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目錄 |
進攻!是一次有聲有色的勝利進攻!她把瀰漫在我們生活中,特別是瀰漫在我們青年思想中,表現得那麼趾高氣揚、志得意滿的市儈主義、虛無主義、個人主義擊了個粉碎。尤其是她在這被擊潰的陣地上,高高地插上了我們自己的旗幟,插上了我們自己的閃耀著理想與青春光輝的旗幟。 她勝利了!她讓我們幻想著、嚮往著的北極光,終於在我們現實生活的上空,帶著它的奇異的、無比美麗的光華出現了! 但是,為什麼要用進攻兩個字呢?難道它和張抗抗寫的《北極光》的風格相稱嗎?難道它和作品中飛揚的潔白的雪花、和情思中閃現的童話的色彩,和行文中散溢著的溫暖的氣息,以及字裡行間流漾著的女性的柔美能夠連接在一起嗎?不能啊! 但是,如果你再思考一下,不僅思考,而且以你的心去感觸吧?那麼你將會透過潔白的雪花、童話的色彩、溫暖的氣息、女性的柔美,而被她那凌厲的筆鋒、鞭撻靈魂的力量所震驚了! 其實,要讓《北極光》的作者,一個經受過象戰爭的烈火那樣嚴酷、但比戰爭還要複雜得多的十年內亂的旋風襲擊的人,繼續單純地對待生活,而不進行深沉的思索、執著的追求。那是不可能的,這也不自然地形成了《北極光》的風格,使其溫柔中奔騰著感情的巨流,細緻中橫捲著思想的銳氣。於是我們好像聽到了行軍在雪地上的進攻的步伐的聲音! 我們的作者本來就是和她的同代青年一起從泥濘、血泊中滾過來的。她和他們的命運相連、呼吸與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可以從張抗抗的作品中聽到我們這代的青年的脈搏跳動的緣故。而《北極光》,則更為深刻、更為有力地揭示出了他們的心靈,寫出了他們的沉淪和苦惱、奮發和追求。她當然無意在一部作品中網羅形形色色的青年的行狀,但她所著力描寫的芩芩、傅雲祥、費淵、曾儲這四個人物,卻確實讓我們聽到了潮湧在我們年青一代胸臆中的聲音。她當然也無意在此展開廣闊的生活畫卷,然而從這些心靈中發出的歎息、喧鬧、辯白、歡笑,則確實迴盪著歷史的哀痛、現實的噪音,時代的呼喚;讓你從這些心靈的交響中,感到那生活的長河,正由過去向著未來浩蕩前進。 我們說:她就是要寫心靈,這當然不是說作者不注意人物外貌的雕琢、生活細節的刻劃,而只是說,她更願意把自己的筆端深深沉浸在人物的心靈之中。同時,我們說:她就是要寫心靈,也當然不是說,她只是對人物心理進行著冷靜的、客觀的剖析。不!她的特點,正在於她要讓她的人物也常常沉浸在她的心靈之中。我們在作品中,不僅聽到了人物的心聲,而且還聽到了作者的心聲,她不願把自己隱藏在人物的背後,她願意讓你聽到她與人物同行的腳步。為什麼必須隱藏自己呢?我們在這裡,不是正因為聽到了伴隨著的作者的心聲,因此,更能清晰地聽到人物豐富的心聲嗎?如果,我們在這裡,沒有強烈地感到作者心弦的撥動,那麼,它就不是《北極光》,《北極光》也就不會這樣迷人了。 也許作者曾經苦惱過:為了追求戲劇性的衝突,為了構思複雜的情節苦惱過;或者,為民渲染那被很多作家一次,再次描寫過的北國風光能有另一番氣象,能有另一種擬人化的譬喻苦惱過。但是,她現在自由了,她可以自由地歌唱了,她不必再為此苦惱。是什麼原因呢?你可以說,是因為她對生活的理解更透徹了;你也可以說,是因為她對人生的思考更深刻了,你還可以說,是因為她對藝術掌握的更成熟了。這一切,應該說,都是重要的原因。但是,除此,還有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她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她自己的表達方式。於是,她可以自由地歌唱了!這個本來容易流於鬆散的故事,在過去,也許要讓作者費盡心機加以粘合的故事,現在卻從她的筆端,從她的心裡潺潺地流濺出來了。這個本來容易落入俗套的風景描寫,也許雖經作者苦思冥想也不能超凡的描寫,現在那一片片雪花,卻變成了一個個從她心中飛出的精靈,她們是那樣自由地訴述著、傳達著作者對世界、對人生、對人物的感受和思索。她們不僅成為故事的目睹者,而且成為故事的參與者了。那一片片雪花啊!帶著溫暖的氣息飄進我們的心靈了。…… 當然,我們說她找到了自己的表達方式,並不是說她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因為她還在探索,她還要發展,她還要變化,她還要創新。