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1870年,普魯士和法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持續戰爭。人們處於這兵荒馬亂的年月紛紛離鄉背井。貧窮的法國畫家莫奈也逃到了英國倫敦。不料他在這兒掀起了一場社會風波。 當時的印象派畫還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人們紛紛譏笑它,抵制它。為了讓人們正確地看待印象派繪畫語言,莫奈夜以繼日地畫,白天在街頭畫像謀生,晚上獨自一人躲在那個小小的寓所畫畫。一天早晨,他又照例外出繪畫,大家都知道,倫敦是一個著名的霧都,到上午10點多鐘霧還在繚繞。莫奈靜靜地坐在那等待著他的客人,一面構想著那印象派畫,霧,這霧,一個靈感在他頭腦中形成,這不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嗎,他刷刷地勾出一個印象。就連客人請他畫像,他都拒絕了,一頭浸在他那繪畫的王國中。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這一幅作品終於完成。 在朋友們的支持下,莫奈終於能在英國倫敦舉辦他的畫展了。開始的那天,除了朋友和畫家們外幾乎沒有什麼人來參觀,可到了第二天,這裡卻已是人山人海了,參觀者絡繹不絕,朋友們大惑不解,莫奈只是靜靜地笑了笑。原來第一天來展廳參觀的本地觀眾對著那幅《霧》大惑不解:我們熟悉的「霧都」是這樣的嗎?那些銀灰色的、棕灰色的霧,怎麼被這個法國人畫成紫紅的了呢?問題無從解釋,大家面面相覷。有趣的是,當這些觀眾帶著重重疑慮步出大廳,走上街頭的時候,卻意外地發現自己頭上的霧氣真的有某種紫色的調子!所以第二天倫敦的居民就紛紛來觀看。也正是這幅畫讓他們用新的眼光看自己的城市了,從此印象派的繪畫,也漸漸為人們所接受。從而這幅畫也成了各個博物館夢寐以求的珍品了。雖幾易其手,1975年被有著雄厚資本的法國喬治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以重金購得。 喬治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不但收藏著價值連城的畫中珍品,它那獨具一格的建築藝術也是建築之國的珍品,讓世人矚目。 這座著名的建築是法國總統蓬皮杜為紀念二次世界大戰為法國為世界戰勝希特勒的著名功臣戴高樂總統而倡議修建的。1977年在法國巴黎落成,這時適逢蓬皮杜總統逝世,於是德斯坦總統就命名為蓬皮杜藝術中心。 初到這裡的人根本不會認為這裡是文化藝術中心,它不像我們常見的博物館,也不像一般的歌劇院,圖書館,倒像是一幢地地道道的化工廠,整個外形就是許多縱橫交錯的管道和鋼架。這正像一座還沒有撤出架子的新建建築物。其實這是意大利建築師皮阿諾和英國建築師羅傑斯共同設計的傑作。他們為了一改過去不管起決定性作用的結構和設備,特意把設備和結構來加以突出和頌揚,並且用來作裝飾。正是這種突破傳統,在技術和藝術上有所創新,更加引起人們強烈的興趣。有的人認為這是中世紀的一艘破船,還有人認為這是一個現代化的化工廠,但多數人讚揚它為「像神話般的建築」。 蓬皮杜藝術中心總面積大約10萬平方米,分地上六層地下六層,地上每層高7米,寬48米,長168米,每一層800多平方米的大廳中只設有一根柱子,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任意劃分空間。在地下設有一個大型的停車場,可以停放近700多部小汽車。現在在這裡設有現代藝術博物館,公共情報知識圖書館,音樂和聲學研究所,工業設計中心等等,以及與它們相應的配套服務設施。 自開放以來,成千上萬的各國人士都前來參觀這座現代化建築。在這裡人們可以感受到建築藝術的魅力,欣賞那巧妙的構思,還可以看到像圖表一樣清晰的建築圖案。 ------------------ allan9掃校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