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一九三五年三月二日,蔣介石飛抵重慶,建立了重慶行營。他發出的第一道命令是: 本委員長已進駐重慶,凡我駐川黔各軍,概由本委員長統一指揮。如無本委員長命令,不得擅自進退,務期共同一致完我使命。仰各路通令所屬遵照。中正手令。 這時,他下定決心,「擬將匪殲滅於烏江以西,赤水河以東地區」。一方面他積極調動部隊尾追、堵截,一方面又告誡他的部下不要隨意輕進。他在給周渾元、吳奇偉兩縱隊的電報中說: 我周縱隊主力,必待匪情明瞭,方可大舉。但有力之搜索隊,派遣愈多愈遠愈好。夜間應特別活動遠探。吳縱隊到達鴨溪附近,即須搜索前進,不可隨意輕進。但無論周或吳部,如聞有一個縱隊與匪激戰,則其它之縱隊,必須不顧一切,向激戰方向猛進,以期夾擊乾淨,萬勿稍加猶豫。 同時,蔣介石再度乞靈於碉堡戰術,他向各縣都發出了命令: 各縣均應嚴密構築碉堡工事。二碉間隔以目力火力能及為度,最好每裡約一碉。對於渡口,尤須嚴密堅固,並分段指定部隊及團防負責守備,並速派員考察督促。匪未到,則行封鎖;匪已到,則死守待援。 對於紅軍統帥部來說,這樣一來,仗就越來越難打了。 遵義大捷,使紅軍聲威大震,部隊士氣十分高昂。統帥部這時很想再打幾個好仗,以便打開局面。他們那股躍躍欲試的勁頭兒,簡直和部隊的小伙子們差不多了。所以,紅軍主力略事休息後,就由遵義西移鴨溪、白臘坎、楓香壩一帶積極尋戰。如果說,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紅軍是想方設法擺脫敵人,這時卻是要瞅準敵人找上門去了。統帥部瞅準的第一個目標,是駐守在魯班場、長崗山一帶的周渾元縱隊的三個師,可是周渾元是頗善於接受教訓的一位將軍,他見吳奇偉吃了大虧,因而萬分謹慎。儘管紅軍將士們手心癢得難受,也無從下手。 紅軍統帥部的領導者們,圍著地圖冥思苦索,終於從敵人叢中找出了一個縣城,這就是打鼓新場,那裡駐有王家烈的一個師。打鼓新場這個名字作為縣城是很新鮮的,老長征們都記得這個名字,多年後,周恩來在講黨史的時候還提到過它。為了這個小小的縣城,開了半天的會,大家眾口一辭,都說這是不大不小的一口菜,而且這個師正驚魂甫定,吃來一定非常可口。但是在討論中卻出現了一件意外的事,就是毛澤東一個人不同意打。儘管毛澤東那時有很高威信,但是大家求戰心切,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來了一個「否定之否定」,把他的意見否決了。從今天看,這是黨內民主生活相當健全的表現。會議最後決定,由周恩來當晚將作戰命令擬好,於第二天一早發出。 周恩來起草好命令,天已經是後半夜了。三月的夜還是很有些寒意。小興國給他燒了一壺熱茶,他喝了一大杯,暖了暖身子,才睡下來。矇矓間,只聽有人「卜、卜、卜」在敲自己的窗欞。接著是輕聲地呼喚: 「恩來!恩來!」 周恩來雖一向很警覺,但由於過分睏倦,不知不覺間又睡熟了。 過了一會兒,窗欞又卜卜卜地響了幾聲,接著又叫: 「恩來,你睡了嗎?」 周恩來掙扎著睜開眼睛,定神細聽,是毛澤東的聲音,就一骨碌爬起來。那時,長征中的紅軍將士們,幾乎人人都不脫衣服睡覺,所以起來得很快。 他把煤油燈捻亮,開了門,見毛澤東披著大衣,手裡提著馬燈,站在夜色裡。 「毛主席,你怎麼一個人來了,警衛員呢?」 「他們一個個都困得要死,」毛澤東笑著說,「我沒有喊他們。」 周把毛澤東讓進來,坐下,接過馬燈放在桌上,看看手錶已經凌晨兩點,就笑著問: 「你怎麼還沒有睡呢?」 「我睡不著哇!」毛澤東點起一支煙,「關於打鼓新場的命令發出去了嗎?」 