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雀吃餅

作者:唐弢

  長腿將軍張宗昌的名字,總還有人知道的吧,這並非功業的口碑,正相反,人們所常常識起的,卻是刻在仇恨裡的淫威——一些狂賭濫嫖的事跡。
  在這許多事跡裡,據說曾經有過這樣的一件:一天,張宗昌和許多闊佬們在打牌,照例又是大輸了,這中間,手風稍轉,他摸到了一副好牌,一色三翻,聽張是一 索麻將:上家打了一張一筒,他就和了下來。一索如何碰得一筒呢?他自己解釋道:這叫做「雀吃餅」。
  麻將裡包含著做人哲學,這是早經指出的了。吃、碰、和三點,幾乎道盡了人間的一切。牌勢順時,人家自會把順子嵌當送上門來,你只要看定對手,張開嘴巴,不慌不忙地吞下去。這叫做「吃」,是按部就班的做人法。機會一好,於是乎就有「碰」,不管對門左右,橫衝直撞,只要打出對子,這就可以「碰」的一聲,劈面攔住,搶過你所要的牌來,這是高竄暴發的做人法。如果說「吃」是順序的爬,「碰」就該是踏著人家脊樑的跨了。能「吃」能「碰」,邊爬邊跨,「和」的希望就濃起來。但也不過濃起來而已,倘使別有靠山,則不妨另尋捷徑,於是乎就有最後的一手:「省吃餅」。
  「吃」宜於掩護,例如一再表明,說自己埋頭事業,不問政治,彷彿循規蹈矩,其實是早已磨尖牙齒,裝滿肚皮的了:壟斷燃料,屯積糧食,抬高物價,大抵就屬於這一類。「碰」則富於政治的冒險性,一有聲勢,便易惹眼,這回是必須拉破面皮,挺一挺頸骨,決不能躲躲閃閃的了:攜械打家,立「論」賣國,抹鼻登台,大抵就屬於這一類。挖空心思,拼掉生命,那目的就在於求「和」。
  但這又為了什麼呢?
  一來過癮,二來,也為的要裝飽錢袋羅!
  目的既已明白,可知「和」不下來的時候青筋暴脹,眼珠突出,拉來一筒,配搭一索,實在是不足為奇的。力之所及,加以威脅,不「和」亦「和」,強「和」硬「和」,這正是「省吃餅」的精神。但這一回 ,可惜搶得台面,卻忘記了估量對手,終於,反而連自己的褲子也被剝脫了。
  算盤撥錯,我想,還是再來連打四圈吧。


  三月十日

  選自1947年12月上海出版公司《識小錄》初版本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