景。皴法滲軟,下有沙地,用淡墨掃,屈曲為之,再用淡墨破。 范寬居山林間,常危坐終日,縱目四顧,以求其趣,畫山水始師李成,又師荊浩,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既乃歎曰:「與其師人,不如師造化。」乃捨舊習,卜居終南太華,遍覽奇勝,落筆雄偉老硬,真得山骨。 郭思「論畫」有云:「嵩山多好溪,華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別岫,常山多好列岫,泰山特多好主峰,天台、武夷、廬、霍、雁蕩、岷峨、巫峽、天壇、王屋、林盧、武當皆天下名山巨鎮,天地寶藏所出,仙聖窟宅所隱,奇崛神秀,莫可窮其要妙。欲奪其造化,則莫神於好,莫精於勤,莫大於飽游飫看,歷歷羅列於胸中……今執筆所養之不擴充,所覽之不淳熟,所經之不眾多,所取之不精粹,而鋪紙拂筆,水墨遽下,不知何以掇景於煙霞之表,發興與溪山之巔哉?」唐宋畫家既以自然為師,所寫山水自比較肖似真山真水。他們畫動物、畫花卉畫器物也講究逼真,論動物,像曹霸之馬皆系奉明皇命就御廄馬模寫之,杜甫詩丹青引乃贈霸者,云:「先帝御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牽來赤墀下,回立閶闔生長風。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韓干時,明皇御廄善馬至四十萬匹,諸王廄中皆有善馬,干併圖其駿,遂為古今獨步。明皇嘗命干拜工畫馬者陳閎為師,干奏道:「臣自有師,陛下廄中馬皆臣之師也。」我們今日見黃筌「竹鶴」,宋徽宗「紅蓼白鵝」,儼似活物,當皆由寫生而得。論花卉則我國人所畫遠比山水為逼真,趙昌善畫花果,每晨朝露下時,繞欄諦觀,手中調彩色寫之,自號「寫生趙昌。」論室宮器用,則楊契丹工此。鄭法士求其畫本,楊引鄭至朝堂,指宮闕、衣冠、車馬曰:「此是吾畫本也。」鄭深歎伏。 後來畫家足不出戶,只就前人手跡臨摹,如「賦得詩」,以詩詠詩,詩味日失。如以水加蜜汁,加之不已,蜜味亦無。所以我們要革新中國畫,非從自然取材不可。 第二是講究透視。我國以前畫家作畫對透視似乎是很注意的,但被文人胡亂一哄,便把這個觀念給哄走了。這裡舉宋沈括《夢溪筆談》為例,筆談云「李成(按即李鹹熙,或稱李營丘)畫山上亭館及樓塔之類,皆仰畫飛簷,其說以為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簷間見其榱桷,此論非也。大都山水之法,蓋以大觀小,如人觀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見一重山,豈可重重遙見?兼不應見其谿谷間事;又如屋舍,亦不應見其中庭及後巷中事……李君蓋不知以大觀小之法,其間折高折遠,自有妙理,豈在掀屋角也。」傅緯平中國繪畫史論之曰:「按唐宋時代之山水畫,尚未離寫實時代,故非注意於立腳點不可。因此李成有仰畫飛簷之發明,繼此究研,未始不可於透視學有所發明,不讓西畫獨步。但以中國之民性,喜高騖遠,愛玄惡實,中國畫遂由寫實漸變而為寫意,再變而為文人畫,只圖筆墨之風流瀟灑,不顧事實之支離荒謬。臨畫之時多,觀察實物之時少,以訛傳訛,一誤再誤,論愈高,形態愈乖。」這話是極有道理的。我前文所述那些大畫家論圖畫主師自然,終日觀玩真山水,可是他們不講透視,作畫時野心又太大,每寫一名山必將那座名山全貌寫出。譬如荊浩的「匡廬圖」,沈周的「廬山高」竟將廬山所有數百里的峰巒丘壑一概呈現於畫面。尤無理者,山背遠景必於高峰之巔露出。說人站在地面上看,固看不出,說在飛機裡向下望,也不像。難道就是沈括所謂大觀小的盆景假山嗎?我以為即屬盆景,也看不出這種形況的。屋宇、几榻、書架之類,近人身處角度大,漸遠則漸小,成三角形,但我國畫家又不解此理,總是兩條平行的直線延長過去,畫屋子前低後反高,畫床必見床頂,只有清末吳友如作畫知講透視之理,當是受西畫影響。因友如畫集也有仿西法的西洋社會新聞畫。 我以為,我們以後畫名山僅能片段片段分開來畫,以目光所能及者為限,萬不可動畫全貌,那簡直是畫地圖,不是畫風景。 第三講究色彩與空氣。我國山水畫所用顏料比較簡單,花青、赭石、籐黃三種為基本顏色,再加點朱紅與石綠而已。比之西洋油畫色調之繁多實不可同日以語。所以我覺得國畫太薄、太簡單,不及油畫之厚重耐看。這是工具所限,也是無可如何之事,我們又哪能像畫油畫一樣,把繁富色彩,畫在薄薄的一層宣紙、絹或帛之上呢? 但國畫究竟是國畫,若色彩敷施得當,上述那幾種顏色也勉強夠用了。我國古代畫家太空亦染色,顧愷之《畫雲台山記》「凡天及水,盡用空青竟素上下」類西洋畫法,今之畫家不然,畫水於波皺處略施淺青,天空則全屬紙絹本色,我以為應把古法恢復起來。 