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1.奧古斯特(公元前63-公元14) 第一個羅馬帝王 奧古斯特是凱撒小妹妹米麗亞的孫子,也是凱撒後來的養子。他的另一個名字渥大維為更多的人所知曉。77歲那年,他在前往地中海邊的避暑別墅的途中病倒了。由於他已無法繼續上路,便在位於那不勒斯附近他父母的房子裡住下。奧古斯特自知死期將臨,便派人把羅馬的朋友們叫到身邊。他們圍著他,向他訴說了他光輝的一生和巨大的業績。隨後,他又讓朋友們都離開,自己坐起來,雙手摟住妻子利維亞的脖子,吻了她,接著就把頭靠在妻子的懷裡直至心臟停止了跳動。60年前,他的父親也是在這一間房間死去的。 2.魯德爾(1140-1170) 普羅旺斯抒情詩人 他寫過的大量詩歌中只有6篇流傳了下來。我們對他本人的瞭解只是來自他的朋友、詩人馬拉卡布魯所寫的書,書中提到魯德爾同的黎波里女伯爵的故事。魯德爾曾連續數年給這位他從未見過的女子寫了許多愛情詩歌,後來,他為了能見她一面,竟然報名參加了十字軍。在東征的戰船上,他突然病倒,結果被送到的黎波里。女伯爵得知後,前去看望他,最後羅德爾在他深深愛戀的女伯爵的懷裡愉快地離開了人間。據說,女伯爵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葬禮,隨後她自己進了修道院,在那裡度過了餘生。 3.特裡薩(1515-1582) 西班牙聖徒和神秘主義者 特裡薩是基督教世界最受尊敬的女性聖徒。她的著作同她的朋友聖約翰的作品一樣,都是用一種富有神秘色彩的筆觸描寫基督,描寫超自然現象。1582年9月下旬,特裡薩在她的家鄉阿維拉鎮病倒。她的同伴修女安娜把她送進修道院。特裡薩希望在那裡單獨度過生命的最後一個星期,以便能靜靜地做完最後的祈禱。就在她死前的幾分鐘,她把安娜叫到床邊,特裡薩手裡捏住十字架,然後伸出雙臂抱住安娜,嘴裡含糊不清地說了幾個詞,接著她把頭靠在安娜胸前,幾分鐘後停止了呼吸。 4.米切爾·蒙田(1533-1592) 法國散文作家 蒙田把人的生命的最後一天稱作為"藝術大師之日"。他有一個很大的愛好,就是收集那些去世時行為不同尋常的事例。他曾說過,他自己要死得有聲有色,不要像普通人那樣悄然無聲地死去。1592年9月10日他突發中風,以後便臥床不起。此時他雖然神志尚清,但已無法說話。9月13日,這是他生命的最後一天,他咬緊牙,強迫自己起床,並穿好衣服。由於擔心他的遺囑會得不到很好的執行,他就按自己在遺囑中決定的數目,將錢一一拿給了他的幾個僕人,然後他寫了一張紙條,叫妻子去把牧師請來。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來到時,他極力讓自己再次起床,但此時他已無力動彈。站在一旁的牧師俯身把他抱起。他緊緊地抓住牧師的手,想說話,但說不出。就這樣他靜靜地離開了人間。 5.威廉·漢密爾頓(1730-1803) 英國外交家和考古學家 1791年60歲的漢密爾頓娶了年僅30歲的美麗迷人的艾瑪·萊昂。7年後他們在那不勒斯居住期間,萊昂同納爾遜邂逅,兩人有了私情。1792年納爾遜同漢密爾頓夫婦一同返回英國,4個月後,艾瑪生出了她同納爾遜的女兒,霍蕾希亞。在此後的5年時間裡,納爾遜同漢密爾頓夫婦經常在一起。對此,漢密爾頓只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年時間裡才表現出不滿的情緒。他想離開艾瑪。因為這時的艾瑪已變得身材肥胖,舉止俗氣,並不斷飲酒。但出於對納爾遜的尊敬,漢密爾頓又決定不這樣做。在他最後的日子裡,艾瑪和納爾遜都一直守護在他的身邊,最後他在艾瑪的懷中停止了呼吸,納爾遜緊緊地握住他的手。 6.霍雷肖·納爾遜(1758-1805) 英國子爵和海軍英雄 漢密爾頓死後不久,納爾遜就重返海軍,投入同法國的海戰。