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05章 雲南與貴州


  就整個同治回民戰爭來說,雲南杜文秀達到的水平幾乎超過西北——杜文秀在大理狹窄而肥美的自然區裡,如同太平天國一樣,真正實現過一次回族的自治。這幾乎是把夢變成了現實。杜文秀做為十九世紀三大回族英雄之一,以其佔地獨立的行為批判了黑暗的中國——這種行為正與白彥虎闖蕩西北衝出國境的舉動相呼應。雲南回變的大主角是格底目老教派的杜文秀元帥,哲合忍耶在雲南的是非,在於與杜文秀的一致與否。
  同樣,與西北終於出現了花寺馬占鰲這樣的凶殘叛徒相應,滇回中也出現過馬現(後改名馬如龍)這樣的屠殺同胞的劊子手。判斷我們雲南哲合忍耶的歷史功罪,又在於與馬現叛變之間的關係。
  感贊主,當我無法找到雲南哲合忍耶內部教史(哪怕一卷一頁)的時候,資料目錄上出現了EmileRocher(艾米爾·羅捨)的巨著《LaprovincechinoiseduYun—nan》(《中國雲南省志》)。此書出版於一八八○年的巴黎,幾乎與回民戰爭完全同時,其中一章全記雲南回民起義,篇幅占此通志三分之一。作者E·羅捨是清朝請去雲南搞歐式軍火採辦的海關西洋人員;曾任安南海關監督和雲南蒙自的法國領事。同治回變時親歷戰場,尤其是當馬現屠殺東溝哲合忍耶熱依斯道堂時,E·羅捨一行正在雲南府——甚至馬現攻打東溝的當夜,還曾給這些洋人送食物和作戰口信。
  他的著作,屬於一種原始記錄。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曾覺之先生一九五三年譯出此書,譯文流暢美雅。居然直至曾先生逝世,未得出版。白壽彝先生藉編寫《回族人物誌》之機,把此書印刷出來,以求他日備征檢索——這一資料兼有洋人和官方的內部性質,正可以和我們雲南教內的口碑傳說相對證。
  概言之,雲南在同治十年前後的形勢是:全省因公家煽動漢民屠回,以「滾單」傳示各地村寨,約期滅回,而激起全境回民起義之後,幾經鏖戰,漸漸形成了東路馬德新、馬現投降並為清朝收拾滇局、西路杜文秀擁兵自治支撐正義的態勢。
  哲合忍耶的中心熱依斯道堂——東溝,正處於回奸馬現覆蓋之下,而採取的立場又與杜文秀一樣。這種孤軍戰於叛徒中央的處境,決定了雲南哲合忍耶淒慘的結局。
  關於後來被中國許多回族知識人讚為一代大師的馬德新(復初),應有另題剖析。關於他為清政府掌握著全省平回大局、然而又為伊斯蘭寫下了大量研究著作的一生,究竟是否能夠在後世裡得到主的饒恕,不是本書討論的內容。至於馬現——這個南方回民的叛徒,他與西北回奸馬占鰲的區別在於:馬占鰲父子尚不過是充當左宗棠政府軍中的一個打手,而馬現本人卻是屠殺雲南回軍的元兇。他與馬德新兩人一文一武,把國家的殘暴、歐洲的裝備、軍事的包圍和媚權的宗教——都變成鮮血,使之在哲合忍耶的東溝流淌。
  大理遠隔重重關山,東溝人無法獲得大理杜文秀的援助。事實上,同治八年間杜文秀曾派遣十八大師(司)東進圍省,企圖解決這種局勢,但是省垣會戰中,杜文秀失敗了——從此雲南哲合忍耶的東溝已如刀斧下的縛囚。
