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今年國慶節,在石家莊紡紗廠工作的大女兒來看望我。她每年來天津一次,總是選擇這個不冷不熱的季節。她從小在老家,跟著奶奶和母親,學紡線織布,家裡沒有勞動力,她還要在田地裡幹活,到街上的水井去擔水。十六歲的時候,跟我到天津,因為家裡人口多,我負擔重,把她送到紗廠。老家舊日的一套生活習慣,自從她母親去世以後,就只有她知道一些了。 她問我有什麼活兒沒有,幫我做一做。我說:「沒有活兒。 你長年在工廠不得休息,就在這裡休息幾天吧。」 可是她閒不住,悶得慌。新近有人給我買了兩把籐椅,天氣冷了,應該做個棉墊。我開開櫃子給她找了些破布。我用的包袱皮兒,都是她母親的舊物,有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趕到小房子裡,她帶病用孩子們小時的衣服,拆毀縫成的。其中有一個白底紫花紋的,是過去日本的「人造絲」。 我問她:「你還記得這個包袱皮嗎?」 她說:「記得。爹,你太細了,很多東西還是舊的,過去很多年的。」 「不是細。是一種習慣。」我說,「東西沒有破到實在不能用,我就不願意把它扔掉。我鋪的褥子,還是你在老家紡的粗線,你母親織的呢!」 我找出了一條破褲和一件破襯衫,叫她去做椅墊,她拿到小女兒的家裡去做。小女兒說:「我這裡有的是新布,用那些破東西幹什麼?」 大女兒說:「咱爹叫用什麼,我就只能用什麼。」 那裡有縫紉機,很快她就把椅墊做好拿回來了。 夜晚,我照例睡不好覺。先是圍繞著那個日本「人造絲」包袱皮兒,想了很久:年輕時,我最喜愛書,妻最喜愛花布。那時鄉下販賣布頭的很多,都是大城市裁縫鋪的下腳料。有一次,去子文鎮趕集,我買了一部石印的小書,一棵石榴樹苗,還買了這塊日本人造絲的布頭,回家送給了妻子。 她很高興,說花色好看,但是不成材料,只能做包袱皮兒。她一直用著,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又帶到天津,經過「文化大革命」,多次翻箱倒櫃地抄家,一直到她去世。她的遺物,死後變賣了一些,孩子們分用了一些。眼下就只有兩個包袱皮兒了。這一件雖是日本「人造絲」,當時都說不堅實耐用,經歷了整整五十年,它只有一點折裂,還是很完好的。 而喜愛它、使用它的人,亡去已經有十年了。 我艱難入睡,夢見我攜帶妻兒老小,正在奔波旅行。住在一家店房,街上忽然喊叫,發大水了。我望見村外無邊無際,滔滔的洪水。我跑到街上,又跑了回來,面對一家人發急,這樣就又醒來了。 清晨,我對女兒敘述了這個夢境。女兒安慰我說:「夢見水了好,夢見大水更好。」 我說:「現在,只有你還能知道一些我的生活經歷。」 1983年10月12日晨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