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多言多敗,文章寫多了,是非也必多。近有老友,多年未通音問,忽先來二信,聯絡情誼,然後寄來詩稿,要求作序。我向重感情,尤其是老年戰友,凡以此事相求者,無不立即應承。詩稿未能通讀,無可多談者,乃就舊日共同經歷朋友交情,說了幾句話。對詩作雖無過多表揚,然亦無過多貶抑。稿末照例附言:如不能用,切勿勉強。隨即寄回,請他定奪。序文不久又為一期刊拿去,亦曾寫信通知。不意此老友在外雲遊兩個月,方才回到家中,見到序文,先拍來一加急電報:萬勿發表。隨後來一封長信,略謂:如將此序用在書上,或在任何期刊發表,將使他處於「難堪的境地」。我除即刻致信刊物,追回稿件外,仍以老友資格,去信向他作了一些解釋和安慰。他接信後,再次發來加急電報:一定把序文撤下,以免影響詩集出版云云,看來如果稿子追不回來,還要有更多的糾纏和麻煩。 這真是當頭棒喝,冷水澆頭,我的熱意全消了。電報在我手裡拿了很久,若有所悟,亦有所感: 序文不合意,不用在書上就是了。而且稿件俱在,全是一片好意,其中並無不情不義之詞,何至影響詩集出版呢? 當然,我們有過一個傳統的觀念:一部作品,或題名於獎榜之上,或列目於報告之中,或由專家題字,或得權威寫評,都可以身價頓增,龍門得躍。但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沒有那樣大的法力。說好,出版者未必就賞以青睞;說不好,出版者未必就待以冷遇。況文章詩詞,究非商品,即是商品,亦如歐陽修所說,市有定價,不以人言口舌定貴賤。出版社收稿,當以稿件質量為標準,讀者買書,當以書籍水平為權衡,豈能單憑別人的話,以定取捨? 序者,引也。評論作品,多說好話,固是一路;然此亦甚難,如胡亂吹捧,雖討好於作者,對廣大讀者實為欺騙。我所作序,多避實就虛,或談些感想,或憶些舊事,於作品內容缺少介紹,對作者,讀者,雖亦助興導遊之一途,然究非序之正體。正體之序,應提舉綱要,論列篇章。鼓吹之於序文,自不可少,然當實事求是,求序者不應把作序者視為樂傭。 我為人愚執,好直感實言,雖吃過好多苦頭,十年動亂中,且因此幾至於死,然終不知悔。老朋友如於我衰邁之年,寄希望於我的諛媚虛假之詞,那就很談不上是相互瞭解了當然,這是就我這一方面說。再一轉念,老朋友晚年出一本詩集問世,我確也應該多說一些捧場的話。如覺得無話可說,也可以婉言謝絕。我答應了,而沒有從多方面考慮,把序寫好,致失求者之望,又傷自己之心,可算是一次經驗教訓吧。在該序文的最後,我曾寫道: 我苟延殘喘,其亡也晚。故舊友朋,不棄衰朽,常常以序引之命責成。緬懷往日戰鬥情誼,我也常常自不量力,率意直陳。好在我說錯了,老朋友是可以諒解的。 因為他們也知道我的秉性,不易改變,是要帶到土裡去的了。 今天看來,我這些話說的有些太自信了,是主觀的一廂情願的想法。回想過去寫了那麼多序,別人也可能有意見,不過海量寬些,隱忍未發罷了。 因此,現在聲明一下:從今而後,不再為別人作序。別人也不要再以此事相求。願遠近友好,詩人作家,一體垂鑒。 1982年6月16日上午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