但是,我們應該承認,《北極光》與別人的作品比,她確是有了自己的特點;與她過去的作品比,她確是讓你感到她舒展了自己的翅膀,張抗抗在飛翔了! 翻開小說的第一頁,你就被她的新的風格吸引了,她是這樣描寫雪花的: 「它們曾經是一滴滴細微的水珠,從廣袤的大地向上升騰,滿懷著淨化的渴望,卻又重新被污染,然後在高空的低溫下得到貌似晶瑩的再生——它們從蒼茫的雲層中飄飛下來,帶回了當今世界上多少新奇的消息?自由自在,輕輕揚揚,多象無憂無慮的天使……整個城市迴盪著一曲無聲的輕音樂,而它們,在自己創造的節奏中興致勃勃地舞蹈,輕快、忘我……連往日凜冽而冷酷的北方也彷彿變得溫和了。」 這場雪景的描寫,確是讓你感受到新的意境,它滲透著作家對生活的愛和思索;它是詩、是哲理,也可以說是整個作品的一部序曲。它帶領我們走進了作家所創造的藝術世界。 在這個藝術世界裡,作者展現了一段平凡但又讓你感到很不平凡的故事。 一個姑娘像我們生活中所常見的那樣,有了對象,在周圍的人們看來,他們是「門當戶對」,各項條件都很合適。但是,就在他們拍攝結婚照片的頃刻之間,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姑娘逃走了。為什麼逃走?是不是出現了複雜的愛情糾葛?不是。那麼,既然他們已經認識很久。女方也很瞭解男方,為什麼她不可以早早提出中斷關係,而卻要在結婚登記以後,才突然採取逃走的行動呢?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這正是這段平凡的故事而又不平凡的地方,也是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所作出的獨特的構思。 這個叫做芩芩的姑娘,雖然也經過那黑雲滾滾的年代,但她遠離著漩渦的中心,生活經歷比較平淡,因此,她的精神世界還浮游於孩子時代受到常常影響的童話的海洋裡。她很單純,也好幻想。於是,她和那包圍著她的市儈的、庸俗的生活環境便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可是,因為這個矛盾僅僅是童話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矛盾,因此她就無力去擺脫這種市儈、庸俗的生活環境對她形成的壓力和包圍,只能長期苦惱、痛苦,而又長期維持著家庭和社會給她安排的她與傅雲祥的關係;只是在她遇到了費淵,而主要是遇到了曾儲以後,生活為她打開了大門,使她看到了包圍著她的環境以外的世界,才使她有了真正的力量。 作者努力要寫出芩芩這個人物的獨特的性格。她注意到:芩芩雖然有了行動的力量,但她依舊還是芩芩,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只能是芩芩的方法。她的經歷,她受過的教育,都沒有給予她處心積慮解決問題的能力舊常盤旋在她腦子裡的童話世界的人物和故事,只能給她從照相館一逃了之的幼稚、可笑的方法。這一筆,確實給人物抹上了獨特的色彩,使芩芩這個單純的、富有幻想的性格,給我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 應該說,整個一段,芩芩跟隨傅雲祥去照相館拍照,一路上內心陷於痛苦、掙扎的描寫,是作者很不一般的構思,它顯示了作者捕捉生活場景的本領。這段描寫,給了我們強烈的感受,那就是在我們的周圍日常喧鬧著的庸人氣息中,有多少靈魂在痛苦、在掙扎,而又有多少靈魂,因為軟弱而被吞噬了。 我們說,作者把自己的筆端深深沉浸於人物的心靈之中,是形成《北極光》獨特風格的重要因素,同時,我們認為也是揭示芩芩性格的最為貼切的方法。芩芩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是一個歡喜思索、幻想的人,是一個真誠地追求純潔美好理想生活的人,不寫她的內心生活,不寫她的心弦撥動的音樂,也就難於寫出芩芩的獨特的性格。我們聽到了芩芩心靈的音樂,我們好就更深地理解芩芩這個人物了。 同時,如果沒有從作者心中飛出的一片片雪花,沒有作者筆下充滿詩意的北國風光,那麼岑芩這個有著純潔心靈的人,也就不可能浮現於我們面前。 為了創造芩芩這個藝術形象,作者確是從各個方面進行了精心的構思與安排,我認為她在藝術上是成功的。 