  金積堡更遠在天外。從進入十九世紀這場巨大的滄桑之變開始,雲南熱依斯便不斷派人向金積堡十三太爺馬化龍處請求口喚,爭取協調——東溝熱依斯與大理元帥杜文秀曾派納尚邦赴寧夏,但納尚邦只能就地參加了穆生花的義軍。
  東溝的前定即是如此。東溝作為哲合忍耶的一個據點,它的命運只能是哲合忍耶式的,尤其在同治十年,前定是不可逆轉的。
  東溝,源在雲南他郎。哲合忍耶創始人道祖馬明心之子阿布都拉·馬順清於乾隆四十六年被充流雲南墨江縣他郎寨後,歿於該寨,留有他郎拱北,教內尊稱他郎太爺。
  他郎太爺有五子,第三子馬聖麟(流傳中或作馬朝聖、馬世麟、馬成林),後日遷河西縣東溝潛伏,悄悄地在雲南和貴州發展著哲合忍耶教派。至遲在四月八太爺馬以德時期,雲貴哲合忍耶與西北中心教區恢復了聯繫,馬聖麟也至遲在他從西北學經完滿以後,便被委託了雲南貴州兩省教權。他任熱依斯之後,東溝成了哲合忍耶南方的道堂——直至今日。
  整頓一新的異端者教派哲合忍耶出現於雲南,必然刺激和惹怒了媚權的馬現以及馬德新。E·羅捨書中有一條很重要的作者註釋,透露出回奸馬現對哲合忍耶的不能容忍,甚至連法國人都深知其味。1
  馬現對東溝哲合忍耶的滅絕之役,打了三年多時光。關於這一仗,我們雲南教內有這樣一段口碑:
  東溝回民流傳著一首兒歌:「老提台,要打下東溝吃早飯,一打打了三年半。帶牽著,小東溝馬依瑪目挨水燙。」
  老提台,即投降官府後改名如龍、官升提台的馬現。《清鹹同間雲南回變紀聞》說:「馬如龍之降,一進城就稱提台。算是馬提台保省。有歌曰:『好個馬大人,四門開三門,龍燈夜夜耍,米賣二百文。』子孫皆盡矣。好殺貪功,淫人妻女者,請以此公為戒。」
  E·羅捨寫道,馬現派人告訴他們:「他立即要出發到東山去,他的部隊正在那裡作戰;但他希望當晚便能回來。」
  馬現喜歡使用這種當天了事的表達方式。除了對法國人這樣講之外,他在降伏小東溝後,又揚言:「跟我來!打下大東溝吃早飯!」——因此被回民編成兒歌嘲笑。
  結果是——「打了三年半」,大東溝誓死抵抗,馬現本人也在攻打東溝道堂時受傷。小東溝阿訇馬依瑪目對他說了一些諷刺言語(當時小東溝已降),馬現惱羞成怒,下令將馬依瑪目拖出,一遍遍用開水澆淋折磨,直至將馬依瑪目燙死。
  ——如此一個劊子手,一場殘殺族胞的征伐,一個已經投降的村莊和阿訇,一個作證人的外國佬,湊成了這篇流傳了一百年的兒歌。
  馬現在殲滅東溝哲合忍耶的戰役中,使用了當時罕見的新式皮波帝槍。E·羅捨寫道,東溝外圍的哲合忍耶(或者是零星的杜文秀義軍)「為第一次在雲南使用的這種快速射擊的武器所大量擊斃」。
  E·羅捨記敘道:「小東溝被清軍佔領後,義軍方面滋生著擾亂不安的心情。他們看見四面八方都被圍了。馬成林(聖麟),同時是阿訇又是首領,覺得事勢是絕望無救了,乃對於婦女們施行他的影響力,使她們相信走到別一世界去的時候到了。上天的門開了,應當利用穆罕默德的召喚以回到他身邊去。一大部分的婦女因此而吞大煙自毒死,同時亦給她們的孩子吃大煙——結果,差不多只有男子來保衛她們的遺體了。」