「還沒有。」 「那好。」毛澤東帶著慶幸的口吻。「打鼓新場這個仗,我是越想越不放心,也就再也睡不著了。」 說過,他站起來,舉著他的馬燈,走近地圖,用夾著紙煙的黃黃的手指,指了指地圖上那個幾乎比蒼蠅頭還要細小的地名,再次陳述他的意見。 他不慌不忙地說,這個打鼓新場,看起來只不過是一個師,而且是黔軍的一個師,戰鬥力並不很強;可是他有城牆,修了碉堡,有比較堅固的工事,弱敵加上工事,就相對地強了。事實上,這個仗是一個攻堅戰,一打起來,時間就不一定很短。如果這樣,就麻煩了。 說到這裡,他側過臉望了望周恩來的臉色。周恩來神情嚴肅,聚精會神地聽著,思考著。他看毛澤東一隻手舉著馬燈很累,又搭上了一隻手。毛澤東繼續指著地圖上四面圍攻過來的敵人,講道: 「我們周圍的敵人一共有一百個團,而且相當密集。如果打鼓新場不能很快解決戰鬥,敵人就會從四面圍上來。這樣,我們很可能脫身不得,那就晚了。」 他說過,又分別指了指四周的敵人。在打鼓新場的北面不遠,有黔軍的一個旅;西北魯班場一帶有周渾元的三個師;西南的黔西、大方、畢節有滇軍孫渡的六個旅另兩個團;周渾元和孫渡正好形成對紅軍的南北夾擊;再加上吳奇偉的兩個師,已從東面進到了刀把水;川軍郭勳祺部已經進佔了遵義;以上都距打鼓新場不遠。至於敘永、古藺、桐梓等地還駐有川軍主力,也都會要圍攻上來,使紅軍陷於難以擺脫的重圍之中。 毛澤東有一條長處,就是他善於說服人,善於做說服工作。他有時也急躁,也會大發雷霆,但他有意說服你時,卻溫文爾雅,不慌不忙,那口湖南話說得鏗鏘有致。遵義會議的成功當然是由於客觀條件的成熟,眾多同志的努力,而毛澤東的善於做說服工作,不能不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今天,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危險,他就又來做說服工作了。他把事實和道理說得那麼透徹,這裡面就包含著動人的力量。 馬燈被放回到桌案上。毛澤東把道理講完,就坐下來靜靜地抽煙。周恩來在燈光下皺著兩道濃眉,捻著他的美髯,在認真地思考著。周恩來也有一條明顯的長處,他善於汲取人們意見中的合理成分,從不固執己見。他從毛澤東的意見中發現,儘管大家都擁有同樣的客觀材料,而毛澤東卻有更多辯證的思維。他不是只孤立地觀察一個條件,而是把這個條件同其它條件聯繫了起來;他又不是靜止地看一個部分,而是從變化中看它的結局。這樣他就能通過表面現象更深刻地掌握事物發展。 「好,我看這意見很好。天一亮,我就找大家重議一次。」他望著毛澤東點了點頭。「最近,因為打了勝仗,大家的信心是強多了,可是頭腦也有點熱了。人們的思想總是這樣,一時偏到這邊,一時又容易偏到那邊,看來不是那麼好掌握呀!」 說過,他的臉色顯得非常明朗,柔和,輕輕地笑起來。 毛澤東見周恩來接受了他的意見,心裡一塊石頭落下地了。他的聲音有些深沉: 「恩來,這個棋不好下呀!現在,周圍敵人是幾十萬,我們的戰鬥部隊不過兩三萬人。只要一步棋走錯,就不堪設想!」 說過,毛澤東站起來去取他的馬燈,周恩來見他要走,攔住說: 「我這裡還有點熱茶,你喝一杯吧!」 「不喝了,」毛澤東笑著說,「你要是有酒,我倒要喝一杯!」 周恩來說著,從大壺裡倒了一杯濃茶遞過來,笑著說: 「寒夜客來茶當酒嘛!」 毛澤東雙手接過,邊喝邊讚美道: 「好,很好,我就是不愛那個牛奶、咖啡。」 周恩來把警衛員小興國叫起來,送毛澤東回去。他望著毛澤東略略駝背的身影,站了許久。毛澤東的深夜來訪,使一場可能出現的挫折和損失避免了,這使他感到慶幸。 天一亮,周恩來就召開了一個會議,將毛澤東的意見再次作了說明。