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15 桂陵、馬陵之戰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是戰國中期齊、魏兩大國之間的兩場著名戰爭。當時齊國的軍事家孫臏,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孫武「避實而擊虛」、「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致於人」、「示形動敵」的作戰指導思想,採取「圍魏救趙」、「批亢搗虛」、「減灶誘敵」等高明戰術,在桂陵和馬陵地區,先後擊敗實力強大的魏國軍隊。這兩場戰爭對於結束魏國在中原地區的霸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對戰國整個戰略格局的變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後,任用李悝、吳起、西門豹、段干木等人,進行各方面的改革。在政治上,基本廢除了世襲的祿位制度,推行因功授祿的政策,建立起比較清明、健全的官僚體制。在經濟上,改變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井田舊制,「盡地力之教」,抽「什一之稅」,創製「平糴法」,興修水利,鼓勵開荒,促進了社會秩序的穩定和農業生產的發展。
  在軍事上,加強軍隊建設,推行「武卒」選拔制度,重視軍事訓練,提高部隊的戰鬥力。通過這些改革,魏國迅速成為戰國初期最為強盛的國家。魏惠王繼位以後,繼承文侯、武候的霸業,繼續積極向外擴張。魏國的勃興和稱霸,直接損害了楚、齊、秦等其他大國的利益,引起這些國家的普遍恐懼和忌恨,其中尤以齊、魏之間的矛盾最為尖銳。
  齊國自西周以來一直是東方地區的大國。公元前356年齊威王即位後,任用鄒忌為相,改革吏治,強化中央集權,進行國防建設,國勢日漸壯大。面臨魏國向東擴張的嚴重威脅,它就積極利用趙、韓諸國與魏國之間的矛盾衝突,展開了對魏的激烈鬥爭。
  就是在這樣的複雜背景下,公元前353年爆發了桂陵之戰。
  當時,為了擺脫魏國霸權的控制,進而達到兼併土地、擴張勢力的目的,趙成侯於公元前356年在平陸(今山東汶上)和齊威王、宋桓侯相會結好,同時又和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陽北50里)相會。趙國的行為引起魏惠王的極大不滿,適逢公元前354年,趙國向依附於魏國的衛國發動戰爭,迫使衛國屈服稱臣。於是魏國便藉口保護衛國,出兵包圍了趙國國都邯鄲,強行攻打。趙與齊有同盟關係,鑒於邯鄲局勢危急,遂於前353年遣使向齊國請求救援。
  齊威王聞報趙國告急,遂召集文武大臣進行商議。丞相鄒忌反對出兵救趙。齊將段干朋則認為不救趙既會失去對趙國的信用,又會給齊國自身造成麻煩,因而主張救趙。但他同時又指出,以當時的戰略形勢來考慮,如果立即出兵前赴邯鄲,趙國既不會遭到損失,魏軍也不會消耗實力,對於齊國的長遠戰略利益來說是弊大於利。因此,他主張實施使魏與趙相互削弱,而後「承魏之弊」的戰略方針。具體地說,是先派少量兵力南攻襄陵,以牽制和疲憊魏國。待魏軍攻破邯鄲,魏、趙雙方均師勞兵疲之際,再予以正面的攻擊。段干朋這一謀略顯然有一石三鳥的用意。第一,南攻襄陵,牽制魏軍,使其陷於兩面作戰的窘境;第二,向趙表示了援助的姿態,信守盟約,維持在平陸相會時所建立的兩國友好關係,幫助趙國堅定其抗魏的決心;第三,讓魏、趙繼續互相攻伐,最後導致趙國遭受重創、魏國實力削弱的結果,從而為齊國戰勝魏國和日後控制趙國創造有利的條件。
  段干朋的這番謀劃,完全符合齊國統治集團的根本利益,因此為齊威王所欣然採納。齊威王決定以部分軍隊聯合宋、衛南攻襄陵,主力暫時按兵不動,靜觀事態發展,準備伺機出動,以求一舉成功。
  當時魏國的擴張,也引起楚國的敵視。因此,楚宣王便乘魏國出兵攻趙、後方空虛的時倏,派遣將軍景捨率領部隊向魏國南部的睢、濊地區進攻。而西邊的秦國也不甘寂寞,發兵先後攻打魏國的少梁、安邑等要地。這樣,魏國實際上已處於四面作戰的困難境地。幸虧它實力十分雄厚,主將龐涓又決心破趙,不為其他戰場的局勢所動搖,因而一直勉力維持著邯鄲方面的主攻局面。
