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頁
回目錄
後記


  1998年深秋,接到湖南教育出版社符本清先生的電話,他們正在編選一套《中國科普佳作精選》,《小靈通漫遊未來》一書被榮幸地選中……
  也正巧,《小靈通漫遊未來》出版,如今正好20週年。今年,先是上海《青年報》「記起」了《小靈通漫遊未來》「20週歲」,來電約我寫了《從「小靈通」開始的未來之旅》一文,在4月10日發表。上海《申江服務導報》派出記者前來採訪,在9月16日以整版篇幅推出《葉永烈:「小靈通」的爸爸》。接著,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又在10月3日,在「百姓大實話」節目中,播出關於回憶當年讀《小靈通漫遊未來》的感想的專題……
  這些報紙、電台不約而同想起了「小靈通」,有兩個原因:一是如今這些報紙、電台的編輯,大都是當年《小靈通漫遊未來》的小讀者,所以記得那本書;二是隨著2000年的臨近,記起了那位曾經帶領他們漫遊新世紀的「小靈通」。
  舊事重提,說來話長。
  記得那是1977年10月,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幾位編輯在一個小學裡體驗生活,約我給小學生們上一堂科學知識課。講什麼好呢?他們徵求了小朋友們的意見,一致要我講《展望二○○○年》。
  我冒昧地答應了下來,去講了一課。想不到,第二天消息傳開,有四個小學派代表來要我去講;第三天、第四天,幾十個中、小學要我去講。後來,甚至連無線電廠、公安局、消防隊、圖書館都要我去講,講的題目都是一個——《展望二○○○年》。
  我忙於本職工作,不能一一去講,只好請他們放錄音。然而,我的腦海中久久地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對「2000年」那麼關心,那麼富有興趣呢?一位老師對我說:「這是因為大家都知道祖國的未來是美好的,但很想具體地知道未來是怎樣美好。孩子們是未來的建設者,他們就更加強烈地嚮往未來,關心未來。」還有的老師建議我把講課的內容寫出來,寫成一本書。
  正在這個時候,少年兒童出版社主動約我寫一本科學幻想小說,題目是《在國慶五十週年的時候》,也就是1999年,以便答覆千千萬萬小讀者關於「未來什麼樣」的問題。
  這使我記起了十幾年前寫的一本科學幻想小說,叫做《小靈通的奇遇》,就是講「未來是什麼樣」的。
  在寫作《小靈通的奇遇》前,1959年,我寫了第一本書稿《科學珍聞三百條》。當時,我剛剛走上科普創作道路,缺乏寫作經驗,從各報刊及國外雜誌中收集了許多科技新成就,共300條,編成了《科學珍聞三百條》。然而,寄到一家出版社以後,被退稿,認為羅列了這些科技新聞,太枯燥,太乏味。這本書雖然沒有出版,但是為了寫這本書,使我熟悉了許多當時的科技新成就、新動態,其中有工業、農業方面,也有醫藥、交通、通信、宇宙航行等方面的。
  後來,我為了克服《科學珍聞三百條》一書的缺點,決定把它寫成一本科學幻想小說。我通過一位眼明耳靈、消息靈通的小記者——小靈通,到未來市進行一番漫遊,報道種種未來的新科學、新技術。這樣一來,抓住了一根貫串線,把那些一條條孤立的科學珍聞,像一粒粒珍珠用一根線串了起來。另外,在講每條科學珍聞時,不是直接講如何如何,而是通過形象化的幻想故事來寫。於是,在1961年初,寫成了《小靈通的奇遇》初稿。
  寫出初稿後,由於忙於別的寫作,一放便是十幾年。特別是在林彪、「四人幫」橫行的那些日子裡,像這樣的書稿根本不可能出版,所以我一直把它壓在箱底,漸漸淡忘了。
  感謝科學春天的到來,這顆被遺棄多年的種子終於萌發了。我把那發黃的書稿送到少年兒童出版社,立即得到領導和編輯的熱情肯定。他們建議把書名改為《小靈通漫遊未來》,壓縮頭、尾,並提出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於是,我重新寫了一稿。在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大力幫助下,在畫好插圖之後,這本書只花了3個月的時間就印好,與廣大小讀者見面了,算是部分回答了他們關於「未來什麼樣」的問題。
  《小靈通漫遊未來》成為「文革」後出版的第一部科幻小說,一下子印了一百幾十萬冊,成了當時的暢銷書。
  出版以後,我收到許多小讀者的來信,要小靈通帶他們再到未來世界漫遊一番。責任編輯也幾度敦促我寫續篇。我幾次提筆想寫,卻又放了下來,因為讓小靈通如此這般再去未來世界漫遊,泛泛而寫,缺乏核心,缺乏思想深度。於是,幾年過去了,《小靈通漫遊未來》的小讀者已成了「大讀者」了,續集還是沒有寫出來。
  偶然發生的一件事,如一石擊破井中天,促使我很快地寫出了《再游》。
  那是在1984年初,我應邀到華東化工學院講演。講畢,收到大學生們遞來的許許多多條子,其中一張便條上這麼寫著:
   