會議意料之外的順利,大家經過認真考慮,最後同意不打打鼓新場,另覓新的戰機。 周恩來來到毛澤東住的一座農舍裡,把討論的結果告訴了他。毛澤東甚為高興,隨後說: 「恩來,還有一個問題,我也想同你商量一下。作戰不同於討論其它問題,每次開會一、二十個人,一討論就是半天,有些事還往往決定不了。這樣下去,對作戰是很不利的。你以為如何?」 周恩來立刻接上說: 「我有同感。這樣下去恐怕不行。」 「你看,是不是成立一個軍事領導小組,對政治局負責。但也不能像過去博古同志那樣自行其是,弄得政治局什麼都不知道。」 「好,這個問題我先同洛甫商量一下,然後在會上討論解決。」 不久,在一次中央政治局的會議上,經過正式討論,決定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組成軍事領導小組。1 -------- 1據新發現材料,三人團成立在二渡烏江之前。 散會以後,周恩來同毛澤東一起,走在一條曲曲彎彎的田間小道上。周恩來的神色十犯絲耍𡞲耼琶浛蠖吓朔艿廝擔? 「這就好了,今後會要打更多的勝仗了!」 周恩來的喜悅是真誠的。他確實認為,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是很傑出的。博古過去說,毛澤東只懂得孫子兵法,這不公平,實際上他是把馬列主義的軍事思想和民族的軍事遺產結合起來了。從一九二七年,他就搞游擊戰爭,他不僅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軍事理論上確有傑出之外。周恩來深刻地體會到,越是在困難和被動的環境下,毛澤東往往出現一種奇思,常能出敵意外,有時連自己人也意料不到,這是一般軍事家所不及的。也許這就叫天才。最近二渡赤水殺回馬槍,就是這方面的例子。而毛澤東這方面的才能,在過去一段時間內,顯然沒有充分發揮,在當前困難的形勢下,他能多抓抓軍事自然是很有利的。 毛澤東在小徑上走著,看到周恩來的神情這樣興奮愉快,心中甚為感動。按遵義會議的規定,「恩來同志是黨內委託的對於指揮軍事上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澤東同志為恩來同志的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不言而喻,三人小組的成立,周恩來軍事上最後的決定權實際上沒有了。相比之下,也可以說他的權力削弱了。但是,他不僅沒有絲毫的不愉快,反而非常高興。這使毛澤東不禁想起一件黨內的往事。一九三○年,蘇共舉行十六次代表大會時,當時中共代表團在大會上的發言人是周恩來。這是斯大林指定的。其中自然包括一個明顯的含意,表明周恩來將作為中共新的領導人接替李立三的工作。但是回國以後,在安排黨的三中全會時,周恩來卻有意識地把瞿秋白擺在首要地位,讓瞿秋白在會上作政治報告和結論,而自己只作共產國際決議的傳達報告。結果也是瞿秋白接替了李立三成為黨的領導人。這件事常為黨內同志所傳誦。今天的事情,再一次把毛澤東深深地打動了,他覺得自己的這位戰友,這位同志,是真正的共產主義者,在他身上有一種象純玉一般的像水晶一般的晶瑩的品質。儘管他的認識有正確的時候,也有不正確的時候,而他沒有私心,永遠不爭權,卻是他最顯著的特徵。想到這裡,毛澤東久久地望著自己的同伴,生出一種由衷的敬意。 兩人並肩緩緩而行。他們望著翠綠的群山和小徑上的野花,都覺得心情舒暢,反而沒再說更多的話。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