  此時已是同治十年秋季。
  大東溝哲合忍耶熱依斯道堂塗炭的日子到了。雲南哲合忍耶教徒守住自己束海達依稱號的時刻也到了。
  據官方欽定的記載,馬現率軍「進逼大東溝,晝夜以開花炮連環攻擊」。血戰之後,大東溝被攻陷。事發在同治十年歲末,正是西北哲合忍耶主戰場——金積堡道堂毀滅的週年。
  馬聖麟因此獲得了哲合忍耶教內聖徒的資格。還在他被開花炮彈炸死的當時,東溝教眾已經在拚死救護他的遺體,《欽定平定雲南回匪方略》卷四十四載:「首逆馬成麟中炮死,其弟馬自新、馬文裕等藏屍清真寺,意存叵測。初八日,復派將弁圍攻三晝夜,生擒馬自新、馬文裕、張體寬、合士成;率隊進寨,攫獲馬成麟屍身,戮以示眾。」
  但是教內有不同說法。據無名氏稿本,「其屍首是小東溝人偷葬於溝溜鴿子箐,後奔告大東溝人遷回。」
  東溝就這樣被殘酷地毀滅了,除了它不死的精神。今天,沿著東溝美麗險峻的風景,滿目瘡痍,都是哲合忍耶捨西德的墳塋。無名氏抄本中寫道:
  事隔一百多個春秋,而今屋內村外的墳塚還歷歷在目。清真寺以下至南柵門,由南柵門圍牆至山麓,一排排墳塋都是溝壑:內用土基分隔小間,每小間壘滿屍體,再鋪蓋樹枝泥土。多為五層,因名「大墳」。擠滿大墳的這片土地名「大墳地」;大墳地向西南抬升,延伸到山頂都擠著沒有空隙的墳塚,名為「大墳山」——都是反圍剿大戰中捨西德的寢園。
  馬聖麟的拱北坐落於烈士們遺骨的正中,一片栽滿松樹的山坡台地上。他死後被尊稱為雲南三太爺,永遠地享受著尊敬。與他被公家流放他郎客死的父親一樣,他也走完了哲合忍耶英雄前定的道路。冤屈和鮮血是拱北的根源。同治十年以後,哲合忍耶教派才真正在雲南紮下了根,他郎和東溝兩處拱北象徵著他們,也吸引著他們結成一個堅固的集體。
  貴州——關於十九世紀回民大起義中貴州哲合忍耶的作為,教內記述遠遠不能與史事相匹。一九八一年,貴州興仁縣張正興寫作了一部章回體小說——《鹹同年間盤江回民鬥爭史記》,保存了貴州教內的口碑傳說。作者的祖父當年曾親身參加起義,作者又親耳聽過祖父的反覆敘述,因此這部小說具備著一定的教史性質。
  雲貴兩省回民起義無法區分,雲貴兩省哲合忍耶的行動也無法區分。貴州境內哲合忍耶基本上是按照東溝道堂的口喚發難的,兩代領袖——張凌翔和金萬照,都接受過東溝雲南三太爺馬聖麟的指示。
  章回體《鹹同年間盤江回民鬥爭史記》開卷第一回,便饒有意味地描述了張凌翔去東溝跟穆勒什德忌日爾麥裡(但小說把忌日九月初六誤寫為九月初七,把船廠誤記為平涼),東溝「三爺」為他痛說教史、指示他歸省舉義的故事。作者在文中敘述的幾輩導師,幾乎無一輩寫得準確;如說「船廠率領造船工人起義」、「道光年間外姓掌教、張格爾回民反」等等。這種差誤深刻地反映了宗教組織對於被壓迫平民的意義。東溝人僅僅戰於一山一寨,聲名卻傳於半個中國;貴州人虎踞數座縣城,裹擁了彝苗諸族,卻默默無聞,原因只在於缺乏宗教對歷史的補充。貴州回族等族起義中,首領以哲合忍耶最醒目,但戰爭性質更接近於各族對腐敗滿清的顛覆。戰事平息後,哲合忍耶南方中心又偏重東溝——這些原因都曲折地表現在這部章回體小說中,使之不能充分保存當年貴州哲合忍耶的面目。