一點希望

  當前面臨新的產業革命。過去的《小靈通漫遊未來》寫的大多是上一次革命的結果,或其思想未擺脫髮動機——傳動機——工具機。控制機仍未擺到重要地位。應重寫《小靈通漫遊未來》,未來社會應當充分表現出第四次產業革命後的情況,如對社會生活、教育等等的影響,也應寫好信息革命與前幾次產業革命的關係。
             當年《小靈通漫遊未來》的熱心讀者
  哦,當年的小讀者,如今成了我的老師。一張隨手而寫的條子,給我以莫大的啟示。
  我把條子轉給責任編輯看了,她也覺得有啟發。於是,我們就商定:《小靈通再游未來》以展望新的技術革命的燦爛前景為主線。
  抓住了這根主線,有了這樣的核心,順順當當地,我很快就寫出了《小靈通再游未來》。
  後來,《小靈通漫遊未來》與《小靈通再游未來》,合併成為《小靈通游未來》一書。
  由於《小靈通游未來》的廣泛印行,如今,不僅有的電話商標叫「小靈通」,有的商店取名「小靈通」,有的人的外號叫「小靈通」,就連有的電視劇裡的對話也說:「你快成了『小靈通』啦!」
  在20年後,重讀《小靈通漫遊未來》,感觸頗多。
  《小靈通漫遊未來》是通過眼明手快的小記者小靈通漫遊未來市的所見所聞,對未來作全景式的「掃瞄」。我慶幸當時寫的是《小靈通漫遊未來》,而不是《小靈通漫遊1999年》,把科學幻想的「預言距離」拉大,拉到21世紀以至更為遙遠的未來。所以,今日重讀這本書,有一些科學幻想已經實現,或者即將實現,而大部分科學幻想尚未實現,仍可以說是「展望21世紀」或者說是「展望未來」!
  小靈通前往「未來世界」,乘的是「原子能氣墊船」。如今,氣墊船已經很普通,從上海至寧波,從深圳到珠海,每天都有「飛翔船」往返。所謂「飛翔船」,也就是氣墊船。當然,小靈通乘的以原子能為動力的大型氣墊船,雖然還沒有出現在世界上,但是已經不很遙遠了。
  小靈通手腕上戴的「電視手錶」,已經接近於變成現實,如今,「掌上微型電視機」已經商品化。更小的手錶大小的微型電視機的誕生,指日可待。
  小靈通在未來世界乘坐的「飄行車」,不僅能在地面行駛,而且能夠在空中「飄行」。這種「飄行車」,也許會在21世紀出現。不過,最近我看美國電影《第五元素》,卻吃驚地發現,這種「飄行車」已經在銀幕上「飄」來「飄」去——當然,電影中是用三維電腦動畫拍攝出「飄行車」特技鏡頭,不過這使我十分激動——我20多年前的科學幻想,起碼已經被美國電影導演在銀幕上變為現實。當年,《小靈通漫遊未來》曾被「初出茅廬」的梁曉聲(當時他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任編劇)改編為電影劇本,交到導演謝添手裡,謝添就為這「飄行車」發愁,因為按照那時中國電影的特技水平是拍不出「飄行車」的。
  在《小靈通漫遊未來》中寫到的「環幕立體電影」,如今已經變為現實。把小轎車駛進電影院,坐在車裡看電影,這些已經實現——雖說並不那麼普遍,但是畢竟有了。
  小靈通見到小虎子的「老爺爺」(曾祖父)下棋不戴眼鏡,很吃驚。一問小虎子,這才明白:「他的眼睛不花,那是因為他眼睛裡裝了老花眼鏡。鏡片是嵌在眼睛裡的,所以你看不出來他戴眼鏡。我的爸爸的眼睛裡也嵌著鏡片,不過,他嵌的是近視鏡片。」這種「嵌在眼睛裡的眼鏡」,如今比比皆是——隱形眼鏡。
  在《小靈通漫遊未來》中,曾寫及「未來市農廠」,在巨大的玻璃溫室裡,工廠化生產農產品。這樣的「農廠」,如今已經有了。當然,書中所寫的「一個月可以收一次蘋果,半個月可以收一次甘蔗,10天可以收一次白菜、菠菜,而韭菜在一個星期內就可以割一次」,還有那「紅紅的蘋果,比臉盆還大,黃澄澄的橘子像一隻隻南瓜」,「切面圓圓的像張圓桌面」的西瓜……則尚需努力,才能變為現實。
  《小靈通漫遊未來》中還有許多科學幻想,尚待21世紀實現。比如,天氣完全由人工控制,晴雨隨意,「天聽人話」;天空上高懸人造月亮,從此都市成了真正的不夜城;家家都有機器人充當服務員;人的器官可以像機器零件一樣調換,從此人「長生不死」……
  現在重讀《小靈通漫遊未來》,最大的缺憾是書中沒有寫及電腦。電腦如令已經無處不在,到處引發智力革命。就連我的這篇文章,也是用電腦寫出來的。但是,小靈通居然在「未來市」沒有見到電腦,這不能不說是極大的「失職」。
            1998年11月12日於上海「沉思齋」                   葉永烈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網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