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十九世紀西北回民起義在中國俗稱「同治回亂」。由於立場感情的不同,大規模流血死人的事實使後來人有了截然相反的觀點。在西北一些慘遭戰亂塗炭的縣份,漢族平民和小知識分子談「回亂」而色變,殘酷戰爭中廣泛存在的民族仇殺使他們永遠難消對於回民的厭惡。如我在甘肅靖遠便收集到這樣的歌辭: 同治五年三月間,殺氣瀰漫天。 十餘萬人一朝盡,問誰不心酸。 桃含愁兮柳帶煙,萬里黃流寒。 闔邑子弟淚潸潸,染成紅杜鵑。 清歌一曲信史傳,千秋壽名山。 碧血灑地白骨撐天,哭聲達烏蘭。 ——烏蘭是靖遠境內的山名,黃流即黃河。初聞此曲時,我吃驚的是:與我們通常認為的大漢族主義壓迫少數民族這一認識針鋒相對,靖遠漢族知識分子認為,是回民的民族主義和國家對回族的優厚政策,導致了回亂時期苦難深重的靖遠漢族知識分子受挫。 這是極其罕見的錯誤認識。我為這種認識感到震驚的原因,並非在我對它的不義的反感,而在我清晰地觸碰到的這種——人的隔閡。 此曲曾以近似校歌的形式,在靖遠的學校裡集會齊唱。歌唱之中,據靖遠回民回憶——凡回族學生都低頭不敢稍動,如同罪犯。 我引用此曲的目的不是想為我的回回族胞挖苦咒罵那位「闔邑子弟」的創作。凡人成群,必有矛盾。自有人的共同體形成於人類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不信任、彼此間仇視和仇殺一直無法消除淨盡。靖遠縣是否發生過同治五年三月回民屠殺十餘萬漢民的慘案,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回民一定有過對漢民的仇殺。人對人是殘酷的。亂世從來釋放殘忍。人只知自己的道德傳統,就像難以掙脫自己宿命的前定一樣。認識同治年間回民大起義的根源,在於反對滿清官家腐朽統治秩序的觀點——任何有正義感和歷史進化觀點的人都必須承認:同治前後的清政府,不僅是中國政治的腐敗極端,而且已經是人類社會種種曾有過的政治組織模式的醜八怪——十九世紀後半的清朝,是人類的恥辱! 民族仇殺是歷史的一種真實。同治回民起義中,屠殺漢族無辜的現象在陝西回民軍中尤為嚴重——報應是後來陝西籍政府要員對回族的成見。繼承劊子手湘軍遺風的一些湖南人,以及保持對回亂懼恨的一些陝西人,將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理解回回民族的人。 人間由於生存的大前提和人性之惡,相互仇恨排斥乃是一種基本規律。宗教由於人類對於這種規律的醒悟,也把「愛」作為最基本的起點。殘殺無論如何都是觸犯宗教原則,哪怕自己處於被殘殺者的處境之中。 陝西有一個著名的故事。漢族團練頭子(團練即政府派的民間武裝,是同治年大時代提供給許多漢族人物的出世方式)張芾,在當時以仇恨回回、剿殺回回為己任。這使得他的老母親深感不安。當母親勸告兒子不要和回民結仇時,張芾伸手從簸籮裡抓了一把麥粒,說: 「簸籮裡的麥,好比是漢民;我手裡的麥,好比是回民——它不單是少,還在我手心裡抓著哩!」 張芾的這段話,概括了中國民族矛盾的基本特徵。如同靖遠文人歌曲一樣的民族觀點,其誤謬不在於具體史事的描述,而在於對封建的中國民族壓迫本質的粉飾。 但是,儘管史實如此,宗教的原則仍然不應該原諒信教的回民曾有過的嗜血仇殺。在每一步偏離了神聖約定的腳印上,都記載著自己被淘汰的理由。 這是一種沉重而捉摸不住的感覺。當外面的世界正在天翻地覆、流血死人如同秋風落葉一樣平常的時候,這種感覺更加擾人。決斷對真正思考著大問題的人來說,是最困難的。 十三太爺馬化龍在同治改元前後,遲遲難下決斷。無論從清朝公家檔案文牘中,或者從教史鈔本中都能看出他的心事沉重。 陝西、雲南的回變已經白熾化。回漢仇殺正酣,雙方都喪失了理性。哲合忍耶的一些教區,如張家川、雲南東溝,都已經被戰亂捲入。原來潛伏著的道祖馬姓在雲南、海原田姓在隴東、平涼穆姓在隴南,都已迫不及待地投入起義。 