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一年冬天,一老一少同登上岳陽樓。憑欄遠眺,面對蕭蕭寒水,老人百感交集,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心情,提筆寫下(登岳陽樓)這首五言律詩: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淚流。 大歷三年冬,少陵於岳州 老人筆還沒有放下,旁邊的少年已驚得目瞪口呆:「唉呀,您,原來就是少陵先生啊?」老人微微一笑,取過詩稿,對少年說:「這些天謝謝你照顧我,我準備動身回四川了,沒有什麼好答謝你的,這首詩送給你留個紀念吧!」少年怎肯,一再苦苦挽留,老人見狀,只好留了下來,準備待天氣轉暖再作決定。少年名叫稚子,是洞庭湖上一個普通漁人,老人便是人稱「詩聖」的杜甫杜少陵,這一老一少怎會相遇相識,又怎會同登岳陽樓吟詩作賦呢? 說來話長,稚子是個孤兒,靠打漁為生,愛讀李白、杜甫的詩,日子久了,也就慢慢學著寫幾首漁歌,但總覺寫得不好。一天,他駕船到岳州,遇到一位白髮稀疏的贏弱老人要搭船,路上,老人不住地吟詩。稚子靜靜一聽,原來老人誦讀的是詩人李白的佳句。「酒途知己飲,詩向會人吟」,雅子不覺滿心歡喜,問:「您老也喜歡洞庭嗎?也喜歡李杜嗎?『捨南捨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杜甫的詩寫得真好呢,您說是嗎?」聽到這,老人微微搖了搖頭:「不,杜甫的詩比起李白差多了。」稚子沒想到他會這樣說,不高興了:「少陵先生的怎麼會差些呢!他更道出了百姓的疾苦呀!看來,您並不是一個真正懂詩的人嘍!」話不投機,稚子不再理會老人,沒想到,船剛到岳陽,本來身體孱弱的老人因旅途受了些風寒,一病不起。稚子主動照顧起老人來,交談中,得知老人特為登臨岳陽樓,眺望洞庭湖而來,便答應待老人稍好,便攙他同登岳陽樓。直到老人提筆賦詩落下款來,稚子才知他老人家就是名聞天下的大詩人杜甫。 當時唐王朝連年戰亂,民不聊生,詩人四處漂泊,流落至八百里洞庭邊。杜甫登臨岳陽樓了卻平生一大夙願後,他卻再也不能實現回歸故里的最後心願了——貧困交加的他病逝在風雨之夜的洞庭湖上一隻飄搖的小漁舟上。 岳陽樓,因位於岳山之陽,故名,始為三國名將魯肅訓練水師的閱兵台,公元712年,唐中書令張說滴守岳州,一次登臨該樓,心有所感,遂大力營造。此後岳陽樓幾經傾毀,幾度重修。其間,文人墨客接踵而至,把酒臨風,洋洋灑灑,吟詩作賦,尤以范仲俺的《岳陽樓記》最為膾炙人口。有人說:「文因樓生,樓以名存,岳陽樓因而成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被人們稱做「天下第一樓」。 整座岳陽樓為木結構建築,主樓平面呈長方形,寬18米,深14米許。從外觀來看,全樓共分三層,通高20米。全樓沒有一一根橫樑,也無一顆鐵釘,結構相當謹嚴,樓頂為罕見的盔頂,十分威武,三層共有12個飛簷,陡而上翹,如群鷹展翅,翱翔藍天。飛簷與樓頂,均以黃色琉璃瓦鋪蓋,並裝飾有龍鳳陶瓷和浮雕,顯得格外地金碧輝煌,氣勢不凡。樓四面環以明廊,腰簷設有平座,登上高樓,觀洞庭,望君山,南及瀟湘,北吞長江,令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詩人李白曾云:「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又詩曰:「樓觀岳陽盡,川回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懷。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可謂一絕。 岳陽樓不僅文化價值連城,在建築史上,它還是純木結構建築的典範。如同不朽的「詩聖」杜甫和他流傳不滅的史詩一般,岳陽樓也記載著人世間歷史的滄桑和變遷,成為我國古代高層建築的一座偉大豐碑。 ------------------ allan9掃校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