所謂空氣便是「濃淡」或「明暗」、「深淺」,我們看真山水,大率近濃遠澹,近暗遠明,即一樹之枝葉亦然,是皆空氣映之之故。前人亦知此理,王石谷清暉畫跋「畫有明暗,如鳥雙翼,不可偏廢。明暗兼到,神氣乃生。」笪重光畫筌「以墨之濃淡,分綴枝葉,自具重疊深遠之趣」。空氣即單純的墨色亦可表現。前人稱「墨分五色」即用墨時明暗深淺出之於一筆。王麓台自題仿大癡山水「畫中設色之法,與用墨無異,全論火候,不在取色,而在取氣,故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畫中有氣,畫乃空靈,否則蠻峰惡嶂,充塞紙面,重濁之氣,使人窒息。 第四要有立體感。印度藝術隨佛教以東來,其畫花卉宛如立體,梁僧繇學之,世稱「凹凸花」。歷代名畫記引建康實錄云:「一乘寺系梁邵陵王綸所造,寺門遍畫凹凸花,代稱僧繇手跡,其花乃天竺遺法,朱及青綠所成,遠望眼暈如凹凸,就視即平,世鹹異之,乃名凹凸寺雲。」明代西洋天主教傳教士攜天主及聖母畫像同來,士大夫瞻仰者均謂其像凸出畫面如生人。即紅樓夢寫劉老老誤入怡紅院,見一女郎寫像,以為活人,與之作語,走近乃碰痛額角,亦曾詫異說「畫兒竟有這樣凸出來的。」鄒一桂小山畫譜「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繪畫,於陰陽遠近,不差錙黍。」董其昌畫眼:「古人論畫有雲,『下筆便有凹凸之形』此最費解。吾以此語高出歷代處,雖不能至,庶幾效之。得其百一,便足自老以游於丘壑間矣。」 要想所寫景物有立體感,重在渲染,蔣驥傳神秘要說:「氣色在微茫之間,青黃赤白,種種不同,淺深又不同;氣色在平處,閃光凸處。凡畫氣色,當用暈法,察其深淺,亦層層漬出為妙。」除渲染外,鉤勒亦須講立體。古稱「石分三面」,即是立體感。後人畫石但有左右兩面,畫樹亦只畫左右之枝。難道天地間竟有如此之石,如此之樹,實可怪笑。我國人畫山峰大都如饅頭形,堆在紙上,不知大山峰嶂,皆嶙峋艾,如刀如劍,如矛如戟,■刺青空,昔人好喻武庫,謂兵器羅列,良有其故。又大山石多稜稜如積鐵,其坼痕多橫,我國畫家僅北宗能為,亦不能全似,南宗則皆作直紋,所謂「大斧劈」、「小斧劈」、「披麻皺」、「荷葉皺」皆直紋也。以後畫山對於橫坼,似乎要多加研究。我畫山即喜作橫坼,但苦於尚畫不好。 有些歷代相沿之畫法必須淘汰者,如畫雲氣,竟用線條鉤勒,無氳氤蓊勃之趣。以極圓的圈兒當作樹葉,施以石綠,我就從來沒有看見過這種奇樹。畫水波必用圓紋,不知江海波浪皆有稜角。山勢縱橫向背,姿態多端,國人只能畫正面,即與畫家相對的方向。這並非才力不足,實由不肯研究,想亦是承受文人畫風之弊。其他可說的話尚多,恐過於費辭,就此帶住。 或將謂如此則國畫與西洋油畫水彩畫合流,豈不失去國畫的特色,我意不然,國畫積弊太深,非大加改革不可。凡我所說諸端,改去後仍然是國畫,而比前更自然、更逼真,有什麼不好呢?現在所慮者國畫改良之前途有兩種阻力,不可不留意。其一是保守分子的意見,其一是外國人的意見。前者為害倒不大,後者則像我在巴黎所遇那位美國小姐,一定要不合理的中國畫才肯接受。於今有許多與外國人交易的畫家,為投洋人所好,把中國畫的缺點,盡量發揮,國畫不但無進步,恐將大退化了,實為可歎可憂。或謂西洋學者之讚美中國文化,有的固衷心欽慕,有的實居心不良。他們贊同我們保持文化特色,其實想我們永久滯留在時代落伍階段上,讓他們像動物園奇禽異獸一般來欣賞。又如日本人之保存台灣高山族風俗習慣,亦想拿來作他們民俗學的研究之用。我們是否為了滿足他們區區好奇心理,竟甘心自居為動物園的禽獸呢?或保存「獵頭」「文身」之俗,永遠做野蠻民族呢? 如前所述,我對畫從未苦練,又荒廢多年,當然沒有技術可說。現在這些改革國畫的意見,不過是個人悟到一條路子,從前和現在是不是有人說過,我也不管它。我現在倒有一個決心,就是待不想再教書的時候,便辦退休。退休後,有比較多的自由時間,我要改行做畫家了。為了我的天性原近於畫,並且也熱愛這項藝術。我先練習國畫基本的線條,等線條練得剛勁了,並且揮灑如意了,再練渲染法,要練到墨分五色,一筆下去,深淺如意,再講構圖。關於構圖,我以大自然為師,決不蹈前人窠臼,而且我自信有佈置於巖萬壑的才能,有揮灑飛瀑奔濤的魄力,我要作大畫,但不在幅度之寬大(因為與現代的建築不相適合),而在氣派的壯闊,我想把大自然的雄奇秀麗,變化多端,都在我筆下重現出來,這或者是夢吧,但是上天若讓我多活幾年,這個夢又安知其不能實現呢? 原載新文藝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