但是馬化龍的猶豫是深刻的。他明白眼前並非是土百姓的天下。依據尚不充分。哲合忍耶的歷史遭遇,使得哲合忍耶有著—種特殊的清醒。老虎不愛聽狼叫。哲合忍耶也許是中國大地上最敢於賭命的一類人,但他們不習慣滿眼的大革命——以前在無援助的犧牲之中,哲合忍耶已經孤單慣了。 這是一種高傲的、真正叛亂者的氣質。 十九世紀回變首先爆發於陝西,雲南回變也首先由回民自衛釀成,哲合忍耶最初曾短暫地按兵不動。後人多忽視了那一瞬的猶豫和觀望。因為哲合忍耶是那個時代裡真正的革命派,它死死認定清朝中央政府是自己的敵手。它要麼推翻這個官家報輩輩血仇,要麼乾脆不介入任何草民騷亂。後來歷史又曾多次重演這種瞬間——激進的、叫嚷的、膽大的,都未必是造反的。而眾多的造反者之中,也未必都有著一種徹底的叛意和徹底的死的打算。哲合忍耶特殊的被壓迫被滅絕的教史,使得它在革命性上能與任何時代的歷史巨人相媲美。也正因此,它絕不可能把艱難營生的甘肅漢民當作自己舉意走束海達依道路的對手。金積周邊出現過的回漢寬容共存事實,正說明了哲合忍耶的這種本質。 十九世紀回民大起義不是哲合忍耶發動的,而且甚至在戰爭進程之中,哲合忍耶第五輩穆勒什德馬化龍始終猶豫。這種猶豫乃至求撫的舉動,被學者們特別是解放後的中國學者們評頭品足、評議不已。 對他們那種咀嚼英雄糞便以謀生計的學術,應有專文總結。戲子不是英雄;學者甚至不懂戲。刀只是架在古人脖子上,他們希望古人演一出合口味的戲以供他們喝彩。他們製造的印刷垃圾毒害了人們的印象,散佈了錯誤的常識,使不識字的英雄死後還要忍受誤解。 沒有人懂得哲合忍耶。 而十三太爺馬化龍卻深知一切。他深刻地知道:教下數十萬哲合忍耶信眾早就是一個巨大的、目不轉睛地盯著滿清公家的血仇同盟。蘇四十三、張文慶即便沒有口喚嚴令禁阻尚敢孤軍發難;何況此時公家已經結仇全國、天怒人怨!只要他雙手一抬,那麼或者便是數十萬教眾人頭落地,或者便是滿清傾覆滄海桑田——然而,真主確實有意讓光陰改換麼? 滿目只見黃土高原。如同黃土的哲合忍耶男兒匍伏其中一動不動。然而這是一支黃土色的鐵軍。自從平涼太爺把希望寄予靈州大川,哲合忍耶又遭受了離散的痛苦。遠充黑龍江布盔埋骨船廠的第三輩導師、慘淡經營一坊坊一戶戶使枯樹長滿綠葉的第四輩導師,他們追求的大光陰,確實就是這個同治元年麼? 真人不露,後發制人。這就是哲合忍耶在遍地烽火的十九世紀最初的狀態。當陝西回漢摩擦愈演愈烈的時候,當雲南回民已經全省舉義的時候,哲合忍耶的金積堡道堂正冷冷地觀察和思索。 雖有例外,但各地的哲合忍耶教坊——每一坊大則如團小則如營——都悄無聲息,一面在熱依斯和阿訇們的指揮下迎送日子,一面緊張地等待著金積堡穆勒什德的口喚。 此時的哲合忍耶與第四代四月八太爺馬以德時代不同。不僅隴南、隴東、靈州等老教區早巳恢復,而且新教區擴展得也非常迅速。不僅大西北、可以肯定江南大埠(淮陰、南京、上海)、運河沿線(台兒莊、泊鎮、濟南、滄州)、以及首都要地(北京東郊、昌平),都有了哲合忍耶的寺坊;不僅在黃土高原的粗魯農民中,就連河套一線的商路上也處處有秘密的哲合忍耶商號貨棧,在山東北京等名城大坊之間隱藏著信仰哲合忍耶的上層人士。核心教區,如寧夏黃河灌區密麻麻數百座村莊修著堡牆。堡內有寺,牆上架槍——太平年月裡也早已寓兵於農。往日的流放地——新疆、雲南、貴州都已嚴整坊寺,信使往來,隨時向金積道堂請示教旨,或隨時準備容納教胞避難, 後來的人們,特別是學者們直至今天也沒有想像到,哲合忍耶在決定之前的瞬間裡,已經擁有著這種不可思議的勢力。在乾隆以來一次次的鎮壓取締之後,哲合忍耶在同治元年之前又復活成如此強盛的一個教團,這確是奇跡。哲合忍耶就是真主向缺乏信仰的中國顯示的一種奇跡。在四月八至十三,即馬以德時代至馬化龍時代的復活奇跡之後,真主的意欲是什麼呢? 後來我們省悟了——主是要哲合忍耶指示:在生死關頭,人應當怎樣做才不愧為人。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