1803年在西班牙沿海的特拉法加大海戰中,納爾遜不幸背部中彈,在生命的彌留之際,他派人把好朋友托馬斯·哈代上尉請來。哈代告訴他英國海軍正在取得戰爭的勝利,納爾遜對哈代說:「請好好地照顧我親愛的漢密爾頓夫人,好好照顧可憐的漢密爾頓夫人。哈代,吻我一下吧。"當哈代抱住納爾遜,俯身吻了一下他的前額,納爾遜呼吸越來越微弱,直至全部停止。漢密爾頓夫人後來死得十分慘,她不顧一切地把漢密爾頓及納爾遜留給她的生活費揮霍一空。1815年她54歲時在巴黎孤苦伶仃地死去,死時身無分文。 7.約翰·濟慈(1795-1821) 英國詩人 濟慈因患肺結核多年,身體日趨衰弱,經常吐血。為此醫生建議他到氣候溫暖的意大利養病。濟慈當時年僅25歲,他的摯友,一個名叫約瑟夫·塞弗恩的愛國畫家,陪伴他坐船前往意大利。1820年11月他們到達羅馬。1個月後,濟慈的疾病又一次復發,他曾試圖自殺。塞弗恩形影不離地陪伴他,給他朗讀傑裡米·泰勒的書《神聖地活和神聖地死》,並為他彈奏海頓的鋼琴奏鳴曲。濟慈經常問醫生:「我這如死一般的生活將何時結束?"他說:「我感到花兒和野草正在我的身上長起。"第二年2月他終於在塞弗恩的懷中死去。臨終時,他說:「別害怕,我將輕鬆地死去。感謝上帝,這個時刻終於到了。」 8.伊麗莎白·勃朗寧(1806-1861) 英國詩人 1846年伊麗莎白和羅伯特·勃朗寧第一次見面。在此以前,他們就已互相通信達1年之久。兩人都是著名詩人。伊麗莎白40歲。她15歲時就已傷殘。羅伯特·勃朗寧30歲。見面後兩人很快就墜入愛河。但伊麗莎白對是否要結婚還十分猶豫。這不僅因為她本人殘疾,而且因為父親極力反對這門婚事。後來這兩個戀人偷偷地結了婚並離開英國前往意大利。在意大利,儘管伊麗莎白經常生病,他倆仍度過了充滿詩情畫意的14年婚姻生活。伊麗莎白一直想同父親和好,但她給父親的每一封信都被原封不動地退了回來。在父親去世的消息傳到意大利後不久,她的健康因悲痛而開始崩潰。羅伯特一刻也沒離開她的身邊。最後伊麗莎白在羅伯特的懷抱中度過了她生命的最後一天。 9.查爾斯·波德萊爾(1821-1867) 法國詩人和批評家 波德萊爾一生非常不幸,愛情的波折、生活的貧困使他一再受到打擊。他經常心情壓抑,多次產生自殺的念頭。他一生中唯一同他始終保持聯繫的人就是他的母親。儘管母親心胸狹窄,有時很凶狠,對他的行為也常常很不支持,但他同母親的通信從未中斷。他身患梅毒,由於過量地飲酒和吸毒導致了他46歲就夭折。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裡,他看上去已像個60歲的老人。看到他醉醺醺地在巴黎的街頭蹣跚,看到這個曾以雄辯的口才和清晰的思路而聞名整個歐洲的天才如今沉默寡言,鬱鬱寡歡,他的朋友們都紛紛地離開了他。在他病重時,他先是被收容在天主教辦的療養院,後來返回家中,是他的母親陪伴他度過了生命的最後日子。在母親的懷中,他閉上了眼睛。據他母親說,他去世時臉上含著微笑。 10.卡拉姆昌達·甘地(1869-1948) 印度精神領袖和民族主義者 1948年1月30日傍晚,正當甘地在伯拉廟前的花園裡主持一次群眾集體祈禱時,不幸被人開槍射死。當時,大約1000多個甘地的追隨者們聚集在一起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的大團結而祈禱,他們看見一個人朝甘地走去,用傳統方式行合掌禮,接著就拔出手槍,朝他連開3槍。這時倒在地上的甘地的目光正好對著這個兇手,甘地隨即做了一個表示寬恕的手勢。人們立刻衝上來把他抬進廟裡,讓他躺在一張長椅上,他的頭靠在他16歲的孫女梅尼的膝蓋上,半小時後停止了呼吸。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