  魏國以主力攻趙,兩軍相持一年有餘。當邯鄲形勢危在旦夕,趙魏兩國均已非常疲憊之時,齊威王認為出兵與魏軍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就正式任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統率齊軍主力救援趙國。
  田忌計劃直奔邯鄲,同魏軍主力交戰,以解救趙圍。孫臏不贊成這種硬碰硬的戰法,提出了「批亢搗虛」、「疾走大梁」的正確策略。他說:要解開亂成一團的絲線,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要排解別人的聚毆,自己不能直接參加進去打。派兵解圍的道理也復如此,不能以硬碰硬,而應該採取「批亢搗虛」的辦法,就是撇開強點,攻擊弱點,避實擊虛,沖其要害,使敵人感到形勢不利,出現後顧之憂,自然也就解圍了。孫臏進而分析道:現在魏、趙相攻經年,魏軍的精銳部隊悉在趙國,留在自己國內的是一些老弱殘兵。根據這一情況,他建議田忌應該迅速向魏國的都城大梁進軍,切斷魏國的交通要道,攻擊它防備空虛的地方。他認為這樣一來,魏軍必然被迫回師自救,齊軍可以一舉而解救趙國之圍,同時又能使魏軍疲憊於路,便於最終擊敗它。
  田忌虛心採納了孫臏這一「批亢搗虛」的作戰建議,統率齊軍主力迅速向魏國國都大梁挺進。大梁是魏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此時處於危急之中,魏軍不得不以少數兵力控制歷盡艱難剛剛攻克的邯鄲,而由龐涓率主力急忙回救大梁。這時候,齊軍已將桂陵(今山東菏澤東北一帶)作為預定的作戰區域,迎擊魏軍於歸途。魏軍由於長期攻趙,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長途跋涉急行軍,士卒疲憊不堪,面對佔有先機之利、休整良好、士氣旺盛的齊軍的截擊,頓時徹底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困境,終於遭受到一次嚴重的失敗。其已經佔據的邯鄲等趙地,至此也就得而復失了。
  戰國中期,魏國的實力要勝過齊國一籌,其軍隊也比齊軍來得強大,所以荀子說過:「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然而齊軍終竟在桂陵之戰中重創了魏軍。原因無他,就是齊國戰略方針的正確和孫臏作戰指揮藝術的高明。在戰略上,齊國適宜地表示了救趙的意向,從而使趙國堅定了抵抗魏軍的決心,拖住了魏軍;及時對次要的襄陵方向實施佯攻,使魏軍陷入多線作戰的被動處境;正確把握住魏、趙雙方精疲力竭的有利時機,果斷出擊。在作戰指揮方面,孫臏能夠正確分析敵我情勢,選擇適宜的作戰方向,進攻敵人既是要害又呈空虛的國都大梁,迫使魏軍回師救援,然後以逸待勞,乘隙打了一個漂亮的阻擊戰,一舉而勝之,自始至終都牢牢掌握住主動權。另外,主將田忌虛心聽取意見,從善如流,也為孫臏實施高明作戰指揮,奪取勝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至於魏軍的失敗,也在於戰略上未能掌握諸侯列國的動向,長期頓兵堅城,造成將士疲憊,後方空虛,加上作戰指揮上消極被動,讓對手牽著鼻子走,終於遭到挨打失敗的命運。
  魏軍雖在桂陵之戰中嚴重失利,但是並未因此而一蹶不振,而仍具有蔚為可觀的實力。到了公元前342年,它又窮兵黷武,發兵攻打比它弱小的兄弟之邦——韓國。韓國自然不是魏的對手,危急中遣使奉書向齊國求救。齊威王一如當年那樣,召集大臣商議此事。鄒忌依然充當反對派,不主張出兵,而田忌則主張發兵救韓。齊威王徵求孫臏的意見,孫臏便侃侃談了自己的看法:既不同意不救,也不贊成早救,而是主張「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即首先向韓表示必定出兵相救,促使韓國竭力抗魏。當韓處於危亡之際,再發兵救援,從而「尊名」「重利」一舉兩得。他的這一計策為齊威王所接受。
  韓國得到齊國答應救援的允諾,人心振奮,竭盡全力抵抗魏軍進攻,但結果仍然是五戰皆敗,只好再次向齊告急。齊威王抓住魏、韓皆疲的時機,任命田忌為主將,田嬰為副將率領齊軍直趨大梁。孫臏在齊軍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戰時那樣:充任軍師,居中調度。