  但是這部小說豐富地保存了回苗布瑤彝黎漢七個民族的反清面目。義軍俗稱白旗軍,這段歷史俗稱白旗斗爭史,小說對於諸如義軍拒降等事件,敘述得可以和其它公私文牘互證。小說尤其準確地保存了金萬照的事跡:
  金萬照,東溝馬家親戚,早年求學甘肅,雲貴知名阿訇。貴州亂後,公家措手不及,求金萬照出面去貴州議撫,並賜予「議撫游擊」。金萬照被召到雲貴總督衙門後一一接受,暗中卻去東溝道堂,請求口喚。
  雲南三太爺馬聖麟指示金萬照,到貴州後要「好好地掌握哲合忍耶」,小說中的這一句話,經得住推敲分析。金萬照入黔,標誌著教派意識朦朧的貴州哲合忍耶即將與東溝組成一個潛伏的大局勢——而這一點無論是對緊急的戰局或是對日後的出路,都十分緊要。
  金萬照的事跡非常動人。他沒有一絲一毫猶豫,就放棄了一種機會——河州馬占鰲和滇東馬現不惜殘害同類瘋狂攫取的叛變機會。他日能霸佔一方威風八面的前程,似乎根本沒有被他考慮過。他風塵僕僕走進雲貴邊的大山,見到白旗義軍首領張凌翔後,立即宣佈了東溝熱依斯的口喚。
  同治年是一個大時代。是英雄和叛徒都輩出不窮的時代,是國家顯示極權、人性惡到極致的時代。在遍及全國的回民起義中,很難數清究竟是英雄多還是叛徒多。即使在哲合忍耶這個最單純、最勇敢的集團裡,投降和出賣也在恐怖的持續中屢屢出現了——東溝就曾應官軍要求獻出過三十三顆首級。杜文秀曾經先被他的女婿出賣、後被他的大理戰友送到官營。金萬照情願以官身作罪民,不遠千里投奔叛亂的壯舉,直至很久以後也沒有再次出現於中國史。
  金萬照面對著曾國藩源源發來的新式官軍,李鴻章為這些劊子手裝備了洋槍和洋官,——中國虛弱有名,但殘民之力無窮。金萬照按西北戰場上十三太爺馬化龍的榜樣,兵敗後請以一死為同胞求赦。
  同治十一年十月十七日,金萬照被清朝公家解至貴陽,以騎銅馬刑炮烙殺害。在哲合忍耶的忌日單上沒有這一天,但是貴州回民常在十月十七日誦經悼念他。
  雲貴兩省各自實現了自己前定的束海達依追求。哲合忍耶的悲劇精神已經實現了它在全國教眾中的瀰漫。聖教死了,苟活者忍受著一種負罪感,苦苦地呼吸著這種末世空氣。
  同治十一年臘月廿六日,杜文秀大元帥換水後念了討白(懺悔詞),宰了所蓄的孔雀。他囑咐留城的人:「滿城百姓交代與你了。」然後胸掛孔雀膽,坐轎出城。出大理北門,把孔雀膽摻毒藥服下。轎至清軍大營,藥力發,漸漸氣絕。他在如此的就義前夕,一定已經聽說了東溝哲合忍耶的殉難;也一定聽說了側翼貴州金萬照的就義。我想,杜文秀一定曾感慨過,一定曾經在一剎那琢磨過哲合忍耶這個教派;因為在他的大理兩翼的雲南與貴州的大地上,凡是哲合忍耶都犧牲了,都支持他直至最後一刻。
  


  1E·羅捨,P.97註:「戰事延長至如此之久,是因為馬成林雖然是回教徒,但是屬於稱為新教的一派;這派在近幾年才成立的,馬成林被尊舉為這派的首腦。而馬如龍則為舊派的回教徒,因此在他們兩人之間,存在著一種教派的仇視。」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