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寫芩芩這個人物,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在這人物形象裡,究竟包涵著什麼深刻的社會內容呢?作者確實沒有什麼宏大的意圖,她就只是寫一個普通、平凡的人,但是一個具有純潔心靈的人。她真誠、善良,追求著美好的理想生活。而十年內亂卻嚴重地破壞了這一切,現在,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升騰起的市儈、庸俗的霧障,也在吞噬著它。那麼,讓我們青年一代身上恢復、增多一點真誠和善良,清除、減少一點市儈和庸俗,又有什麼不好呢?我們多麼需要真誠和善良啊! 和芩芩相對立的傅雲祥,是一個在我們現實生活裡、當今的社會中大量存在的人物。作者沒有簡單地像有些文藝作品那樣,把他當作丑角挪揄一番作罷,而是把他當作普遍存在的市儈,庸俗習氣的代表,進行了有力的揭示。 十年內亂,破壞了我們的理想,破壞了我們整整一代青年,打著革命旗號的市儈主義、庸俗習氣,瀰漫於整個社會,毒害著我們青年的心靈。嚴重的是:這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市儈主義哲學,卻至今象病毒似的流傳於各個角落,而被不少人接受。甚至象傅雲祥這樣的年輕人,不會被社會的消極輿論所認可:是一個不錯的正派青年。 他們日常所努力的,只是如何拉關係,走後門,佔便宜、圖小利,悉心經營個人的生活,以此作為人生的目的。他們上演著悲劇而不自知,別人看著他們認為理所當然。這種狀況存在於很大一部分青年身上,難道還不值得嚴重關注嗎? 也許有人會說,作者寫的不過是司空見慣的生活瑣事;但是,我認為好就好在這裡。因為作家固然應該去發現那未被人們注意的生活現象;同時不好應該去揭示那到處存在卻又為人們熟視無睹的現象,由此讓人們看到它的實質,並照見自己的本相嗎?在這裡,我感到了作者攝取生活細節的本領。 例如一個細節,她描寫傅雲祥吹噓自己:能夠在照相信中拍攝彩色放大的結婚照片,既可以陳列在櫥窗之中,而又可以不化分文的高明手段,就很難觸及這種人物追逐名利的靈魂。尤其他僅僅因為可以在櫥窗中擺一擺自己的尊相,便感到飄飄然的心理,更使人感到他精神世界的空虛和渺小。 作者沒有用誇大的筆觸去描寫傅雲祥的愛情,她只是如實地寫出了俯拾既是的傅雲樣式的愛情。從表面上看,他也愛得很是熱烈、很會體貼;但是他並不理解對方,他也不想理解對方,他只是為了要找一個對象,而並不是為了尋找愛情,一旦所謂的愛情破裂了,雖然他也苦惱,但他首先考慮的是自己丟了面子,無法在人面前做人,而不是因為他失掉了愛情。我以為作者在這裡並不是為了要揭示什麼愛情問題,她無意描寫什麼愛情故事,她主要是通過這個側面而揭露這種市儈式的人生態度。但是,現在正是有很多青年,就是這樣在生活的河流上飄浮著;我們的理想,我們的未來,卻再也不在他們心裡佔有位置。這難道不是嚴重的悲劇嗎? 我以為《北極光》寫得最為成功的、最有深刻意義的是費淵這個人物。 有人說,費淵猶如屠格涅夫筆下的羅亭,是一個言談滔滔、沒有行動的人物,也就是俄羅斯文學中的多餘的人。當然,這個比喻,也僅僅就其言行相背而言;至於在俄羅斯的土地上為什麼出現羅亭,在社會主義的中國為什麼出現費淵,其根源,其基礎,其表現,顯然是極不相同的。 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出現費淵,是「四人幫」十年浩劫所造成的一種歷史現象。本來,他們對革命、對理想,都懷有一顆虔誠的心,但是由於他們缺乏經驗,都很幼稚,這樣,也就很容易受到極左思潮的煽動、愚弄,成為野心家手中的工具。一旦幻想破滅,便完全陷於絕望的深淵之中,從一人狂熱的宗教徒式的人物,變成了一個否定革命、否定理想、否定一切的極端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者、虛無主義者,從極左的雲端掉進了右的泥坑。在這裡,不像作者描寫傅雲祥那樣,諷刺的筆觸中帶著一種諧趣,而是批判的鋒芒中帶著一種沉重。作者痛心著我們青年的墮落,而發出了強烈的呼救聲音。作者在描寫費淵的經歷時,不是一般地採取平庸直敘、或是回憶倒敘的方法,而是構思獨特地通過一冊照相薄的幾張照片,很有概括力地表現了他的精神面貌的急驟變化。 這一張張平凡的照片,猶如一個個有力的歷史見證。作者有時把它客觀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有時又帶上強烈的主觀色彩。