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建築師的豐碑——西格拉姆大廈


  提起美國著名的建築師密斯·凡·德羅,我們就會想起西格姆大廈,提起西格姆大廈,我們就會想起范斯沃斯住宅。這些建築不但體現了這位建築師一貫的主張,用簡化的結構體系,精簡的結構構件,講究的結構邏輯表現,使之產生沒有屏障可供自由劃分的大空間,也就是「少」就是「多」的建築原理。而且是開創了人類用玻璃作幕牆的先例,說起這些事情,就不得不提建築史上那個有趣的故事。
  那是1950年,女醫生范斯沃斯聘請密斯為她設計一座小住宅。這座面積不到200平方米的建築物在建築史上卻名氣不小。因為這座小屋就是第一個用玻璃作幕牆的房子,在建成後,顯得晶瑩奪目,艷麗非凡,仿若一座「水晶宮」。可惜,這種玻璃透明有餘,隔熱不行,驕陽曬得女醫生熱汗淋漓,冬天的寒氣又透過玻璃凍得她直打寒顫,晴天的日子強烈的陽光刺得她目眩難忍,不久就生起病來。這樣透明的房子叫獨身女確感不便,而造價比原計劃超出了85%,所以她向法院提出控訴。站在被告席上的密斯不得不為自己的想法盡力辯解。在坐的聽眾都被他那口若懸河的精闢論斷所感染:「……當我們徘徊於古老傳統時,我們將永遠不能超出那古老的框子,特別是我們物質高度發展和城市繁榮的今天,就會對房子有較高的要求,特別是空間的結構和用材的選擇。第一個要求就是把建築物的功能作為建築物設計的出發點,空間內部的開放和靈活,這對現代人工作學習和生活就會變得非常的重要……這座房子有如此多的缺點,我只能說聲對不起了,願承擔一切損失。」眾人被他誠實的態度感動了,特別是這位醫生,最後她主動要求撤回起訴,這場官司就這樣不了了之。
  就因為這座住宅的風波,再沒有人敢冒這樣大的風險來請密斯,因為人們不需要可看不可「往」的房子。但不甘失敗的密斯,下了一番苦功,終於找到了一種染色玻璃來代替原來的無色玻璃。經過一番努力和宣傳,1952年他終於再次設計和建造了一幢38層的玻璃幕牆高層大廈——美國紐約的西格拉姆大廈。
  這幢雄立於紐約曼哈頓區花園街的西格拉姆大廈是一座豪華的辦公樓,總高達158米,建築物底部,除中央的交通設備電梯用地處,全部留作一個開放的大空間,這樣就便於交通,使它顯得清高,不同凡響,建築物外形極為簡單,方方整整,直上直下的正六面體。整座大樓按照密斯的一貫主張,採用剛剛發明染色隔熱玻璃作幕牆,這占外牆面積75%的琥珀色玻璃,配以鑲包青銅的銅窗格,使大廈在紐約眾多的高層建築中顯得優雅華貴,與眾不同。昂貴的建材,和密斯精心的推敲及施工人員的精確無誤的建造使大廈成了紐約最豪華精美的大廈。
  雖然密斯·凡·德羅去逝二十多年了,但他那種講求技術的精美的風格和那種以「少」就是「多」的主張以及對玻璃的使用,大大豐富了建築藝術,西格拉姆大廈就成了他最好的紀念碑。每當人們看到這座大廈,就會想起這一位傑出的建築設計師。

  ------------------
  allan9掃校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