  魏國眼見勝利在望之際,又是齊國從中作梗,其惱怒憤懣自不必多說。於是決定放過韓國,轉將兵鋒指向齊軍。其含義不言而喻:好好教訓一下齊國,省得它日後再同自己搗亂。
  魏惠王待攻韓的魏軍撤回後,即命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率雄師10萬之眾,氣勢洶洶撲向齊軍,企圖同齊軍一決勝負。
  這時齊軍已進入魏國境內縱深地帶,魏軍尾隨而來,一場鏖戰是無可避免了。仗該怎麼打,孫臏胸有成竹,指揮若定。他針對魏兵強悍善戰,素來蔑視齊軍的實際情況,正確判斷魏軍一定會驕傲輕敵、急於求戰、輕兵冒進。根據這一分析,孫臏認為戰勝貌似強大的魏軍完全是有把握的。其方法不是別的,就是要巧妙利用敵人的輕敵心理,示形誤敵,誘其深入,爾後予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擊。他的想法,受到主將田忌的完全贊同。於是在認真研究了戰場地形條件之後,定下減灶誘敵,設伏聚殲的作戰方針。
  戰爭的進程完全按照齊軍的預定計劃展開。齊軍與魏軍剛一接觸,就立即佯敗後撤。為了誘使魏軍進行追擊,齊軍按孫臏預先的部署,施展了「減灶」的高招,第一天挖了10萬人煮飯用的灶,第二天減少為5萬灶,第三天又減少為3萬灶,造成在魏軍追擊下,齊軍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龐涓雖然曾與孫臏受業於同一位老師——鬼谷子先生,可是水平卻要相差孫臏一大截。接連3天追下來以後,他見齊軍退卻避戰而又天天減灶,便不禁得意忘形起來,武斷地認定齊軍鬥志渙散,士卒逃亡過半。於是丟下步兵和輜重,只帶著一部分輕裝精銳騎兵,晝夜兼程追趕齊軍。
  孫臏根據魏軍的行動,判斷魏軍將於日落後進至馬陵(今山東郯城一帶)。馬陵一帶道路狹窄,樹木茂盛,地勢險阻,實在是打伏擊戰的絕好處所。於是孫臏就利用這一有利地形,選擇齊軍中1萬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於道路兩側,規定到夜裡以火光為號,一齊放箭,並讓人把路旁一棵大樹的皮剝掉,在上面書寫「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字樣。
  龐涓的騎兵,果真於孫臏預計的時間進入齊軍預先設伏區域。龐涓見剝皮的樹幹上寫著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點起火把照明。字還沒有讀完,齊軍便萬弩齊發,給魏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擊,魏軍頓時驚恐失措,大敗潰亂。龐涓智窮力竭,眼見敗局已定,遂憤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又連續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並俘虜了魏軍主帥太子申。
  馬陵之戰以魏軍慘敗而告終結。
  馬陵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一場典型的「示假隱真」、欺敵誤敵、設伏聚殲的成功戰例。齊軍取得作戰勝利,除了把握救韓時機得當,將帥之間密切合作,正確預測戰場和作戰時間以外,善於「示形」、巧設埋伏乃是關鍵性的因素。所謂的「減灶」就是這場戰爭中「示形」的主要方式。它實際上就是孫武「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以利動之,以卒待之」等「詭道」原則的實戰體現。
  齊國在桂陵之戰,尤其是隨後的馬陵之戰中的大獲全勝,從根本上削弱了魏國的軍事實力。從此,魏國一步步走下坡路,失去了中原的霸權。而齊國則挾戰勝之威,力量迅速發展,成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強大國家。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