當這一張張照片,從我們眼前經過時,我們好似落進了歷史的潮流,在其中浮沉、翻滾。 一張縣知青積代會的集體照片,我們彷彿看到了整整一代狂熱而愚昧的青年。當這個費淵作為青年積極分子四處匯報講用時,正是他的父親在監獄中被迫害致死的日子;費淵們誓死要和舊世界作徹底的、最後的「決裂」,結果卻被推進了一個血腥的野蠻世界。 當作者在我們面前呈現這張照片時,她沒有忘了寫出費淵額上的幾絲皺紋。(她更加上了一筆,而這皺紋很像用來製作佩在身上的大紅花的皺紙。)而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的額上,卻已經鏤上了皺紋,這是什麼樣的思想矛盾和痛苦雕刻出來的皺紋啊!它是一個聰明的年輕人走向愚昧而在心上留下的印記。經過作者這精確的點示,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也敞開在你的眼前。 這是一場彌天大謊!當費淵和他的夥伴們一旦瞪開被蒙蔽的眼睛看望時,這確如碰上了地震前的閃光,接著是天崩地裂,他們是完全處於無法理解的絕望之中了!他們的精神整個崩潰了!因此,當作者接著把那張酒醉的照片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完全理解這一群青年的孤苦無告的情狀,他們的心在流著血。作者在這裡著意加上了主觀色彩的渲染,好像讓你感到人物泡在酒裡了,照片也泡在酒裡了。為什麼作者要加上主觀的渲染呢?這是因為作者抑止不住自己心中的憤怒。就是你們這群騙於手,你們毀掉了我們整整一代青年;這些你們所製造的知青典型,現在卻成了一個個酒徒,我覺得作者的藝術構思,既具有深刻的現實根據,也富有感人的藝術說服力。 正因為費淵們受的欺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欺騙,是一場打起人類最美好理想旗號的欺騙,這對於他們的創傷,也就不是一時可以治癒的。何況,不僅費淵們受到了創傷,更重要的是我們的黨、我們的祖國也受到了深深的創傷,積重難返!因此,要讓受到欺騙的費淵們立即清醒地對待現實生活,也就當然十分困難。費淵們從一個狂熱的宗教徒成為一個冰冷的個人主義者,正反映了我們社會的複雜性,我們的道路的複雜性,費淵的出現,是一種歷史現象。 我以為從費淵的個人經歷來看,這裡又包含了一些屬於他個人的原因,那就是作者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張費淵兒童時代在飛機場上迎接外賓的照片。原來他是一朵從溫室裡培育出來的花,比起另一個小說的主人公——從風雨中過來的曾儲,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樣的經歷,只能使費淵看到生活綺麗的。富有幻覺的一面,而看不到生活嚴厲和殘酷的一面,這不僅容易使之受騙,更重要的是當騙局戳穿以後,他無力抵抗,不能猛醒,於是只能轉而陷入絕望,走向冷酷,變得自私。 我覺得作者筆下的費淵,確實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具有深刻社會內涵的藝術形象,她接觸到了我們歷史的、生活的複雜性。這在作者的文學道路上,應該說是一次具有創造性的收穫。 那麼,為什麼作者在描寫費淵這個人物時,不賦於他更多的行動,而只是寫他能言善辯的一面呢?我認為這正是作者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點。雖然,費淵們「破壞」舊世界的時候,也有過瘋狂的激烈的行動,但是他們的更突出的表現,不就是講幾句語錄,摘幾段馬克思的言論,而以為這樣就是實行了馬克思主義嗎?現在,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行為,除了去指責時弊,也就當然只能從另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中去尋章摘句,進行空洞的說教了。如果說,屠格涅夫筆下的羅亭,也沒有行動的力量,但心中的火花並未熄滅,而今天的這個羅亭——費淵,則已整個地心灰意冷了!聽他的自白吧:「我的心寧靜得像月球的表面,沒有風也沒有漣漪。」他把自己打扮成看透了人世的哲人,而實際上,他只是一個僅看重渺小的自己的庸人。