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這裡的居民,並不像老溫說的是什麼仙鄉佛界,他們也像高山區的群眾一樣,生活非常貧苦。部隊原來打算過了前面的關口再吃中飯的,現在進入了這樣一個不平常的環境,村莊的幾個老年人,相約出來,擋住爬山的道口,要部隊休息做飯。那些婦女和小孩子們的歡笑驚奇的臉,全貼在粗木窗欞上,而窗欞外面,瀑布像水簾洞一樣掛下來,她們看不清楚過路的人,更是多麼希望男人們把客人引到家裡來呀! 領導決定在這個村莊做飯。 部隊在「街上」立正,然後分配到各家房子裡。老溫帶一班人進到面對南山的一戶人家。這一家的房舍,充分利用了山的形勢,一塊懸空突出的岩石做了房的前簷,後面削直的岩石就成為房屋的後壁。房椽下面吊掛著很多東西:大葫蘆瓢裡裝滿扁豆種子,長在青稞上的紅辣椒,一捆削好的山荊木棍子,一串剝開皮的玉米棒子。兩個紅皮的大南瓜,分懸門口左右,就像新年掛的宮燈一樣。 這家房子很小,祖孫三輩人卻很齊全。老頭子招呼著大家,叫老伴、兒媳和躺在炕上的孫女兒退避到炕角上去,把在灶火台上烤著的煙葉也清理了,讓同志們坐下休息。 這一頓飯,因為村莊小並且還沒有糧秣委員,下鍋的是戰士身上米袋裡的小米。柴火不缺,家家門前都有砍下來的松杉樹枝,這些木柴就是潮濕也燃燒得很旺。老溫雖然是副班長,每次行軍做飯,都自討下抱柴燒火的職務,他很早就發現了這一工作的種種好處:費心不多,抽煙方便,如果趕上雨天冷天,還可以取暖烘乾。 據老漢說,這裡知道抗日還是不久以前的事。是一個從曲陽調到繁峙去的幹部,在這裡路過告訴大家的。這個幹部過去是個石匠,幾乎是唯一的到過這個山莊的外路人。至於見到八路軍這還是頭一次。 「八路軍的好處,我們從那個石匠嘴裡就聽說了。」老頭子說,「可是我們想,你們一定走不到這裡來。」 「我們哪裡也能走到的,大伯!」戰士們說。 「我們一輩子可不常出門。」老頭子說,「我今年六十七歲了,就沒有離開過這四面山。」 戰士們觀察著這屋裡的陳設,他們信服了老頭子說的話。這一家人吃穿使用的東西,每一件都好像鮮明的打著這座高山的印記。他們的衣服,毛皮是一部分,樹皮和草又是一部分。只有那害羞的、靠著窗台坐著一聲也不吭的媳婦才穿一件布褂子。布的顏色是染的不勻的黑紅色,這種顏色的原料也許是橡樹的果實、烏拉葉,也許是長在山坡上的野靛。老頭子用來抽煙,老婆子用來簪發,媳婦用來捻毛繩的,都是用獸骨削成。屋裡很多工具是石器,好看的獸角獸皮,和肥大的果實種子一同張掛在牆壁上,這是他們的生活資料,也是他們的裝飾品。 起初,這屋子裡很暗。含有多量油脂的松枝,在灶火膛裡吱吱剝剝的響著,屋子裡瀰漫著有香味的煙。當戰士們的飯快要煮熟的時候,雲霧忽然裂開,陽光照射進來,屋子裡非常明亮了。小米飯在鍋裡突突的響,米的香味也散射出來。 戰士們原以為在那裡睡覺的小姑娘,忽然轉動起來。她掀開蓋在身上的黑山羊皮,向鍋台這邊伸著一隻小手。 「香。」她睜開眼睛,喃喃的說。 「好些了。」那媳婦望著婆婆笑著說,「想吃東西了哩。」「病了兩三天,湯水不進。」老婆子向戰士們說,「你們都是福星,一來我這小孫女兒就清醒了。」 「孩子有病,這可不知道。」老溫說,「我們這樣吵吵嚷嚷了半天。」 「不要緊。」老婆子說,「一個小妮兒,病了也沒拿她當過回子事。」 小孩子這時才看見,在她家屋子裡竟有這麼多眼生的人。她把伸出來的手縮回去,插到母親的懷裡。媳婦又對婆婆笑笑,老婆子才說: 「我和大哥們賣個老臉,俺家小孫女兒想吃你們的干飯哩!」 「這好說。」老溫連忙掀開鍋蓋,在鍋台角上抓了一個飯碗,盛得滿滿的送過來。 奶奶餵著小孩吃,小孩吃得實在香甜,輪著小眼對戰士們笑了。 「在我們這裡,不容易吃到這樣好的干飯。」媳婦羞怯的對戰士們說。她爬下炕來,給戰士們抄出一大盤酸菜來,當做回敬。 「小孩子什麼病啊?」老溫吃著飯問。 「發熱。」媳婦說。 「那要看看。我們帶著醫生哩。」老溫放下飯碗到連部裡去。芒種聽他報告完了,對衛生員說: 「去給老鄉的孩子瞧瞧,用見效的藥品,不要老是阿司匹林和紅藥水。」 衛生員跟著老溫過來,把當時認為珍貴的退熱劑給小孩注射了一針。 村莊裡聽說軍隊會看病,那些有症候的人就全找了來。這裡邊有多年的瘡癤、心口痛、眼疾,原不是一時可以治好的。衛生員盡可能的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告訴他們應該注意的方面,軍民的關係顯然更親密了一層。那些患病的人說: 「八路軍給我們治好了病症,我們一輩子也忘不了。我們這裡實在難得有個看病的先生哩。」 尤其是那個小孩的母親,她心裡有十分的感激,又苦於沒有辦法表示和報答。她忙著替戰士們洗鍋洗小碗,又把炕上掃一下,願意他們坐到上面再休息休息。老溫有時到街上去,她就站在門口張望,好像對待剛剛回家的親人一樣。老溫終於感覺到了這一點,當他整埋背包準備集合的時候,他想應該留給這個婦女和小孩一點紀念。可是,他是一個窮八路,有什麼富裕的東西可以留贈旁人?他翻倒背包,打開幾層紙,找出他還沒有參軍時,求變吉哥畫的那張毛主席的像來。 這是尺幅不大的一張水彩像。當時,他到集上買了好幾次紙張,又替變吉哥做著地裡的活,變吉哥才很高興的畫好了。 「把這張毛主席的像留給你們,掛在牆上吧。」老溫對那媳婦說,「我們就是他的隊伍,我們就是聽他的話到處關心老百姓的困苦的。」 一家人全俯著身子來看。那媳婦兩手捧著畫像,輕輕的歡笑著說: 「啊,這就是他嗎?這就是他!」 當隊伍集合起來,宣傳員在對著村口的那面大岩石上,寫好一幅大字的抗日標語。從此,這個高山頂上的村莊,就到處傳說: 「毛主席的隊伍到過我們這裡了。」 「是的。他們奉毛主席的命令到前邊抗日去了。」 部隊啊,你的任務,不只是開山辟路,作戰衝鋒,萬里跋涉。你是革命的耕犁,每逢你前進一步,每逢你走到一個新的地方,你就把革命的種子,播種在那一帶人們的心靈之中了。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