為什麼他那口若懸河的談吐、雄辯過人的言詞只是讓你感到僅僅是嘴唇的動彈,而不是心的跳躍,因為了心中的火焰熄滅了。 如果我們青年一代的心中的火焰熄滅了,失掉了執著追求理想的意願,那麼我們的事業將由誰來繼承?我認為作者創造費淵這個藝術形象,是向我們提出了這個嚴重問題,她要我們更好地理解他們,愛護他們,引導他們,重新點燃起他們心中的理想之火。 費淵這個藝術形象的意義正在這裡。 那麼,誰是作者在《北極光》中創造的理想的人物呢?當然是曾儲。 曾儲與費淵不同,作者要在這兩個人物身上,表現兩種性格的強烈對比,表現兩種決然不同的生活態度。曾儲不像費淵,只是冷眼旁觀、指責時弊,他卻要投入生活,以自己的行動和錯誤作鬥爭,他不僅是一個有思想的人,而且是一個勇於行動的人。 作者描寫他們的性格對立,不是把他們置於情節糾葛的直接衝突中,而是相互之間無多少聯繫地、散文式地描寫了他們各自的生活經歷。同時,作者著重渲染了他們活動的背景的氣氛和色彩。同樣,達到了對比的效果。 作者描寫曾儲的少年時代,充滿了淒苦風雨,不像費淵在蜜糖中泡大。作者選取了一隻破飯碗的動人故事,突出地表現了少年時代的變故,曾在他生命中灌注了多麼強大的力量。這只被曾儲保存了很多年,始終儲隨著他的破飯碗,原來是一個乞食的老人,用它盛著救命的食物,從死亡中挽救了他。這只破飯碗成為窮苦人身上巨大同情力量的見證,也成為一股潛流,隨時在他心中注進了溫暖和信念。這溫暖和信念是曾儲能於跌倒爬起的動因。這只破飯碗的故事,在塑造曾儲的性格上是很有力的一筆。比起費淵這朵溫室中培育起來的花朵,一陣狂風,就被吹落,也是很有深意、起到強烈對比作用的一筆。 作者著意描寫曾儲充滿生命活力、熱愛生活的樂觀性格,堆雪人和打冰球的兩個細節的描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打冰球的細節,那激烈搏鬥的場面,那白雪背景前的燦爛的冰球運動員的服裝,確是寫的如火如荼,很好地烘托了曾儲火焰似的性格。對比描寫費淵時,那冰冷的宿舍,那陰暗的甬道,則烘托出了他冷卻的生命。這些,都是作者的精心構思和有藝術魅力的描寫。 作者力圖多方面地展示曾儲的性格。曾儲既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也就自然會有一顆善良的心。作者描寫曾儲的女友,在他出獄時已與別人結了婚,他懷著一顆復仇的心去尋找他的女友,但當他看到在她身上散發的母性的光華,他的騷動的感情平靜了。作者沒有簡單化地描寫她的人物,而是把他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寫了他複雜的感情,寫了他在人生征途上的跋涉和攀登,寫了在他心底升起的一片光明。 通過這些描寫,我們接近了人物的心靈。 但是,要塑造曾儲的性格,卻又必須突出地寫出他作為一個行動的人的特點。這個特點應該說是這個藝術形象的棟樑。作者描寫了這位具有火熱心腸的年輕人,因為揭露某些幹部的違法亂紀行為,進行了鬥爭,最後被他們買通了流氓毆打致傷。如果這場鬥爭寫得很有特點,很難顯示曾儲與眾不同的百折不撓的性格,那麼作為理想人物的曾儲,就會成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藝術形象站在我們面前。可惜作者把它寫得過於簡單,過於一般,在這一重要環節上缺乏獨特的藝術構思和描寫。於是這個藝術形象就達不到我們所希望的那樣豐滿和深刻。北極光,現實生活中美麗的北極光,也就沒有能夠在曾儲這個人物身上充分、有力地顯示出來。 我們作者的創作特點,既然在於著重反映我們時代青年的呼吸和脈搏,寫出他們的獨特的性格和精神面貌,那麼進一步地深入他們的生活、深入他們的靈魂,就成為作者的當務之急了!我多麼渴望在作者的筆下出現一個個體現著我們祖國未來的青年一代的豐滿、深刻的藝術形象,一個個曾儲……啊! 我們讀了作者的新作品,很自然在要同他們過去的作品相比較,我把《北極光》讀了幾遍,我確是覺得作者有了新的開拓,作者所展現的生活畫面,幾個人物的衷曲,似乎還在我眼前流動,還在我耳際迴盪。她確是為我們創造了富有個性的藝術世界,開始表現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那抹上童話色彩的北國風光啊!永遠留在我的心裡。 (原載《上海文學》1981年第11期)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